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外看中國婚姻九篇 :中國女孩樂於找「現貨」老公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1-20 16: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老外看中國婚姻目錄

1. 中國女孩樂於找「現貨」老公
2. 中國結婚太實際 門當戶對像交易
3. 中國人VS美國人戀愛:中國人缺乏理智 不現實
4. 幾位美國男士談中美跨國婚姻的文化差異
5. 徵婚廣告讓中國的婚姻太隨便了
6. 女生交男友為何瞞著父母?
7. 一個美國女人給中國男人的建議
8. 聆聽外國朋友談中外婚姻觀念的差異
9.外國女孩為什麼不喜歡中國男生

-----------------------------------------------------------



中國女孩樂於找「現貨」老公

幾天前,我跟一位在俄羅斯留學的中國哥們吃飯。他單身赴約,神情沮喪。後來我才知道,這個假期他的女朋友從俄羅斯一回到北京,態度就180度大轉彎,強烈要求跟他分手。小夥子來自中國中產階級家庭,在俄羅斯讀大學四年級,與女友在俄已相戀兩年。

  在我看來,這位仁兄年輕有為、風度翩翩,是標準的明日之星。為什麼他的女朋友會在回國這個月里突然決定分手呢?到底是回到中國后她變得現實了,還是迫於家庭壓力,不得而知。但是這個小故事卻折射出中國年輕人面對婚姻的無奈。

  現在的女孩子都沒有耐心去投資一個「期貨老公」一她們知道人生短暫,不能花太多時間等待一支風險股的回報。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找個「現貨老公」,因為摸得到的東西才是最真實的。

  其實我們也不能批評中國女孩過於現實。我看過「毛選」,知道解放以前中國人民身上曾經有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買辦資本主義。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年輕人又有了三座更沉重的大山:房子、車子、孩子。

  我認真地計算了一下,完成這三項任務至少需要150萬元人民幣。以現在北京大學畢業生在北京的平均收入——月收入5000元——為標準,兩口子大概需要15年,才可以在必需的生活開支外勉強地支付這筆巨資。在中國當一個男人是非常不容易的,結婚是人生最大的挑戰 ——你需要有能力去買這個單。

  我身邊北大大部分的哥們都在為未來發愁,推想起來,其他年輕人的壓力會更大吧。

  中國社會流行一句話:換女朋友比換工作容易。這句話也是那些事業有成的中國男人所認同的,因為當男人成功時,各種各樣的女人會圍繞著他,太太則變成了一個任意的變數。中國的很多婚姻充滿了濃厚的商業氣息。

  相比之下,印度人處理婚姻的方式要簡單得多。大部分的印度人寧可不要自由戀愛,選擇相信父母,以相親的方式來解決婚姻問題。在印度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事。之前要通過嚴格的方式篩選背景接近的家族,用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門當戶對。

  在印度有種姓制度、地域限制,一般來說,都是同一種姓同一地區的熟人結婚,所以很少有跨越種姓的婚姻。不要以為這種結婚方式只屬於一部分傳統的人。在美國矽谷工作的印度IT白領都是成群結隊回印度相親結婚。很多人會在半個小時內決定自己的終身,和一個陌生的人就這樣開始一生漫長的旅程。

  印度人的婚姻年齡要比中國人早大約三到五年,大部分都是大學或碩士畢業,左手拿學位,右手就拿結婚證。這種相親方式最大的優勢是大家不用為了房子、車子、孩子人為地推遲結婚。進入婚姻對於印度人相對輕鬆,但對於印度人來說,婚後生活意味著責任,那才是真正愛情的開始。

  其實印度社會要比中國社會保守一些,對於離婚還是持非常不寬容的態度,這導致印度婚姻的穩定性是世界第一。其實大家應該可以想象,印度婚姻是從陌生人開始,一開始兩個人就要放棄自己的成見與不現實的想法(既來之則安之),努力地以包容的心態去相處,並學會彼此相愛。也許是沒有太多的選擇機會吧,大家都是非常坦然地接受這種婚姻,並努力去經營它。在彼此的包容與精心經營中,愛情慢慢地產生。

  對於印度人來說,愛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愛。

  相比之下,隨著改革開放,不少中國人的婚姻在市場經濟下變得非常市場化,背離了生活的本質:中國人往往過分看重物質基礎,已經忘卻婚姻的核心是愛。也許是中國年輕人因為內心有對於未來無限的不確定與不安,已經忘記了如何去愛一個人。

  作為一個在北大留學的印度學生,我非常希望中國人可以拋棄自己的偏見,以開放的心態學習印度人婚姻觀中的一點——「相濡以沫」,重新在生活中找回愛的感覺。


by 出國在線

[ 本帖最後由 廣南子 於 2008-1-20 16:55 編輯 ]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沙發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1-20 16:3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結婚太實際 門當戶對像交易

在西方,結婚一定是件很浪漫的事。男女在一起,不講什麼條件,一定會花時間好好體味愛情釀造的醇香。如果沒有浪漫,人們經常會覺得這不是愛。

  在中國,我發現情況和在瑞典大不一樣。中國人很喜歡講究門當戶對。這件事,對我們西方人來說有點兒抽象。我的理解是,這彷彿有點像做生意,一切講究實用。你去買一件東西,首先會看看這個東西怎麼樣?它什麼顏色?大小、款式如何?這一切考慮好了以後,在眾多符合條件的商品中選擇一個合適的。而且,時機也關鍵。比如說,我大學畢業了、找到了工作、年齡還不太大,找一個合適的妻子或丈夫應該是現在,那麼我出去找一個吧!把一個標準的「商品」找到以後,我們就結婚吧。很快很方便!

