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青年報: 高收入假相掩蓋大學青年教師的無奈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9-5 05: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edu.sina.com.cn/l/2007-09-04/1502139119.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4日 15:02   中國青年報
  作者:畢詩成

  幾天前,有媒體刊發了在網路上已經「熱炒」的南×大青年教師的辭職信——《高校青年教師請辭透著一份沉重》,作者信中直言自己的工資只有兩千多元,比較低微,在物價普遍上漲的今天,有點捉襟見肘。記者在採訪時一些大學教師也對此表示肯定,認為這個問題帶有普遍意義。

  從阿憶先生網上曬工資抱怨收入不夠花,到青年教師給校長發出沉重的辭職信,作為被稅務部門認定為「高收入人群」的高校教師,「賺多少錢」似乎又成了一個問題,並且還「帶有著普遍的意義」。

  大學教師收入高嗎?好像是,要不怎麼會成為稅務部門「關照」的對象?聽說某大學的一批教授集體跑到沿海某城市去買第二套、第三套,或第N套房,把人家當地的房價都炒起來了。

  大學教師收入低嗎?好像是,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人抱怨,甚至憤然辭職?筆者有很多年輕朋友就在大學任教,碩士畢業當上講師,一個月工資全部加起來一千元左右的大有人在。

  所以,談大學教師的收入問題不能一味地說高還是低——有高的,高得離譜;有低的,低得寒心。資格老的,職稱高的,有官職的,工資、待遇、房子、項目,什麼都會向其傾斜;而對年輕教師而言,工資低,津貼少,課時多,卻分不上項目。

  表面看來,這很合理。你總不能期待愣頭小子一進大學門就有教授、博導的收入吧?論資排輩有時候是最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

  有差別沒有錯,但現在要面對的問題是,這種差別已經脫離了應有的底線,表現出很多畸形,已經開始影響到高等教育的長遠發展。高校收入一般分科研與教學兩部分,大批年輕教師報研究項目根本排不上隊,拿到項目的機會非常少,而教授、博導們,尤其擔任了行政職務的院長、處長、校長們,動輒就能拿到幾個甚至十幾個科研項目,然後使喚大批年輕教師「打工」,完成這些項目。而在教學這一塊,由於課時費非常低,有的甚至每節大課只有七八塊錢,所以去上課的多是些年輕教師,教授們給本科生上課,都需要國務院總理去「動員」。

  由於高校資源過度地向權力、權威傾斜,大批年輕教師成為高校資源的「分母」,卻沒能享受到多少發展帶來的成果。結果是什麼?各顯神通的年輕教師就會做出如下選擇:一是急功近利地急就論文,甚至抄論文,然後掏版面費去發表,希望按照僵化的杠杠,快速「熬成婆」,評上職稱。結果是中國教師的科研速度世界一流,毫無用處的論文充斥天南海北。二是努力找關係,混上個一官半職,然後希望在職稱、科研項目申報上「近水樓台」。秉持如此思維,一些「熬出來」的教師一旦拿到項目,就把科研經費當成生活補貼了,甚至把洗腳費都拿來報銷,也就不足為奇了。再有一些人,便跑到社會上再找個職業作為「主業」,或者到缺少師資的民辦學校去兼職,一周上三四天課。筆者就親耳聽過一位著名民辦大學的校長驕傲地宣稱:我們80%用的是公辦學校的教師,花點小錢,用人家的教師辦好我們自己的學校才是真本事!

  想想看,這哪一種「尋出路」的方式能有利於中國高等教育的長遠發展?

  不錯,擴招了,大學教師的需求量大增,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也在所難免。但要麼拔高選拔門檻,寧缺毋濫;要麼放寬在學歷上的「只要博士」之類的局限,吸收更多的社會實用人才。以人員素質降低(意思說不值得給他們高一點的待遇)為借口,把國家在高等教育上增加的投入,大力向既得利益者傾斜,既是對青年人的不厚道,也是對高等教育發展的不負責任。

  筆者不是要呼籲國家加大對高校的教育投入,因為在現有的高教體制面前,投入多少錢都不會夠——只會建出更豪華的校舍,讓既得者更富有。筆者想指出的是:大學教師收入的「整體增長」,只是一個假現象,在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之下,大批本該得到扶持的年輕教師正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這種不公平,很可能將危害中國教育的長遠發展。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04: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