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十的命運看精英們的無知和急功近利及短視
作者:真是牛軍民
[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582/66/97/8_1.html ]
看了央視的《龍騰東方》關於Y10命運的紀錄片,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毛主席和周總理親自關心和倡導的重大項目,他的獨創性和自力更生也是為世人所公認的,連後來波音公司副總裁斯坦因納都說:「Y10不是波音707的翻版」
中國民航購買美國客機的資金直接贊助了美國軍用飛機企業的研製!這就是戰_ 略產業的真正意義!------一架波音飛機價格數億美元------還不包括維修和配件供應,中國民航已_ 經買了3位數的國外飛機------這些錢,用來自主發展,漫說運十,恐怕連運十一都早已經翱翔在祖國的藍天了!!! 不僅大飛機下馬了,小飛機也不搞了,中國真正的支線客機運七,還是文革期間研製成功的,而最近二十年,則是_ 白卷先生了!而某些人熱衷吹捧的對外合作,所謂中國歐洲新加坡合資合作研製的AE100支線客機,在中國投_ 入大量前期資金(當然含無數人的出國考察學習費用)后,被歐洲人突然宣布中斷合作,中國航空工業再一次被洋_ 人狠扇一個大耳光!------由於沒有自己的自主產業,在被歐洲美國分別狠狠玩弄之後,還不得不組織龐大_ 的採購團(團員們個人卻是好處多多!)輪番到美國歐洲去採購大批量的客機------世界上沒有比這個更加_ 讓人尷尬的採購了------居然說是「雙贏」!!! 就在中國的精英們喋喋不休地論證著中國航空工業如何與洋人合作才能「最優」化發展的時候,同是第三世界的發_ 展中國家巴西,不僅沒有和美國合作,反而推出了自主產權的支線客機,遠銷世界各地,也賣到了中國!當中國有了「運十「的時候,麥道也曾經熱心地送來了「並不過時的技術」。
運10起源於「708工程」。1970年8月國家下達代號為「708工程」的任務,后定名為「運10」。1980年9月26日,運10試飛成功。但是,就是這樣一架飛機在其成功試飛后,卻最終下馬。
「這麼大的國家沒有大型客機,實在與國家地位不相符,如果運10不停,一直搞下去,絕對不是現在的局面。而由此引發的大飛機的爭論,也為我國航空事業發展的技術儲備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中國航空第一集團公司的一位顧問說。?
運10下馬不久,國內的專家就群起上書,要求發展自己的大型飛機製造工業。
1984年6月4日,上海飛機研究所219名研究人員聯名向中央寫信,表示,「不要花巨額外匯去組裝DC9超80,建議在運10基礎上發展我國民航工業。」
在我們看來,在歷史上,中國在這方面是吃過大虧的:不是嗎?當中國有了「運十「的時候,麥道也曾經熱心地送來了「並不過時的技術」,其要求也一如今天的AMD、是「合作」加「投資」,但結果卻是上海飛機廠和麥道在前面合資、運十就在後面下馬。
●直等到「運十」的技術隊伍「徹底散了」,麥道公司也就立刻被波音公司一把給收購了.
最後,直等到「運十」的技術隊伍徹底散了、美國人的後續計劃也就跟著來了,麥道公司也就立刻被波音公司一把給收購了,可以說是「一分鐘都沒有耽擱」。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所經歷的過程就是,中國有「運十」和沒有「運十」時相比,美國撤資的速度比合資的速度更快,而且還說不出對方的「不是」,因為是純屬商業運作、所以,美國人是「合資」時「合得有理」,撤資也「撤得從容」。
據美國《財富》後來披露,1979年在運十即將成功之際,美國麥道公司在某國民黨高級將領之子、美籍華人張鎮中(現GC3國際創投管理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曾任香港衛視集團——香港鳳凰衛視的主要股東之一——前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和麥道公司副總裁)的建議操縱之下,通過某深受中國人民愛戴的已故國務院高級領導的夫人,進而遊說最高決策者,同時遊說主管民機工業的三機部和民航,希望與中國合作生產麥道的DC-9超80——即MD82飛機。 當時的中共中央委員、民航總局局長沈圖,就是張鎮中的重點突破對象。經過「金元外交」,沈收受了麥道MD82項目的巨額回扣,力主運十下馬。約在1985—1986年間,沈圖被檢舉事發,進而被捕,但因其他更高層領導插手,後來竟然又被釋放,然後叛逃國外。1987年的中紀委13大報告中,沈圖事件還被作為腐敗案的典型向全國通報。可惜的是,此時的運十項目已經被撂在乾溝里了。 1985年時張鎮中公開供認,「因為上海搞過運10,我們才與上海合作,如果不打倒運10,美國飛機就不好打進中國」,同時還到處吹噓說,他們怎樣受到中國領導人某某的接見,對方如何贊成他們的看法等等。 但在當時,消息傳來,創造出「運十」奇迹的上海飛機研究所219名技術人員沉重無比.