  我剛搬到中國時,聽到的各種各樣的結婚故事讓我很震驚。人們選擇另一半時會說:「那個人不合適,他個子太矮。」或者是:「那個人不是最理想的,他賺的錢太少。」或者:「這個人可以,她很努力。」或者:「這個人不錯,她家關係挺多的。」

  聽到這樣的話,我當時很不以為然。在西方我們都非常重視愛和情感。很多西方人會捫心自問,我真的非常愛這個人嗎?我能和他一起幸福地生活嗎?我能和她一輩子在一起嗎?等等。一般來說,我們會長期相處之後,才開始考慮要不要結婚。談戀愛不是「挑商品」,不是找一個能給你最多好處或最多的利益的機會。

  後來,我逐漸習慣了中國人關於結婚的觀念。但我在這兒的一個瑞典朋友卻還沒有習慣。他結識了一個中國女孩,大家彼此印象還不錯。但很快他發現這個女孩其實已經有一個男朋友了。我朋友很吃驚,也有點兒不高興,但又一想兩個人也只是剛剛認識不久,沒權利干涉別人的生活,也就還能接受。可是不久,這女孩子問他賺多少錢的時候,他就不能接受了。在國外問隱私的事是不禮貌的。接著,這女孩子就問我朋友是不是打算和她結婚?

  我朋友哭笑不得。他想,這女孩子到底怎麼回事?我們剛剛認識,她腦子裡就已經有結婚的想法了。後來,這女孩子又問了他好幾次,到底要不要和她結婚?他說:「你的男朋友怎麼樣?」

  女孩很坦然地回答:「他不太好,他賺的錢太少。」這件事讓我朋友很快下決心,不要繼續和這姑娘在一起。他感覺這姑娘只是為了他的錢而選擇他,這點他不能接受。

  我向他解釋,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這樣,只是一些中國人的想法和我們的有點兒不同。我們重視愛和浪漫,但有些中國人有時候就會很實際。朋友說,他不要。他一定要浪漫,一定要真正的愛。哪怕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找到他最愛的也能最愛他的人,也沒問題。愛是第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3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1-20 16:3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VS美國人戀愛:中國人缺乏理智 不現實

看到些議論關於中國人跟老美戀愛時引起的傷心,所以想了些中國人和美國人為人上一些很不一樣的地方首先是選擇空間上的差異。美國跟中國比,當然是自由社會了。自由社會裡人的選擇自然比我們中國社會多了許多。先說中國。不單是體制問題。幾千年的傳統,孔老夫子早已為我們每一個人訂造好了生活軌跡。人分三五六九等,仕學兵農商,三綱五常什麼的,所以啥身份,在啥位置,該如何行為舉止,該如何思想,都有定規。想出格?那不是被拽回來便就是貶了。所以中國社會說複雜,的確是,老外就弄不清楚。可對生活在這個社會裡的人們來說,不難。因為很多時候沒有選擇的問題。麻煩多是想選擇而不能的煩惱。電影Matrix里說社會裡總有10%的人無法被社會程序編進去,從而便格格不入,多出許多生活上的麻煩來。我覺得現實生活真的是這樣,有些人是無法適應是前已經編製好的生活的。美國人因為選擇多些,所以在生活方式和做人的風格上便有比我們多樣化些。

    老美首先有個宗教問題。他有宗教上的自由:信教還是不信?信啥?光對一本聖經不同的理解的便出了數不清的教派。另外上學,要自己選課。專業,也要費腦子選。 選了一份, 不好,再換。不想讀學位了,出去工作些年, 回來再讀。沒有錢?沒關係,只要能弄得到點信用,大把人急著借錢讓你花。可以花到你破產。年輕時,如果願意,一路上可以去試試不同的城市,試試不同的生活方式,試試毒品,試試不工作,反正選擇多了去了。選擇多了,麻煩也多。不少人便在這種選擇中遺失了自己。那個10%大概變成了美國人說的screw-ups or weirdoes, 或者即使是看似正常的,還有那些closet alcoholic, Neo-Nazi fanatic, recreational drug user, obsessive compulsive, severely depressed 等等等等這些中文沒有完全可以對等的東東來。這讓我們這些個單純的中國人如何交道(不是說咱中國人里沒有,都是人,咋會呢?不過我們有don't ask don't tell 習俗,另外大概是被壓抑住了)。

    再說戀愛。愛情本身就是很說不清楚的東西。中國人的戀愛多少是現實的和理智的。因為我們這個民族更著眼將來,所以愛一個人時多是按著結婚對象來看的。這樣便免不了連帶考慮到不少實利的東西。男人能不能掙錢,女人能不能給男人帶來面子之類。可是受人吸引本身多少要跟理智不和的。比如說如果你是老大,習慣了照顧人,女的也許會被那種任性的小弟弟壞男人類型吸引,因為你本能的想照顧他。如果你是男的,

    你也許總是不自覺盯著愛撒嬌的小女人,因為你想照顧她。如果本能跟理智相符便好,若不符,自然是麻煩。

     到了美國人,因為美國人作為群體更注重現在感受,所以似乎戀愛的感性要比理智多些。不是每一個戀愛的人都會被看作是結婚對象。總要試了再說。我知道的一對老夫妻試到了有孫子時才感覺應該結婚了。還有一個離了婚的女孩,過去一年裡談了5,6個了,最近又有了新的。我已經不再試著記她男朋友的名字了。上一個吹掉因為她嫌那人要用她的時間太多。她沒工夫。要說作為結婚對象,那人一流。還知道一個男的,長相一般,可是性格,機智一流,把女人迷得死心塌地得跟他。這人從來沒有正經工作,可總有有錢的女人的跟他在一起,要死要活的。他誰也不娶,不過是混著花那些女人的錢。那些女人死心塌地的讓他花。還有一個女律師,才智長相都很好,找的男友卻比她差好遠。我知道的三個里一個是監獄里的終生犯。號稱她是有commitment problem.

