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七篇 奮鬥】第二講 奮鬥的重要性

[複製鏈接]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ckbird 發表於 2007-9-5 0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穆斯林兄弟們:
  我曾向你們解釋過「迪尼」、「沙里亞」及「爾巴代提」的意思,現在再加複習一下:
  「迪尼」的意思就是順服;
  「沙里亞」就是法律;
  「爾巴代提」意指勞役(Servitude)。
一、「迪尼」的意義
  假如你聽命於某人,承認他是你的領導,這就表示說,你接受了他的「迪尼」,你順服了他。於是他就是你的領導,你就是他的部下,他所頒布的命令對你而言,就是法律,就是「沙里亞」。於是他所要求的你都一一服從,他的命令你都一一執行,他所禁止的你都不去做,你的所作所為,都不逾越他所規定的範圍。在你們互相關係上,在處理事務上,在訴訟及爭辯上,你都遵照他的訓令,接受他的決定,……你的這重態度,就叫做勞役(Servitude)或「爾巴代提」。
二、一個人不可能有兩個「迪尼」
  明白了這點,你就很容易懂得,一個日呢不能有兩個「迪尼」的道理。因為在眾多的「迪尼」當中,你只能選擇一個。在眾多的法律之中,你或許會說,可能另有方式……在信仰方面,我接受某一個領導,而事實上我服從另一位;我們崇拜某一位,而事實上我們侍奉另一位;我們內心信奉某一法律,而在日常生活上依照另一法律。我對這些說法的答覆是:無疑地這麼做,而且事實上,你們也這樣做,可是這是「舍勒克」(拜了他神)。而這個「舍勒克」完全是虛假的。事實上,你只服從他,你是他的「迪尼」的追隨者,你自稱他是你的領導你卻不服從他,而你卻說他的「迪尼」,就是你的「迪尼」,這不是胡說嗎?即使你心目如一,又有何用?你日常生活逾越了他的「沙里亞」,你又聽從了另一個「沙里亞」。你卻自稱信奉某一「沙里亞」,這是毫無意義的。你自稱崇拜某人,並在他面前叩頭,可是在現世中你卻侍奉別人,則這個叩頭完全是一種假動作。事實上,你所崇拜的是另一位,你只向他奉獻你的「爾巴代提」,你執行他的命令。由於他的命令,你行為上有所約束,你在他規定的範圍之內工作,你一切行事均依照他的制度,你按照他規定的範圍之內工作。按照他的規定作商品交易。你的業務聽他裁決,根據他的「沙里亞」,你們規範了彼此間的關係,劃分了彼此間的權利。由於他的命令,你將心、腦、手、足、財產甚至生命均交由他處理。所以,不管你信仰什麼,假如日常言行有違信仰,那麼這個日常的言行就構成了不可磨滅的事實。在這種情形之下,已無信仰的餘地,即或有信仰也毫不足道。如果事實上,你是屬於某一國王的「迪尼」,則沒有容納安拉之「迪尼」,或是德國人的「迪尼」,或是你自己國家的「迪尼」,也是 一樣都沒有容納安拉之「迪尼」的餘地。如果你是屬於安拉之「迪尼」。同樣地,你將沒有容納其他的「迪尼」的餘地。無論如何,請充分了解,何處有「舍勒克」,何處就充滿了謊言。
三、每一個「迪尼」都要權力
  弄清這一點,人們自然的到一個結論。不管那一種「迪尼」,沒有不希望攫取大權的。群眾的「迪尼」也好,國王的「迪尼」也好,某黨派的「迪尼」也好,安拉的「迪尼」也好,每一個「迪尼」都希望建立自己的政權。沒有政權的「迪尼」就好像一座建築的圖樣只存在你頭腦中,地面上看不到這座建築,你事實上,住在一座已建成的建築中,那腦中的圖樣又有何用?你從這座建築的大門進進出出,上有屋頂,四周有牆,你必須依照原圖樣將你的家安置其中。那麼,你住在一個別人設計的建築中,而你的頭腦中有的卻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圖樣。即使你對此圖樣深具信心,又有何用?假如你一直住在這座人家蓋好的建築中,那麼,那個圖樣將永遠存在你的頭腦中。只有建築在地面上,有屋頂牆壁可以住人的房子才叫建築物。和這個例子一樣,事實上,日常生活完全依照另一個「迪尼」,光是相信「某一個『迪尼』是真實的」是沒有用的,正如同想象中的圖樣不能算是一個建築,想象中的「迪尼」也不能叫做「迪尼」,沒有人能依靠想象中的「迪尼」而生活,正如同沒有人可以住在想象中的藍圖中一樣。一個「迪尼」必須在地球上建立權威,制定法律,頒布法令以規定日常一切生活,這才叫做真正的「迪尼」。所以每一個「迪尼」都依自己的需求建立自己的政權。只有它才是「爾巴代提」的對象,只有它的「沙里亞」才可施行,必如此才可稱為安拉的「迪尼」。
