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何祚庥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9-4 0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27年生於上海,原籍安徽望江。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理論物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無神論學會副理事長,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是氫彈理論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國兩彈研製參與者之一。 早期從事粒子理論、原子彈和氫彈理論的研究。近年來,對偽科學、邪教的口誅筆伐以及對經濟、社會問題以獨特的視角觀察得出的結論使之近來成為「曝光率」頗高的新聞人物。由於他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方面的傑出成就,被稱為「兩棲院士」。

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曾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1980年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第一批理論物理專業博士生導師,198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第五批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1984年起在北京大學招收自然辯證法專業碩士研究生,1994年起在北京大學招收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他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哲學問題,是建國后中國科學方法論研究事業的早期開拓者之一,近十幾年來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藝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若干理論問題,以及當代經濟建設所應關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發表文章,近年來積極站在捍衛科學尊嚴、揭露和反對偽科學等活動的第一線,並做出重要貢獻。
  何祚庥還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自然辯證法專家,在哲學、政治、經濟等方面也先後發表約300多篇科學論文。在反對偽科學的鬥爭中,他旗幟鮮明,積極參加了捍衛科學尊嚴,揭露和反對偽科學等活動,社會影響很大。目前從事的研究領域:近年來,何祚庥從事中微子質量問題、中微子震蕩問題及雙β衰變理論的研究等。

研究對象

何祚庥長期以來從事粒子物理及各種應用性問題的研究。其重要工作有層子模型的研究,複合粒子量子場論的研究,弱相互作用理論的研究等,先後發表約250 篇科學論文。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及多種獎勵。他還曾從事原子彈和氫彈的理論研究,是氫彈理論的開拓者之一。
  近十幾年來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藝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若干理論問題,以及當代經濟建設所應關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發表文章,如倡導磁懸浮列車技術、電動汽車技術、鋰離子電池技術等。近年來積極參加捍衛科學尊嚴,揭露和反對偽科學等活動,並做出重要貢獻。最近又關注克隆人研究問題,有較大社會影響。 
  何祚庥還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自然辯證法專家,在哲學、政治、經濟等方面也先後發表約300 多篇科學論文。在反對「偽科學」的鬥爭中,他行動積極,揭露和反對「偽科學」等活動,社會影響很大。是反「偽科學」的領軍人物之一。但是自從《丁肇中的 「無知」與何祚庥的「無所不知」》一文出現在網路上后,他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目前從事的研究領域:何祚庥從事中微子質量問題、中微子震蕩問題及雙β衰變理論的研究等。
日知而智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沙發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9-4 05:17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簡歷:

  1927年生於上海,祖籍江蘇揚州,原籍安徽望江。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51年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任幹事。1956年起先後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二機部九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等職務。1980年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1年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理論物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是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第一批理論物理專業博士生導師。1984年任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並在北京大學招收自然辯證法專業碩士研究生。199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第五批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並在北京大學招收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曾任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早期從事粒子理論、原子彈和氫彈理論的研究。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哲學問題,建國后較早開展並推動我國科學方法論研究。近十幾年來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藝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若干理論問題,特別是當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並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

  近期更集中研究了我國的能源問題,特別是對太陽能利用的新發展,是當前研究的重點。

  主要著作有《量子複合場論的哲學思考》(1997年)、《從元氣說到粒子物理》(1999年)、《何祚庥與法輪功——1999年夏天的報告》(1999年)、《我不信邪——何祚庥反偽科學論戰集》(1999年)。
研究方向:
專家類別:
院士;研究員
職務:
社會任職:
獲獎及榮譽:
代表論著:
主頁: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3
kickbird 發表於 2010-9-4 06:33 | 只看該作者
這名字咋讀捏,是不是讀何--炸---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9-4 08:25 | 只看該作者
聽街坊說,念昨休。沒考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匿名  發表於 2010-9-4 08:29
聽街坊說,念昨休。沒考證
chico 發表於 2010-9-4 08:25

踢鳥是故意搗亂,你就別裝正經,一問一答了。沒勁。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6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9-4 08: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0-9-4 08:32 編輯

論梁思成對建築問題的若干錯誤見解

何祚庥

原載《學習》雜誌一九五五年第十期   

    梁思成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在中國建築史的研究上有一定成績。然而,他近年來所鼓吹的中國建築的方向卻有著嚴重的錯誤。