   這麼多的選擇自然讓人傷腦筋。比方說美國人有個理論說女人里codependent 居多。這種癥結的問題在於人並不清楚自己的意願,所以便以滿足他人的意願做為自己的滿足。這種人多時候會跟自大狂或者alcoholic 糾纏在一起,因為alcoholic大多也是自大狂。兩家在一起,剛好相輔相成,自大狂做壞人,可以讓codependent感覺自己是一個多好的人。一種惡性反饋。這種紐帶聽說一般很強。聽說codependent多是由於而是抑或父母里有alcoholic,抑或是父母管教極嚴,孩子努力做好孩子以爭取贊同,最後發展到忘卻了自己(照這個說法是否中國人都多少有些codependent?)

   不管怎樣,愛就愛了。愛的感覺很好。不過要能找到自己大概更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4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1-20 16:39 | 只看該作者

幾位美國男士談中美跨國婚姻的文化差異

1。 A 先生(作者):

我去過中國很多城市,我喜歡中國菜,也結交了許多中國朋友,經朋友介紹娶了一位中國太太。在沒結婚之前,她是那樣善良、祥和、溫厚。

可是剛一結婚,她立刻有一種很強烈的願望把我變成她。處處管著我,干涉我。兩個人結婚,共同生活直到生命的盡頭也是兩個生命的和諧。

她不許我有任何私人空間,據說大多中國女人都如此。比如有人打來電話,即使我在家她也要問「你是誰」?這是西方文明最不可接受的。一個西方文明的女人應該說「稍等」。如果我不在她應該說「請問你要不要留言給他」,如果對方要留言,那是另一回事。

她隨便拆我的信,這讓我不高興,甚至惱怒,在美國也是違法的行為。我和她說過多少次,她不但不接受反而哭得非常傷心:「你有什麼事瞞著我?」她理解不了人權,私人空間對個體生命的意義。

尤其她不喜歡把錢說清楚,在美國夫妻都有各自的銀行存款賬號,各種消費都說清楚誰該付多少,她不接受。她願在心裡算計。如果朋友們在一起吃飯,各自付一半,她就說人家無情。

她總有一種活著是你的人,死了是你的鬼的想法。實際我們的婚姻早就破裂,她仍然在朋友中吹噓說我怎麼離不開她,而且她多次和我商量,只要我給她面子,不和她離婚怎麼都行。這是我不能理解的。

當我們出現了矛盾時不是坐下來兩個人去解決,而是求助外界幫助,到處找朋友,找我的家人,我從沒拒絕與她通話。當我們之間在某些問題不能達成協議,她不是讓步而是威脅,拿我的報稅單找漏洞,我不想和這樣的女人過下去。

她認為和她離婚就是毀壞她,沒有對死亡婚姻開死亡證的勇氣。她沒有領悟人生應該隨時重頭開始。

2。B 先生(大學試驗室試驗員):

我和太太無法過下去的原因是因為吃飯問題。

中國人喜歡炒菜,油炸食物,美國的房子都有敏感器,一有油煙就報警,全社區都能聽見,警察就會派救火車來,而且炒菜滿屋飄著油味。

她不吃炒菜不行,我提醒她不要吃太多的鹽漬菜,她反駁說我們祖祖輩輩如此,早餐也要大炒大燉,所有的生活圍繞著吃,高興大吃一頓,生氣也大吃一頓。

我和她說中國窮,總是用吃表達一切感情,在美國高興有許多其他方式表達,她說我居高臨下。她不吃醬油不行,我不吃cheese(奶油)不行,在吃飯上很難調解,我喝咖啡她喝茶,我怕油和鹽,她不吃油和鹽咽不下去。在一起吃飯是夫妻生活的樂事,可我們無法享受這一樂事。

她穿衣服只要喜歡什麼場合都穿,美國人確實很隨便,但是在隨便的場合隨便,在正式的場合是很嚴肅的,嚇死我的是她常常穿裙子騎自行車,風一刮露出短褲,很傷風雅。

我告訴她不要這樣,她說中國女人都這麼穿。

她在地鐵上大聲講話,周圍人回頭看她,她不以為然,我說美國地鐵沒有人高聲講話,都利用這段時間看書,她說這是我的嘴,管不著。

這些生活細節積累多了,矛盾就顯現出來。美國人兩歲前就完成的道德教育,不隨地吐痰,不隨便扔果皮,我還要時時提醒她,和她生活在一起太累了。

3。 C先生(人類學系教授):

我和這位中國太太通了半年多信才見面,第一次見面選擇地在泰國,我們歡快地度過18天。

她是一所大學的英語教師,而且是碩士學位。我很奇怪她的知識面那麼窄,對我所愛的老子、莊子、墨子一點也不懂,她全部的業務水平就是許國璋編的英語六冊。當我和她談起《易經》時,她連聽都沒聽過。本來我想娶個中國太太幫助我做一些研究工作,她應該有能力幫我把握住一些問題,可她那麼使我失望,

不但她的知識面窄,而且她的思維好像沒有經過訓練似的,她拒絕體檢,本來美國醫療保險是每半年檢查一次身體,早發現早治療,她不去檢查身體。對於一個有教養的人,對自己身體的態度也是一種文明。

由於兩國文化、文明的差異,在她看來很平常的事,在我的眼裡就是粗魯和野蠻。她願意幫助別人,這是美德,我讚美她,但是她把好多她做不了、力所不及的事,推給我是我接受不了的。她要求我為她的朋友寫假的邀請信來美國,這是犯法行為,我很鄙視。

她意識不到我是因為這些和文明有關的細節否定了她在我心中的位置,當我提出離婚要離她而去時,她很委屈地說:我既沒有和其他男人亂搞,也沒有不好好過日子,你為什麼變心?

