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江陳會後 國民黨和民進黨的關係(聯合晚報)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4-28 06: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台北4月27日電/江陳會在南京,江丙坤和陳雲林握手,還擁抱。似曾相識,當年的辜振甫和汪道涵二老之間,那種棋逢對手、惺惺相惜的氣息好像又出現了。

  聯合晚報今天社論指出,江陳會後,兩黨實在需要調整一下關係。此處非指國共兩黨,而是國民黨和民進黨。這話題事出有因。國共間一笑泯恩仇的鏡頭,民進黨顯然看了刺眼。蔡英文問,江陳相擁,但江丙坤峻拒在野黨的監督,也不告訴民衆ECFA的內容。她質疑「誰是自己人」。

  誰是自己人?這問題嚴重了!但想想卻又不希奇。江陳的握手擁抱,解釋成血濃於水也行,但說來也並未超過「國際禮儀」。倒是島內的「自己人」,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雙英會」至今會不成,始終「相見不如不見」;兩黨「立委」則一見面就罵髒話打耳光。真的,誰跟誰才是自己人?

  「立委」推擠打架比中指,不重要,只是作戲。兩黨該要做的是認真務實談一談,聚焦台灣利益,才能凸顯「自己人」的意義。

  民進黨反中情結可想而知,但現在已走到必須調整路線的十字路口。凡事關兩岸議題,不能從頭到尾只會反反反。姑且不論台商大軍人數已十萬百萬計,台灣人去大陸念大學考執照找工作;民間的「中國概念」,已到了聞MOU(連MOU是什麼都未必清楚)就金融股大漲的地步。這次江陳會的成績不少,但蔡英文仍抓著未談「延遠權」(第五航權)大肆批判。延遠權事關航權利益是沒錯,連馬英九都說希望有機會談,卻未必能一步到位。但民進黨盯著延遠權,意在確立「國對國」關係,這種司馬昭之心拿來為難現階段的兩岸協議,真意是在關心人民利益嗎?稱得上務實反映民意嗎?

  在野黨昧於現實,但執政黨也不能太過為所欲為。蔡英文的某些質問也沒錯,例如從CECA到ECFA,連電視主播念起來都舌頭打結的英文縮寫,到底是個什麼意義、什麼內容,確實多數民衆「願聞其詳」。ECFA在江陳會前鑼鼓喧天,江陳會後到底是何進度,大家也一頭霧水。事關重大,不是「江陳抱抱」便算有了交代。

  江陳談完了,希望國、民兩黨談一談,沒共識也要找交集。不要搞得藍綠不共戴天似的,到底是「自己人」。

124

主題

687

帖子

2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0
沙發
大漢魂魄 發表於 2009-4-28 14:13 | 只看該作者
台灣少了一個政黨(民進黨) 多一個「救國團」(民進黨)

中評社台北4月27日電/資深政論家孫慶餘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指出,兩岸第三次江陳會,馬英九明確指示要談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綠營為此早已憂心如焚,頻頻開會及發言反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甚至放話,兩岸定期航班若不談延遠權(「陸委會」已明確表示此次不談),江陳會註定失敗,馬政府若對民進黨訴求充耳不聞,不排除包圍機場或「總統府」。  

  這是民進黨打張銘清、圍陳雲林之後,另一次驚人之舉。從綠營主流一連串阻擋兩岸交流的行動看,台灣的政黨政治似乎消失了,社會少了一個政黨,多了一個反共救國團。  

  文章認為,「反共救國團」是蔣經國壟斷青年工作的個人傑作。有趣的是它命名為「反共」及「救國」。現在民進黨正不折不扣脫離民主及進步道路,成為以「反共」及「救國」為業的團。而奇怪的是,「反共」及「救國」是當年蔣家集團政策,如今民主時代及後冷戰時代了,居然還有人在搞「反共救國」。  

  反什麼共?幾乎所有兩岸經濟合作項目及中資來台都反,一廂情願要求只准有利台灣不能雙向互惠(雙向互惠就是台灣吃虧)。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中這種極端保護主義極為罕見。而它背後居然不是經濟考量,而是政治考量,也就是「『主權』矮化」、「中資買斷台灣」、「馬政府傾中賣台」等。  

  當可計量的經濟問題變成政治問題,答案就是無解,同時要否證馬政府論點,提出的竟然不是科學證據,而是政治疑慮,這種反共(反中)執著症也只能產生政治對抗,而非理性辯論。  

  救「台灣共和國」  

  救什麼「國」?救「台灣共和國」。因為所有「『主權』矮化」的指摘都是根據一中一台邏輯而發。但「中華民國」絕非一台,這是殘酷現實,不能以烏托邦式的異想解釋現實。此外,救「國」有許多途徑,鎖「國」絕對無法救「國」,中共已經改正這個錯誤卅多年,台灣如果還向四十年前的中共看齊,向文革式的全面鬥爭看齊,那就是嚴重歷史倒退,是民粹政治而非民主政治。

  所有政黨都有某些思考慣性,成為它的罩門。一中框架是國民黨罩門,如同台獨框架是民進黨罩門。但民進黨絕不能因為國民黨可能不知不覺落入中共陷阱,就預先斷言馬政府「傾中賣台」。

  反對黨的責任應是匡正執政黨不是,提出有用建議,造成討論及對照。換言之,對「國家」主人翁公民而言,朝野各黨都是選手而非裁判,擔任裁判的是全民及相關外國。

  當選民已經裁決違逆民心潮流的民進黨下台,美國對馬政府的兩岸交流也持樂觀其成態度,民進黨就沒有理由及權利挑戰遊戲規則。

  提出試誤法的卡爾.波普堅持,要從嘗試及改正錯誤中尋求真理。馬政府連嘗試都才剛剛開始,民進黨何須急著否定一切?

  當年紅衫軍運動時,如果施明德下令包圍「總統府」,今天台灣的民主恐怕已經面目全非。在野黨就是在野黨,它不能包攬「反共」及「救國」的全能大業,否則台灣就失去民主進步黨,多了一個「反共救國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主題

3559

帖子

91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4
3
栗 劍 發表於 2009-4-29 00: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栗 劍 於 2009-4-29 00:29 編輯

民進黨失去的機會太多,只能逐漸走向消亡,最後淪落為暴力團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27 1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