四、舉例說明
  (1)民主的「迪尼」
  群眾的「迪尼」是什麼意思?一個國家的最高主權操於人民之手。他們用自己訂出的「沙里亞」來治理自己。國內所有的人都應服從、效忠他們自己的民主政權。好,除非這個國家真正由民主力量來統治,由民主法律來規範,則這個「迪尼」怎能成立?假如這個國家是由另一個民族或一個國王在掌權,那麼群眾的「迪尼」在哪裡呢!即使有人相信群眾的「迪尼」,讓他自我陶醉去吧!只要國王的「迪尼」,或另一民族的「迪尼」存在一日,他就不會有群眾的「迪尼」。
  (2)君主的「迪尼」
  這種「迪尼」規定國王為最高主權,大家應服從他,只有他的「沙里亞」可以施行。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這國王不成其為國王,自也不能成為最高的統治者。假如群眾的「迪尼」一旦建立,則君主的「迪尼」自然煙消雲散。
  (3)英國的「迪尼」
  我們看到英國的「迪尼」,也就是現在的印度的「迪尼」。這個「迪尼」之所以存在,是由於印度的刑法、民法等都由英國人來執行。你的一切日常生活都在英國人規定的範圍中活動,你們大家都對英國人唯命是從。在這種「迪尼」籠罩之下,你們或許能信仰其他的「迪尼」。可是其他的「迪尼」已是無活動的餘地了。如果印度的刑法、民法等一旦停止實行,英國人的命令一旦無人聽從,請問英國的「迪尼」還有何意義?
  (4)伊斯蘭的「迪尼」
  伊斯蘭的「迪尼」,其基礎是,只有安拉是土地的主人,是所有人的君王。因此必須聽從他,侍奉他,人類生活規範應遵照他的「沙里亞」。伊斯蘭說最高之權掌握在安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安拉的意旨必通行世界。法院的裁判應依他的「沙里亞」,警察應當依照塔吊戒律維持秩序,金錢交易應當符合「沙里亞」的法律。稅捐應當遵照他的指示而徵收,並依他的指示而使用之於特定的對象,民法及軍隊應依他的命令而運行,人民所有精力,均須用於他的道路上。還有,應當遵照他的訓示,唯獨敬畏安拉,所有人民應只對他忠順。很明顯地,要達成裝卸目標,必須建立一個安拉的王國。這樣的「迪尼」,怎能與其他的「迪尼」合夥呢?有哪一種「迪尼」承認可以與其他「迪尼」合夥的?和其他的「迪尼」一樣,安拉的「迪尼」也要求所有權力必須掌握。相對地,其他「迪尼」應加以制止,否則不能要求人民服從。這個「迪尼」一旦運作起來,什麼人民的「迪尼」,國王的「迪尼」,資本主義的「迪尼」均不能存在。總之,不能容許另一「迪尼」的存在,如果有別的「迪尼」,伊斯蘭的「迪尼」就不可能存在,你即使承認它是安拉的「迪尼」也是無濟於事。
  關於這一點,古蘭曾一再強調:
  「他們只奉命崇拜安拉,虔敬信主,正直不阿,守拜功,付天課,這就是正直的宗教」(《古蘭經》98:5)。
  「決定只屬於安拉,他已命令你們,除了他不可拜別的」(《古蘭經》8:39)。
  「一切決定只歸安拉,他命令你們只崇拜他」(《古蘭經》12:40)。
  「誰希望與他的主相會,就叫誰力行善功,叫誰不要以他物與他的主受同樣的崇拜」(《古蘭經》18:110)。
  「難道你沒有看見嗎?那些自稱信仰今昔所降經典之人,雖然奉命要棄絕叛逆,卻在爭辯時,去求叛逆為他們裁判……我派遣使者,只是為要人奉安拉的命令而服從他」(《古蘭經》4:60、64)。
  我已向大家闡明過「爾巴代提」、「迪尼」及「沙里亞」,大家一定很容易明白上述經文之涵義。
無、「奮鬥」(吉哈德)在伊斯蘭中的重要性
  現在非常清楚了,為什麼奮鬥在伊斯蘭中如此重要?就像其他所有生活制度一樣,安拉之「迪尼」,並不以為你單單承認它的真實。單單作著形式上的禮拜作為你的信仰標誌,就感到滿意,你不跟隨這一個「迪尼」然後又去侍奉另一個「迪尼」,甚至你也不能跟隨這一個「迪尼」,同時過著另一種生活方式。所以,假如你真正認為這個「迪尼」是真實的,那就別無選擇。只有盡你最大力量來確立這個「迪尼」。你或是不遺餘力地來確立這個「迪尼」,或為此而捐軀,這是測驗你的信仰真誠的試金石。假如你信仰純正,則生活在另一種生活制度之下,你就睡不安枕,當然更不會為那個制度效勞,安享那個制度的成果。你對這個「迪尼」有了堅定信仰之後,你就會感覺到生活在另一個「迪尼」之下,如同睡在荊棘上一樣,吃東西就像吃毒藥,吃水果就像吃苦果,就覺得不確立這個真實的「迪尼」就一刻不能安寧。假如你生活在別的生活制度中,卻甘之如飴,樂不思蜀,嚴格地說,你就不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不管你如何誠心地守拜功,花費時間去參悟,去研讀古蘭聖訓,去研討伊斯蘭哲學,都沒有用,這就是與其他「迪尼」妥協者的情況。對於這些效忠其他「迪尼」的偽信者,或為引入其他「迪尼」(如群眾的「迪尼」)而奮鬥者,我的看法如何?死亡已不遠,到時候安拉自己會將他們今生所致力的放在他們面前。假如這些人自認是穆斯林,那就太荒唐了。假如他們還有智慧,他們就應當弄明白,接受一個真正的「迪尼」,而又為另一生活方式作宣傳,或是為之效力,這完全是一種自相矛盾。水與火或學可以共存,可是他們的行為絕不能與信仰安拉共存。