人生應該隨時都有重新出發的衝動,自由的精髓就在於能駕馭自己的命運。在她看來我和她在一起生活最主要是她和不和其他男人亂搞,她的反問也是她的愛情哲學,又一次貶低了她在我心中的高度,這也是我們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尺度。

還有她太喜歡說謊,比如她在家,有人來電話找她,她讓我說她不在。我很吃驚,她在家這是個鐵的事實,她為什麼要說不在,她可以拒絕別人談話,可以改日再聊,這樣不好嗎?她說這不算說謊,中國人都這樣婉言謝絕朋友,我用我的文化衡量,如果她在家,這是個鐵的事實,她可以否認,那麼其他的事我怎麼可以信賴她呢?她說中國有善意的謊言,可以保護自己,又不傷害別人,而且中國需要說謊,如果在中國像美國一樣直白拒絕別人,人家會生氣。

我和她之間最大的裂痕是法律意識。在婚前我們感情發展最高峰階段,也就是訂婚那天,我送給她一枚戒指。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她坐在我家的後花園里,黃橙橙的檸檬結在樹枝上,好像一串一串的小燈籠,環顧著房前房后,她的臉上充滿著喜悅的微笑。我們從院子里摘下各種顏色的玫瑰放在案頭,我把一份財產公證的法律文件拿出來,我向她解釋,在我們去法院登記結婚之前,需要她填寫這份材料並且簽字。

婚前的全部財產,無論在我死後或是我們的婚姻出現任何分歧而離婚都與她無關。我的全部財產,都委託律師按遺囑交由信託人處理。她當時就翻臉了,她認為我娶了她,這一切都屬於她,夫妻不應該分清財產,要不然就是我沒有真心,其實我敢說任何一個有錢的美國人都不會娶了一個女人就把一切財產給了她。很多美國人把自己生前的財產大部分捐獻給自己熱愛的事業,留下很少一部分給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妻子。

就這件事她勉強簽了字,以後的日子耿耿於懷,每當在不開心的時刻,她就會把這件事提出來,我能看得出她並不是貪戀財產的那種物慾作祟的女人,但是她的文化使她不愉快,她用我是不是把我的全部交給她作為愛情的標準。其實兩個相愛的人,應該用你的愛去交換另一個人的愛。愛情才永遠鮮活,誰都不可能要別人的全部。

有人問我,你這個「中國通」娶了個中國老婆又這麼快分手了,是哪合不來?

我的回答使她嚇了一跳,不是哪兒合不來,而是處處合不來。

我的妻子曾經提議我們各自讓步一半。

我仔細想過這種提法,就是說我要在一半的時間委屈、不盡興、不快活中打發時光;她也要在一半的時間委屈、不快活中打發時光,加起來是一個人的半輩子,有那種必要嗎?對生命的意義是否太殘忍了,在反覆討論中,她明悟了。

我們分手時大家都沒有半點情緒化的吵鬧,她後來的冷靜使我看出東方知識女性的自尊,然而我深深同情東方愛情文化的虛偽帶給她的傷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5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1-20 16:41 | 只看該作者

徵婚廣告讓中國的婚姻太隨便了

「25歲以上,身高165公分,專科以上學歷,容貌端莊……」,這是在中國報紙上常能看到的廣告。乍一看還以為是公司招聘,仔細一看原來是尋找配偶。如今在中國,通過報紙等媒體大張旗鼓尋找婚姻對象的屢見不鮮。

  一名有錢的56歲男子刊出徵婚啟事,但沒什麼人應徵。有人說他年紀寫得太大,於是改為46歲再登廣告,情況仍未改觀。最後他決定把年齡改成66,這次應徵的女性絡繹不絕。不過,廣告見報的第二天,報社來電話道歉說:「我們誤將您的年齡寫成96歲了。」

  隨著西方文化湧入,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和思維方式正劇烈變化,婚姻觀也不例外。幾年前,婚姻還是政府為鞏固家庭穩定而嚴管的對象,結婚和離婚都需單位證明。現在,只需持身份證和戶口本就行。

  但手續簡化能在多大程度上讓中國人變得幸福,還不好說。在大城市離婚率劇增的情況下,結婚和離婚手續的簡化助長了婚變風潮。2005年,中國共有112萬對夫婦離婚,比2004年增長12%,僅在上海,平均每天就有100對夫婦離婚。

  27歲的張女士離婚了,兩年充滿愛意的婚姻不到20分鐘變成一張離婚證明。當天,朋友便為她舉辦了離婚派對。面帶微笑的張女士表示,許多朋友都離了,離婚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結婚已不再是中國人的宿命,離婚已成為人人可享受的平凡權利。一個女子看到報上的富翁擇偶廣告,就和丈夫離了。而登廣告的富翁和妻子之間也無任何問題,只是厭倦了一成不變的生活,想尋求刺激,於是支付巨額離婚補償,另覓新歡。

  簡化手續還催生了多樣化離婚:沒任何爭吵的協商離婚是「和平離婚」;離婚後關係依然親密是 「文明離婚」;此外還有「試驗離婚」……40多歲的魏先生兩年前離婚後一直和前妻交往,過著准夫妻生活。魏說:「比起每天吵架,離婚後感覺好多了。」他對自己的異樣婚姻生活挺滿足,並不斷向有類似困惑的夫婦介紹體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6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1-20 16:43 | 只看該作者

女生交男友為何瞞著父母?

