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學應有合理的學生退出與淘汰機制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2-19 15: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6日下午3點多,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21歲的男大學生小李突然闖入環化樓3層教務科辦公室。小李用刀扎傷教務科科長徐老師,隨後從一處過街天橋跳下。經搶救,兩名傷者均無生命危險。小李說,他因成績不好,被學校勒令退學才萌生歹意。(京華時報2月17日)


對於這起校園慘案,有人認為,當前大學生缺乏責任意識,明明是自己不認真學習,造成退學的結局,卻不願意直面現實,反過來懷恨老師;還有人分析,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太脆弱,承受不了挫折,容易走極端,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責任教育與挫折教育。


就事而事論,以上的分析,確實針對某些學生的現實,可是,在筆者看來,大學沒有自由轉學制度,沒有合理的學生退出與淘汰機制,同樣是有的大學生無法「正確」面對退學的重要原因。


不妨站在小李角度看。他已經讀到大三,被勒令退學的他,可以獲得學校的肄業證書,如果他想繼續讀大學,等待他的道路有二,一是參加高復班,重新報名高考,如果考上的是其他學校,他在原來這所學校所學的「學分」,可能不被承認,就是重上原來這所大學,很多課程可能都要重修,這基本意味著過去三年的青春白白荒廢;二是參加自考,通過自學考試,接受高等教育,但所有人都知道,自考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地位」有著天壤之別。除了讀書,小李的人生路,當然還可選擇就業和出國。但是,一張肄業證書,能有助於小李就業嗎?或者說,在就業中,小李最多可能以高中畢業生身份求職,卻不願意出示肄業證書,至於出國,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哪有那麼容易。


可以想見,一紙勒令退學通知,讓小李的人生路迷失了方向。但是,如果大學有自由轉學制度,小李的未來之路,就不可能如此迷茫。首先,一名學生如果不適合一所學校的教學要求,他可主動申請轉到其他適合自己的學校求學,學習不適應的情形可盡量避免;其次,當一名學生沒有達到一所學校的學業要求面臨被淘汰時,被淘汰出局的學生同樣可以申請轉到另一所學校開始學業,原來修學的學分可以繼續得到承認,並不需要重回高中參加高考;再次,自由轉學制度構建了學校間的平等競爭關係,學校不存在層次、等級高低之分。在美國,先在社區學校讀書,然後申請進入名牌大學求學;或者先在名牌大學求學,感覺不適應再申請轉到社區學院,十分普遍。自由轉學制度,充分保護了學生的受教育權利以及選擇教育的權利。


在我國集中高考制度中,學校被分為不同批次,按考生考分依次投檔、錄取,這就人為地製造了學校的等級之別,以及錄取分數之差,也就制約了學校間的自由轉學,不用說從低一級學校轉到高一級學校幾乎不可能,就是同級學校轉學,也是小概率事件。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大學學籍計劃管理模式,弱化了大學的競爭,也由於學生「退出」、「淘汰」機制不健全,讓學校難以嚴格執行質量標準,淘汰不合格學生,而學生無論是不滿學校、還是被學校不滿,除了這所學校,別無選擇。


近年來,圍繞退學,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和家長表達對大學的不滿,隨著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再沿襲以前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合時宜。我國的高等教育,有必要努力建立市場競爭機制,探索自主招生制度和大學生自由轉學制度,通過招生和培養中學校和學生間充分的雙向選擇,既提高高等教育的競爭,又促進學生髮展自己的個性和興趣。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5: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