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打造國產「谷歌地球」能看清地面房屋台階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2-19 14: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版3D地球將問世 人民網發

    國家測繪局春節前夕作出戰略決策:啟動「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工程,打造中國的「Google Earth」(谷歌地球)。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告訴記者,去年11月底,國家測繪科技委員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提出了啟動該工程的建議。隨後,他參與的專家組確認了基本方案:定位於地理信息共享服務,將政務網與公眾網分開建設。

  谷歌地圖不見中國鄉村

    如果使用「Google Earth」,你一定會發現,當鳥瞰華盛頓、紐約等北美地區時,你「飄懸」的眼睛可以下俯到街頭的轎車上。但「飄」到中國大城市上空,你看到的街頭公交車要模糊許多;再接著「飄」至農村,你的眼睛不得不「上浮」,不然你看到的只是塊塊色斑。

    「這並不足為奇,『Google Earth』上的實景影像清晰度在北美和歐洲是最高的,其他地區的大城市只能達到240米左右,小鎮山村清晰度更模糊,只有8000米。」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陳靜說,這可能是Google出於商業市場定位的考慮。

    「對於國內的地理信息數據,我們自己有很大的優勢。國家測繪系統有通過各種測繪手段獲取的地理信息,有的是地面GPS人工繪圖,有的是航空拍攝測繪。而且,其他部門都有自己獲取數據的渠道,這些數據的清晰度會更高、更全面。以後,我們想要查看哪個鄉、哪個村,只要不是保密的,都能實現。」陳靜說,這是建設中國「Google Earth」的最大優勢。

  地理信息分「兩網」共享

    「國家許多部門都擁有地理數據,精準度和清晰度很高。」陳靜說,之所以沒有開展民用,主要是國家一直對這些數據嚴格管制。「測繪、國土等部門都有自己拍攝到的數據,但解析度超過30米就管制,有的甚至是50米就不對外公布。」

    地理信息數據涉及國家安全,各國都有嚴格規定。美國政府規定,解析度大於0.5米以上的衛星影像都要經過審批。「所以現在Google Earth一般只使用0.6米的圖像。」

    陳靜說:「以前是有數據不能用,拿出去就算是泄密。但現在的市場需求很大。國家測繪局現在要開展這項工程,實際上就是在推動這塊的民用。」

    資料顯示,地理信息服務的市場潛力巨大,目前「Google Earth」能吸引10億美元廣告,印度等國已著手建立自己的平台。基於這種考慮,李德仁等專家提出,將這個平台建成信息共享系統,同時分別建設它的政務網和公眾網,兩個網路從物理上隔離,提供不同清晰度、精準度的信息服務,兩者相得益彰。

    國產「地球儀」已現鋒芒

    「Google Earth」依靠的是衛星影像圖下面的「虛擬地球儀」,它能處理各種影像數據,實現搜索功能。「我們要建自己的『Google Earth』,也需要有這種『虛擬地球儀』。」李德仁說,為了做這個「虛擬地球儀」,他和龔建雅等教授花了近10年時間,最終完成了一種叫作Geo Globle的軟體,為我國打造自己的「Google Earth」提供了技術支撐。

    陳靜說,這一軟體能同時處理多種來源的數據,包括三維地形圖、航拍影像圖、三維模型,同時還有矢量數據,如地理邊界、鐵路、公路和航線等信息,這些是「Google Earth」所沒有的。目前,Geo Globle軟體已小試牛刀,分別在黑龍江地理信息系統、福建電力系統和國防領域試用,都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陳靜說,有這個軟體做支撐,對於行業和相關部門的數據服務將更加精準。比如規劃部門需要搞清楚每家每戶的宅基地、房屋界限,通過這一系統,可以達到對房屋的每個台階都能準確定位,房屋邊界的影像數據誤差微乎其微。這個平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通過技術集成,可以將不同部門的數據疊加到同一界面上,類比分析非常直觀,而且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可以避免各個部門在這方面的重複建設投入。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7: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