可以說沈圖是中華民族僅次於秦檜、汪精衛的大漢奸。
●幹線飛機「做不成」,支線飛機必然「也做不好」
中國最後得到的教訓就是:從此之後、中國研製大飛機的能力、就這樣徹底「沒了下文」、結果是:幹線飛機「做不成」,支線飛機必然「也做不好」、整個民用航空業是「潰不成軍」,曾經讓「運十」飛上天的中國民用航空淪落成了為美國、歐洲的波音、空中客車做幾扇艙門、做幾片尾翼、搞幾個機頭的「小承包商」,不得不去賺點兒苦力錢。
●不論是出於商業目的、還是出於國防安全目的,美國人都有100個理由去搞跨「運十」
東方軍事評論員就指出,象「運十」那樣的大飛機,實際上不僅僅是一項商業產品、更是一種「戰略資源」、儘管這個項目不先進,但「有它無它」對國防所具有的重大影響也是不言而喻。
據我們所知,就在幾年前,有消息說美國人以中國軍方有意將一架波音飛機改裝成大型預警機,威脅要控告中國、其根據是就是「合同」,「合同」規定了售往中國的這一類大飛機、在移作任何軍事用途前、都需要美國政府的許可。也
正因如此,不論是出於商業目的、還是出於國防安全目的,美國人都有100個理由去搞跨「運十」。
由於運十的下馬,致使我們航空工業的水平還處在20年前的水平。1980年我們可以造100多噸的噴氣客機,而現在,仿製一架SU27、仿製一台AL31都那麼吃力!
我們認準了引進麥道飛機、波音飛機並爭取合作的路,讓運十下馬了,結果是一走30年,至今仍然兩手空空。
當時對此還感悟不深,現在回首一看,真是感慨萬千。20年,當年的設計師已經作古,當年的學生已經有了下一代,而我們的航空工業,卻還在20年前的起點上徘徊! 運十,夭折在搖籃里的雄鷹,讓我無語。
運十,記載了一群中華兒女的青春夢想。
運十,是那些為中華騰飛而努力過的人們的紀念碑。
運十,是那些貪官洋奴買辦的恥辱柱!
寫到此,不禁淚如雨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 中美簽定了5.5億美元的合約, 由美國幫助中國更新55架殲八飛機的電子設備。 但是美國人並不熱心履行他們的承諾,他們說殲八對於美國來說太陳舊 ,即使是安上了需要的設備, 還是達不到應有的性能。 要徹底達到預期的性能,必須要更換引擎, 而當時美國沒有對中國出口引擎的許可證,等等等等。 安裝設備的成本也隨之上升, 到後來估計要8億美元才能完成, 比預期要高2.5億美元。
在1989年, 美國開始對中國進行制裁, 包括凍結軍事合作。 在1990年5月份, 中國通知美國政當局, 中方決定取消"和平珍珠"項目。中方為了這個流產的項目一共投入了兩億美元中方得到是一些沒有什麼用處的模型和未完成安裝的設備, 連應有的技術資料也沒有得到。殲八被人家研究一個透,還被扣住不還。
從歷史瞬間看,「和平珍珠」的破碎似乎是偶然的,但從本質上看,卻是必然的。買辦除了誤國,還能幹什麼。
中國花錢為印度研製「費爾康」
2000年,美國以取消對以色列每年高達2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作威脅,迫使以色列停止向中國出售價值2.5億美元的「費爾康」預警機。雖然以色列同意向中國賠償3.5億美元,但時間上的損失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更搞笑的是,後來「費爾康」被印度購得,你說我們這個大頭是不是有點太冤?!
值得我們慶幸的是,我們自己又在胡領導下重新在「自主創新」精神指引下,搞出「大預」、「平衡木」、「大鼻子」。「大預」被稱為「爭氣機」,足見我們受傷害之深。問題是,如果早知道我們能自己搞出「大預」、「平衡木」、「大鼻子」,何必跑到以色列那裡丟人現眼,被美帝和以色列合涮?
我想告訴買辦們「許多東西是錢買不來的!」我們的兩彈一星和神舟飛船是別人不可能賣給我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