說實話我很敬仰中國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有些時候我想這大概歸功於中國一家只生一個孩子的政策。有很多人反對這個政策,不過我覺得中國政府做得很對,因為這對一個人口飛速增長的國家是正確的做法。讓我來告訴你,有4個妻子和15個孩子的大家庭會是什麼樣子:有時候他們的生活簡直像是在地獄中,每天只能吃兩頓飯,而且吃得還不好。父母每天要像驢一樣地工作,來養活15個孩子。

  如果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就可以花很多時間同孩子待在一起,陪孩子玩,並且給他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中國的父母和孩子間的關係很誠懇。每當我要求學生做一件事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首先取得父母的批准,在他們眼裡,父母是英雄。

  而在西方,我們很少考慮父母的感受。我們覺得怎麼做是自己的權利,不關父母的事。這不是說我們不尊敬父母或者不願聽從父母的建議,只是我們不想被父母操控。不過有時候,我覺得父母也應該給孩子一點兒呼吸的空間,理解孩子們的想法。

  我很遺憾地說,中國的孩子很怕父母,因為父母給他們定了太多的規矩。這樣做使得孩子們不管什麼事情都不想讓父母知道。例如在我的學生中,有不少女孩跟她們的男朋友住在校外,而她們的父母根本不知道男友的存在。當我問她們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她們的回答是:「如果我爸媽知道了,一定會殺了我,他們可不准我有男朋友。」

  想想看,如果父母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還如何談得上保護呢?一個學生告訴我,她不能把男朋友帶回家,因為父母不讓她帶男孩回家。我個人認為,這是不對的: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孩子交什麼樣的朋友,你怎麼能給他好的建議?英語中有句話:「講講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怎麼樣。」從你孩子的朋友身上,你可以了解到自己孩子的為人。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女朋友很晚還沒有回家,她媽媽打電話問我。想想看,如果她媽媽不知道有我這個人,或者不知道我的電話號碼,還怎麼找她的女兒?

  中國的父母應該明白有些事情對年輕人來說是不可避免的,作為父母應該讓自己的孩子知道面臨的危險,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嚴格要求孩子不是訓練孩子最好辦法,這隻能增加他們的好奇心。

  我想說的是,孩子愛父母,父母也應該愛孩子,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7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1-20 16:44 | 只看該作者

一個美國女人給中國男人的建議

本文是上海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張結海的訪問記錄。

  一、中國女人為什麼喜歡西方男人?

  問:我們知道,在中國,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女性有西方男朋友,有些很年輕的中國姑娘甚至會找一個外國老頭。我們調查了部分這樣的中國女性,詢問她們為什麼喜歡西方男人,我將她們的回答歸成以下幾類:西方男人更男人、西方男人不像中國男人那樣控制女人,她們的自由空間更大、西方男人更風趣、西方男人更有安全感、西方男人更紳士,照顧、呵護女人。還有一個原因,儘管中國女人沒有說出來,但是這種說法流傳非常廣泛,許多網友在我博克上留言、或者給我寫信說,西方男人的生殖器比中國男人的大。對於這些說法,你怎麼看?

  答:由於我沒有做過調查,我不清楚這些說法是否正確。但是,就我個人的觀察來說,我可以非常肯定地,那些和又肥又老的老外在一起的中國年輕姑娘,她們這樣做只是她們想象那些老外會給她們帶來好處(錢、綠卡等等),而不是因為她們覺得他們有男子氣概,或者,因為他們的dick(男性生殖器的俗稱)比較大。

  但是,那些中國姑娘她們不知道,那些老外都是在家裡混不下去才來中國的,他們在家裡連對象都找不到。沒想到一到中國來,就有那麼多中國女人圍著他們轉。

  我來上海之前,遇到一個在北京呆了幾年、剛剛回美國的哥們,他向我警告說「中國是西方男人的天堂,是西方女人的地獄。」我到了中國之後,許多西方男人對我說過類似的話。

  更糟糕的是,第二次有西方男人告訴我,中國女人之所以喜歡他們,「是因為我們能給她們帶來更多的愉快。」不知道她們是真的不了解中國姑娘,還是明明知道還自我感覺這麼好?

  二、亞洲女人更有女人味,而亞洲男人更少男子氣概

  問:許多人認為與西方男人相比,中國男人沒有那麼有男子味。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答:哦……,不同的文化中,「男子氣概」和「女子氣概」的含義是不同的。當然,一般來說(非常一般地說),在我們西方人看來,亞洲女人更有女人味,而亞洲男人更少男子氣概。

  問:既然這只是一般說來,那麼,你有沒有遇到過讓你動心的中國男人?

  答:有。我確實發現有一些(儘管不是很多)中國男人很有魅力。

  問:既然是這樣,那你為什麼至今沒有中國男朋友?

  答:很遺憾,這些對我有吸引力的中國男人要麼是我的學生、要麼已經結婚了、要麼比我年輕5到10歲。說到年齡,我認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解釋為什麼有西方女人中有中國男朋友的這麼少。那就是,中國人結婚的年齡比西方人早得多。這樣一來,適合西方女人年齡的中國男人都結婚了。剩下的又太年輕了。

  三、外國女人無法容忍中國男人不講衛生

  問:我曾經訪問過的一些西方女人,她們告訴我,他們非常不能容忍中國男人的一些不衛生的習慣:隨地吐痰、留長指甲、牙齒刷得不幹凈等等

  答:這些行為確實令人厭惡。但是,首先,這種行為並不只是局限於中國男人,我的許多女中國學生,她們也會在教室的地板上吐痰。其次,這些不良習慣在減少。你可以看到,年輕的一代隨地吐痰的人越來越少。我們美國人喜歡說一句話「人無完人(Nobodyisperfect.)」。再說,有令人噁心的個人習慣的西方男人還少嗎?!

