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皮定均空難毛澤東失愛將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7-10-26 2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悠悠網     2007年10月26日

 1945年8月,毛澤東有生以來第一次乘坐飛機,前往重慶參加國共兩黨和平談判。新中國誕生前後,國民黨空軍頻頻襲擾、轟炸大陸,這讓毛澤東強烈地感受到了來自空中的威脅以及建設一支人民空軍的緊迫性、重要性。正是在他的號召下,人民空軍在朝鮮戰場上與世界頭號空中強國美國的較量中,迅速地壯大起來,從而讓毛澤東由衷地希望親近自己親手締造的人民空軍,乘坐自己空軍的飛機翱翔藍天。然而,直到1956年,毛澤東才「爭」到了第一次乘飛機外出視察的權利。而受到毛澤東讚賞、戰功赫赫的皮定均將軍的不幸遇難,也是在空中……

  建國后毛澤東首次空中之旅-毛澤東大發脾氣

  1956年4月的一個夜晚,劉亞樓辦公桌上連通中南海的專線電話鈴響了,電話是毛澤東親自打來的:「五一」后要南下廣州考察,而且要坐飛機去。

  建國后,按理毛澤東該有專機,但中央為了保證他的安全,作了一條不公開的規定:禁止毛澤東坐飛機。黨的紀律是個人服從組織,所以每次離京,他只能「忍氣吞聲」坐專列了。



  但這次毛澤東親自給劉亞樓打電話,還特彆強調要坐飛機。劉亞樓堅決不同意。他在電話中勸說毛澤東后,深感事關重大,立刻向周恩來、劉少奇彙報,並請他們「勸駕」。

  劉亞樓的擔憂、中央的規定不是多餘的,空軍組建不久,摔飛機的事故時有發生,萬一全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空中失事,黨中央和空軍怎麼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交代?可幾天後,毛澤東的秘書葉子龍給劉亞樓打電話:「主席發脾氣了,此事看來只能這樣定了。」

  政治局對毛澤東此行極為關注,周恩來特別指示劉亞樓,要選擇最保險的機型,用最可靠的機組,所有航空環節上要嚴密操作,確保飛行安全,萬無一失。

  當時空軍只有伊爾—14和里—2兩種運輸機。伊爾—14速度比里—2每小時快120公里,但因裝備部隊才半年,使用時間較短,飛行員對其性能掌握不夠全面;里—2雖然速度慢,但部隊飛行了五六年,性能穩定,飛行員對其掌握比較全面。

  興緻勃勃首乘專機

  劉亞樓經過慎重考慮,決定使用里—2。在飛行員的選擇上,劉亞樓決定把任務交給胡萍,胡萍是專機飛行團團長,飛行技術好,又有執行中央首長專機飛行任務的經驗。劉亞樓還親自對副駕駛、領航員、通訊員、機械員、服務員等一一進行了考察。

  5月3日上午,劉亞樓和空軍政委吳法憲已來到西郊機場。他站在集合列隊的機組前,說:「同志們!今天坐飛機的,是毛主席!這是我們空軍的光榮,也是你們的光榮……」

  機組人員情緒頓時激昂,感到任務和責任的重大。

  8時左右,毛澤東一行來到機場,他從汽車上下來,微笑著仰頭望著飛機。早已在停機坪迎候的劉亞樓邁步向前,向毛澤東報告:「主席,這是一架蘇制的里—2飛機,這架飛機機號是8205,已經飛行五年多了,飛機性能很好,請主席上飛機吧!」

  毛澤東同大家一一握手,邁著穩健的步伐登上舷梯,跨進機艙。隨行的公安部長羅瑞卿、江青和劉亞樓以及毛澤東機要秘書高智、衛士長李銀橋等依次登上了飛機。

  里—2飛機滑出跑道,駛向藍天。在專機起飛前,另一架載著陳伯達、汪東興、葉子龍、侯波及劉亞樓秘書高曉飛、專機團副團長高潮等人的飛機已從這裡先行起飛。

  毛澤東十分關心空軍的建設。早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毛澤東在致開幕詞中講道: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

  經過四個多小時的飛行,飛機於12點30分降落在武漢南湖機場。毛澤東走下飛機前對劉亞樓說:「還是飛機這東西好,飛得快,我們就是要有自己的飛機才行。」

  王任重等湖北省領導及先期到達的陳伯達等人已在機場迎接。

  午餐后,毛澤東休息片刻,飛機也加滿了油。下午2點,飛機繼續起飛,三個多小時后抵達廣州。毛澤東興緻勃勃走下飛機,機場上,只有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廣州軍區政委黃永勝迎接。那時毛澤東到哪裡都不興師動眾,作風從簡,反對前呼後擁。