  古蘭在這一方面的訓示,不能一一援引,茲擇數段如下:
  (1)「人們以為他們可以自由地說:『我們已通道了』而不受考驗嗎?你確已考驗了他們的先人。安拉知道誰是說實話的,誰是假裝的」(《古蘭經》29:2-3)。
  (2)「有些人說:『我們已信安拉了。』可是當他們因安拉而受迫害時,他們誤以為人類的迫害是安拉的懲罰。如果你們主降給勝利,他們就說我們是(一直)和你們在一起的。難道安拉不是最清楚世人的胸襟嗎?安拉的確知道誰是真信者,的確的誰是偽信者」(《古蘭經》29:10-11)。
  (3)「安拉不至於讓穆民常處現狀(真信者與偽信者混在一起),他不將善惡分開絕不停止……」(《古蘭經》3:179)。
  (4)「你們以為安拉看不出你們當中誰是在奮鬥,誰是捨棄安拉,及其使者,以及眾信士,暗中與他人相勾結,你就引為自得,可以平安(不受考驗)了嗎?」(《古蘭經》9:16)。
  (5)「難道你沒有看見與安拉所譴怒者結交的人們嗎?這些人既不屬於你們,也不屬於他們,……這些人是惡魔的黨羽,當心啊!惡魔的黨羽註定是失敗者,違抗安拉及其使者的人(即反抗確立真理之『迪尼』的)必居於最卑賤者之列。安拉已經昭示:安拉是至剛的,萬能的」(《古蘭經》58:14、19、20、21)。
六、認清真正穆民的標誌——奮鬥(吉哈德)
  由上引經文,事情更清楚了,當世界上出現若干其他生活制度,而一個穆民正好生活其中時,要證明他是一個真正穆民,就要看他消除假「迪尼」,建立真「迪尼」之努力了。假如他是朝這一方面奮鬥,用盡全力,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甘受一切損失,那麼不問成敗如何,他已證明自己是一位真正的穆民。可是如果他與當權的假生活制度妥協或參與其事,那麼。假如他仍自稱有伊瑪尼,他就是一個騙子。
七、不奮鬥就不會有改變
  此外,上引經文,對借口建立真「迪尼」有困難的人,提出了答覆,很明顯地,每當建立真「迪尼」的努力開始時,若干假「迪尼」當然擁有權勢,它有軍隊及所有經濟資源並統治整個生活面。要想以另一個「迪尼」來取代此一正在走紅的「迪尼」,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掉以輕心,這個任務一輩子也別想完成。假如你想在假「迪尼」的卵巢下,坐享安樂,同時又想建立一個真「迪尼」,這無異於痴人說夢,絕無可能。如欲達成此目的,必須準備棄絕所有既得之利益及享受,勇敢地不惜任何犧牲走上征途。「為主道而奮鬥」(費賽比令倆)就是立志負此艱巨任務者的職責。而這種人,通常為數不多,至於那些雖有志追隨真「迪尼」,可是態度不夠嚴肅的人,則不宜說大話,這種人只宜於坐享安樂,為私慾而工作。當那些在安拉道路上艱苦作戰者終於獲勝,以犧牲換來一個真「迪尼」時,這些人就跑出來說:
  Inna Kunna Ma』akum
  (意為:我們當然是你們的夥伴;現在分給我們應享的一份吧!)

                                                    一九八七年九月三日譯畢
                                                       ABIDJAN,象牙海岸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沙發
柏桐 發表於 2007-9-5 2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kickbird 的帖子

有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9: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