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南虎真假之辯折射社會信任危機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7-11-18 0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華南虎事件沸沸揚揚,人們似乎誰也不信誰了。」社會學家劉志梅指出,是社會的信任體系出了問題。「華南虎照片事件並不是孤立的。媒體不相信當事人,當事人不相信專家,專家不相信政府,而政府又不相信權威的科研機構,科研機構更不相信當事人。事件的演變過程,讓人感覺到社會信任資本的脆弱和無奈。」

照片若有假,把我頭砍掉!——面對網友質疑,「拍虎英雄」周正龍信誓旦旦。

我也敢拿腦袋擔保!——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傅德志,以從事植物研究20餘年的權威科學家身份,認定照片是由放在草叢中的紙老虎拍攝而成,並在網站公開勸喻周正龍早日坦白「自首」。我可以坐牢證清白!——周正龍憤然回應,再次下註:看誰的腦袋保得久!

一隻珍稀野生華南虎照片的出現,激發出一場人們「以頭擔保」的豪賭,將華南虎真假之辯推演成一出愈演愈烈的荒唐鬧劇。不論照片真偽,風波本身已成為一面鏡子,集中映射出信任缺失的社會心態危機。

虎影驚現

2007年10月12日,一組新近拍攝的野生華南虎照片成為媒體聚焦的中心。照片拍攝者周正龍也在一夜間,從陝西省鎮坪縣山區的一位普通農民變成萬眾關注的新聞人物。

這組照片的重大意義,在於發現了已宣告絕跡20多年的野生華南虎。

作為我國特有虎種,上世紀50年代初我國尚有4000多隻華南虎。但由於過度捕殺和生態環境破壞,目前只剩國內動物園中的不足70隻,被國際組織列入世界最瀕危物種,珍貴程度不亞於大熊貓。

今年10月3日,當地獵人周正龍冒著生命危險,在鎮坪縣神州灣一處山崖旁,用數碼相機和膠片相機同時拍攝到兩組清晰的野生華南虎照片,其中數碼照片40張,膠片負片31張。

經專家鑒定,照片真實。據分析,周正龍所拍攝到的是一隻青壯年老虎,並由此推斷,山中生存著的至少應當是一個具有繁殖能力的小種群。

10月12日,在陝西省林業廳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上,這組珍貴照片中的兩張首次向媒體展示。

然而始料未及,正當人們為野生華南虎的現身興奮不已時,質疑聲卻從網路洶湧而起。

爭端紛起

10月13日,一則質疑虎照真偽的帖子首先出現在色影無忌論壇。

網友們從專業角度,對虎照提出諸多疑問:為什麼不同時間、不同機位拍攝的老虎,斑紋卻幾乎完全重合?老虎身上的色調為什麼與四周環境不協調?鏡頭本可將虎拉到更近,但拍攝者卻沒有這樣做,將焦點放在了樹葉而非老虎身上?

「照片明顯是計算機合成的」、「拍的恐怕是『紙』老虎吧?」一時間,質疑聲迅速升級。某網為此專門設計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照片中華南虎為假的網友超過半數,佔到52.19%;認為是真的佔31.66%;另有16.16%表示不好辨別,很難說清。

面對質疑,陝西省林業廳決定回應。10月17日,副廳長朱巨龍公開表態:野生華南虎照片的公布是慎重的、負責任的。

據稱,距離老虎20米的危險性非常高,周正龍又不懂攝影,所以很多照片都很模糊,只能挑一些出來公布。而目前網上流傳的照片,多為記者翻拍,所以會出現失真的情況。

來自西安



市警方的專業鑒定也表明:原圖沒有經過電腦合成,只是裁剪後圖片色階做了調整,圖片沒有造假跡象。

此外,華南虎研究專家、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許濤清也表示:陝西鎮坪是野生華南虎的歷史分佈區,近兩年,不斷接到當地群眾有虎出沒的反映。為證實是否還有野生華南虎生存,2006年6月開始,陝西省林業廳組成調查隊展開全面調查。

走訪中,調查隊了解到自上世紀50年代至今,當地群眾先後目擊華南虎19次,發現人、動物被捕食的情況9次,還有5次聽到低沉虎嘯。另外,調查隊還採集到野生華南虎的連續性足跡、虎爪、虎毛、糞便等。這都說明野生華南虎在當地有頻繁活動,「周正龍拍攝到野生華南虎是偶然更是必然」。

然而,這些澄清收效甚微。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大眾喧囂中,陝西省林業部門的出面,使得自己也成了被質疑「造假」的對象。

有人提出,「造假者」是為出名和得到獎金;有人索性認為,政府是利用這張照片為自己的政績貼金,虎照或許是政府和農民共同導演的一場戲。他們分析說,林業部門、當地政府、有關專家,都將因為華南虎在當地的存在而受益,「受益的程度,可參見大熊貓給相關各方帶來的豐厚利益。」

