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
1萬
7532
四級貝殼核心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2萬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11-7 03:25 發表 chico 胡說 本文由 chico 在 2007-11-7 03:25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學佛,就是學個明白。作佛,就是做個明白人。 首先,明白我本來同佛一樣。佛並不我多什麼,佛有的我本來都有。這話不是我說的,是佛說的。他老人家說六道眾生,本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佛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說,福德和智慧都是圓滿的。那也是我們本來應該過得正常生活。 現在我們的福德淪落到,土裡刨食,勉強糊口。大智慧沒有,就剩了點小聰明。還經常被自己的聰明所誤。 更有意思的是我們有的比反而佛多了。佛沒有自私自利,貪嗔痴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東西,我們都有。學佛,直到成佛就是舍掉這16個字。就是因為這16個字,我們失去了本來應該有的。 再者,要明白我們生活的這個世間。我們生活離不開的人事物。這個世間的真相是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我們要明白這些變化,適應這些變化,善於利用這些變化,盡量爭取在變化之中自由自在。不能等到變化來了,我們還手忙腳亂,哭天喊地。
410
5955
2219
原帖由 問? 於 2007-11-7 04:18 發表 盒子姐,歡迎來訪。 我個人以為,我們不需要一個唯命是從的神,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講道理的老師。佛陀的角色就是老師。
664
6771
離去道別間
信仰佛教,修學佛法;對於當今的每一位佛教徒而言,它所面臨的問題,真是千頭萬緒。除了學佛者本身的人生經歷及生命抉擇種種層次的難題外,更困難更迷惑的是,當今佛教宗派繁多,法門多樣。佛教歷史悠久,時空演變廣泛而遼闊,佛法的延續,因緣無常,條件組合,承傳相續和合而無我,可能由量變而漸漸演化到質變。 對一位不是專業環境專業研究的普通佛教徒,面對如此龐大博雜的"歷史佛教",要他透過學術研究、文獻考證,從南北傳、大小乘、顯密之間、禪凈關係等等有關教義、教史、教製作廣泛理解,而後有系統有次第的抉擇佛法的了義不了義,是究竟或方便,這樣的研究理解佛學佛法,對廣大多數的佛友而言,顯然是緩不及急的。 另有一些佛教徒,認為佛法的可貴處,在於生命體驗的修持,學術文字,說食不飽,舍聞思的勝"解",單刀直入,專務專"修",於是急證速成的法門,又風靡教界,一時之間,既身成佛,次第證果,又隨處可聞。如此邪正難分,佛魔難明,其專修速成而走火入魔,誤己誤人,害家害國,因修行而誤入歧途,執迷難捨,顯然也是病急亂投醫。 對於佛法的修學,我向來主張,尊重學術界研究的業績,在此基石上,再次的修持與體驗。所謂解行並重,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筆者今年春,應紐約佛教會之邀,赴美宏法,得以認識嘉陵居士,相處數日,相知俞深,知道嘉陵居士,在多年對佛教做廣泛的研究后,近日更以"原始佛教"為深入討論,尤其以《阿含經》的"四念處"修行"方法,嘉陵仁者於此再三至意焉!其研究理解及修持體驗,真可說是解行雙資,教證兩得;而其悲心愿力,不忍正法衰,不忍友情苦,又是性情中人,古道熱腸,充分流露於其文字三昧中!筆者接獲其書稿,一字一行,通篇細讀,為之喜歡,為止驚嘆,為止共鳴,真是領略到法喜道樂。
31
277
114
貝殼網友一級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后跳轉到最後一頁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