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猛獁洞之游

[複製鏈接]

0

主題

1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va2008 發表於 2008-3-14 09: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猛獁洞之游



提起肯塔基州,你會想起什麼?肯塔雞?至少我是會這樣想的。9月中旬,我們手術室四個護士結伴從紐約去肯塔基開會。去之前上網做了一點調查,發現該州竟然有一個巨大的地下溶洞遂道,而且是世界上最長的遂道!二話不說,我們下了飛機就租了個汽車直奔那裡。

在印地安語中,肯塔基是青草坪的意思。所以這裡的一大產業是養馬,和雞沒有多大關係。車過之處,兩面山坡上都是牛馬在悠閑的吃草。據說這裡的地質構造是以石灰岩為主,也就是說土壤中含大量的鈣質。那麼肯塔基的馬兒們吃了富含鈣質的草以後,它們的骨格都非常強壯,所以「賽馬」是肯塔基的另一大「產業」。

也許正是由於當地特殊的地質條件,地殼在億萬年的變動中,加上水的作用,在地下造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狀的遂道。長期有水的地方有鐘乳石溶洞,無水的地方則是乾燥開闊的大遂道。據考證印地安人在四千年至兩千年前就發現了這個溶洞,並在裡面生活了很多年,留下了大量的遺跡,之後不知所終。洞口的再次被發現已經是1790年了。已被發現的溶洞有365英里,深度從300至600英尺深。據地質學家估計,其總長度可能是600英里。取名為「猛獁洞」是因為該溶洞太大了,像猛獁巨獸一樣,而不是因為發現過猛獁。目前可供遊人參觀的只有十英里。

目前猛獁洞已有很多入口可供遊人參觀,可以同時很多組人進入而不相互干擾。我們選了兩個不同的入口。我們最想去的地方是有6個半小時的路程的遂道,那條路有些地方要用「爬的」,而且要求腰圍和胸圍要在40英寸以下的人才能進入。但我們由於時間的關係不能參加。

我們進入的第一個入口叫「新入口」,是1920年「新」開發的入口。我們組有17個人。導遊是一個非常幹練的白人中年婦女。她的腦子像一本書,隨便翻到哪一頁都可以講個半天。這裡的遂道比較窄,鐵制的梯子引著我們彎彎曲曲的向下走,有500個台階,250英尺深,經常要相互提醒不要碰頭。矮個子的優勢終於體現出來了。洞中的燈光不是很亮,但可以看到周邊的牆壁,有些是光滑有水紋的,但沒有鐘乳石和石筍。大部分是乾燥的片岩,一層一層的壘在那裡。下到坑道的底部后,「屋頂」非常的高,「道路」也非常的寬。導遊帶我們走進一個「大廳」,裡面有一排排的長條木凳,大家坐下來。導遊問有沒有紐約來的?我們舉起了手,她告訴大家這裡是紐約的大中央火車站(Grand central station),這裡四面八方有6個出口,連接著上下有3層坑道。我們抬頭看看四周,巨大的大廳,高高的穹頂,真的有點像呢,只是有點破敗的樣子。導遊說:「像這樣巨大的大廳有好幾個呢,這還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叫「酋長殿」,有38米高,可容數千人。你們現在可以提問題。」

「這屋頂會不會塌下來呢?」

「不會的。至少,我們在的時候不會的。大廳的頂部都是天然拱形的,同橋洞一樣支撐著洞頂,整個遂道的頂部也是。你們瞧大自然是多麼的神奇,頂部的石頭就像沒有裝修好的光板牆,若批上灰,刷上漆,可以搞成個大宮殿呢!」

