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國稅收連續兩月負增長 拖累4萬億投資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2-7 18: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12-06 05:03 來源:經濟觀察報

  11月份全國稅收收入同比下降9%。這可能使中國旨在擴大內需的4萬億投資計劃面對更大的資金壓力。
  中國計劃投資4萬億擴大內需,為此,中央財政未來兩年將投入1.18萬億元,地方也將配套相應資金。目前,各地規劃的投資項目總額也已經超過10萬億元。

  不過,截至目前,稅收收入已經連續兩個月負增長。相關人士稱,12月稅收收入負增長也成定局。本報獲悉,國家稅務總局已經發文要求各地稅務部門加強稅收征管,查遺補漏。

  稅收連續負增長

  本報獲知,11月全國稅收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這已是連續兩個月稅收收入負增長。一位財政官員說:「財政收入趨勢跟稅收收入同步,12月份可能繼續保持下滑趨勢。」從財政部公布的2007年數據分析,稅收收入佔到財政收入的96%以上。

  今年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還保持了同比31%的增幅。但是到了8月份,稅收收入增幅驟降至11%,比上年同期回落了31.9%;9月稅收增幅下滑至個位數,只有2.5%;10月財政收入首次出現0.3%的負增長,據悉這個月的稅收降幅要大於財政收入。

  分析人士稱,中國經濟減速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導致中國稅收收入增長持續下滑。稅收收入下降最早從東部沿海城市開始,繼而波及中西部地區。

  陝西省僅延長石油和煤業集團就因此減少收入120多億元。而蘭州市今年以來商品房和建設用地交易量大幅下降,10月底全市契稅和耕地佔用稅短收7502萬元。目前,蘭州正為可能無法完成年度稅收指標而擔心。

  「已經很多年沒有為完成預算著急過了,這些年到了下半年大家都在盤算今年能超收多少,各地之間比的都是超收」,一位地方稅務官員說。

  加強征管

  11月末,國稅總局已發文要求各地稅務部門加強征管,積極組織收入,完成預算任務。財政部也於近日發文,要求大力開展增收節支,依法加強稅收征管確保全年預算任務圓滿完成。

  地方稅務部門的官員透露,這些年稅收收入總比預算高出很多,很多地方到了年底並不急於徵收相關收入,而是在第二年入庫。現在他們要做到的是今年的收入必須在當年入庫。

  11月末,蘭州市召開了一個1000餘人參加的加強稅收征管動員大會,要求加強查補遺漏,對那些生產經營正常、具備清償能力而欠稅嚴重的納稅戶,責令限期繳納,逾期未足額繳納的在媒體上給予曝光。

  不少城市都採取了曝光的方式。大連市則在當地媒體上連續兩天發布了《大連市地方稅務局欠稅公告》,21家當地欠稅企業被點名,這些企業合計欠繳稅款1.02億元。

  在個人所得稅方面,各地採取的措施包括嚴厲查處以發票沖抵個人收入等偷逃個人所得稅行為,對股權轉讓所得、拍賣所得、股息分紅、偶然所得等加強徵收管理。

  此外,國稅總局還要求各地稅務部門,及時轉發並落實近期下發的調整部分礦產品資源稅額的文件,儘快將政策調整轉化為收入增長。

  清理欠稅,加強對零散稅收和小稅種的徵收管理,一些省市已經取得了成果。廈門市地稅局10月份共清理欠稅2366萬元。南寧市經過清繳后,累計清繳各項稅收入庫達9582.28萬元。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表示,加強征管沒有問題,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負擔,所以他建議,最好等國家出台對房地產等企業更有利的措施后再考慮加強征管。

  一些地方稅務部門官員稱,在清繳稅款的時候,他們也會對那些受金融危機直接影響的企業給予適當的寬鬆政策,沒有把它們納入清繳範圍。

未知的09年
  政府收入減少直接影響著2009年地方政府的開支。今年1-11月,全國稅收收入增幅不超過19%,而2007年同期的增幅是34.6%。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後四個月,財政收入和稅收增長速度都超過了40%。

  2008年預算安排全國財政收入58486億元,增長14%。從目前財政收入運行情況看,截至11月底,全國財政收入預計能達到57000多億元,完成預算目標不成問題。但去年12月收入只有3100多億元,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今年12月的財政收入可能不到3000億。

  也就是說,今年全年財政收入將可能達6萬億元。名義上會有近2000億元的超收收入,但2008年財政支出安排60309萬億,列1800億的赤字,事實上2008年是收支平衡的一年。而2007年中國政府的超預算收入就有7000多億元。

  目前,各地方政府紛紛調低了明年財政收入增長預期,甘肅省一位官員表示,具體調低多少幅度還不能最後定,因為形勢一直在變。11月初,他們曾預計會調低5%,「現在不好說」。

  不過,2009年也可能是財政支出大幅度提高的一年。在旨在擴大內需的4萬億投資計劃中,中央政府配套資金是1.18萬億元,地方需要為此拿出相應的資金。這還不算地方打算推出的投資項目。據統計,地方規劃的項目總額超過了10萬億元。

  而企業界也一直呼籲政府採取一些稅收減讓和優惠措施,以支持企業渡過難關。僅明年推行增值稅全面轉型一項,財政將減收1200億元。

  一位地方官員對記者說:「為了激活經濟,需要給企業一些優惠政策,但同時又要保證財政收入不會下滑太快,這個太難辦了。」
官員們不能只看到稅收
更應該節約,省出每年的公款浪費9000億,能解決不少問題
稅收連續兩月負增長,
官員的消費支出也必須負增長!

1

主題

210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3
沙發
零下三度V 發表於 2008-12-7 19:25 | 只看該作者
為啥要買美國那麼多爛股票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474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3
鬼襠圓 發表於 2008-12-7 20:1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零下三度V 於 2008-12-7 19:25 發表 [我國稅收連續兩月負增長 拖累4萬億投資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為啥要買美國那麼多爛股票啊。


為了保證高官子女在國外可以過開名車,住豪宅這種體面的生活。
說仁義道德之言
做男盜女娼之事

               --- 襠圓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4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2-7 20:59 | 只看該作者
稅收連續兩月負增長,
官員的消費支出也必須負增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10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3
5
零下三度V 發表於 2008-12-7 21:0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鬼襠圓 於 2008-12-7 20:19 發表 [我國稅收連續兩月負增長 拖累4萬億投資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為了保證高官子女在國外可以過開名車,住豪宅這種體面的生活。

你這麼說,我還真覺得是這樣,中共高官子弟里十之八九都在美國,你說這美國政府暗地裡這麼一威脅,尾大的黨還不乖乖就範?別說是爛股票,就是沒股票也得想法出點血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

主題

502

帖子

12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6
6
yugs75 發表於 2008-12-7 21:42 | 只看該作者
總理大人不是說金融危機對中國影響不大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10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3
7
零下三度V 發表於 2008-12-8 01:0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ugs75 於 2008-12-7 21:42 發表 [我國稅收連續兩月負增長 拖累4萬億投資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總理大人不是說金融危機對中國影響不大嗎?

總理大人還說過要徹查豆腐渣,毒奶粉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8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12-8 08: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零下三度V 於 7/12/2008 21:25 發表 [我國稅收連續兩月負增長 拖累4萬億投資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為啥要買美國那麼多爛股票啊。


美國為什麼有這麼多破爛公司發行垃圾股票?
什麼通用,福特,美林,花旗,全是垃圾!
老布希傳位小布希,吉田茂傳麻生太郎,李光耀傳李顯龍,金日成傳金正日,封建世襲何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1 12: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