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內政部爆出貪污醜聞 官員接受石油企業性賄賂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9-12 0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ifeng.com/world/3/200809/0912_2592_780674.shtml
2008年09月12日 07:45中國新聞網


美國內政部礦物管理署前日爆出貪污醜聞,調查報告指,數名主管石油產業的職員涉嫌收受油公司賄賂,包括性服務及毒品等。檢察官甚至形容該部門充斥「濫葯和亂交文化」。

中新網9月12日電 美國內政部前日爆出貪污醜聞,數名主管石油產業的職員涉嫌收受油公司賄賂,包括性服務及毒品等,檢察官形容該部門充斥「濫葯和亂交文化」。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由於美國國會即將討論是否開放阿拉斯加及佛州沿海的自然保護區供油公司開採,醜聞或大大影響結果。

涉案部門名為礦物管理署(MMS),主要負責「以物易稅」計劃,讓油公司以原油等實物代替在美國本土開採石油的稅款,再由部門將石油向市場出售。

報告揭發管理署13名員工在2002至2006年間,從雪佛龍等主要能源公司收受禮物,部分職員甚至接受毒品及能源公司員工提供的性服務。報告還透露,一名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收受3萬美元的賄賂,並吸食可卡因和與下屬發生性關係。

調查花了兩年時間,耗費530萬美元。檢察官德瓦尼表示,調查之所以耗時如此之長,是因為雪佛龍公司拒絕合作參與調查。

據報部分職員當前仍然在職,檢察部門已建議當局將他們革職。調查報告指出,部分職員毫無悔意,認為「為了更好地執行職務,有必要與油公司打好關係」,甚至有員工認為「以物易稅」計劃是政府要成為「業界的一分子」。

礦物管理署去年透過「以物易稅」計劃,獲得43億美元,但有參議員指部門仍少收了近千萬美元稅款。

另一份報告又揭發國土安全部在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災后,接受數份無投標合約,估計最少浪費了10億美元,包括花費2000萬美元購置一個無法使用的營地。

報告調查了4份在災后簽訂的無投標臨時房屋合約,發現國土安全部多付了4590萬美元,並先後兩次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將合約金由4億美元提高至30億美元。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2

主題

841

帖子

33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5
沙發
漠孤煙 發表於 2008-9-12 12:08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的腐敗不是民主的錯。看美內政部爆出貪污醜聞 ,為美國民主喝彩。

看你樓主下次再敢發這種帖子。
愛是唯一的理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9-13 02: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漠孤煙 於 2008-9-12 12:08 發表 [美內政部爆出貪污醜聞 官員接受石油企業性賄賂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美國的腐敗不是民主的錯。看美內政部爆出貪污醜聞 ,為美國民主喝彩。
看你樓主下次再敢發這種帖子。


誰說是民主的錯了?  但美國的參議員. 眾議員尤其是台灣聯線. 那個不貪污?  所以只是說貪污腐敗和民主無關.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0

帖子

2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2
4
罵人不能帶髒字 發表於 2008-9-13 08:09 | 只看該作者
才收3萬美元啦。並且把美國規定政府僱員不能收受20美元以上的禮品(如高爾夫)都給刪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5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9-13 09:4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罵人不能帶髒字 於 2008-9-13 08:09 發表 [美內政部爆出貪污醜聞 官員接受石油企業性賄賂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才收3萬美元啦。並且把美國規定政府僱員不能收受20美元以上的禮品(如高爾夫)都給刪掉了。



美國媒體稱台灣賄賂美34名議員搞反華提案  
http://au.china-embassy.org/chn/xw/t200115.htm


    美國華盛頓的《國會山莊報》近日用封面故事,大篇幅曝光了一則醜聞:台灣兩個工商團體違反美國法律,4年間花了23萬多美元,招待34名美國議員到台灣吃喝遊玩。本來就涉嫌1997年到2001年幾次接受到一些國家「贊助旅行」的眾議院共和黨領袖湯姆·迪萊再度被曝光,立刻成為眾矢之的。台灣媒體紛紛迅速報道此事,台灣當局則立刻很緊張地出來辯解。