  四、中國男人花錢很大方

 問:與你們國家的男人相比,中國男人有哪些優點?又有哪些缺點?

  答:我覺得談論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這樣一個背景,那就是中國從來沒有過像西方那樣的、一個很徹底的女權運動,但是中國男人卻自動地懂得尊重女人:為女人開門、拿包。我每次回國才意識到我在中國是如何被中國男人寵壞了。去年國慶節黃金周,我的一個中國男性朋友,可惜他是同性戀,他帶我上街購物,他給我買了1000塊人民幣的衣服!當我向他抗議的時候,他說,「如果我有女朋友,我肯定不只給她買這點東西」。

  我就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大方的西方男人,一次為我花這麼多錢。西方男人中也許有這樣的,只是我運氣不好沒有碰上。

  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國男人有大男子主義思想。我經常聽到我的中國同事說什麼「這事搞砸了?我早知道要搞砸,一個女人她能弄好嗎?」在美國有人敢說這樣的話,你就等著上法院。有趣的是,我的中國女朋友們告訴我們,他們對付中國男人的大男子主義的招是,先哄著他們,然後用甜言蜜語控制他們、讓他們幹活。

  問:前面我們提到,許多人認為,中國男人的生殖器普遍比西方男人的小,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答:由於我在中國這麼多年都沒有過中國男朋友,對此我無法評論。但是,我要對所有中國男人說兩點:第一,一個男人的陰莖大,並不必然意味著這個男人的在床上表現好。我知道的幾個最好的「情人」,他們的陰莖大小隻是中等、中等偏小,但是他們顯然知道該把陰莖放在那裡。

  第二,性對於女人來說有這麼重要嗎?如果不是一夜情,我相信這全世界的女人都一樣,她們要找的是一個可以交流的、可以分享的、可以信賴的、可以愛的男人,而不僅僅只是可以上床的。

  我可以給你們中國人提一個建議嗎?

  五、中國男人形象在世界上不好,好萊塢要負一定責任

  問:當然可以。請說。

  答:中國男人的形象在世界上不太好,好萊塢要負一定的責任。好萊塢電影里的中國男人沒有一個好的。這兩年,中國男人的形象有所提高,跟周潤發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2002年《卧虎藏龍》上映之後,許多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對中國男人的看法。所以這一點上你們還要感謝李安。

  我給你們提個建議,找一個世界上最棒的導演、再找一個身材最火辣(hot)、體型最好的中國男人、一個西方靚妹,拍一部電影,電影一定要拍得好看。在全世界上一放,我保證情況會立即變得不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8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1-20 16:46 | 只看該作者

聆聽外國朋友談中外婚姻觀念的差異

愛到底是什麼?愛與性與婚姻的關係是什麼樣的?人們想從愛中得到什麼……對於這些問題,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和看法。那麼,在東西方之間,在中國人與外國人之間對此的理解與體驗到底是大同小異,還是完全不同呢?帶著這一串疑問,我走訪了一些我認識的外國朋友,他們有外交官、記者、學者、商人、留學生等等。我採訪的人越多,越發現愛是千姿百態,難以下定義的。或許這正是愛的動人之處以及她為什麼千百年來會成為文學藝術創作的永恆主題。

    婚姻是契約,男女必須平等

    他是一個膚色稍暗,有著一雙藍色眼睛的瑞士小夥子,三十齣頭,學國際政治的。他讓我叫他「愛情博士」。

    談到中外婚姻觀念的差異時他說:我以為中國人有一個錯覺,總以為西方人的性愛像吃早飯一樣隨便,事實上不是這樣。我倒覺得中國人的性愛觀念比外國人要開放。比如在酒吧,常常可以看到中國男人和他的情人在一起。我知道有些中國男人養著小老婆,這在西方是無法接受的。在我的觀念中,婚姻是忠誠,是一種嚴肅的契約,男女雙方必須公平。你如果決定跟一個女人度過你的餘生,你就不應在外面找其他的女人,否則,就不公平。當然,在有些婚姻關係中男女雙方都各有情人,誰也不干涉誰的生活,我覺得這種婚姻關係是不健康的。

    也許,婚前西方人的生活更趨向於人的本性。比如,你成年了,十七八歲,你如果有情感或性的要求,就可以得到滿足。隨著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的內心世界也變得越來越孤獨,人的情感、本能需要也就越來越具體。你不可能很容易地找到理想的愛人,那麼怎麼辦呢?只好更關注自己本身的需要,身體的需要,這種需要有時可能是短暫的,一小時,一個星期或一個月。在西方70年代有性解放運動,現在又有很強的性教育課程,特別是發現艾滋病以後,為了加強性衛生教育,展示了很多可怕的性病照片,結果使性變得更科學化而失去了往日浪漫、神秘的色彩。

    中國女人更實際

    他是個法國小夥子,二十多歲,律師。他堅持讓我叫他兩馬一鳥,說這是他的中文名字。這位自稱保守的人坦率地談了他對中國女人的一些看法。

    我覺得中國的女人比法國女人更實際一些。首先她們對浪漫有一個錯誤的概念,這可能是受外國電影的影響。在她們的觀念中,浪漫似乎就是音樂、燭光。當這一步過去以後,第二步就變得很實際了。她開始關注現實的物質生活:你住什麼樣的房子、有沒有汽車等等。另外,我覺得中國女人比西方女人有進取心。或許是中國人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我不知道。我有一些中國同事,她們會為了自己的事業而犧牲家庭,比如:夫妻長期分居,這對我來說是很難理解的。一個幸福的家庭比什麼都更重要。