  臨走前,毛澤東過來同機組人員一一握手告別,讚揚他們任務完成得很好。第二天,毛澤東請機組人員吃飯,吃烤乳豬等廣東菜,機組人員美美地吃上了一頓。

  一場虛驚急壞空軍司令

  5月29日,劉亞樓接到電話:毛澤東一行要回京。他命令空軍副司令何廷一帶3架飛機抵廣州。5月30日,毛澤東乘坐的還是8205號里—2,由廣州飛到長沙。5月31日,由長沙飛武漢。由於北京天氣不好,在東湖等了4天。6月4日上午,空軍司令部氣象處來電話:「北京天氣已好轉,你們爭取下午5點前飛抵西郊機場。」

  中午十二點多,毛澤東、羅瑞卿、楊尚昆等乘第2架飛機,其他工作人員乘第3架,每機起飛時間相隔15分鐘。

  當毛澤東乘坐的飛機飛臨河北上空時,意外情況發生了,一片雷雨雲從西北方向壓過來,飛臨衡水上空時,石家莊地區已是雷電閃閃。飛機只好繞道東行,改飛滄州,再轉向正北。

  飛機改道飛行,延長空中續航時間三十餘分鐘,機場上迎接毛澤東的中央首長,開始還有說有笑,這一突然變故可把中央尤其是空軍首長急壞了。強大的雷電干擾使專機上的無線電設備失靈,聯絡不通造成地面一片忙亂,坐鎮機場塔台指揮的劉亞樓更是如坐針氈。

  負責與飛機聯絡的塔台值班員蔡演威急得大汗淋漓,對著無線電話筒把嗓子都喊啞了,卻沒有一絲迴音。劉亞樓暴跳如雷,沖著蔡演威吼道:「你一定要聯絡上!」

  一小時后,那架姍姍來遲的里—2終於出現在人們焦躁不安的視線里。飛機剛觸地,劉亞樓立即衝下塔台,跑到停機坪,沒等毛澤東走出飛機,他就站在才打開的艙門前,沖著裡面大聲說:「主席啊,嚇死我了!我的腦袋可都掖在褲腰裡了!」

  毛澤東走下飛機,微笑著握住劉亞樓的手,幽默地說:「你還騙我說空軍沒有好的駕駛員,這下我可揭穿了你的鬼把戲了。」

  劉亞樓開心一笑。一會,他突然想到了什麼,轉身對專機飛行員胡萍說:「你怎麼不顛他幾下,嚇唬嚇唬他,看他下次還敢不敢坐飛機。」胡萍愣愣地望著劉亞樓,一頭霧水。

  全國人民愛戴的領袖萬一有個閃失,這責任豈止是空軍司令承擔得起的。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毛澤東,也不是用顛幾下的辦法就能夠嚇退他乘坐飛機的慾望的。

  皮定均將軍空難揭秘

  東山島演習暗雲涌動

  在空軍執行的高級幹部專機飛行任務中,也曾發生過機毀人亡的慘痛事件。

   1976年7月7日,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乘坐直升機視察前沿陣地,因黑雲蔽日,氣流壓頂,飛機不幸與山頭相撞,機毀人亡,以身殉職,隨行的大小幹部及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兒子共13人,無一人生還。

  1976年初,中央軍委批准了自「文革」以來解放軍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方案。5月,演習部隊開進福建前線的東山島。然而,這場軍事演習卻生不逢時———總理去世、唐山大地震、天安門事件、鄧小平下台、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

  東山島風起雲湧,北京派來了不穿軍裝的軍事觀察員,他們要觀察什麼呢?

  軍事演習,無時無刻不牽動著正在醫院治療青光眼的皮定均將軍的心,而來自東山島的消息,常使他坐卧不安,焦慮萬千。

  軍區工作組的一份報告反映,這次演習指導思想混亂,沒有以準備打仗為指導思想;政治運動佔用訓練時間過多;演習科目有20%不落實;基層部隊軍心不穩。在演習部隊有人提出,要把批鄧作為這次演習的指導思想,甚至還有一位師級幹部提出要把批鄧和批蔣結合起來……

  「胡來!」皮定均拍案而起。

  面對這一切,他在醫院待不住了。

  1976年7月7日上午9點,皮定均乘坐伊爾—14軍用值班機離開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蔣亭陪同前往,他們要先到漳州,再從漳州機場轉乘直升機到東山島。

  飛機驟然飛上藍天,銀色的機翼緩緩地掠過城市、村莊和田野。坐著空軍的飛機,皮定均的記憶深處,閃現出參與指揮的「1·9」空戰。

  1966年1月9日下午,國民黨空軍一架HV—16海上救護機從馬祖返航。由於這是一次極秘密的軍事行動,為了迷惑福建前線的空軍部隊,狡猾的國民黨空軍採取無線電佯動。

  身在軍區指揮所的皮定均和軍區空軍的領導早就看穿了敵人的把戲。

  國民黨空軍折騰了幾次,見海峽對岸沒有動靜,總算放心了。幾個小時后,敵機終於起飛了。此刻,前線的雷達部隊報告:「馬祖東南發現敵機一架,航向120度,高度300米,時速300公里。」