梁思成顛倒了建築學中「適用、經濟、和在可能條件下講求美觀」的原則

    梁思成的第一個錯誤是不適當地、片面地強調了建築的藝術性,顛倒了建築學中美觀和適用、經濟的正確關係。
    誰都知道,一幢房屋建造起來,首先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居住、工作、休息等多方面的需要(少數專供觀賞的建築除外)。其次是建築必須注意造價的經濟,亦即必須顧及國家、人民當前實際經濟能力的可能和合理地使用材料、人力。再次是必須儘可能使建築物美觀,這是因為建築物是人們長期生活懲息的空間,它的形式優美與否,將長期地影響人們的精神生活。作為人民中過建築師的基本職責,便是必須在自己的創作中,同時滿足這三方面的要求,求得適用、經濟、美觀的統一。
    當然,求得適用、經濟、美觀的統一併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適用、經濟的要求有時會和美觀的要求發生矛盾。但這個矛盾的解決,不能從經濟、適用服從美觀的條件下來求褥統一;相反的,建築師只能在首先滿足適用、經濟的條件下來儘可能地講求美觀。然而,這決不是說,在這種條件下,建築物就不能做到美觀了,這是因為美觀和經濟之間的矛盾不是不能解決的矛盾,亦即不能認為建造一所美麗的房子,就一定要用上許多昂貴的材料。花費很多的金錢;正如設計出一件合用、美觀的衣服,不是一定要用上許多綾羅綢緞一樣。相反,用了許多昂貴的材料,貼上許多金銀,卻仍然可以成為十分『惡俗』的作品。
    可是,梁思成的見解卻相反。在他看來,美觀服從經濟的原則是十分令人討厭的,但梁思成不敢公然來反對這個原則,於是他便竭力從理論上來證明「美觀與經濟之間有矛盾」、或「民族形式與經濟之間有矛盾」的不存在(《新建設》一九五四年二月號),並希望籍此來證明美觀服從經濟的原則的無意義,以便為建築師追求華麗裝飾的活動開闢道路。
    可是梁思成舉不出充足的理由來證明二者之間沒有矛盾,他證明來證明去只是證明了「美觀與經濟之間是沒有天然的矛盾的」(《新建設》一九五四年二月號),然而「沒有天然的矛盾」和「沒有矛盾」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建築學上,我們只能認為美觀和經濟之間沒有天然的矛盾(亦即沒有不能解決的矛盾),但矛盾仍然是存在的;如果認為美觀和經濟沒有矛盾,那未就完全取消了他們之間的矛盾,也就沒有什麼美觀服從經濟的必要了。可是他卻不顧邏輯上的錯誤,竟暗中用「美觀與經濟之間是沒有天然的矛盾的」的論點,替換了「美觀和經濟沒有矛盾」的論點。同時,梁思成還提出另一論證道:「假使目前民族形式的造價要貴一些,那只是建築工程材料及工程結構的問題」(《新建設》一九五四年二月號)。
    看了梁思成這個論點以後,不能不感到他在抹殺事實,誰都知道,梁思成近年來所積極提倡的「大屋頂」乃是一種造價十分昂貴的屋頂。正如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北京日報》所刊載的《給「大屋頂」算一筆賬》一文所指出的,一九五五年「北京新的建築中,由於有近一百萬平方公尺面積的建築上加蓋了『大屋頂』,就比蓋平頂或水泥瓦坡頂多花了近六百萬元。這拳錢可以用來蓋面積五十萬平方公尺的工人宿舍。」難道這筆巨大的浪費之所以產生,是由於「建築工程材料及工程結構」的違反科學原則,而不是首先由於建築師藝術處理之不當么?
    同上述思想相聯繫的是梁思成的建築藝術和建築材料、結構無關或極少有關的論點,他認為「使藝術服從材料結構就是削足就履。」(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報》所載梁思成文)但我們認為,建築藝術(特別是其藝術形式)在極大程度上依賴於材料和結構。譬如說,古代的木結構的斗拱固然是我國古代人民為了減少立柱和橫亮交接處的剪力的一種智慧的創造,然而在今天有鋼筋混凝土以後,這種東西就純粹變成了多餘的東西。又如,在古代是為了糊窗紙用的雕花的窗格子,在今天有了大塊玻璃以後,也就變得沒有什麼用處;而如果一定要安上雕花的窗格子,其結果必然是使房間光線暗淡不堪,不適於居住和工作。又如,利用舊式的磚木結構,恐怕即使最優秀的建築師,也造不出近代化的高樓大廈,這種建築只有剛筋混凝上的結構才有可能。特別是,建築技術正在日新月異地發展,在蘇聯已經採用了大型預製板的製造方法,建築藝術當然也就不能不隨之改變。可以肯定地說,建築藝術之服從建築材料、服從結構技衍乃是建築藝術的基本特徵,也是建築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梁思成卻要求在鋼筋混凝土上繪上油彩畫,要求用鋼筋混凝土來表現磚木結構。
    梁思成由於片面地強調了建築的藝術性,顛倒了美觀和適用、經濟之間的關係而造成的錯誤結論還不止此。他還從這一思想出發而歪曲了我國建設方針。誰都知道,我國當前建設的基本方針乃是集中一切財力、物力,首先進行工業建設。因此,保證國家工業建設的基本建設部門就不能不把藝術性較少的工業建築放在第一位,把民用建築放在第二位。特別是我們國家建設為時不久、更需艱苦奮鬥的今天,顯然不能因為過多地考慮到建築物的藝術性而放鬆了經濟的節約。
    可是梁思成的見解卻不是這樣。他在《祖國的建設》這本小冊子里討論建築工作者的當前任務時,不但沒有指出建築師應該首先重視工業建築的設計,反而把民用建築的設計,放在更重要的地位。
    同時,他在《新建設》一九五四年二月號上所發表的《建築藝術中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和民族遺產的學習與運用的問題》一文中也是把藝術問題放在比經濟、適用的問題更重要的地位。他在這篇文章中首先表示遺憾的是「建築師自己對於建築的藝術性似乎也沒有給予應得的重視」。下能不認為他在這裡顛倒了重要的和次要的問題。因為我們現在最感缺乏的正是工業建築方面的人材,今天的問題,也正是由於建築師把藝術問題放到第一位,而造成了嚴重的浪費。
    梁思成這些思想的錯誤,也可以從下面的事實看出來。在他領導下的清華大學建築系內,一些學生乃至某些教師,不願去學習工業建築,只願去學習古代建築藝術;甚至某些學生在被分配到施工單位去實習時,竟認為個人前途黯淡。這不能不說正是在他的錯誤的思想指導之下所得到的必然的結果。