至此,圍繞華南虎的論爭已不僅僅限於照片本身,事件循著戲劇化的軌道繼續演進。

10月18日,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員傅德志介入。他具名指證華南虎照片造假:照片中蓋在「老虎」頭頂的那片樹葉,與「虎頭」的比例嚴重不匹配。「秦巴山脈上不可能出現那麼大的葉子。」傅德志認為,這是作假的鐵證。

接受記者採訪時,傅德志表示能「拿腦袋擔保」。緊隨其後,周正龍也以「腦袋擔保」回應。

真相在雙方的腦袋擔保中越發撲朔迷離。當事人、媒體、網民及當地有關部門態度迥異,各執一詞。「到底應該信誰?」面對海量信息,受眾無不茫然。

隨著事態發展,越來越多的角色在這一事件中粉墨登常曾經起訴過鐵道部、打過多個公益官司的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郝勁松,向周正龍提起公益訴訟,要求其作出書面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費1元。

儘管郝言之鑿鑿,仍被眾多網友懷疑是為了靠炒作出名。

之後,世界權威雜誌《科學》刊出華南虎照片;傅德志在其網站繼續炮轟,發帖稱「科學打不死『紙老虎』,我們不得不發出最後的吼聲:舉證、舉證、再舉證!;緊隨其後,周正龍和陝西林業官員帶著七十幾張照片進京彙報;陝西林業方面又「再向虎山行」,現場還原華南虎拍攝情境。

11月12日,郝勁松向國家林業局提出行政複議;傅德志發表聲明,稱周正龍上山回訪拍虎現場是在「赤裸裸血淋淋地威脅」他,表示即使倒下了也要打假到底。而周正龍也作出決定,欲起訴質疑華南虎照片為偽造的傅德志侵犯其名譽權及精神傷害。

華南虎事件越來越像一本武打小說,走向了PK賽和娛樂化。有人在網上以周正龍和華南虎為角色,編起了對話體小說;有人以事件結果設局打賭。

雖經各方交鋒,華南虎事件何時蓋棺定論?沒有人知道。事態發展到今天,照片是真是假,老虎到底有沒有已是其次,更多民眾的注意力轉向對事件所映射出的社會誠信、政府公信力的關注。

信任危機

「華南虎事件沸沸揚揚,人們似乎誰也不信誰了。」社會學家劉志梅指出,是社會的信任體系出了問題。「華南虎照片事件並不是孤立的。媒體不相信當事人,當事人不相信專家,專家不相信政府,而政府又不相信權威的科研機構,科研機構更不相信當事人。事件的演變過程,讓人感覺到社會信任資本的脆弱和無奈。」

「從正常的質疑演變成一出鬧劇,是個值得思考的現象。」陝西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學者石英說,華南虎事件影射出,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已呈現為一種常態。

懷疑本身是一種科學精神。剛開始時,政府公布照片,有人提出質疑,這都是正常的,不盲從、不輕信,是社會觀念的一種進步。但到後來,一些人的質疑開始拋棄理性,毫無根據地一味懷疑,甚至慢慢發展成為人身攻擊,是對科學精神的背離。同時,也是社會信任危機的產物和縮影。

石英說,這種信任危機,源自近年來國內外屢屢曝出的造假醜聞,假冒偽劣商品、假文憑,甚至假成果和假新聞,使公眾對很多東西都表示懷疑。此外,一些公共事件公布方面存在含糊其詞或者不了了之的情況,也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另外,質疑也是因為新聞公布的信息不夠豐富,不能全面展示這一事件的全過程。大家對照片的質疑,與有關部門沒有將照片拍攝、鑒定等更豐富的信息進行傳達有關。

石英說,網路為全民提供了一個發言的渠道,使話語權不僅僅局限在政府手上,是民主文明的進步。但同時應注意網路不能被濫用,網路上的惡意炒作很容易搞起來,要使網路發揮正常的輿論作用,而不是成為謾罵的平台。

一些民眾也對質疑者發出拷問。有網民指出,聲討「造假」本是件好事,但一些人以娛樂的心態對付本該嚴肅的命題,不經思考便人云亦云的態度實不可齲紛爭中,有誰真正關心老虎的命運?關心老虎背後的生態問題?

華南虎事件呼喚社會信任的回歸。社會要正常運行、和諧發展,需要人們之間的彼此信任,因此,從源頭入手,重建社會信任已成當務之急。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8

主題

158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1
沙發
cucku 發表於 2007-11-18 10:17 | 只看該作者
沒錯,這個社會已經沒有起碼的相互信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9: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