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大釗就義 汪精衛捐款千元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7-12-2 04: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12-01 09:57:51  


1927年4月28日下午李大釗在就義前與難友路友於(左)、張挹蘭(右)合影。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和其他二十位革命者在北京西郊民巷京師看守所內被奉系軍閥張作霖秘密絞殺。執刑者為了折磨李大釗,竟絞了他三次,歷時28分鐘。李大釗死後,他的家人無力為其下葬,北大為李大釗發起公葬,北大教授及李大釗的一些友人紛紛捐款,就連汪精衛都捐了1000元。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

  李大釗,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胡家坨鄉大黑坨村。父親因病去世六個月後李大釗才出生,一歲半時母親又不幸病故,祖父將他撫養成人。1899年,十歲的李大釗與16歲的鄰家姑娘趙紉蘭結婚。1907年,李大釗到天津考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畢業。后又赴日本東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回國后,1918年1月經章士釗向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推薦,擔任北大圖書館主任。

  1918年冬,李大釗參與主編《新青年》,還與陳獨秀等人一起創辦了《每周評論》,廣泛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

  1920年3月,共產國際派遠東局局長維金斯基等人到中國,找到李大釗。隨後,李大釗又介紹維金斯基到上海去見陳獨秀,由此開始了「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壯舉。

  1926年4月,在直、奉系軍閥的聯合進攻下,馮玉祥的國民軍敗退南口,張作霖佔領了北京。張作霖佔領北京后不久,就以「宣傳共產赤化」的罪名殺害了《京報》主編邵飄萍和《社會日報》社社長林白水。

  1927年4月6日清晨,李大釗、趙紉蘭以及他們的兩個女兒被逮捕。

  ●李大釗絞刑歷時28分鐘

  李大釗從被捕到就義,在獄中關了共22天。4月28日,李大釗和其他二十位革命者在北京西郊民巷京師看守所內被張作霖秘密絞殺。1927年4月29日的北京《晨報》披露了李大釗遇難的詳細過程:

  前日方傳軍法會審尚未正式開庭,而昨日下午黨人20名已被絞殺決矣……

  當日看守所馬路斷絕交通,警戒極嚴。軍法會審派定東北憲兵營長高繼武為監刑官,在所內排一公案,各黨人一一依判決名次點名,宣告執行,由執刑吏及兵警送往絞刑台。聞看守所中只有一架,故同時僅能執行二人,而每人約費時18分始絕命,計自2時至5時,20人始處刑完畢。首登絞刑者,為李大釗,聞李神色未變,從容就死。

  李大釗就義前留下的遺照,目光和悅,泰然自若,宛如平日。李大釗第一個從容走上絞刑架,兇殘卑鄙的敵人為了折磨李大釗,竟絞了他三次,歷時28分鐘。

  對於李大釗受刑時間還有其他說法。《北洋畫報》的報道說李大釗受刑時「二十分鐘始絕」。據有關人員回憶,李大釗受刑的時間可能是「二十分鐘」的兩倍,約有四十分鐘。

  「大釗死後,他的七竅流血。他生前一個姓周的好友,找了醫生,為他擦去血跡,還仍是面貌如生。」李大釗在受刑時說的話語已無從考究,但「力求速辦!」,很可能是他最後留下的聲音。李大釗的同鄉好友白眉初收養的女兒白汝漪生前曾多次講過,李大釗犧牲后,脖頸上勒有三道深深的血痕。

  ●李大釗下葬籌款 汪精衛捐1000元

  李大釗遇難時年僅39歲。他被害的當天傍晚,趙紉蘭母女三人被釋放回家。當時她們還不知道噩耗。次日晨,李大釗的舅舅周玉春上街買報紙,看到了李大釗遇害的消息,哭著回到家中。《晨報》記者記述:「李妻聞耗,悲痛號泣,氣絕復甦者數次,病乃愈加劇,以致卧床不走。小兒女繞榻環立,其孤苦伶仃之慘狀,見者莫不淚下。」

  李大釗的靈柩停放在浙寺整整六年後,1933年4月初,當年被北洋軍閥趕回老家的趙紉蘭帶著兒女從樂亭返回北京,準備安葬李大釗的遺體。此時,趙紉蘭疾病纏身,家中兒女年齡幼小,既無錢也無力操辦喪事。趙紉蘭帶著兒女,登門拜見李大釗昔日同事沈尹默、周作人、胡適、蔣夢麟等,請求北京大學代辦安葬。

  蔣夢麟、沈尹默等北大13位教授伸出援手,為李大釗發起公葬。13位發起人每人捐款20元,另外,北大教授李四光、鄭天挺每人捐10元,馬寅初等每人捐20元,梁漱溟等每人捐50元。外地故友魯迅捐50元,戴季陶捐100元,陳公博捐300元。國民黨一些派系的要人也出錢捐助,如汪精衛一人就捐了1000元。他們或與李大釗生前系「同志」(陳公博曾是中共「一大」的代表、戴季陶則曾參與了中共的創建),或曾是「盟友」(汪精衛則是國共合作時的國民黨「左派」領袖),這些善款都由北大會計科代收,留有收據。

  4月23日,在北平地下黨組織的安排下,李大釗出殯成了聲勢浩大的政治示威。送葬隊伍最前面是用白紙黑字寫的一副巨大輓聯,上聯是「為革命而奮鬥,為革命而犧牲,死固無恨」,下聯是「在壓迫下生活,在壓迫下呻吟,生者何堪」,橫批是「李大釗先烈精神不死」!

  李大釗後來安葬在北京的萬安公墓,那是蔣夢麟校長出面購置的墓地(並為烈士的夫人預購了穴地),墓碑則是劉半農撰寫的。(來源:東北新聞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4: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