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警惕世襲制的變相復活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31 1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河南固始縣公開選拔鄉鎮長,結果選出的12人中,多數是官員的子弟和親戚。原來,所謂的公開選拔,最關鍵的兩個程序,一是全縣正科級以上官員和老幹部投票初選,二是常委以上的官員投票最終確定人選。有論者指出,這樣的公選,是蔑視民意之舉。
   
    其實,官員選拔只考慮官意,不考慮民意,並不僅僅固始一個地方才有的事。官員投票,也未必只能投出官宦子弟來。只要公選的規則定好了,規則里有一點避諱的意思,這樣的局面也是可能避免的。但是,我們看到,固始縣的官員們,並沒有這樣的意思。在他們眼裡,官員的子弟做官,而且在自己的地盤上做官,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龍生龍,鳳生鳳嘛。
   
    但是,固始縣的官員們也許不知道,這種現象,恰是中國官僚制出現之後,制度設計所要極力避免的。官僚制,是秦漢以來制度的核心內容。之所以官僚制最終取代了世襲分封制,最關鍵的因素是官僚制的行政效率高,而且不容易產生地方主義,形成世襲的地方勢力,與中央政府抗衡。所以,在兩千多年的帝國歷史中,除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過官僚世襲現象之外,基本上各個朝代都極力克服之。隋唐之後,更是確立科舉制,從根本上消除官僚世襲現象。
   
    如果官員的選拔,在設計上就是以官選官,那麼,對這些有權選官的官員來說,只要自己的子弟有做官的意願,那麼,利益最大化的選擇,理所當然地是選自家人。當今之世,誰不知道做官的好處呢?如果有可能肥水不落外人田,當然讓自己的子弟來做官的好。但是,如果固始縣的做法得以推廣,那麼,今後中國地方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各個市縣的各級衙門,就變成了官員們的家族會所,每個官職都成了變相世襲的爵位,由官員子子孫孫傳下去。地方政治則變成了各個家族的政治,地方勢力、家族勢力,盤根錯節,尾大不掉。
   
    顯然,這樣的狀況,沒有一個中央政府會喜歡的。也可以說,這是中國制度的大忌。可是,這樣的大忌,卻在一些地方,被堂而皇之地擺在了桌面上。前些年,遼寧一些地方,出現了地方官將自己海歸的子女快速提拔的現象。現在,這種好事,又借公開選拔的名義冒出了頭。
   
    這樣的事,對當地官員而言,也許是皆大歡喜的好事,但對於制度,卻是挖根基的大壞事。對於老百姓,則是糟上加糟的損事。可以想象,一旦這種地方的變相世襲製成了氣候,那麼,反腐敗這樣的事情,基本上可以從我們國家的政治詞典中取消了。老百姓也就不再是國家的公民,而變成了世襲家族的屬民,或者家丁。當然,從歷史的經驗看,一旦政治演變到這個地步,這些世襲的官僚,其命運往往不可能是子子孫孫安享官福,而是官逼民反的動蕩。在這種動蕩中,官員和他們的家人,其境遇往往非常悲慘。
   
    因此,固始縣這樣的公開選拔官員的做法,是要不得的。從表面上看,是官員給自己人造福,實際上,是給自己人挖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1 15: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