    關於性,我覺得中國人與西方人的觀念也很不同。中國人好像不享受性生活,不知性是什麼。當你不知道一件事是什麼,你想要什麼,你也就不能從中發現它的真正意義。中國人似乎覺得性只是某件事的伴隨物,比如:婚姻。或者有些女孩子會說她當初與男朋友有性關係只是因為他要。她似乎不懂得性是屬於她自己的,是快樂而健康的需要。性與愛的結合當然是最好的,但性也可以成為一種獨立的享受。婚姻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宗教問題,你在上帝面前宣誓要與這個女人共度餘生,不管是貧窮還是疾病,而婚姻承諾的忠誠實質上只是一種遊戲規則,在這個規則中尊重是最重要的。你拒絕婚外情只是因為你尊重你的諾言,尊重對方的情感,這是愛的基礎,沒有愛就應該分手。

    喜歡漂亮異性是人類的天性

    漢斯是一位令我難忘的德國工程師。他高大,上唇留著小鬍子,喝起啤酒來一杯接一杯,那海量簡直令人吃驚。他的愛情及婚姻生活同樣出類拔萃,令人羨慕。

    「你問我愛是什麼嗎?愛就是百分之百的理解,相互妥協。我結婚10年了,婚姻生活還像當初一樣幸福。」漢斯真誠而孩子般地說。「對我來說,性與愛完全是一回事。當然,婚姻並不是一帆風順,任何人在婚姻生活中都會有些問題,比如誰做主買什麼東西,你喜歡這棟房子,她喜歡那種顏色的汽車等等。有了問題沒關係,雙方要保持冷靜,等大家氣消了再重新討論,解決問題。我認為夫妻生活最大的忌諱是誰都不說,有問題不面對,不交流,不解決,這樣下去夫妻間就會有麻煩。」

    當談到不少夫妻結婚幾年後因為缺乏新鮮感和激情而去尋找婚外情的問題時,漢斯說:「我覺得喜歡漂亮的異性是我們人類的天性。如果我看見一個漂亮的姑娘,為什麼不能多看幾眼,向她表示好感呢?我妻子也一樣,她看見漂亮的小夥子也會對我說,你看那小夥子多精神。這是人類的天性,我們應該理解並接受它。但問題總有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在夫妻間不應破壞,那就是雙方誰也不應該與其他異性有性的關係。這種錯誤是絕對不能犯的。一旦犯了這種錯誤,就會造成婚姻破裂,夫妻任何一方如果不原諒都有可能因為你不忠誠而提出離婚的要求。我可不想失去我的妻子,我絕不會跟其他女人有性的關係,這是一個忠誠與原則的問題。」

    「那麼,假如你的妻子有了對你不忠的行為你會怎麼樣?」

    「我想我會原諒她的。只要她向我說清楚原因。比如是因為喝多了或是別的原因。這沒什麼,誰都會犯錯誤。我不會放棄她,我會依然愛她。但我不會讓她知道我這個想法。」漢斯笑著說。

    愛是行動

    他是一位在中國工作的德國經理。

    「我認為愛是行動,不是語言。你需要用行動表現,而不是整天對你的妻子說我愛你,我愛你。你要撫摸她,關懷她,要通過身體語言來表現這種愛。愛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理解與信任。如果你愛對方,就要給她一定的生活空間,讓她有自己的生活並充分信任她。同時,男人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比如像我的工作,我在酒店值班一直到很晚才回家,我不可能總陪著我太太。如果她覺得寂寞,想找個異性伴侶聊聊天,打發打發時光這是很正常的事。我充分信任她。同時她也信任我。有時我也會跟朋友出去到酒吧或卡拉OK廳,到那種地方我肯定會和喜歡的姑娘聊上一陣,到很晚才回家。如果我們彼此不信任,我回家晚了她就像個警察一樣追問我:你去哪兒了?跟誰在一起?都聊了些什麼?這多沒意思。我認為夫妻之間不能超越的界限就是床。任何一方如果跟別人上了床,那就走得太遠了,就會造成對婚姻的傷害。不過婚姻也像投資一樣,也是一種冒險。在婚姻生活中也存在破產的問題。如果有一天我或我妻子愛上了別人怎麼辦?我就必須選擇。這就是生活。」

    愛是任何東西,但絕不是交易

    按中國人的習慣我叫他「老博」,「博」有「博士」的意思,同時也是他的名字的第一個英文字母「B」的發音。他是一個法國人類學家,身體高大,相貌英俊,四十齣頭的年齡,長得像法國影星「阿蘭-德龍」。「老博」是生活中那種典型的英俊瀟灑、才華橫溢的男子。

    「其實對一個男人來說,愛情的定義是比較寬泛的。如果我們一定要談男女之間的愛情,我覺得首先要有責任感。用你們中國人的話說就是無私奉獻。但是這種奉獻要建立在兩個基本的原則之上。第一是尊敬,第二是平等。

    「尊敬的意思是說愛的雙方必須接受對方作為一個獨立的人。這個獨立的人必然有自己的過去、風格、愛好、情趣、個性、思想方法等等。如果你愛對方,就要把這一切作為一個整體接受下來並尊重屬於她自己的一切。你不能想,我只接受她的優點,不接受她的缺點,雙方各取所需,這不是愛情,這是生意。