2001年8月29日,迪萊在台灣觀看清代玉雕白菜。(法新社圖片)

    4年招待34名議員

    《國會山莊報》稱,負責招待議員們的,是與台灣當局關係密切的「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和「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被招待的議員們都很「親台」,支持台灣「自決,甚至獨立」。除迪萊外,受邀的議員還包括美國眾議院「台灣連線」四位「共同主席」中的兩人、美國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的9名成員等。34人中,至少有12名議員曾聯署提案,抨擊中國大陸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


    這些議員在台灣的「糖衣炮彈」下被「洗腦」,並最終成為台在美利益的代言人,以各種方式「回饋」台灣。迪萊曾多次在親台活動中留下身影。2001年陳水扁過境美國得克薩斯州時,迪萊曾全程陪同、熱情款待,還請陳水扁吃牛排、看球賽。

    其他的例子還有2001年1月,紐約州民主黨議員米克斯偕妻訪台,費用高達13790美元。原先對台灣一無所知的米克斯,在訪問后儼然成了一個「台灣問題專家」。米克斯自稱,這是「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與美國國會知名的「黑人小組」做的一筆交易,台灣出錢是要讓黑人議員們了解「與台灣相關的問題」。他對《國會山莊報》記者說:「所談的台灣海峽、沖著他們的武器,以及他們面臨的軍事威脅,都給了我生動的教育,知道了這個問題如此重要,我們必須確保不會發生跨海侵略。」

    2001年4月,正值布希政府要對是否向台灣出售「宙斯盾」驅逐艦作出判斷的敏感時刻,馬里蘭州共和黨議員巴勒特應邀訪台。返回美國后,他和當時的科羅拉多州共和黨議員斯卡夫就給布希寫信,主張把「宙斯盾」艦賣給台灣;同時還給《華盛頓時報》的言論版寫文章,為此事大肆鼓噪。斯卡夫事後表示,他那次訪台見了台灣「總統」、「副總統」、「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及「立委」等。

    此外,2002年3月,得克薩斯州的共和黨議員塞尚斯和他的兒子赴台花了9200美元,他們見了台灣「立委」和一些官員。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

    違反美國法律,台灣當局極力辯解

    台灣這兩個工商團體都是用台灣中信集團負責人辜濂松的名字登記的。依照美國《外國代理人法》及《遊說公開法》等,美國以外的團體在美國進行政治活動,必須事先登記。

    那些美國議員都曾與台灣當局高官會面,但負責招待活動的兩個團體卻沒在美國國會公共登記辦公室或美國司法部就遊說活動進行登記,因此,這兩個團體觸犯了美國法律。那些議員接受招待,則違反了國會議員職業操守的有關規章制度。

    對此,有人聲稱,遊說團體沒登記,不能怪議員們,因為議員的辦公室很少會在安排議員境外旅行前,先對贊助方進行審查。一個專門調查美國國會遊說違規組織的負責人諾特表示,台灣兩團體的相關人員不會被扔進監獄。諾特說,有關海外遊說公開的法規有豁免條款,具體執法很寬鬆,所以很多人專門鑽法律的漏洞。

    台灣工商團體招待美國議員的事情被曝光后,台灣當局採取了「避重就輕」的策略:一方面承認這兩個團體的相關行為,另一方面則一口咬定這兩個團體是民間經濟機構,不是政治組織,從事的是合法的商業活動,與政治無關。台灣「外交部」發言人聲稱,兩個團體的活動是「為了提升雙邊貿易關係」。台灣駐美機構負責經貿事務的官員也辯解說,雖然有強大政治影響力的企業界人士捲入這兩個團體,但它們的性質類似於在台灣經貿事務中很活躍的「美台商會」。

