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什麼魚」開始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09-6-27 2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沈澤瑋 (2009-06-20)

  有人說,要看台灣的風景,去花東(花蓮、台東),要認識台灣的歷史去台南。也有人說,台灣的歷史從台南開始,台南的歷史從安平開始,安平歷史則是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歷史。

  作為台灣的古都,台南歷經了1624年起的荷蘭佔據時期、1662年明鄭時期、1683年清領時期、1895年至1945年的日治時期,從古迹、建築物到小吃,幾乎樣樣都從歷史的主軸里延伸開來。

  筆者的第一堂歷史課就從「什麼魚」開始。

  在度小月餐館用午餐時,老闆娘介紹說,虱目魚之所以叫虱目魚,是因為鄭成功喊了一聲「什麼魚」。傳說,鄭成功1661年率軍渡過台灣海峽,從台南鹿耳門登陸台灣時,受到漁民歡迎。漁民獻上當時最營養最好吃的魚種給鄭成功,鄭成功順口問了一句:「什麼魚?」,可能因為口音太重,漁民們聽成了「虱目魚」,所以就將魚定名為「虱目魚」。

  虱目魚在台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人工養殖歷史。多年來,虱目魚融入南部農漁村的生活之中,融入南部民眾的生活之中,培育出一種特別的情感,所以也被稱為「南台灣的家魚」。像是台南官田人、前總統陳水扁就對虱目魚情有獨鍾。據媒體報道,阿扁最愛吃干煎虱目魚,即使被關在看守所裡頭,家人也會為他送去這道家鄉美食。

  小吃帶出了歷史傳說,而建築面貌的改變則訴說著政權替換的故事。

  資深古迹解說員李清山先生指著南門町的一個停車場說,在日治時候,這裡是主祭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神社,能久親王在1895年帶領日本兵到台灣,展開數個月的乙未戰爭,後來被神格化。到了國民黨執政時期,那座日本神社就變成了忠烈祠,現在又成了停車場。

  安平區石門國小的禮堂也一樣,荷蘭時期是教堂,後來鄭成功來了就改為媽祖廟,再後來日本人進來,一陣血腥殺戮之後,廟就毀掉了。

  來到孔廟,筆者走過了張銘清倒下的那片空地,也匆匆追尋孔廟歷史所走過的痕迹。

  建於1665年,它是台灣第一座孔廟,也是台灣第一次舉行祭孔典禮的地方,被稱為是「全台首學」。大成殿內懸掛了14方清初至今的元首賜匾,包括八位清帝,以及民國后的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和馬英九。

  李先生笑說:「所以啊,為什麼要做總統,因為只有總統賜的匾額才掛上去,副總統都沒有。」

  他也說,華人地區裡頭,只有台南孔廟能夠和山東主廟平起平坐。台南建築雖然小得很多,但勝在收藏完整,2006年,曲阜孔廟人員還來到台南孔廟學習釋奠大祭。

  台南這座府城,確實有著其他台灣城市所沒有的豐沛歷史味道。但因為城市整體的歷史感並不喧嘩,如果匆匆一瞥,實在很難領略其中的深層意涵。有台灣朋友就認為,如果要營造深刻的跨世紀感受,要讓觀光客體會陳年風味,當局得做出更有系統的規劃。

  而從筆者的南洋眼光看去,直覺台南市區有點像馬六甲。這兩個地方,都有其不同的歷史背景,一個與鄭成功有關,一個與鄭和有關。雖然兩位鄭先生沒有關係,但兩地卻同樣很多騎樓、很多兩、三層高的店屋,閩南味重,天氣一樣炎熱。

  在穿梭於古迹與小吃的感官盛宴中,其實早已忘了政治,忘了身處綠色地盤。搭火車前往高雄的途中,與一位友善的台南小姐交談時,才又猛然想起。

  忘了談什麼,筆者提到「兩岸四地」(即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她停頓了一下,然後好意地告誡,「在台南不要說這個,台南人不喜歡這樣的歸類」。

  歷史的台南,很豐富,但需要時間去領略;政治的台南,好敏感,一語提醒夢中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 13: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