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們終究都將是社會主義者,同志!」——東西方「社會主義」的碰撞和較量

[複製鏈接]

45

主題

212

帖子

6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anwoo-A 發表於 2008-11-9 0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們終究都將是社會主義者,同志!」——東西方「社會主義」的碰撞和較量
本文由倍可親網友[ Hanxin ] 於 2008-11-8 21:42 上貼
原文網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722548
新華時評  文章加入時間:2008-10-31 作者:●評論員 張崇川  
        
  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正在向全球各國輸出經濟災難。一貫奉「自由市場經濟」為「聖經」的發達國家政府,不得不相繼出手干預市場,收購瀕臨破產的金融公司,一股「國有化」的浪潮拔地而起。
  意外的是,在對此種政府手段「是非曲直」的分析評論中,卻引發出一場關於「社會主義」的話題,並使「中國式社會主義」再次成為矚目焦點。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訪問學者約書亞·科蘭茲克在《時代周刊》發表文章指出:「也許,我們終究都將是社會主義者」。英國金融時報撰稿人理查德德·塞尼特一篇文章的題目就是「華爾街變局:西方應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經濟網在介紹美國日裔未來學家弗朗西斯·福山主編的一部新書《出乎意料》時指出,福山在其新書中預測:「人們可能會將注意力更多地轉向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模式,從而結束美國的霸權地位。」
  美國的金融危機,促使人們思索「社會主義」究竟是什麼?並使東西方的「社會主義」再次正面碰撞和進行較量。


  ■「國有化」豈是「社會主義」
  ——————————————
  此次歐美各國應對金融危機的主要手段,就是由政府撥出巨額資金來收購資金鏈斷裂的金融公司股票或債券,從而避免金融體系的集體崩潰。政府出了錢,當然就要派遣財經官員參與公司決策與經營,尤其是加強監督和管理,這在某種程度上就相當於將金融機構「國有化」。
  於是,某些西方記者和學者就聳人聽聞地發出吶喊:西方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完蛋了,「社會主義時代」即將來臨。尤其是看到手中握有巨量美元儲備的中國居然有可能在這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中「置身度外」,於是就對「中國式社會主義」唱起了「讚歌」,作出了「美國遲早衰落,中國必然堀起」的論斷。
  但是,觀察家指出,歐洲是社會主義的起源地,二次大戰之後的歐美各國,在其政治經濟社會體系中已經吸納了眾多「社會主義要素」。左派上台,往往推行「國有化」,右派執政,就再實行「私有化」,這樣的「理論與實踐」,在西方早已是「家常便飯」,不足為怪。事實上,此次歐美的金融「國有化」,完全是局部的、暫時的,等到危機過去,「自由經濟」自然又會捲土重來。區區一點「國有化」的臨時舉措,與什麼「社會主義」壓根兒就毫不相干。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西方記者和學者提出的「社會主義」話題,尤其是對「中國式社會主義」的「讚揚」,究竟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不了解今日中國而又犯了一次常識性錯誤,還是正如他們在北京奧運會前後颳起一陣陣「抹黑」中國的宣傳攻勢一樣,從一開始就「沒安好心」?

  ■亞歐高峰會議的碰撞與較量
  —————————————
  第七屆亞歐高峰會議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有45個歐亞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參加,唱主角兒的就是中國和歐盟。會議之前,輿論將其定位為「亞歐金融會議」,但會議開完,人們發現,此次隆而重之的高峰會,並沒有作出任何具有實質意義的決策,卻「集體期待」11月15日由美國主導在華盛頓召開的G20高峰會來解決「疑難雜症」。由此不難看出,所謂的「結束美國霸權地位」,仍然不過是一個夢囈而已。
  然而,此次歐亞高峰會召開前夕的一個「巧合」卻與「社會主義」有關。
  10月23日,亞歐高峰會議開幕的前一天,歐洲議會宣布給正被中國政府關在牢里的「持不同政見者」胡佳頒發2008年度的「薩哈洛夫思想自由人權獎」。歐盟議長波特林特彆強調,這個獎頒給了胡佳,但也是「獻給中國和西藏那些無語的人們」。
  亞歐高峰會議召開了,歐盟主席巴羅佐不僅在會議開幕式上提出了「人權」問題,在閉幕式上又提出了「人權」問題。巴羅佐強調:「今年是世界人權宣言發表60周年,我們在北京開會,我們共同聲明致力於這份宣言的宗旨和原則。人權是普遍性的,我們都責無旁貸」。在此期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杜奎也再次呼籲中國政府釋放胡佳,「鼓勵」中國在人權方面的做法應該符合國際人權標準。
  事實證明,當美國和歐洲正為金融危機焦頭爛額之際,在他們極力尋求「中國資金」之時,他們居然並沒有忘記「社會主義中國」的人權問題。

  ■中國迫切需要「再社會主義化」
  ———————————————
  眾所周知,西方經典的社會主義「定義」,是把自由、民主、人權、福利、公平、正義、效率等作為基本價值取向。自法國1871年爆發巴黎公社革命以來,經過多少次革命與復辟的血腥對抗,人們終於認識到:有產者與無產者、資本家和打工仔,誰也殺不了誰,誰也離不開誰,只有相互妥協才能「和諧」共存。這一以無數生命為代價所獲得的歷史教訓,使街頭的血腥拼殺,演化為各級議會的爭吵與協商,並最終凝結為以憲政體制維護自由平等、以和平手段進行社會財富再分配、既支持資本家「唯利是圖」又保障勞動者政治權利和社會福利這樣一種「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制度。
  社會主義在西方經歷了一個與資本主義融合的歷史過程,但在東方的中國,一切正好相反。所謂的「中國式社會主義道路」,使勞動階層淪落為無權無勢無語的「超級弱勢群體」,原先的「大鍋飯」社會保障也被「市場化」掃蕩殆盡,國家公權力成為一切社會與自然資源的唯一主宰,權貴資本由國家保護「神聖不可侵犯」,中國式社會主義成為權貴資本主義、官僚壟斷資本主義、「原始」資本主義的代名詞。「中國式社會主義」,掛羊頭賣狗肉,打左燈向右轉,離「社會主義」越來越遠。
  觀察家認為,西方為應對金融危機的「國有化」,歐亞高峰會議上出現的「人權雜音」,確實是透露出了「社會主義」的那麼一點「原汁原味」,也確實讓「社會主義中國」感到那麼一絲尷尬和難堪。歐美並不需要「社會主義化」,中國卻迫切需要「再社會主義化」。誠哉斯言。
愛國主義是無賴最後的避難所。  
—Samuel Johnson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1-9 2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3 0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