梁思成所提倡的「民族形式」實際上就是復古主義的主張

    梁思成第二方面的錯誤,是在建築形式上的復古主義,近年來,梁思成曾經積極提倡「民族形式」。可惜的是。在梁思成的理解中,竟把「民族形式」看成是和現實生活內容無關、不隨生活發展的一成不變的範疇,把合乎今天中國人民需要的民族形式和中國古代的宮殿、廟宇等建築形式等量齊觀起來。當然,在建築藝術上,我們也是贊成吸收我國古代建築中的優秀手法來樹立今天新的民族形式的。但是,形式的問題究竟不是最重要的問題。特別是中國古代的宮殿、廟宇等等建築形式常常是為了表達一定的封建的內容的。因此,對古代建築還必須從內容上加以分析,分清那些是精華,那些是糟粕;那些在古代雖是精華,而在現在已成糟粕。對於新中國的建築形式來說,當然它是為了表達今天新的社會主義的內容的,今天新中國的建築,必須適應今天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生活的需要。顯然可見,古代的和封建內容相聯繫的那些建築形式,不能不同今天新的社會主義生活內容發生矛盾;不能不去改變舊形式使它來服從於新的內容。這也就是我們所認為古代形式不能等同於今天的民族形式的基本原因。另外,我們還知道,人們對於「住」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特別是近代的人們生活內容極為繁複。對於如此多樣化的內容,顯然不能只由某幾種有限形式來表達,更不能只由中國古代的廟宇、宮殿等有限的建築形式來表達,必須根據生活需要,廣泛吸收各種建築形式來表達(包括中國的和外國的)。
    但是,梁思成的理論恰恰與此相反。他在《建築學報》一九五四年第一期《中國建築的特徵》一文中,曾總結了中國建築的九大特徵。但他在這裡所表述的特徵,基本上只是中國古代的廟寧、宮殿等建築形式的特徵,他一點也沒有分析這些建築形式和它所表現的內容之間有什麼有機的聯繫;只是「純形式」地分析了這些特徵,使把它當作我國近代建築,「無論房屋大小,層數高低」(《祖國的建築》)都應該採用的形式。
    我們不能否認,在中國古代建築形式中,確有不少優秀的手法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吸收;但這裡所說的只是吸收,決不是抄襲。如果按照梁思成所主張的九大特徵來辦事,勢必至於到處都蓋上大屋頂,裝上斗拱,其結果必然到處都和廟寧一般,那裡還談得上什麼反映社會主義的思想精神面貌!其實,即使從梁思成自己的「實踐」中也可以看出這種主張的荒謬。比如在梁思成用來證明「無論房屋大小,層數高低」都可以用傳統形式來處理的二張「想象中的建築圖」上,其中有一張是要在三十五層的高樓上蓋上「大屋頂」(《祖國的建築》),請試想一下,如果要在三十五層的高樓上蓋上一個「大屋頂」,在下面的人是不是還能夠看得見;而且,如果要使三十五層高樓上的大屋頂能夠和下面的龐大建築相稱,這個大屋頂勢必要大到和一個四十層的高樓相當。事實上,在梁思成所描繪的那張圖中就已經表現了這一點。毫無疑問,這種做法,在實踐上是行不通的。
    在談到梁思成的復古主義主張時,還必須提出他對待古代建築的態度。而在這個問題上,他更是站在一種保守的立場。當然,我們對待古代建築,不應採取粗暴的態度,而是應當採取保護的方針的。這是因為古代建築都是出自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我們保護古代建築,是為了尊重古代人民的智慧,尊重歷史的發展,並且作為後人的一種研究和學習的資料。然而,我們不是為保護而保護,不是把古代的落後而腐朽的東西,都要當作民族珍寶來看待;也不是對於所有的古代建築,不論其歷史價值如何,不論其今天是否妨礙了人民生活,都要一律加以保護。
    可是梁思成在對待古代建築的問題上,卻採取了一種無原則、無批判的歌頌的態度。並且主張實行一律加以保護的方針。即以北京城來說,北京城當然是我國古代都市的「無比傑作」,由南而北,一根中軸線,長達八公里,貫穿全城。這些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創造。然而,舊北京城的都市建設亦何至於連一點缺點也沒有呢?譬如說,北京市的城牆就相當地阻礙了北京市城郊和城內的交通,以致我們不得不在城牆上打通許許多多的缺口;又如北京市當中放上一個大故宮,以致行人都要繞道而行,交通十分不便。可是,梁思成卻看不到這些缺點。當然,我門不能用現代的眼光去要求古人,不能過分地去苛責那些由於受到歷史條件限制所造成的古代都市中的一些缺點,但是我們也不能同意梁思成的這種論斷,所謂北京過去「曾很好的為封建時代服務,今天它仍然能很好的為新民主主義時代的生活服務,並還可以再作社會主義時代的都城,毫不阻礙一切有利的發展」(《新觀察》第=卷第七、八期)。
    梁思成對於古代建築物的這些錯誤觀點,很明黑,是不能不反映到他的實際主張上的。如所周知,梁思成曾提出要把北京城整個當作一個大博物院來加以保存,還提出城市建設的方針,應該是「古今兼顧,新舊兩利」(同上)。他並曾一再頑固地反對拆除天安門前三座門、反對拆除西四、東四的牌樓,可是,梁思成的這些錯誤主張,卻是一再在實踐中破產,遭到了廣大人民的反對。

