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自古治吏不治民 今朝治民不治吏——「盛世和諧」背後的官民對抗危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7-12 2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時本報綜合評論員 張崇川  
        
  北京奧運舉辦在即,理應到處是「錦上添花」的盛世景象。然而,中國各地接二連三發生的一樁樁官民血拚大案,卻使這場「舉國狂歡」遭遇「敗興」之憂。


  6月28日,遠在黔北的甕安縣爆發了數萬民眾火燒縣委、縣政府、縣公安局的大規模「打砸搶燒」事件;7月1日,上海鬧市區發生了北京男子孤身獨闖閘北公安分局,製造出刺死六名警察殺傷五名警察的驚天血案;7月2日,湖南旅遊勝地張家界市發生當地居民駕駛已點燃液化氣瓶的農用三輪車攻擊永定區街道政府辦公大樓的「自殺式」爆炸事件;7月3日,陝西榆林府谷縣發生了農用車駕駛員為逃避警察檢查而跳入黃河致死所引發的民眾打砸警車、阻斷交通的惡性事件;……
  所有這些案件的肇事者或作案者,無一不屬於弱勢群體;所有這些案件的被攻擊對象,無一不是官府衙門尤其是公安警察。在這些最近發生的突發性事件中,無疑以貴州甕安事件和上海閘北血案最具「代表性」。儘管官方定性與民間耳語南轅北轍,但幾乎所有中國人都在問:為什麼會亂到如此地步?

  ■自古治吏不治民

  早就有評論指出,今日中國官場可謂是「鐵板一塊」,小官靠大官提拔關照做保護傘,大官靠小官進貢進饞而「維持治安」,這是一個「超穩定」的利益共同體。於是乎,不問青紅皂白,官官抱團相護,就成為政治常態。這與歷朝歷代「治吏不治民」的古訓正好背道而馳。
  中國皇帝大都熟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訓,深諳「萬民不可惹,百官儘管殺」的「間接統治法」。這一點韓非子說得非常清晰。韓非子在「外儲說右下」中指出:人主者,守法責成以立功者也。聞有吏雖亂而有獨善之民,不聞有亂民而有獨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
  二千多年前的韓非子就知道:官吏貪瀆,民間尚能有潔身自好的「獨善之民」;但如亂民蜂起,其地必無清廉勤政的「獨治之吏」。因此,韓非子主張,什麼地方出了亂子,首先就得拿地方官來「問責」,該殺該貶,全憑「聖斷」,這就叫「治吏不治民」。
  一部24史,其實就是皇帝和官僚集團「博奕」的血拚帳本。無論聖皇還是暴君,都以「敬天愛民」號召天下,一旦民怨上達天庭,少不了龍顏大怒,拿大小官員的人頭來收買天下人心。
  明太祖朱元璋是農民出身的一代帝王,坐穩龍椅之後,親定《大浩》,明令「今令嚴法禁,但遇官吏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明朝的大多數地方官署旁邊都設有「皮場廟」,規定贓滿六十兩銀以上的貪官都梟首示眾、剝皮裝草,並將裝草的人皮袋立於官府公堂旁邊,以示警告。這種專門針對貪瀆官吏的刑罰,古今中外極為罕見,可謂是「治吏不治民」的極致。

