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在美MM,喝杯茶、喘口氣兒,到這裡來看看

[複製鏈接]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4 17: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累了吧,喝杯茶、喘口氣兒。你說: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7-8-24 09:25 發表
狂汗哪!怎麼給做比喻解釋邏輯都沒有用啊。同學們,你們誰看懂了明德學長的邏輯,指點指點吧,我是死活沒招兒啦!


其實,你一開始就進入了MD的埋伏圈,我當時凈顧著—格物了,一看不對,先溜了
先看看MD設定的前提----埋伏圈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3 06:37 發表
佛家的「至善」就是心,他們宣稱「心外無法」。
基督徒的「至善」就是神,他們宣稱「因信稱義」。
沒有信仰的人承認「至善」的存在,但他們不知道它是「心」還是「神」。


看到了?沒有第四種:沒有信仰的人,不承認「至善」的存在。
任你怎樣,他認定你就是第三種人了,但他們不知道它是「心」還是「神」的那種人。

再看: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02:30 發表
我說有至善,我沒有強迫任何人接受某某就是至善。


再看紅字部分: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3 07:59 發表
1、我不是「沒有信仰的人」。
2、無神論也應該算是信仰,不過是「反信仰」,它現在因科學的名義借屍還魂,很能迷惑一部分人。
不管承認不承認,至善都是存在的。至善就是永恆。
不承認至善存在的人,大多如伍子胥所說:日暮途遠,故倒行逆施(這裡不是什麼貶義,就是做事不合常理)。


你再問,MD就開始打岔了,給你往溝里引: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05:32 發表
我說你沒有亮出你的至善,你引證說無神論不相信有至善。你把至善和神劃了等號,情有可原。胡錦濤的話語體系裡,「和諧」就是至善;科學工作者眼裡,科學就是至善,儘管科學只是一種方法。

1、先栽你一贓:紅字,再看開頭的綠字
2、再打岔把你打入另冊:你這種沒信仰的不是不相信致善嗎(靠不上神的邊,也靠不上心的邊)那也得給你扣上一個-----也不知是榮幸呢。。。還是---反正把你和胡錦濤、科學工作者放一塊兒了,用心何。。。。(反正現在要相互尊重,請斑竹們看著辦吧)

在此之後,MD繼續傳播: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4 08:57 發表
對一個人來說,「神」或「至善」都重要的,且是唯一的。格格巫對你來說無關緊要。
我的前提是每一個人都有「至善」,你說你是無神論者,沒有至善,那你是不是自己默認神就是至善了呢?不承認也不要緊。


如此而已。
最後,你再看看MD說的第三種人:
原帖由 明德 於 2007-8-23 06:37 發表
沒有信仰的人承認「至善」的存在,但他們不知道它是「心」還是「神」。


MD和你談論過「心」嗎?他硬要把你和「神」連到一起,這裡有對人的最起碼的尊重嗎?!

我也得喝杯茶、喘口氣兒了。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沙發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24 17:08 | 只看該作者

實在是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3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4 17: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帖子太多了,要理出來,也挺費勁兒的

我心裡挺佩服MD的,舌戰群儒、筆走龍蛇,就是使用的方法,讓人有些不同的看法。

我相信,MD心如明鏡,但是欺負家園本來就不多的MM,不能不讓人拿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4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24 18: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zgb9333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5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7-8-24 2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zgb9333 的帖子

啊?這樣啊?我還以為他是無意中鬧了個邏輯錯誤呢,一直想用各種方法來幫他理清楚。卻原來是有意為之來專門,這個這個 ~~~

我自己砸自己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6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7-8-24 21: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gb9333 於 2007-8-24 17:01 發表
用心何。。。。(反正現在要相互尊重,請斑竹們看著辦吧)

甭勞版主的大駕,我說出來吧:
要麼心術不正,要麼小學沒學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7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4 21: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在美一方 的帖子

我剛到這裡后不久,就發現有的人在討論中使用各種小手段,要麼混淆概念,要麼轉移話題,或者。。。。感覺就是有的人還不如叫攪T呢。

搞科研的吧,就是太嚴謹、太認真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8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4 22: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鄉下人進城 的帖子

你說他:要麼小學沒學好。可他都到大學了

說到小學,我想我對孔孟之道也就是小學水平,結果弄出來一個大學的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看著人家一口咬定:「至善」就是神

不甘心聖人被糟改,只好勉強上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9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7-8-24 22:24 | 只看該作者