所謂建築上的『文法』、『辭彙』論乃是一種形式主義的理論

    在批評梁思成上述兩方面錯誤思想的同時,我們認為還必須指出梁思成的「文法」、「辭彙」論的錯誤;因為正是他的這個理論在為他的上述許多錯誤主張服務。
    梁思成認為建築和語言文字一樣,一個民族總是創造出他們世世代代喜愛、因而沿用的慣例,成了法式。並認為:構件和構件之間,構件和它們的加工處理裝飾之間,個別建築物和個別建築物之間,都有一定的處理方法和相互關係,所以我們說它是一種建築上的「文法」。至於象粱、柱、枋、檁、門、窗等等,那就是我么建築上的「辭彙」,是構成一座或一組建築的不可少的構件和因素(參看《建築學報》一九五四年第一期)。
    梁思成還根據這樣的觀點推論出:「如同文法對於語言、文字之運用有一定的拘束性一樣,『型範』、『法式』、『做法』對於材料、構件之運用也有它的拘束性。但在這拘束性之下,也有極大的運用靈活性,能有多樣性的表現。」(《新建設》一九五四年二月號)有時又說道:「文法有時候是不講道理的東西』(《祖國的建築》)。接著,他又得出了一個關於創造中國自己民族形式的斷語:
    「……不熟悉自己的建築的『做法』或『法式』,我們似乎是不可能創造出一座新中國的建築,猶如不學習並熟悉中國語言文字的辭彙和文法就不可能寫出一篇中文的文章一樣。」(《新建設》一九五四年二月號)
    梁思成還提出一個建築的「可譯性」的理論,認為:「如同用同一文法,把辭彙組織起來,可以寫出極不相同的文章一樣,在建築上,每個民族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法式,可以靈活地運用建築的材料、構件,為了不同的需要,構成極不相同的體形,創造出極不相同的類型,解決極不相同的問題,表達極不相同的情感。結論是:凡是別的民族可以用他們的民族形式建造的,另一個民族沒有不能用他們自己的形式建造的。」(同上)
    總之,梁思成的理論特點是,不適當地將建築和語言處處加以比附,然後又從這種比附中做出種種結論。然而語言和建築是兩種不同的社會現象,機械地把語言和建築加以比附,就必然要歪曲了建築的實質,導致種種謬論。
    早已有人指出,語言是一種沒有階級性的社會現象。而建築藝術總要體現著一定的階級的內容;因此,不能將這二者加以絕對的類比。但我們卻以為梁思成的這套理論的惡毒之處,更在於它乃是一種資產階級的形式主義美學理論,在於它還要為梁思成的唯美主義和復古主義的主張開闢道路。
    可以說,一切資產階級形式主義美學理論的特徵都是割裂了形式和內容的有機聯繫,脫離了內容來考察形式的。梁思成的這套理論也不例外。
    即以文法來說,「文法的特點就在於它給以詞的變化的規則,不是指具體的詞,而是指沒有任何具體性的一般的詞:它給以造句的規則,不是指某種具體的句子,……而是指一般的句子,是與某個句子的具體形式無關的。」①因此,文法可以把「詞和語加以抽象化,而不管它的具體的內容。」②但是建築上的法式卻不是這樣的東西。在法式中反映著人們的生活需求、工程技術經驗乃至一定的藝術手法,因此,不能撇開法式所凝集著的那些具體內容不管,只是抽象地考察它們的規則。另外,我們還知道,語言中的文法構造的基礎是可以在「很長的時期中都保留著」的,因此,文法對語言就有很大的拘束性;但建築上的「法式」卻不能不隨著生活需要的發展、工程技衍的變革乃至人們藝術觀點的變化而變化。中國古代就沒有近代化的醫院、學校這種建築;也沒有鋼筋混凝土和大塊預製板;古代帝王對建築藝術的要求,至多也是「壯麗以示威」,新中國新生活則要求反映社會主義精神面貌,因此,和生活密切聯繫的法式就不能不隨之而變化,法式也就不可能有如同文法之對語言那樣的拘束性。可是梁思成不顧法式和文法之間這些重大差別,竟把它們機械地加以類比,這隻能意味著梁思成已經墮入了形式主義美學理論的泥坑。
    也正是梁思成把建築和語言加以絕對的比附的結果,於是在梁思成的視野中,就只看見「文法」和「辭彙」,並且把建築藝術當作「文法」和「辭彙」的組合;這樣,當然也就使得梁思成把建築藝術當作是一個同它的工程結構、材料無關的東西了。
    也正是由於梁思成只看到「文法」的拘束性,認為「文法有時候是不講道理的東西」。認為不熟悉中國的「文法」或「法式」就不能創造出新中國的建築,這才使得梁思成把新中國的創造性的民族形式同中國古代建築形式混為一談,而完全看不到當前生活面貌的變化,並要求把偉大的社會主義生活內容束縛在「文法」——亦即「法式」的拘束性之內。當然,在中國舊有的「法式」或「做法」中,是有不少優秀的東西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然而這決不意味著我們因此就不必用新的經驗來豐富它,拋棄其中已經陳舊和過時的東西,而要像梁思成那樣,把它奉為千古不變和「不講道理」的教條。
    這裡還必須談一談梁思成所創造的建築的「可譯性」的理論的錯誤。正如上面所說,建築同語言不能機械地加以類比,因此,認為不同語言可以翻譯,而建築也就可以翻譯的理論是錯誤的。我們知道,建築的「法式」、「構件「和它所要表達的內容是密切不可分離的東西,因而不能把形式和內容加以分割,認為建築藝術只是不同民族的「文法」。「辭彙」的組合併可以相互翻譯。例如,羅馬凱旋門翻譯成中國的牌樓時,就不能成其為凱旋門,蘇聯假天館上的圓頂,也不能翻譯成中國的「大屋頂」式的建築,因此,建築乃是不可翻譯的東西。應該指出:正式這種「可譯性」理論竟變成了梁思成的一貫主張——主要不在於學習外來建築形式(參看《新建設》一九五四年二月號)——的藉口。
    因為既然所有其它民族的建築都可以「翻譯」成中國建築,那未當然也就不必學習其形式了。這是和毛澤東同志的「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③的指示相違反的,不能認為建築上的民族形式就一定排斥其它民族的建築形式,如像梁思成所主張的和黨性、階級性加以類比的「民族性」那樣(參看《新建設》一九五四年二月號)。必須承認,建築形式上的交流,是各個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的一個有機部分,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認為「民族形式」乃是絕對互相排斥的東西。