「地震怎麼辦?」

「1984年有過一個很強的地震,地面上的人們都在擔心下面的遊人,結果下面的遊人都不知道發生了地震,可能是因為遂道太深的緣故。」



「猛獁洞是什麼時候開發的?」

「1790年有一個獵人追逐一個受傷的熊,意外的發現了一個洞口。這裡一直是由私人擁有,直到1929年,這裡建立了國家公園。」

「溫度是多少?」

「一年四季這裡都是華氏54度」

我一直感覺到涼風習習,於是問:「為什麼這裡好像有空調?」

「不是空調,這是自然冷氣!」

問題問完后,導遊說要大家體會一下「伸手不見五指」和「安靜」的感覺。她把燈熄掉,大家都靜靜的坐著。我減慢呼吸,先把眼睛閉上,再睜開,眼前是一片漆黑寂靜。我想聽聽自己的心跳或者別人的心跳,也許上帝會說些什麼?什麼也沒有。安靜得如同創世紀之初。是不是人死後就是這樣的安靜?燈亮了,大家都深吸了一口氣,開始了竊竊私語。看來這短短的幾分鐘里每個人的心境都沒有安靜下來過。導遊告訴我們,曾經有一個人故意離隊,結果一個人在裡面呆了24小時。那絕對的安靜使他差點發狂,他只好不停的唱歌直到有人來把他救走。
導遊開始帶著大家繼續向前走。遂道越來越潮濕,開始有鐘乳石出現。很快我們來到了一個深度為130英尺的溶洞,有點像樓梯間,旋轉地向下走去,周圍都是潮濕的鐘乳石,很漂亮。最漂亮的地方叫「冰凍的尼加拉瓜瀑布」。這些大自然的傑作,真是讓人驚嘆。導遊一直在告誡人們不可以用手去摸,因為這些鐘乳石要一百年才長一英寸,還是要在特定的環境下。

我們離開了「冰凍的尼加拉瓜瀑布」后很快就結束了這段旅遊。吃了點東西后又參加了另外一個「提燈探洞」的行程。

這個洞口叫「historic  entrance」意思是「古迹入口」。 這個洞口在4000年就被人類發現並使用過。再次被發現則是在大約1790年,也就是那個獵人追趕狗熊的故事。

入口非常大,大卡車可以毫無遮攔的開進去,裡面也是極其開闊。此洞被發現后一直由私人擁有。1812年時曾經有人在此私造軍火,現在洞內還留有樹榦剜成的水槽和工作場地。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只是這次的導遊是一個年輕小夥子,不太有趣,是個新手,還好以前的那個導遊一直跟在後面幫忙。洞內有燈但不打開,為的是讓遊客有一種古代探險的感覺。這裡的路叫 「百老匯」(broadway),坑道非常寬大,道路很平整,沒有什麼危險,只是我們手中的油燈忽忽悠悠的太暗,看不太清楚。



導遊告訴我們,從1816年起「洞主」開始雇傭一些本地的印第安人為遊客導遊。由於很多遊客是地質專家,這些印第安人從遊客的談話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反過來講給遊人,可以多賺一點小費。他們甚至會搞一些把戲來取悅遊客。例如,在一處坑道內有一個巨大的棺材形的石頭,導遊讓大家站下來,他跑到「棺材」的一側用手中的油燈的燈光演了一個「巨棺開蓋」的戲法。還有一個地方,大家坐下來,把燈光都熄掉,兩個導遊居然一起走掉,讓我們看「日落日出」。只見他們提著油燈鑽入一個小洞口,越走越遠,燈光在洞口造成了一個絢麗的晚霞然後消失。當我們坐在黑暗中在想是否被遺棄或是否有什麼陰謀的時候,遂道的另一個洞口出現了一絲亮光,「打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日光」帶著早霞出現了。這都是印第安人的把戲。聰明的印第安人也有「被聰明誤」的時候。洞中有很多的塗鴉,當然都是八,九十年前的筆跡。這些「某某到此一游」的塗鴉多數都寫在高高的洞頂上,讓人奇怪這是怎麼寫上去的。導遊告訴大家「:遊客給小費,印第安人就用長杆子綁上蠟燭在洞頂上燒,一個黑印一個黑印地連成字母。你們看:這幾個字母是反的,為什麼呢?當你仰頭烙字的時候,蠟燭油會滴到你的臉上,他們就很聰明的把一面鏡子放在地上,看著鏡子來操作蠟燭。不曾想烙完字抬頭一看,天啊,字母都是反的!」小費是否有打折扣則不得而知。

這條遂道被發現的歷史最久遠,故事最多。我們還看了一個「星辰大廳」非常漂亮,抬頭向上看就如同夜晚在郊外仰看天空一樣,星光燦爛。這是由於頂棚有含錳的黑色氧化物加上白色石膏的結晶造成的。

你相信嗎,這裡曾做過結核病患的療養院!現在還有兩間病房在那裡。這又是一個很長的故事,我希望朋友們能有機會自己去看,去發現答案。

你想舉辦一個特殊的婚禮嗎?在這裡拜天地可真是如同在土地老兒的堂屋了一樣了,這裡真的有一個巨大的教堂似的地方,曾經有人在這裡辦過婚禮。你想啊,那唱詩班輕聲一唱,配上迴音,該有多美啊。

總之,肯塔基是一個很值得去的地方。一個國家公園,我們僅去了兩個洞口就已經驚嘆不已了,不要提另外幾個了。太可惜,我們沒有時間了。

我們帶著很多的收穫和遺憾回到紐約。醫院則帶著遺憾迎接我們的歸來,因為我們完全沒有留心后兩天的學習內容是什麼。

對了,還有一件事沒忘,肯塔基的牛排的味道不錯,值得一試。

Eva wang
2008年2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1 00: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