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粹主義情景下官員的生存狀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27 19: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01月27日07:17   南方報業網—南方都市報  張鳴 


當今中國的官員,從某種意義上講,生存狀態相當扭曲。一個畫面是,某些官員濫用權力,為所欲為,甚至可以說專橫跋扈,民眾意見得不到起碼的表達,民眾對官員的憤恨無以復加,不滿情緒不斷發酵。另一個畫面是,一旦某個官員因貪腐嫌疑被調查,多半牆倒眾人推,不僅民眾預先判定其有罪,其他官員乃至行政機構都迅速與之切割,在拉一把和推一下之間,多選擇落井下石。不是官員們沒有兔死狐悲的情義,不懂得官官相護的道理,而是當今之世,痛恨官員的腐敗,是最大的民意,為有腐敗嫌疑的官員說話,等於是政治上不正確,誰說,誰就先有了嫌疑。


最近媒體報道的唐山市原副市長因受賄嫌疑受審,在基本的證據有嚴重問題的情況下,審訊居然一波三折,受到了行政勢力的強大幹擾,延續三年,最後才無罪釋放,而且居然成為此類案件的一個特例。此案如此曲折,而且歷經數年才被披露,如果沒有特別的權力鬥爭的背景的話,本質上,應該與官員的這種扭曲的生存狀態有關。要說治理官員腐敗,無疑有大量漏網的,但也未必說百分之百每個嫌疑受審的官員都沒有冤枉的。但是只要說官員冤枉,好像就大逆不道似的。更進一步,網路上逢官必反,連官員被暗殺,全家被害,也是一片「活該」之聲,多數人其實對被害者沒有起碼的了解。



奇怪的是,這種跟「政治正確」畫等號的民意,實際上是在民意得不到充分、合理表達情況下的畸形狀態,是一種起鬨似的、非理性的民粹主義民意。好似一種在石頭重壓下生長起來的植物,雖然也叫植物,但長得七扭八歪。



這種狀況,怨誰呢?我們的某些官員,很喜歡一言堂,喜歡在自己管轄的一畝三分地上稱王稱霸,要求人們對他們有敬畏之心。在這種普遍的敬畏之中,自己的意志可以暢通無阻,如果有阻礙,就用鐵腕加以整治,警察和司法機構,幾乎成為長官個人意志的工具。接連發生的涉及縣委書記、縣長的「手機文字獄」,就是這種鐵腕的產物,鐵腕整治甚至在個別的縣太爺那裡,餘威居然延伸到了北京中央大報的記者頭上,老虎屁股,真是摸不得。跟鐵腕相配套的,是局部地區的針對主管官員的個人崇拜和個人迷信。但凡鐵腕的官員,十有八九,其麾下控制的媒體,非常自然地就會變成宣傳主要領導的工具,這種宣傳,往往會變得十分肉麻,不吝惜各種「偉大」和「著名」之類的封號,但官員卻樂此不疲,甚至花錢在自己轄境以外的媒體上,為自己做軟廣告。當然,組織「閱兵」和「民眾自發的迎接」活動,也是這種主管領導個人崇拜活動的一部分。



在這種氣氛和格局下,即使有不同意見,有人敢提出來嗎?「正常渠道」雖然都擺在那裡,但誰敢說什麼呢?一個表示不滿的手機簡訊,都可以動用偵察機關,用高科技手段加以偵破,然後把當事人抓進去判刑,還會有人亮出身份,公開投書,或者到有關部門反映意見嗎?當然不會。



但是,民怨若水,堵則成害,普遍的仇官意識,仇官情緒,就是各地的涓涓細流匯成的。只要碰上哪怕一丁點不是理由的理由,就會突然迸發出來,形成群體惡性事件,連帶著在網路上得到放大,形成一種網路仇官的狂潮,一種實際上並非理性的民意。



民粹式的民意,跟專制化的治理,是一對好朋友。非理性的怨毒情緒,恰是在這種鐵腕治理中積蓄起來,其強大的能量,最後釋放出來,實際上對一切人都不利,對官員尤其不利。再鐵腕再霸道的官員,最後終有下台之一日,而且,還有可能中間犯事,或者因有犯事的嫌疑受審,在這種民意環境下,官員能否得到公正的審判,肯定是個問題。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0 10: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