梁思成的錯誤思想根源——資產階級唯心主義

    從上所述,可以看出,梁思成在建築理論的基本問題上,存在著一系列的嚴重錯誤。但還可以看出,梁思成產生這些錯誤的思想基礎,乃是資產階級的唯心主義。一切的唯心論者都斷言精神先於物質、意識先於存在。唯心論者的這些基本觀點反映在認識論上,便是不從實際出發,不看事情的歷史和全貌,只是憑著個人的好惡、臆想來做出種種錯誤的結論。梁思成研究建築問題的方法正是這種主觀主義的方法。正如我們在上面所指出,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的建築具有兩個方面的功能——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可是他卻完全顛倒了適用、經濟和美觀這兩方面的正確關係。建築藝術的特點便是必須受到技術、結構和社會需要的極大制約,可是他卻完全撇開了建築藝術的這方面聯繫,而只是孤立地考察建築形式,並且把古代建築形式當做是永恆不變的形式,梁思成還把建築和語言這兩種十分不同的社會現象亂加比附一番,並且從中做出種種牽強附會的結論。顯然可見,這是一種錯誤的美學理論和建築理論契理藐。然而,梁思成的唯心主義思想還不僅僅表現在美學、建築的領域內,它還表現在社會的歷史的領域內。例如,梁思成在《建築學報》一九五四年第二期上,撰寫了《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一文。他在這篇文章中,把中國建築的發展,按照早已陳舊了的「斷代史」的體例來劃分階段,甚而把明、清、民國的建築都列為一期。這樣也就看不出建築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係了。
    在同一文中,梁思成還認為建築藝術和生產力乃至生產關係均無直接的聯繫。梁思成在許多其它論述中國古代建築的論文、小冊子內,都極少聯繫著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來考察建築的沿革。正是由於梁思成撇開了社會歷史條件來孤立地考察建築問題,於是在梁思成的視野中就完全看不到建築的社會功能(特別是物質功能),看不到建築隨社會需要的變化而變化的事實。這也就無怪乎梁思成會認為雖然今天中國革命已經引起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梁思成的「文法」、「辭彙」仍然可以「萬古長存」了。

