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煮」婦,不為營養流失之炊

[複製鏈接]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8-30 2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或許你能做得一手好菜,卻未必能保證飯菜有足夠的營養;或許你是個賢惠的家庭「煮」婦,食物中的營養素卻可能在不經意中流失了。多次的淘米、蔬菜的長久浸泡、高溫油炸、調料的不當添加等做法,都會讓食物的營養大打折扣。

  現代社會,一個好「煮」婦需要學習「十八般武藝」,用科學的知識武裝自己。雖說食物在加工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損失部分營養素,但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烹調方法,就能把這種損失減到最小。

  淘米、洗菜,避免長時間浸泡淘洗:

  在煮飯和菜入鍋之前,一般都要經過清洗的步驟,目的是減少微生物和泥沙等雜質,以保證食品的衛生。不過,清洗的次數和方法也很有講究。淘米次數不宜過多,挑去大的雜質后,一般用清水淘洗兩遍即可,不要使勁揉搓。蔬菜、肉類應該先洗后切,以免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溶解於水中而流失。

  蔬菜表面常可能殘留有農藥,這裡介紹兩種簡單有效的清洗方法:淡鹽水浸泡,即先用清水沖洗三遍,然後在淡鹽水中浸泡一小時,再用清水沖洗一遍;或用淘米水洗,蔬菜在淘米水中浸泡 10分鐘左右,再用清水洗乾淨,可使蔬菜殘留的農藥成分減少。

  做菜、做肉,哪種方法易留住營養:

  烹飪加工方法是否科學、合理,將對食物的營養產生直接影響。某些原料在入鍋前需經預處理,如莧菜、菠菜等含草酸較多的蔬菜應先行水焯,以除去草酸,有利於鈣、鐵在體內的吸收。

  新鮮蔬菜常用的烹調方法有:炒、煮、涼拌等。其中以旺火快炒的方法最常用,由於加熱時間短,菜肴快速成熟,此方法保存的維生素也最多。做蔬菜湯要等水開后,菜再下鍋,以盡量減少蔬菜在水中煮的時間。同時,要注意蓋嚴鍋蓋,否則,隨著水蒸氣的大量蒸發,溶解於水的維生素也會隨之散失。涼拌多用於新鮮蔬菜原料,是生料或半成品製作成冷盤的一種烹調方法,也是菜肴製作中能較好保存營養素的方法之一。

  肉類食品的烹飪方法很多,如炒、爆、煮、蒸、燉、燜、炸、煎等。不同的烹制方法對肉類食物中所含營養素的影響各有不同。炒、爆等方法利用燙油或沸水快速成菜,加熱時間在數分鐘之內,肉類原料 營養 素損失最小。煮、蒸、燉、燜等方法多採用中火或小火,加熱數十分鐘或更長時間,有利於蛋白質變性、水解,以及脂肪和含氮有機物充分浸出,使湯汁鮮美可口,易於消化吸收。炸、煎、烤等方法利用高溫對肉類進行烹調加工,使肉質變得外酥內嫩,容易消化吸收,但對營養素破壞較大,而且過高的油溫會使動物蛋白質焦糊,產生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物質。因此,應盡量少採用這類方法。

  添加調料,容易被忽略的環節:

  調味品作為不可缺少的烹飪佐料,可增加菜肴的色、香、味,提高人的食慾,不過調味品的添加也大有學問。

  我們知道,在燒魚和燉排骨時,加入適量醋,可促使魚、肉骨頭中的鈣質溶解,有助於人體吸收。同樣,燒菜時在蔬菜下鍋后加一點醋,既能減少蔬菜中維生素的損失,也可促進鈣、磷等礦物質的溶解,提高其營養價值。

  食鹽是百味之王,烹調必不可缺。如果過早放鹽,不僅影響菜肴成熟時間,還會出現較多的菜汁,使維生素和礦物質過多丟失,因而最好在盛盤后再加鹽,食用量以每人每日5克為宜。在製作糖醋魚等菜時,應先放糖后加鹽,否則食鹽的脫水作用會促使魚肉蛋白凝固而使糖味難於浸透,從而造成外甜里淡,影響其味道。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天涯浪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04: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