    「平等與尊敬是相互的,在愛情中缺一不可。所謂平等是指人與人之間客觀存在著一種差異,比如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地位以及貧富的差別,但當你尊敬一個人,愛她,並採取平等的態度對待她時,應該超越所有這些差異。在兩個相愛的人之間必須是完全平等的。平等才能有真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種生下來就共有的東西,那就是人的尊嚴。人的尊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如果說愛情可以是任何東西,但決不是交易。人不能在愛情中謀求私利,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愛情與婚姻是複雜的話題。當然,在理想的婚姻中愛情是基礎,但這只是理想。在很多現實的婚姻中,都是開始有愛,過了一段愛就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夫妻間的責任、義務和彼此習慣的生活。有許多人保持婚姻是為了財產、孩子、家庭等等,這的確很不幸。沒有愛情的婚姻的確是很大的矛盾。」

    「為什麼夫妻間的愛情會逐漸消失呢?」筆者問。

    「每個人的情感很不一樣。」老博想了想說:「愛情是不能分析的,如果你分析愛情,恐怕一開始就錯了。因為愛情複雜又簡單,就像這張地毯,你如果分析每一條線是怎麼織的,整個地毯就不存在了。你只有從整體去觀察這張地毯,才會發現美。愛情也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9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1-20 16:52 | 只看該作者

外國女孩為什麼不喜歡中國男生

英國某留學生雜誌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的男留學生學業那麼出色,而外國女孩卻不願意投入他們的懷抱?

    中國社科院曾經與美國一家研究院搞過一個聯合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0%的中國男人根本沒有什麼野心!相反在美國,只有20%的美國男人缺乏野心。美國社會學家拿著這份調查報告自豪地對著中國同行說:「這就是中國和美國的差距」

  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稱得上國際化,有一項重要的指標便是外籍人士在該國所佔的人口比例。一個國家的男人群面對外國女孩是否自信、是否敢於或能夠把外國女孩娶到手,也是一個民族是否充滿活力的象徵。

    有人曾做過調查,大部分中國男人對外國女孩沒有「野心」!信心不足,惶恐不安。

    熱情洋溢的外國女孩一般對中國男人這樣整體評價:

    「溫柔、有禮、內向、害羞、做事認真有效率」是她們一致的看法。不過,她們總覺得中國男人少了那麼一點點什麼。

    「即使有機會,我也不會和中國男孩談戀愛。因為感覺上他們像哥哥,妹妹和哥哥怎麼談戀愛呢?實在不來電」----在中國北京留學多年的美國女孩瑪麗如是解釋對中國男生「不來電」的感覺。

    曾經在美國網站上看到,美國白人女孩怎麼看待亞洲諸國男子----

    日本男人最受歡迎,禮貌,斯文,有錢,聰明,是亞洲最智慧的群體,代表亞洲文化。其實大部分美國人是由於喜歡亞洲文化才接觸亞洲人的,日本的電器、卡通影響很大,美國人就以為這就是亞洲文化。因此日本男人吸引白種女孩的利器是亞洲文化,諸如卡通之類。

  韓國男人其次,身材高大,具有男性魅力,輪廓具有吸引力,韓國女人也一樣,被當成亞裔最富有身體吸引力的族群。

    中國男人排第三。

筆者並不認可這個排位有多公正,首先我認為中國男人的修養要比「唯我是尊」的韓國男人強,中國男人對女人的呵護要比日本男人強,但是筆者不得不承認:

    日本男人有中國男人缺少的強心力,韓國男人身上有股中國男人缺少的「拚命精神」。歸根結底,中國男人不如他們有野心有霸氣。一個國家是不是強悍是看男人的,中國女人很強,但是有的中國男人不男人。中國是「傳統文明」太久了,大男人都變成了小男人,沒了野心霸氣,做男人的沒有了野心霸氣還剩下什麼呢?

    中國現今的男人也有不少學人家外國人的,甚至「哈」自己的「小鄰居」日本和韓國。但學的不是別人的實質,而是表皮。君不見,滿大街走的男人里扎花頭巾的,有之!留長發扎辮子的,有之!戴耳環的,有之!自以為很酷,實不知連自己的性別都定位不好,何來陽剛之美?

    中國男人在外國女人面前總是不自信,這點是最致命的,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生理方面的「尺寸」,而是心理方面的障礙。真正的自信來源於內心,不應以境遇環境而改變。順的時候鬥志昂揚,逆的時候垂頭喪氣,這可不是自信。

    中國男人的自信常建立在「比」上,非要「貨比貨」,我才自信。在國內,比誰的工作好,誰的錢多,誰管的人多……;到了國外,比誰有工作,誰的語言好,誰有老外朋友……總之,覺得自己處於優勢就來了自信,處於略勢,就沒了自信。

    其實,真正的自信不應該體現在「貨比貨」上,而更多應體現在精神上。不是因為我比你強我才自信,自信是相信自己作為獨特的個體有獨特的價值,相信自己有能力達到自己的目標,戰勝一切困難。

    自信的男人都是理想主義者,敢於放棄一切,從頭開始----野心是信心的孿生兄弟,這也是野心的源頭! 

  有野心的男人不管長相如何,身材高低,其氣勢都攝人心魄。這證明了自然界的一個法則:世界上只要是兇猛動物,沒有一種是不精神的!80%的中國男人最缺的正是這種虎虎生威的精神力!

    一個國家的氣魄,往往可以從這個國家男人的膽略上里看出一些端倪。開放的中國需要男人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吞吐山河的氣勢。

  長期以來,「有野心」在中國一直被看作是一種性格缺陷,但如今,「野心」早已不該是一個貶義詞,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這個時代,中國男生急需的不是「溫柔、內向、害羞」,而是野心的激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0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8-1-21 22:54 | 只看該作者
從外人的眼睛中看自己
儘管不完全對
卻有很多的借鑒意義.
並值得深思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1 19: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