梁思成的建築理論是直接違反總路線的錯誤理論

    我們在上面已經指出了梁思成在建築的理論問題上、研究方法上等等一系列的錯誤。但我們還應看到的是:梁思成這些錯誤不只是一般的學術問題上的錯誤,並且還是違反總路線、違反實現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的錯誤。誰都知道,我國當前正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正在努力實現以大力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五年計劃。建設重工業就必須長期地投入大量的建設資金。這種工業化所必需的資金是要依靠我國的內部積累來取得的。因此,我們就必須實行極嚴格的節約制度,消除一切多餘的開支和不適當的非生產性的開支,不能容許任何微小的浪費,以便積聚一切可能的資金,用來保證國家建設事業的需要,並增加國家必要的後備力量,早在五年計劃實行的第一年,黨中央就提出了增加生產、厲行節約的方針。在同一年,在建築問題上,又提出了「適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的建設方針。顯然,如果我們在一些非生產性的建築物上,採用了過高的設計標準,採用了大量虛假裝飾,就會浪費了國家金錢、分散了資金、削弱了建設重工業的力量。而這就不能不影響到我國工業化的速度。可是,按照梁思成的理論,其直接的結論,就是要號召建築師去多多地設計那些擁有大量的虔假結構、虛假裝飾的古代建築形式,多多地建造一些不能用或很難用工業化施工方法的「大屋頂」。
    用梁思成的思想來指導我國的建築事業的實踐,就必然要大大提高工程的造價,增加手工業的操作方法,延長施工的期限,造成建築材料和勞動力的巨大浪費。而這也就是前一時期報刊上所嚴厲指責的我國建築事業中追求形式主義、復古主義的嚴重鋪張浪費的現象。我們只要指出下列事實就夠了。在李富春同志《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中指出,「在非生產性的房屋建築中,由於忽視『適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的原則,盲目地追求所謂『民族形式』,講究豪華裝飾,大量地採用貴重的或特殊的材料,造成了驚人的浪費。單就『大屋頂』來說,北京市內各機關建築的三十九座房屋即因此浪費了五百四十萬元。被人稱為『地質宮』的長春地質學院校舍是一個很出名的豪華建築,該院是利用偽滿未建成的皇宮基礎建設的,因為搞了好多不必要的裝飾,每平方公尺造價為二百二十元,加上原有基礎的差值則達三百元,超過國家規定造價一百二十五元的百分之一百四十。」而這些就是梁思成的理論所直接或間接影響下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注:  發表該文時何祚庥在中宣部工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匿名  發表於 2010-9-4 08:35
論梁思成對建築問題的若干錯誤見解

何祚庥

原載《學習》雜誌一九五五年第十期   

    梁思成先生 ...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9-4 08:31

你爺爺肯定也 向黨表過忠心,拿著紅語錄留著激動的眼淚高喊萬壽無疆吧。你難道鄙視你自己的爺爺? 就事論事,那一代人不這樣說的恐怕早就進牛棚了。或者進牛棚的沒有機會這樣說。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8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9-4 09: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9-4 09:07 編輯
踢鳥是故意搗亂,你就別裝正經,一問一答了。沒勁。
Guest from 174.36.184.x 發表於 2010-9-4 08:29

錯了。跟啼鳥一定要一本正經,不然會把你給熏綠了。不信的話,問問柏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9
kickbird 發表於 2010-9-4 10: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chico
老哥,別跟那沒臉沒皮的孩子瞎扯,你不熏也是綠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10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9-4 11:07 | 只看該作者
你爺爺肯定也 向黨表過忠心,拿著紅語錄留著激動的眼淚高喊萬壽無疆吧。你難道鄙視你自己的爺爺? 就事論 ...
Guest from 174.36.184.x 發表於 2010-9-4 08:35



1, 請注意, 這是1955年, 應是解放后毛政權最開明的時期.
2, 對不起,我爺爺在解放前就接受了閻王的邀請.  
3, 我父親也從來沒有當過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11
iamcaibird 發表於 2010-9-4 12:15 | 只看該作者
1, 請注意, 這是1955年, 應是解放后毛政權最開明的時期.
2, 對不起,我爺爺在解放前就接受了閻王的邀 ...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9-4 11:07

梁為何就不能碰?何批他當然可以,批得對不對又是另外一回事。你的意思難道是當年何批梁批錯了,現在何就應該閉嘴?

