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怎一個「丑」字了得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5-22 14: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彭世灼
聯合早報

  5月20日,台灣新總統馬英九在一片歡騰聲中就職了,前總統陳水扁黯然卸任。但陳水扁主導的外交醜劇卻還在發展中。回顧過去兩年來的發展歷程,高潮起伏,醜態百出,真是怎一個「丑」字了得?

  這幕醜劇今天看來是過時了。醜劇始於2006年8月,近來媒體報道不多,觀眾稀少,掌聲寥落,不知何時落幕,作個了斷。

  但這幕醜劇別具義涵,特別是種種政策的擬定與推行所面對的爭論,不論正面或反面,都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借鑒的地方。

  何為醜劇?簡言之,扁政府為了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建交,高官通過掮客,付出3000萬美元賄金,結果遭到處理事件的中間人私吞,錢不知流向,責任不知誰承擔,嚴肅的外交活動變成了鬧劇。

  又丑又鬧,真的了不得!我的觀感有二:一是有趣,極具戲劇性,撲朔迷離,常理無法理解。涉案人面對電視鏡頭,可以先是絕口否認與醜聞有關,「我不是壞人,我是清白的」,強調自己沒拿一分錢,而實際上贓款是被自己人坐地分贓了。前後矛盾,毫無羞恥感。

  二是可悲,有其歷史意義。演員演出的是令人傷感的悲劇,台灣國際形象嚴重受損,令人不勝唏噓。所謂機密,原是既不透明,也不公開的黑箱作業,可是都在喧鬧聲中公開了。「機密外交」的經費竟然不見蹤影,結果要追究「人」的責任,又要追追索「錢」的去向,這樣的玩法,真妙!

用人惟親 後果堪虞

  天下治亂繫於用人。新加坡政府非常關注人力資源,深切希望能引進更多才德兼備的人才。我們有機會看到阿扁用人政策的種種怪異模式,知所警惕。阿扁用人惟親,這不是我說的,台灣輿論都持有這樣的看法。

  用人的問題在用人不當。醜劇傳出受賄賂的名單有七人,五名政府高官,兩名掮客。高官手操大權,把公家體制轉向為私器;掮客只牟私利,弄虛作假;加上司法無能,雖有嚴格的法律條文,執行時卻缺乏嚴格的監管機制,功虧一簣。

    更要命的是,三名部長辦公室和官邸都遭到司法單位的搜查,創下台灣司法的紀錄。一名掮客自稱是新加坡人,而事實上他原籍台灣,在記者會上,竟然請翻譯傳話,荒唐透頂,真絕!

  整個事件中,特別引入注目的是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外交鬧劇開演以來,台灣電視熒光屏上每天都有精彩的戲目。涉案人面對鏡頭口水多過茶,或嬉皮笑臉,或橫眉怒目,真是「細」得毛髮可見。

  第二天我們閱讀《聯合早報》,事實之外,還加插了通訊記者的觀察與分析,給讀者觀眾一個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台灣電視的「細」,加上新加坡報章的「析」,媒體的功能與效可說發揮得淋漓盡致。

  同時,我們注意到《早報》派駐外地的特派員,都能以新加坡人的人立場分析新聞,依新加坡人感覺到的輕重緩急發表看法。所謂「新加坡人的立場」,顯然的與西方媒體不同,尤其對於敏感課題如人權自由。這是一個新趨勢,讀者有福了,我們理應給於鼓勵與肯定。

  扁團隊留下的爛攤子難以收拾,對馬英九總統而言,確是一個沉重的擔子。不過,以馬總統從政以來的風格與表現,相信必能勝任愉快,完成使命,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是本地自由撰稿人
愛江山,更愛美人

8

主題

250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56
沙發
loveskill 發表於 2008-5-22 22:34 | 只看該作者
民主下的醜聞,也應該由民主的台灣埋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1 16: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