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向印度發出警號!要求印度在兩個區域讓步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10-14 1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印度總理辛格近日訪問所謂「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中國外交部表示了強烈不滿。中國邊界問題權威學者弗拉瓦爾,13日在接受採訪印度門戶網站rediff.com專訪時指出,印度一直在迫使中國在劃界上做出種種讓步,導致雙方衝突加劇。他認為,要解決中印邊界問題,必須要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讓步方案,並且需要有遠見的領導人來說服他們的國民這是正確方法。

  弗拉瓦爾也許是在中國邊界研究領域上最有權威的專家——儘管他本人否認。正如麻省理工學院網站形容他,政治系副教授弗拉瓦爾博士長期研究國際關係,尤其是國際安全、中國及東亞問題。

  印度時報上月自稱援引官方消息稱,中國軍隊進入了蓋亞山(Mount Gya)附近印度領土約1.5公里處,並用紅漆噴在岩石塗寫「中國」。弗拉瓦爾認為,印度沒有理由擔心所謂的中方入侵,中方在中印邊境增派部隊,也並不預示著中國有任何開疆擴土的動機。

  訪問內容摘譯如下:

  rediff.com記者(下稱「記」):正如你看到的,什麼是中印邊界問題的起因?

  弗拉瓦爾(下稱「弗」):這個問題可以追溯到現代印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形成的時期。

  記:你指的是麥克馬洪線(The McMahon Line)?

  弗:不,我指的是印度和中國建成了獨立國家以後的時期。



  記:你是指邊界問題只涉及印度和中國,而不包括英國?

  弗:這是(中印邊界紛爭的)主要問題。麥克馬洪線和其他的英國政策是一個因素,但即使麥克馬洪線不存在,兩國仍需要劃定其邊界,並達成共識。麥克馬洪線提供了一個參考點,但正如你所知,那條線本身的歷史在今天的中國是遭到異議的。

  記:中國與不同的國家包括俄羅斯、日本、越南、菲律賓等都存在邊界爭端……

  弗:這是對的,中國與所有鄰國都有領土爭端(除了被併入印度前的錫金)。

  記:這是與中國需要擴張有關嗎?

  弗:不,我不同意這個結論。新中國於1949年成立時,共產黨領導的政府嘗試鞏固……我會說是清末的邊界。但總的來說,中國或多或少其實已接受了清政府與外國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里的劃界條款。

  在一些沒有簽過條約或協定的地區,中國政府則尋求鞏固清廷被推翻當時勢力所及的地方。這意味著的是,中國並沒有要求取得清朝極盛時期的大片領土,蒙古、俄羅斯遠東地區、中亞地區、緬甸地區等等。

  如果有人想結論說,中國為了擴張而宣示領土權,那麼他就必須解釋為什麼中國當時沒有對這些曾經的領土也一併宣示主權。這些土地的總面積遠遠大於1949年後與鄰國有爭議的領土。

  中國只對清朝最盛時期領土中約7%表示爭議。


  記:可是麥克馬洪線是一項協議中的一部分,對不對(位於英國與西藏之間,雖然中國不承認其合法性)?

  弗:麥克馬洪線是用粗筆在地圖上畫出來的,迄今並沒有任何協議使用過製圖技術來確定麥克馬洪線的位置。麥克馬洪所做的只是在現有的地圖上劃一條線,這不是定邊界的最好方法。

  記:這也是英國如何劃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方法,是嗎?一個相當任意的方式。

  弗:是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定界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如你所知,絕對災難性的後果。

  記:最近有關印度領土被侵入的報道引起了印度廣泛關注。來自中國的評論也甚囂塵上,說中國可以擊潰印度。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弗:這個問題的起因,是印中政府不同意「實際控制線(Line of Actual Control)」的位置,這是根本的問題。

  記:但這種入侵是越過雙方已商定好的邊界,還是我錯了?

  弗:1962年戰爭結束后,雙方形成了一個控制區,它隨後就被稱為實際控制線,但這條線在地圖上並沒有準確的定位。而且由於地形條件惡劣,大多數邊境哨所實際上並不是設在分割開中印的實際控制線上。相反,它們跟位於彼此的內陸地區是保持著一定距離的。

  印度媒體所謂的入侵其實可能不算是入侵。很多時候,印度政府都對當地官員稱領土被入侵的言論作出否認。

  明顯的是,在過去幾年,中國在邊境上的活動增加了,我這裡的意思是巡邏頻密了。對印度來說,如果不能維持相同的巡邏次數,就會變成一種威脅。

  其次,在過去10年,中國邊防部隊的規格提升了,中國的邊境防衛建設也顯著改善。比如,現在中國哨所之間,以及哨所與後方根據地之間都已有道路互相連接,而不是公路。在過去,這些哨所並沒有彼此相連。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其邊境防禦有很大的漏洞。其中一些哨所並沒有連接到任何道路,都只能騎在馬背上到達。

  因此,中國自90年代中期所做的,是大量投資改善這些偏遠地區的邊防基礎設施。這包括與印度的邊界,但它也包括與俄羅斯的邊界、與哈薩克的邊境,和所有中國的其他邊界。

  記:所有的邊界?

  弗:所有的邊界。因此,改善基礎設施不是專門針對印度的,相反,這是中國加強邊防總體規劃的一部分。

  這對印度具有特殊的影響,因為中印的邊界問題未得到解決。但這是中國政策的一部分,並不是專門針對印度。


  記:那麼你認為印中邊界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弗: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找到某種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領土爭端之所以是激烈的衝突,是因為牽涉到身份、主權概念等等。妥協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紛爭只能在折衷的解決方法被找到以後才能解決或緩解。

  記:在這場危機上雙方都曾努力過,但似乎都不管用。為什麼會是這樣?您知道哪些曾經是方向正確的情況?

  弗:在1960年4月,當時中國總理周恩來前往新德里與印度官員會談,印度總理尼赫魯出席了。在這些會談中,周恩來提出在後來被稱為一攬子的解決方案,中國可以在境界東段放棄一些領土,而印度則須放棄西段。

  當時尼赫魯並不——根據我的瞭解——願意作出妥協,主要是因為這將在國內引起強烈的反彈。

  其後,就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發生的若干事件,鄧小平提出了類似的辦法。不過,在(1962年印中)戰爭之後,對印度政客們來說,與中國的妥協就變得更難。

  這並不是說未來無法找到妥協。可以的,但它需要有遠見的領導人來說服他們的國民,這是處理問題的正確方法。

  記:你認為印度犯了什麼錯誤,可能讓事情更糟了?

  弗:印度一向喜歡被稱為逐個區域(sector by sector)的檢驗領土主張,即每段的邊界要獨立進行協商。

  由於中國表示願意放棄東段領土,我認為,印度深信她可以使用此策略來讓中國的讓步「最大化」。由於中國已經提出放棄一個小段,印度也可以在西段尋求讓步。

  中國一直對此表示反對,中國一直在達旺問題上採取強硬姿態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印度採取逐個區域的檢驗主張。中國正向印度發出警號,如果按逐個區域做法,中國會要求印度在兩個區域都作出讓步。

  我不會判斷那是否一個錯誤。對兩個國家作出審判不是我的角色,但我只想指出,中國政府的強硬表態,已改變了事件性質。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0

主題

1850

帖子

17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11
沙發
yoda 發表於 2009-10-16 13:18 | 只看該作者
妥協和讓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0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