  早已待命的殲—6雙機迅速起飛接敵,經過四次輪番進攻,敵機中彈墜海。

  當天,新華社發布新聞:

  我空軍部隊今天在華東地區上空擊落竄入我沿海騷亂破壞的美製蔣機一架。

  新聞只有短短的32個字。當時,只有皮定均和軍區空軍等少數人,以及台灣國民黨方面才會明了這32個字新聞沉甸甸的分量。

  毛澤東批示:皮有功,少晉中

  事情的起因在1月8日深夜。福州軍區守備7師船運隊一艘50噸登陸艇,從馬尾運送物資去青霞浦。戰士吳獻狗等3人,突然開槍打死其他7人,駕艇逃向馬祖投敵。

  1月9日上午,台灣國民黨軍派一架C—47從嘉義起飛到馬祖接吳獻狗等人,飛機降落時,由於動作失控,下滑中撞壞了翼尖,不能起飛,只好電告台北,請另派飛機,很快一架HV—16海上救護機從嘉義飛抵馬祖。並準備在台北機場召開300人參加的歡迎會。

  當時的國防部長林彪接到事故報告后批示:我們最擔心的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國防部長的批評言猶在耳,皮定均當然覺得無地自容。然而,將軍是一位極有心計的人,當一些人在忙於批評部隊、忙於檢討自己時,一個大膽的作戰方案在他心裡醞釀成熟。

  於是,便有了前面所記的那場精彩的空戰。據戰後查明,那架HV—16海上救護機上乘坐的人員有:吳獻狗等人和國民黨軍的一位政工處長,全部喪命。

  皮定均不愧為人民軍隊的一位傑出的指揮員、足智多謀的將軍。早在1946年的中原突圍中,就寫下了自己軍事生涯中最輝煌的一頁。

  在那場震驚全國的中原突圍中,皮定均率部歷經24天,行程兩千多里,擊退蔣軍多次圍追堵截,勝利到達蘇皖解放區。不可思議的是,在中原突圍的眾多部隊中,只有皮定均旅被成建制地帶出來。突圍前7000餘官兵,突圍后還是7000餘官兵。

  如果說中原突圍是迎擊國民黨全面進攻的首戰壯舉,那麼皮定均旅東進突圍則是這次壯舉中的一個驚人奇迹。1955年第一次授銜時,皮定均因資歷等原因,最初被定為少將,當名單呈送毛澤東審批時,毛澤東大筆一揮,在皮定均名字下寫了6個字:「皮有功,少晉中。」

  於是,皮定均被授予中將軍銜。

  空中遇難領袖痛失愛將

  上午10時10分,皮定均一行乘機到達漳州機場。天氣驟變,陰沉沉的天空布滿了灼熱的雲層。

  漳州機場一架米—8蘇制直升機早已待命。

  「準備好了沒有?準備好了馬上就去!」皮定均問前來迎接的空8軍李副軍長。

  「報告首長,一切準備就緒。」李副軍長向司令員行了一個軍禮。

  這時,負責飛行的一位副團長前來報告:「接到氣象室報告,前方航線雲層底高4000米,現在放飛……?」

  蔣亭望了望陰雲密布的天空,說:「皮司令,天氣不太好,我看是不是等一等再說!」

  在停機坪上,皮定均不安地來回踱步。他一會兒舉手看看錶,一會兒抬頭望望天,臉上的神態愈加憂慮。上午10時40分,皮定均停住腳步,向李副軍長問道:「能不能繞過雷區?」

  「我看問題不大,飛機飛得低一些,只要看得清公路,沿著公路飛就行。」

  蔣亭副司令員雖然心中不快,但也不好再說什麼。

  皮定均一行登上了米—8直升機。飛機騰空而起,以每小時240公里的速度向東飛行。

  但是,在20分鐘以後,地面和飛機的無線電聯絡突然中斷了。機場指揮員有了不祥的預感,手握話筒不停地高聲呼叫,對方再也沒有任何回應。標圖桌上的航線截止在漳浦的灶山,時間是11時15分。

  部隊和地方上的有關部門,立即派出人員尋找,終於在海拔580米的灶山的480米處,找到了米—8直升機的殘骸,機上13人全部遇難。

  還沒有來得及前往軍事演習的前線陣地,鎮守祖國東南大門的聲名顯赫的將軍就這樣匆匆地去了,終年62歲。

  毛澤東痛失愛將,在皮定均的追悼會上,他送了他一生中最後一個悼亡花圈。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7: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