  ■今朝治民不治吏

  中國近年所發生的突發事件,雖然肇因不一,但無一不與官民利益相左與司法缺失公信力有關。說到底,就是官民衝突,都是官員不作為或亂作為造成的惡果。但等到所謂群體事件一旦發生,上至中央,下至縣鎮,大小官場「同仇敵愾」,調兵動刑共伐「亂民」,明擺著就是「治民不治吏」。
  凡有突發事件發生,總能看到官方「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上演的總是同一齣戲碼:官方輿論統一定調,官兵封鎖抓捕首犯,被害當事人「神秘消失」,大小媒體全發「通稿」,不法分子被捕歸案,「群眾代表」譴責動亂並感謝黨和政府恢復社會秩序。官方定論:騷亂原因總是「極少數不法分子」煽動「不明真相」的民眾,而最後則是千篇一律的強調:「死者家屬情緒正常,社會穩定,生產生活有序」。
  但是,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麼?騷動的起因究竟是什麼?官方和民間各執一辭,永遠說不清道不明。
  今日中國「治民不治吏」,來自一個「不成文」的假設前提,那就是官府總是正確,官員總是有理。因為官員大多是黨員,政府也是各級組織部委任,顯而易見,只有官府和官員總是正確,才能體現黨的一貫正確。另外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則是,官府和官員的瀆職犯法,只能由上級組織自己督察處置,不能讓民眾「自行懲罰」,否則,小則有失政府和黨的顏面,大則亂了官尊民賤的秩序底線。也許,這正是今朝「治民不治吏」的真實原因。

  ■亡羊補牢是急務

  貴州瓮縣事件,在7月3日出現了一個「戲劇性轉折」。中共貴州省委當天在貴陽召開甕安事件階段性處置情況彙報會,決定「嚴查徹究」此次事件中嚴重失職瀆職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責任。隨即宣布將甕安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縣公安局政委羅來平,甕安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申貴榮雙雙免職。7月4日,甕安縣委書記王勤、縣長王海平免也被免職。
  有評論指出,這一戲劇性的轉變,與貴州省政府在貴陽舉行的甕安「嚴重打砸搶燒突發性事件」新聞發布會有關。因為那一次新聞發布會,官方導演的水平實在太過拙劣,漏洞百出、馬腳畢露,以致遭到網上輿論的強烈抨擊:堂堂省政府,怎麼連撒個謊都撒不圓!
  也許正是這一次公開播放的新聞發布會,終於讓中央領導意識到貴州的地方官員居然如此荒誕無能,如此瞞上欺下,於是才有了追究甕安官員責任、治民與治吏「雙管齊下」的「補牢措施」。
  觀察家指出,甕安事件讓甕安的四名主要黨政公安官員下了崗,雖然決策錯過了「最佳時機」,但畢竟體現了一種醒悟和「進步」。中國史學家早就指出,中國的腐敗之中,吏治腐敗是最大、最烈的腐敗,是一切腐敗的源頭,是一切亂象的根源。因此,歷朝歷代帝王都以治吏為治國之本,這也是歷史書上貪官暴吏被「滿門抄斬」、「罰為官奴」、「流配三千里」的記載屢見不鮮的根本原因。
  中國「盛世」並無和諧可言,貴州甕安和上海閘北事件,說明中國官民對抗的危機正在激化。治百吏易治萬民難,重典治吏,亡羊補牢,已是當務之急。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551

主題

2287

帖子

108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0
沙發
無維 發表於 2008-7-13 09:17 | 只看該作者

自古治吏不治民 今朝治民不治吏!如何不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3
Norman 發表於 2008-7-13 1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Hanxin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1

主題

2287

帖子

108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0
4
無維 發表於 2008-7-14 10:21 | 只看該作者
好東西要頂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主題

3746

帖子

86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1
5
fsspider 發表於 2008-7-14 11:35 | 只看該作者
屎殼郎見了大便,當然要頂。
那個政府下都有一些很爛的官員,這不是中國一個政府的問題。看看法國、英國、美國、韓國、德國,哪個國家沒有民眾鬧事的?不要一見中國有點動靜就跟屎殼郎見了屎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1

主題

2287

帖子

108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0
6
無維 發表於 2008-7-14 18:44 | 只看該作者

問題是中國很爛的官員太多了!皆因為他們有絕對的權利!

再說其他的國家是他們的人們的事!

治民不治吏。嗚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7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7-19 12: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fsspider 於 2008-7-14 11:35 發表 [自古治吏不治民 今朝治民不治吏——「盛世和諧」背後的官民對抗危機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屎殼郎見了大便,當然要頂。
那個政府下都有一些很爛的官員,這不是中國一個政府的問題。看看法國、英國、美國、韓國、德國,哪個國家沒有民眾鬧事的?不要一見中國有點動靜就跟屎殼郎見了屎一樣。

只說對了一半!

