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社會無「上流」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08-6-30 2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潘傑客



    自從那篇在新浪上遭四十萬網民唾罵的文章《中國「上流社會」之尷尬——舞會的文明》(查看)發表之後,不斷有媒體希望我能夠為「中國上流社會」把把脈,說說其中的問題。這些媒體多是近些年來興起的,面向少數財富階層的「時尚刊物」和「奢侈品消費雜誌」,以「引領中國財富階層的品位生活方式」為使命。



一面是網民的責難,一面是媒體的期望,「上流社會」的概念開始在中國時髦讓人即惶恐又新奇。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在2005年,署名周公子和易燁卿的兩位網民就在天涯社區上演過一場有關上流社會的大爭論。那場爭論受到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廣為傳播。如今,隨著頂級私人物品展的亮相,國際奢侈品牌的盛行,「高端」、「貴族」、「精英」、「格調」、「品位」等「上流」的辭彙,都已被用得泛濫,讓人感覺既非陽春白雪,又非下里巴人;雞尾酒會、慈善晚宴、高端舞會、小眾沙龍、品牌鑒賞會也都紛至沓來,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卻魚目混珠,名不副實。有人戲稱,這是中國的「半上流社會」,或者是「中國式上流社會」。



在Google里輸入「上流社會」一詞,可以看到許多相關的指導文章。比如在什麼社交場合應該穿什麼牌子和款式的衣服,佩戴何種限量版的珠寶,拍照應該擺什麼姿勢;比如應該到什麼地方享用美食,品多少年的法國紅酒,做何種貴族運動;又比如是否要到南非或者太空完成奢華之旅等。其實,上述種種不外乎是上流社會的某種表現形式而已,即便有經濟實力去享受那些品牌或服務也未必就是上流人群。



在人類歷史上把人和社會分成等級或階級的最具權威、最有影響的哲學家是共產主義理論的奠基人卡爾•馬克思。在他的《資本論》中,馬克思說:上流社會(最高社會等級的人群)擁有和支配生產資料。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的定義是:上流社會擁有大量世襲的財富。在當今世界最流行的《維基自由百科全書》(Wikipedia)上是這樣解釋的:上流社會是指處於社會階層最頂端的人群,他們通常在資源佔有和政府政策方面擁有強大的勢力。而在經典和傳統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韋柏斯特詞典》(Webster』s Dictionary)和《朗曼詞典》(Longman Dictionary)中,他們對上流社會的定義則著重強調:上流社會成員的資格是世襲而來,對於那些並未出生在這種家庭中的人來說,原則上是不可能進入上流社會的。雖然馬克思描述的上流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現象,而各個國家對上流社會的權威解釋已與我們今天在中國所談的「上流」相去甚遠,但有一個基本理念也許不容推翻,那就是:沒有時間的長久洗鍊和豐富的物質與文化方面的積累,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上流」。



所以,擁有一雙專業舞鞋也許是上流的一種體現,但絕對不是「擁有了一雙舞鞋,就上流了」。穿一件價值不菲的晚禮服,品一杯法國拉菲極品紅酒,或者點一根哈瓦那COHIBA Behike雪茄,閑來玩玩私人飛機和遊艇都不等於上流。筆者以為,中國目前只有財富階層,尚無上流社會。在《中國「上流社會」之尷尬——舞會的文明》的末尾,我曾寫道「中國的上流社會真是一個十分尷尬的階層,因為他們自己和為他們服務的機構其實並不懂得什麼是上流。他們非常想儀態萬方,卻不知道如何穿著打扮;他們想受人尊重,卻不知應該先從尊重他人開始;他們想顯示自己的知識和尊貴,卻不知貴在心靈不需張揚。上流其實不在外表,而是在於你真正把握了多少高尚和前沿的知識,聚集了多少陽光下的財富,實施了多少細緻入微的行為準則,擁有了多少高尚寬容的胸懷。」



只是可惜,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我對舞場的挑剔,對燈光的關注,對保安服務的批評,對舞會流程的不理解……卻沒能明白我的用意所在:這些正是我們宣稱「高端」或者「上流」時所必須注意的基本細節,對這些細節認知和把握恰恰體現了人們對「高端」、「上流」的理解。上流社會之「上流」不僅指在物質財富方面居於上乘,更是指在精神世界上超凡脫俗的優雅風度。



這種風度體現在舉手投足的細節之中,是品鑒文化藝術的敏銳能力,是熱衷公益事業的悲憫情懷,是面對榮譽挫折的淡定態度,亦是待人接物時的謙和美德;這種風度其實是極為和諧寬容的,它是人們心中的驕傲與內斂,理性與溫和,智慧與仁愛。這種風度是裝扮不來的,因為它背後蘊藏的是人性關懷,禮儀規範,國際視野,坦蕩胸襟。



還記得我在採訪德國前總理施密特時,眼見他準時出現在總統套房的會客廳準備接受採訪時,卻又突然轉身回到了套間。半分鐘后再見到他的時候,在他的西服胸前口袋中悄然多了一塊白色紙質口袋巾。原來是因為看見了我「全副武裝」,他立即回到房間臨時用高檔餐紙巾代替口袋巾。後來在採訪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的時候,也遇到了同樣的「尷尬」趣事。採訪開始前一刻,貝老先生的助理告訴他我身著正裝,於是他馬上繫上了領帶;與此同時,我的助手看到貝老先生當天穿著比較休閑,所以我立刻取下了領帶。結果,兩人見面時不禁相視一笑。



這些細節一直感動著我,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如果非要問我什麼是上流社會的風度,我認為努力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上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呵護人,就是最難能可貴、最難以忘懷的上流社會的風度。



我們可以不富有,也可以沒有權勢,但是卻不應該放棄對風度的追求。形象風度如同我們血液中流動的文化,向外界傳遞著人的品位和涵養,正所謂:蘊於內而形於外。我時常想起在法國巴黎偶遇的一位地鐵售票員,他當時交接完工作,正從售票亭輕輕的走出,襯衣的領口內露出雅緻的男士絲巾。他手持一書,對我的關注頷首微笑,平和而寧靜。他很可能不是貴族,卻擁有真正的紳士氣質。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這種尋常的優雅隨處可見,深得眾人之心,整個社會都因此精緻起來。優雅不僅僅屬於上流社會,當我們還沒有成為真正的貴族的時候,無論我們有無權勢,有多少財富,向上流社會的風度靠攏也許並不是什麼壞事。



中國古代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荀況曾說,「君子寬而不惟,辯而不爭,察而不激,寡立而不勝,堅強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這種君子風度的精髓仍然適用於我們現代社會。一雙專業舞鞋,一條絲巾當然代表不了上流,但是懂得如何穿著和搭配,懂得運用生活的中的細節來傳遞一種高尚之美,確是一種品位、一種格調、一種風度。

73

主題

2757

帖子

103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7
沙發
格林 發表於 2008-6-30 23:55 | 只看該作者
呵呵,外表、穿戴上流,往身體裡面一點可能就中流了,再深入一點,到內心、到靈魂深處,也許就是下流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2

主題

2147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3
lpknx 發表於 2008-7-1 00:41 | 只看該作者
有人想當"貴族"想瘋了, 就有人來開發這個資源.

所以滿大街的商家店鋪冠以"皇", "帝", "王", "霸". 連只有兩張桌子的排檔也要名之為"某某皇宮飯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74

帖子

1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9
4
letmegogo 發表於 2008-7-1 01:16 | 只看該作者
殊不知,貴族在戰時是要衝鋒陷陣的,哪裡是那些和平時期作威作福的下流胚想當就能當得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19: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