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警惕:美國又來中國推銷房貸債券

[複製鏈接]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8-7-18 00: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標籤: 警惕  美國  房貸  債券  中國購買的美國房利美和房貸美的債券,已經面臨困境,沒有想到,布希政府居然再次動員中國購買房貸債券。如此執著,美國民眾真的應該感到欣慰,民選總統真的敬業。——時寒冰(暖之)


許多人把次債危機簡單地看作一場金融危機,它實際上是實體經濟發生危機的前瞻,緊隨次債危機的,就是美國實體經濟根基的動搖,而這必然放大而不是縮小、加劇而不是延緩次債危機危害的擴散。在整個國際經濟發展趨勢比較悲觀的情況下,購買美國的房貸債券當慎之又慎。中國投資在美國最大兩家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房貸美和房利美中的債券面臨困境,就已經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警惕:美國又來中國推銷房貸債券
——上海證券報2008年7月17日
     陳軍華



    美國按揭市場拖欠借款情況日趨嚴重,房利美和房貸美兩大政府資助房貸機構深陷困境。在此背景下,布希政府呼籲中國央行購買更多的美國政府擔保的房貸債券。據國內媒體報道,目前,美國政府派遣的住宅與都市發展部部長傑克遜正在北京訪問,意在為全美抵押協會的證券招攬中國外匯儲備這一大客戶。傑克遜表示,將與中國的商業銀行接觸,如中國建設銀行,商談購買政府支持下的房貸證券事宜。
  類似的這種場景我們似曾相識。在去年次債危機爆發后不久,美國政府高管頻頻出鏡,強調次債危機並不嚴重,並暗示次債危機帶來「抄底」良機,呼籲國際社會及時伸出援手。結果,一些國家真的就相信了。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中央銀行,一次又一次地向美國注資。數據顯示,截至去年8月31日,僅歐洲就為挽救次債危機注資6441.55億美元,遠遠超過美國同期1452.5億美元的注資,歐洲此後的注資都是超過萬億美元。當這些注資無法產生效果時,救火者才驚愕地發現他們已經惹火燒身:由次級債衍生出來的創新產品,早已掘出了一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洞。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次級債券衍生合約的市場規模被放大至近4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7倍之高。
  美國次債危機在國際「抄底」資金的救護下,暫時趨緩,但巨大的危機是無法掩蓋的。早在今年4月份,國際投機大鱷索羅斯就斷言,目前的金融危機是上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全球股票市場在經過短暫反彈后將繼續下跌。他預言,本輪股市反彈可能僅持續6周至三個月,因為美國會更接近經濟衰退。目前的情形完全如索羅斯所料。美國次債危機經過短暫的停頓后,再次爆發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購買美國房貸債券顯然應該慎之又慎。
  實際上,中國投資在美國最大兩家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房貸美和房利美中的債券面臨困境,就已經是一個慘痛的教訓。根據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2007年聯合發布的「Foreign Portfolio Holdings of U.S. Securities」(海外持有美國證券情況的報告),中國是房貸美和房利美這兩家公司排名第一的外國債權人,持有3760億美元公司債券,接下來依次是日本、開曼群島、盧森堡和比利時等,海外投資者共持有1.3萬億美元該公司的債券。房貸美和房利美出現危機,中國的3760億美元投資有可能遭遇重創。而自去年8月份以來,房貸美和房利美兩家公司的股票價格跌幅已經超過80%。據報道,在成立當初,房利美僅有150億美元債務,現在債務已達8000億美元,房貸美的債務為7400億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房利美和房貸美屬於由私人投資者控股,而受到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機構。但是,這兩家公司屬於「非政府擔保債券」。因此,在房貸美和房利美出現危機后,由美國前政界人士成立的一個非官方機構堅決認為,不應以美國納稅人的金錢,補助外資應承擔的風險。如果中國做了不明智的投資,就應該承擔後果,而不是美國納稅人埋單。