有的人視外國屎殼郎如同見了大便,
視本國屎殼郎
就如同見了老娘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8
laodai 發表於 2008-7-19 14:00 | 只看該作者
我只知道「張崇川」是日本《新華時報》的「綜合評論員」。該文不對題的兩張圖,一定使人笑掉大牙,上海普通市民對「拆遷」的支持率有網上調查:93%。http://www.xinhuatimes.net:8089/read.asp?id=7620

[ 本帖最後由 laodai 於 2008-7-19 14:18 編輯 ]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91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9
charming_ladysh 發表於 2008-7-19 14:2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anxin 於 2008-7-19 12:31 發表 [自古治吏不治民 今朝治民不治吏——「盛世和諧」背後的官民對抗危機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只說對了一半!

有的人視外國屎殼郎如同見了大便,
視本國屎殼郎
就如同見了老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64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38
10
絕世好貼 發表於 2008-7-19 14:43 | 只看該作者
唉,文章標題和內容太過絕對化了,重典治吏是對的,但其中舉例和論述卻非常不嚴謹,說服力大大打了折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1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7-20 12:50 | 只看該作者
擺事實上,講道理
很有說服力
中國當今社會的主要矛盾一目了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12
jydeng 發表於 2008-7-20 13:30 | 只看該作者

有點道理, 但過於絕對化

明朝對貪官那麼嚴厲, 貪污腐化仍然層出不窮. 不用多舉例. 明朝只治吏不治民嗎? 這顯然是笑話. 哪個封建王朝不以鎮壓對內反抗, 延續統治作為主要任務?民告官, 先有罪. 還有什麼可說的.
明朝的言官們也很厲害, 但對官老爺們也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說到底. 現在的政府和明朝一樣, 並不是不治官, 而是治的出發點不對: 都是以官治官, 如同隔靴搔癢. 解決的方法實際上也簡單, 把治官的權力還給老百姓(或者民選代表). 什麼時候官老爺們要看老百姓的臉色行事了, 就什麼都好說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039

帖子

22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5
13
esayshoes 發表於 2008-7-20 23:37 | 只看該作者
頂貼!
這年頭哪個當官的不是爪牙遍地、盤根錯節的?一抓就是一大串,難吶!抓多了丟政府的面子(失去了執政的資格),不抓則丟了民心(失去了執政的基礎),二者必取其一的時候,就看領導人的勇氣和智慧了。
國貨掛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5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
14
leon1932 發表於 2008-7-21 00:08 | 只看該作者
時下之亂, 不是辦個 天下獅王大會, 就可以粉飾太平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5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7-22 21:01 | 只看該作者
拋棄老百姓的「盛世和諧」
肯定不會持久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74

帖子

1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9
16
letmegogo 發表於 2008-7-22 22:1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anxin 於 2008-7-19 12:31 發表 [自古治吏不治民 今朝治民不治吏——「盛世和諧」背後的官民對抗危機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只說對了一半!

有的人視外國屎殼郎如同見了大便,
視本國屎殼郎
就如同見了老娘


呵呵。那些傢伙說不定就是屎殼郎的子孫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158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55
17
bushangyin 發表於 2008-7-23 09:07 | 只看該作者
拿明朝說事不過是一個例證,明朝尚能如此,當今社會竟然做不到?明朝是什麼統治?那是封建王朝。如今是什麼統治?人民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以明朝並不能用來說當今之事,反正當今多麼偉大,不是自打嘴巴么?還有的,動不動就說外國也好不到哪兒去,因此我們爛得情有可原,也一樣。
我相信大多數人說我們的政府做得不夠,都是出於愛國的原因;不要一見到說中國做得還不夠的,就立馬拿出別的國家也有做得不好來反駁。容不得說不好的政府,永遠不可能真正做得好。因為這說明這個政府本身首先就缺少一個好的心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04: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