什麼邏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匿名  發表於 2010-9-4 13:00
1, 請注意, 這是1955年, 應是解放后毛政權最開明的時期.
2, 對不起,我爺爺在解放前就接受了閻王的邀 ...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9-4 11:07

你加入過什麼紅領巾,共青團吧,你還宣誓呢。你都忘了,這是每個在大陸的人都背負的包袱,沒有誰可以置身世外來指責別人。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13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9-5 00:43 | 只看該作者
你加入過什麼紅領巾,共青團吧,你還宣誓呢。你都忘了,這是每個在大陸的人都背負的包袱,沒有誰可以置身 ...
Guest from 174.36.184.x 發表於 2010-9-4 13:00



是啊我早就退隊了, 抱歉, 青年團沒加入過, 別忘了何祚庥當時是在中宣部工作, 連毛澤東都稱它為閻王殿的官僚衙門., 所以是個典型的政治打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匿名  發表於 2010-9-5 08:22
是啊我早就退隊了, 抱歉, 青年團沒加入過, 別忘了何祚庥當時是在中宣部工作, 連毛澤東都稱它為閻王殿 ...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9-5 00:43


沒加入青年團是因為那年代沒出生,找你爹媽,你爺爺奶奶問問,不會你爺爺也就義於解放前吧,或者你是黑五類的後代,入不了青年團。去隔壁讓永生同學給你講講那個耶穌關於朝人扔石頭的故事。你父母沒告訴你怎麼理解文革當中的人,你可以自己學點。別整天拿著刀到處砍人,當年的紅小兵就這個德行,最後被自己效忠的收拾了。看不起政府, 也看不起漢奸,你把自己定位很高,可惜,你也是付不起的阿斗,中國指望你們這些人更沒有前途。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15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9-5 09: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0-9-5 10:27 編輯
梁為何就不能碰?何批他當然可以,批得對不對又是另外一回事。你的意思難道是當年何批梁批錯了,現在何就 ...
iamcaibird 發表於 2010-9-4 12:15


是啊, 怎麼能讓這麼一條中國共產黨的忠實走狗閉嘴呢? 不但批梁思成有功, 批大法也是首立奇功啊. 怎麼能閉口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16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9-5 10: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0-9-5 10:51 編輯

科學衛士何祚庥的堂皇功勞:不要上錢學森的當
布頭寶貝  發表日期:2006-2-9 10:49:00
   
幾多年來,何祚庥老先生揮舞著「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招牌招搖過市,在電視台、報紙、雜誌、講堂等多種媒體頻頻亮相,使這兩塊金字招牌的私人利用率居全國之首。何祚庥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內似乎得到一種「治外法權」,他對中央和國家領導人的表態和批示,對中科院黨組關於院士頻繁參加社會活動的禁令,對有特殊貢獻的前輩著名科學家一概視如蔑如,以一人或數人之力干預國家政治、控制輿論導向,以聳人聽聞的政治口號煽動民心、搖唇鼓舌、蠱惑青年,其氣焰熏天可謂「不可一世」。前些年,在南開大學的講堂上,面對青年學生對他宣揚工具理性萬能、鼓吹科學主義的質詢,何祚庥先生揮舞著手臂大叫:「沒有科學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句話搞得南開大學輿論大嘩,青年學生美稱他為「何大拿」、「何怍羞」、「何作秀」!「何大拿」實在是低估了當代大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政治識別能力,但他這種早已落伍的西方18世紀啟蒙思想家的論調仍然在全國各媒體大行其道,這就是中國獨具一格的「何祚庥現象」,也稱作揮舞「中科院院士」 招牌以少數人的意志操縱中國政局的「何大拿現象」。
  
  何祚庥先生當年留學蘇聯,在那裡學了一套頗具斯大林風格的馬列主義,回國后在中宣部科教處任職。科教處處長於光遠先生及其麾下何祚庥等人,並非真懂多少科學和教育,卻是建國以來科學界和教育界歷次「大批判」政治運動的核心機構。諸如批判梁思成的「大屋頂」,進而拆除北京城牆、毀壞古建築;批判馬寅初的 「人口論」,進而獎勵生育、猛增人口;還有對梁漱溟、胡適、馮友蘭、周谷城等一大批學者的批判;更有在自然科學領域批判孟德爾遺傳學、化學的共振論、維納的控制論、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系列鬧劇。其他如「改造舊知識分子運動」、「批判胡風反黨集團運動」、「反右派運動」、「反右傾運動」、「批判電影《武訓傳》」、「批判白專道路」,政治運動一個接著一個。
  
  在這些持續不斷的「大批判」政治運動中,人們不時發現何祚庥先生又跳又叫,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百般活躍的身影。儘管何祚庥先生很願意在中央電視台等媒體上把自己裝扮成我國「兩彈一星」的「元勛」,然而人們知道他一生在科學上絕少建樹,而是在特殊政治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個精於「大批判」的「假馬克思主義政治騙子」。有證據表明,當梁啟超之子、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教授含著眼淚將北京城樓拆下來的一塊牆磚撿回家中的時候,年輕的何祚庥先生正為報刊上發表了他批判梁思成「大屋頂」的文章而沾沾自喜。當毛主席批評「中宣部是閻王殿」,要「打倒閻王,解放小鬼」的時候,身為「判官」精於打棍子、扣帽子的何祚庥先生終於離開中宣部,到中科院物理所黨委任職。他根據毛主席講「一分為二」,「一尺之棰,日取其半,永世無竭」的論斷,以自己特有的政治敏感性揣摩聖意,參與思辯出一個「物質無限可分」的「層子模型」,作為將馬列主義哲學應用到自然科學的成果「向國慶獻禮」,一步跨上了「中科院院士(學部委員)」的台階。  
 
