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路透博客 分析:一甲子的中國,未來將是什麼樣?

[複製鏈接]

1191

主題

2547

帖子

11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10-2 2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feng.wang
標籤: 綜合, 60周年

路透新加坡10月1日電--(亞洲政治風險記者  Andrew Marshall)1956年,毛主席在回顧中國共產黨建黨45年歷史時感慨地說道:「事物發展永無止境…… 再過45年,到21世紀初,中國將發生更大的變化,她將成為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家。「

這預言真可謂富有遠見卓識。

在中國共產黨建立新中國60年的時刻回望歷史,中國的崛起看來似乎是必然的;但它所循的路徑卻是任何人也預料不到的。60年來,中國經歷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和天安門事件等種種災難性事件,但如今卻國家穩定、治理富有成效,令人拍案稱奇。

中國在過去60年帶給世界的驚奇,仍舊無法阻止大批學者專家試圖一窺中國的未來——他們不但要預測未來幾年的情況,甚至要遠至數十年的遠期前景。

在經濟方面,對中國未來運道最有影響的預測,莫過於高盛銀行對所謂「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研究。高盛預測中國將在2027年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也有人說,「金磚四國「概念實際上壓低了中國的重要性。德意志銀行研究部的Markus Jaeger在本周的研究報告中寫道:「在金磚四國中,中國才是真正的龐然大物。如果中國能保持近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它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將遠超出其他三國。「

專家們對中國的政治、地緣政治和軍事前景的預測同樣樂此不疲。
「未來20年,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將超越任何其他國家「,美國國家情報理事會在《2025年全球趨勢》報告中寫道。「到2025年,中國將擁有世界第二大經濟,以及全球領先的軍事力量。它還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的自然資源進口國和最大的污染排放國。「

多數預測認為中國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但並非每個人都如此樂觀。地緣政治分析公司STRATFOR的創始人喬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認為,中國在2020年前將分裂。
「我不贊同中國將成為世界主要力量的觀點。「弗里德曼在《未來100年》一書中寫道。「我甚至不認為中國能保持統一國家的地位。

政治預測容易「離譜「
有證據表明,對關於中國長期前景的預測,應該謹慎對待。有關政治預測的研究顯示,多數專家對未來的預測,還不如投硬幣來得准。即使是對短期未來的預測也往往不可靠。至於預測未來幾十年可能發生的事,則更是問題重重。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Ian Bremmer和Preston Keat在其風險分析著作《肥尾》(The Fat Tail)一書中分析了世界在此前50年中發生的劇變,以及50年後的世界將與今日世界有多大差異。

「50年政治預測根本的問題是,幾乎沒人說對過。我們根本無法預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領導人們在50年後將如何界定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那麼,預測中國的未來是否是做無用功呢?

也未盡然。高盛指出,它的金磚四國研究得出的是可能發生的局面,而非必然的預測。Dominic Wilson和Roopa Purushothaman在2003年的論文《與金磚四國同夢》中寫道:「我們的推測是樂觀的。「

「那些適當的條件完全有可能不出現,那麼上述推測也就不會實現。但如果金磚四國都採取正確的政策,我們推測的未來世界完全有可能成為現實,而非黃粱美夢一場。「
高盛的研究側重經濟增長的條件:人力資本,政治穩定,控制腐敗,以及環境和人口問題等。這些為預測未來提供了基礎。

在地緣政治方面,儘管未來同樣不可捉摸,但一些關鍵性的趨勢卻是能夠分析出來的。

弗里德曼承認,長期政治預測往往被不可預見的事件所顛覆:「你如果在1970年宣稱中國到2007年將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必然引來哄堂大笑。「

儘管他作出的許多詳細預測都將被證明錯誤,弗里德曼仍表示:「預測的目標是找出主要的趨勢——地緣政治方面、科技方面、人口、文化和軍事領域廣義的趨勢。「

60年後的中國將是什麼面貌?我們沒人能準確無誤地預知。中國可能將慶祝共產黨120年的英明領導,也可能不復存在。但通過分析影響中國長期未來的因素,投資者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可能採取的道路,從而為未知事件的發生作好準備。(完)

編譯:王豐

5

主題

1900

帖子

39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1
沙發
lyazh 發表於 2009-10-3 13:06 | 只看該作者
如何測評中國都是無意的,畢竟現在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不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上層建築不進行改變,必定被經濟基礎所改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22: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