  顯然,投資於房利美和房貸美這樣的由私人投資者控股的特殊金融機構,風險是非常大的。而早在2004年,格林斯潘就向國會發出預警:「和其他金融機構不同,房貸美和房利美沒有有效風險控制,卻不斷擴大的業務規模,潛藏很大風險。」然而,這一重要信息卻被我們忽略。相關報告顯示,從2004年到2007年,中國對美國證券的持有從3410億美元升至9220億美元,且偏重債券投資。僅2006年到2007年間,中國對美國債券的持有增幅就高達32%,而日本對美國債券的持有隻小幅上升8%。在次債危機即將露出猙獰面孔的前夜,中國增持美國債券的做法放大了自身風險。
  今年1月31日,我發表在《上海證券報》上的題為《去美國抄樓市的底兒要悠著點》的評論指出:「美國要從次債危機中平安脫身並非易事。2007年末美國次級債總量約1.5萬億美元左右,其中風險較高的結構性產品接近50%,約7500億美元。但次級債的損失遠不僅此。2007年爆發的次級債風暴只是信用危機的冰山一角,大量潛在的風險可能因次債而擴散:導致金融機構資產狀況的進一步惡化,危及美國公司的資本充足率……沒有誰知道未來會怎樣,在存在著巨大不確定性和風險的市場,暫時的逃避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2月15日,我又在《上海證券報》發表了題為《巴菲特是抄底還是「趁火打劫」》的評論,強調:像美國這種成熟而開放的資本市場,「底兒」絕對不是那麼好抄的。2007年5月,中投斥資約30億美元購買黑石近10%的股票,就帶有抄底的意圖,但沒有想到次債危機一直延續到今天還沒有見底……我們必須糾正對抄底情有獨鐘的投資偏好——這不是科學而理性的投資態度,而更近乎一種賭博行為。
  筆者再三提醒,不要以「抄底」的心態對待投資,乃是基於對美國次債危機情況的評估。許多人把次債危機簡單地看作一場金融危機,它實際上是實體經濟發生危機的前瞻,緊隨次債危機的,就是美國實體經濟根基的動搖,而這必然放大而不是縮小、加劇而不是延緩次債危機危害的擴散。因此,我更傾向於把次債危機看作美國經濟的一次歷史性轉折,一次從繁榮向衰退過渡的轉折。誠如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說:「有一天,人們回首今日,可能會把美國當前的金融危機評為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金融大鱷索羅斯也認為:「次債危機是美元作為世界貨幣時代的終結。」
  沒有誰知道次債危機何時才能結束,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確定,在油價位居高位、就業形勢緊張、消費萎縮、美國乃至這個世界的實體經濟出現衰退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耐心忍受一場煎熬。雖然,與房利美和房貸美不同,美國政府為全美抵押協會提供全面支持,在信用風險程度相同的情形下,房貸證券提供的收益比美國財政部債券的效益要好,但是,在整個國際經濟發展趨勢比較悲觀的情況下,購買美國的房貸債券當慎之又慎。(原題:購買美國房貸債券需謹慎)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沙發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8-7-18 00:30 | 只看該作者
革命網站騷狐(SOHU)轉來強文:美國完蛋,繼續向慷慨中國求救,快來看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3
liebling 發表於 2008-7-18 07:21 | 只看該作者
愛國小留們肯定會支持中國政府大力購買美國債券的,這樣他們在美國的腐敗生活才能繼續維持。
中國政府做什麼,他們都會無條件支持,因為他們的貪官父母還在國內大撈特撈呢!
歌林多前書11:6 『女人若不蒙著頭,就該剪了頭髮。女人若以剪髮剃髮為羞愧,就該蒙著頭。』
女基們都蒙頭剃髮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4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7-18 08: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iebling 於 2008-7-18 07:21 發表 [警惕:美國又來中國推銷房貸債券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愛國小留們肯定會支持中國政府大力購買美國債券的,這樣他們在美國的腐敗生活才能繼續維持。
中國政府做什麼,他們都會無條件支持,因為他們的貪官父母還在國內大撈特撈呢!


要跟F35戰鬥機一起購買,以緩解美國對中國的逆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1 09: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