  根據波普爾的「證偽學說」,不能證偽的命題決非「科學命題」,而「無限可分」顯然是無法證偽的「偽科學」命題,何祚庥院士壓根兒就是一個「偽科學家」。在 「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斷言「我黨真懂馬列的不多」,提醒全黨注意「一種傾向掩蓋著另一種傾向」,要善於識別那些「假馬克思主義政治騙子」!然而人們知道,于光遠、何祚庥數人一向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權威」自居,以中國的「自然辨證法」老牌專家自居,人們難道不應該擦亮眼睛識別他們「假馬克思主義政治騙子」的畫皮嗎!于光遠、何祚庥的「自然辨證法」,就是用政治手段操作起來的「新學科」,列入全國高校學生的必修課。他們的「自然辨證法」幹將既不是真正的科學家,又不是正宗的哲學家,現全國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從業者紛紛改名與國際接軌,只剩下他們幾個首鼠兩端的偽科學家堅守陣地了。由批判楊獻珍「合二而一」、吳晗《海瑞罷官》、鄧拓《燕山夜話》而開始發動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使這些精於「大批判」的政治騙子一度大行其道,十餘年間金鐘失音、瓦缶雷鳴,直到郭沫若先生痛斥的那些「政治流氓、文痞、狗頭軍師」被送上歷史的審判台,幾十年橫行中國的「大批判浪潮」才稍為偃旗息鼓。打倒「四人幫」后「不搞政治運動」了,這使于光遠、何祚庥這些刀法嫻熟的「判官」們深感「英雄無用武之地」,于光遠先生畢竟是有政治眼光的人,換上「經濟學家」的旗號搖身一變而成為中國民主陣線的領路人。于光遠先生在一次會議上公然斷言「馬列主義在中國已經失勢」,「民主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將成為熱點。「若要向前看,先要向錢看,只有向錢看,才能向前看」,為拜金主義在中國橫行鳴鑼開道。
  
  他看不起新一代中央領導人,自稱是全黨「馬列主義素養最高」的「元老」。在1989年政治風波中於光遠先生稍遇挫折,私下談話中一直耿耿於懷,多次在家中聚會那些曾被拘留過的「民主人士」,並將為此而改名換姓的司馬南收歸麾下,形成了于光遠、何祚庥、司馬南的「鐵三角」。中國政治舞台的「鐵三角」歷來是可怕的,漢朝末年的劉、關、張桃園結義竟能稱王稱帝,於、何、司馬的「鐵三角」也所謀者大,意在左右中國政局。在為于光遠祝壽的一次家庭聚會中,于光遠策劃在全國發起一場「批判三偽一所謂」(偽科學、偽人體科學、偽氣功、所謂特異功能)的政治運動。當時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某教授(「文革」前是于光遠的研究生)曾質詢他說,於老師要提「批判偽科學」的口號,就要先弄清什麼是科學的定義,以「可重複性」判定「科學」說不過去,例如宇宙大爆炸、生物進化都是不可重複的……。
  
  于光遠先生立即訓斥他說:「小X,你沒政治頭腦,不如小何(何祚庥)。我們就是要在全國叫響『批判偽科學』,不糾纏『科學』的定義。如果搞『純學術討論』就上了錢學森的當了!我們這是政治……。」於是,一場站在宗派主義立場排除異己的「批判偽科學」的政治陰謀終於在全國拉開序幕。于光遠、何祚庥等人慣於憑藉政治權力將個人意志強加於人民來運動群眾,這不但低估了人民群眾的政治覺悟,也錯過了人民群眾不敢講話的時代,因此他們雖可將全國億萬群眾的健身氣功活動打下去而得逞於一時,卻註定了最終被人民群眾所唾棄的命運。


請問氣功等於邪教嗎? 錢老支持的可是氣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匿名  發表於 2010-9-5 20:33
科學衛士何祚庥的堂皇功勞:不要上錢學森的當
布頭寶貝  發表日期:2006-2-9 10:49:00
   
幾多年來, ...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9-5 10:38

你轉帖的這個就是文革餘孽的大字報風格,回家問問你爺爺,不會自己批評不要隨便抄襲。 怪不得恨方舟子,就是你這樣的假貨,不會寫帖子,只會喊口號的小屁孩。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18
iamcaibird 發表於 2010-9-6 07:38 | 只看該作者
方勵之還批過相對論的,沒有看到你有什麼憤怒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4 02: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