    台當局遊走在遊說、行賄間

    美國國會議員的醜聞時有發生,且多與金錢、權力和美色有關。此次醜聞被曝光,正趕上美國國會民主黨與共和黨之爭愈演愈烈的敏感時刻。有人猜測,這也許是兩黨相互揭短的結果。但不管怎麼說,作為對美工作的主要目標,台灣當局遊說、拉攏美國國會議員一直極為用心,招待到台灣旅遊僅是手段之一。

    在美國,「台灣遊說」的知名度很高,其慣用手法還包括重金聘用美國知名的公關公司對政府部門遊說,影響美國政府政策;借美國媒體製造輿論,引導美國民眾的意見和看法,從而對政府官員決策產生壓力和影響等。每屆國會涉台反華議案有幾十件,有關「支持邀請陳水扁訪美」、「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支持售台武器」等決議案及提案不斷。其中,絕大多數都有公關公司遊說的影子。

    今年4月1日,台灣「外交部長」陳唐山對外透露,3月4日,「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代表台灣當局與總部位於白宮附近的美國巴伯·葛瑞菲斯·羅傑斯公關公司(以下簡稱BGR)簽下合約,規定台灣分3年支付450萬美元,BGR則協助台灣「落實與美國政府的溝通」。陳唐山聲稱,雙方實際討論的問題遠比書面內容「廣泛而深入」。台灣當局沾沾自喜地表示,BGR是有名的公關公司,有60多家客戶,與美國政界關係深厚,過去多次想拉BGR都沒成功。與過去由企業界出資不同,這筆經費由台「外交部」支付。

    台灣資深「外交官」陸以正回憶,台在美國雇公關公司,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第一個聘請的是萊特公司,一年30萬美元的經費由蔣介石親自批示,這在當時是「天價」。此後,台方一直未中斷在美遊說,且隨著美國政府的更迭而選擇不同公司。如卡特執政時是貝隆公司;里根時換成了漢納福公司;柯林頓政府時期,李登輝曾先後通過「台灣綜合研究院」和「台灣政經研究所」僱用了與民主黨關係良好的卡西迪公司,其最大「成果」是李登輝在1995年借「私人訪問」之名到美國搞分裂。

    台灣當局還通過在美國國會議員的選區投資、發展與相關地區經貿關係來拉攏他們。

    除可以提上檯面的公關遊說外,台灣當局對美國國會議員進行變相收買甚至行賄的情況也屢有發生。2002年被媒體大規模披露的「國安秘賬」,一度被美國媒體稱為「台灣門」。李登輝動用非法的「國安秘賬」收買美日政府官員、著名智庫,人員涉及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助理國務卿凱利、主管情報的助理國務卿福特、主管軍控和安全的副國務卿博爾頓等。博爾頓曾從台灣方面拿過3萬美元,研究台灣加入聯合國和國際組織問題。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台灣當局和「台獨」分子眼中不「親台」,但台灣當局仍多次聯繫、邀請他訪台。今年2月底,在台灣駐美機構安排下,柯林頓到台灣進行了短暫訪問。由台灣官方設立的「民主基金會」為一場演講支付柯林頓800萬元新台幣(4元新台幣約合1元人民幣)。▲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8-9-13 09:51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主題

2291

帖子

56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62
6
嘟嘟1218 發表於 2008-9-13 11:01 | 只看該作者
獨輪運都哪個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41

帖子

33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5
7
漠孤煙 發表於 2008-9-13 11:1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8-9-13 02:51 發表 [美內政部爆出貪污醜聞 官員接受石油企業性賄賂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誰說是民主的錯了?  但美國的參議員. 眾議員尤其是台灣聯線. 那個不貪污?  所以只是說貪污腐敗和民主無關.

本人認為這種民主也是偽民主,是無恥政客為巧取豪奪民脂民膏的所施障眼法而已。
愛是唯一的理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0: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