「小學」與「大學」的區別

「小學」與「大學」的區別------趙宗來

    「大學」相對於「小學」而言。
    朱子《大學序》中說:「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所以分也。」
    由此而言,「小學」的內容是所有人都應該學習的,「大學」的內容則是雖然人人可學,但不要求每人都必須學習的;「小學」的內容都是應用性或技術性的知識技能、人生最基本的禮儀習慣,「大學」的內容是從政者應該掌握的原則。
    「灑掃、應對、進退之節」,這是人生基本的禮儀與習慣。一個人連如何灑掃都不知道該怎麼做,當然不應該;不知道如何應對,怎麼與人交往呢?不知道進退之節,也就不知道怎麼自重和尊重別人。
    「禮、樂、射、御、書、數之文」,此六者可謂之「小六藝」,都是應用性或技術性的知識技能。這裡的「禮」是人生的基本禮儀,由此而使人知道在何時何地該做什麼、怎麼做;「樂」是知道應該在什麼情況下唱什麼樣的歌、用什麼樣的音樂,就像「國歌」不能隨便在任何場合演奏一樣;「射」的形式是射箭,但是,其意義卻不僅僅是射箭,因為這涉及到將來的「選士」方法——在參加「射禮」的時候,箭不僅要射中靶子,而且不能達不到靶子,也不能射過了靶子,所以,是掌握準確度和力度的訓練,當然這也與習武練身、保家衛國有關;「御」是指駕車技術,從中可以學習如何控制駕車的動物與車子的行進速度及方向——修身、治國又何嘗不像是駕車呢?「書」側重於現在所謂的「書法」,一個人不會寫字當然不好,字寫得不好也不應該,練習寫字的過程也是修身養性的過程;「數」是指計算能力,簡單的計算不能不會,因為人生離不開計算方法。所以,這些雖然是應用性或技術性的知識技能,但學習和練習的過程卻不僅僅如此,同時,也是修身養性的基礎。
    學習「大學」的內容,目的是要那些有可能從政的人先知道「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所以,教之詩、書、禮、樂、易、春秋——此六者可謂之「大六藝」,皆為所謂「大學之道」,就是修身治人之道。其中《詩經》告訴我們修身的原則與方法,《書經》告訴我們從政的原則與方法;《禮經》告訴我們如何使秩序穩定,《樂經》告訴我們怎樣達到和諧;《易經》告訴我們怎樣效法天地之道,《春秋經》告訴我們如何把天地之道應用於人道。這些是修身與從政的大原則和標準,學習了這些,才可以做到不僅「知其然」,而且知道「所以然」。
    順便說幾句,從此而言,華夏傳統的教育,不是「一刀切」的。「小學」是對所有人的教育,「大學」是任何人都可學,卻又不要求百姓都學習的。因為畢竟不能讓所有人都去從政,也不該如此;不能讓所有的人都去當「學者」,畢竟人的資質、能力千差萬別,而且各有所長,畢竟我們的社會需要各個方面的人,士農工商都需要有。一個人學習了「小學」的內容之後,要從政就必須學習「大學」的內容,否則,難以保證「仁民愛物」;不想從政,而只想獲得一種養家糊口的技術,可以自己去拜專業的師傅學習,如木匠、瓦匠、中醫等「百工巫醫樂師」;實在是什麼專業技術也不學,也可以務農、從商等等。
來源:http://bbs.zdic.net/viewthread.php?tid=11304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0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4 2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鄉下人進城 的帖子


在家園個談個的信仰,應該是談各自的信仰教育自己如何做人,而不是比個大,(好像在挑雞蛋

你看孔孟之道:小學教你學做人,在教你如何與別人交往,十五歲以後才上大學呢:

明德、親民、致善。這部分其實用現代語言就是:

學習人的管理、公司的管理、直到執政黨當選,管理國家,如此而已。根本和神沾不上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11
confuse 發表於 2007-8-25 12:30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對待這種人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問,讓他自己把他真實的想法說出來。當然,他會跟你繞,不停地偷換概念,所以需要頭腦清醒地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12
王劍 發表於 2007-8-25 13:1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gb9333 於 2007-8-24 17:01 發表
累了吧,喝杯茶、喘口氣兒。你說:

其實,你一開始就進入了MD的埋伏圈,我當時凈顧著—格物了,一看不對,先溜了
先看看MD設定的前提----埋伏圈

看到了?沒有第四種:沒有信仰的人,不承認「至 ...


高人湊是高人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言論自由,但不保護詆毀他人、造成公眾恐慌、攻擊性語言、煽動犯罪、煽動反政府和暴力推翻政府等言論。

獨輪運人士,別以為你們的言論方式會受任何國家法律保護,罵你們,那是輕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
chico 發表於 2007-8-25 2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zgb9333 的帖子

沒有信宗教的人,自家的明德不比有信仰的少一絲一毫。這些人,明了明德。為人處事依自己的明德,實踐自己的明德。最後的歸宿就是至善。至於再給至善披件什麼外衣,那是個人喜好的事。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4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7-8-25 22: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8-25 22:11 發表
沒有信宗教的人,自家的明德不比有信仰的少一絲一毫。這些人,明了明德。為人處事依自己的明德,實踐自己的明德。最後的歸宿就是至善。至於再給至善披件什麼外衣,那是個人喜好的事。


嗯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15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7-8-25 23:0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8-25 22:11 發表
沒有信宗教的人,自家的明德不比有信仰的少一絲一毫。這些人,明了明德。為人處事依自己的明德,實踐自己的明德。最後的歸宿就是至善。至於再給至善披件什麼外衣,那是個人喜好的事。

以前我說過,用鬼神的淫威逼嚇出來的道德是偽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6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8-26 00: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 chico 的帖子

多些大師的理解和鼓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7
chico 發表於 2007-8-26 0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 zgb9333 的帖子

和你有同樣的感覺。所以就臨時抱佛腳。查找明德。。。。。。至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9 00: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