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 鉛中毒
鉛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金屬, 過量攝入可以危害健康,影響兒童正常發育及導致多種疾病,自從1978年以來, 以環保署為主的聯邦機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預防鉛中毒, 血鉛超標兒童已經減低了90% (從約3百萬至30萬)。兒童鉛中毒的診斷標準為15mg/dl -百毫升, 若達45mg/dl 則須急診就醫。群體血鉛濃度亦見顯著改觀,約13至3mg/dl (1972-2003)。
目前重金屬中毒的解救還是沿用經典方法-Chelating螯合(文革前的小學語文課本曾經收錄了一個經典實例:"為了61個階級兄弟",在山西省平陸縣,因「階級敵人」投毒,眾民工生命垂危,當時解救藥只有北京「新葯特藥店」有貨 "二巰基丙醇',-好像在王府井附近,周總理一聲令下,店內員工夜以繼日,北空銀燕騰空而起,數個時辰之內,眾生得救(國內醫學院的學生恐怕聽過這個故事,藥理-毒理-臨床藥理,本人非黨非派,不過消遣而以)。
由於鉛易於開採冶鍊(熔點低) 及良好的金屬延展性,故被廣泛的應用於日常生活中。鉛在早期用於製造脂粉, 油漆(古英語 "crazy as a painter" ,就是用於形容當時常見於油漆匠的鉛中毒)調味品, 葡萄酒的防腐劑, 廚房用具, 貨幣製造和冶鍊青銅和黃銅。鉛在古代最重要的用途是製造水管,plumbing 一詞就源於拉丁文鉛 plumbum。有些歷史學家甚至把羅馬帝國的衰亡歸訖於大批奴隸死於鉛礦開採, 飲用水來自羅馬等城市的龐大的鉛管供水系統,食用大量含鉛食物和飲用含鉛葡萄酒. 中世紀鉛被鍊金術士大量用於點石成金。
新大陸鉛的開採與熔煉年始於維吉尼亞, 至1622年已初具規模, 由於儲量豐富加工簡單,耐腐蝕等,所以鉛對殖民地初期的技術進步貢獻很大。到了二十世紀,美國已經成為全球精練鉛的最大產銷國,據美國科學院統計,至1980年,全美國鉛消耗量已達130萬噸,人均耗鉛量為羅馬帝國的10倍。
鉛大量應用於汽車工業始於1920年代, 1921年三位通用汽車的工程師將四乙鉛 (tetraethyl lead) 作為辛烷汽油添加劑(防爆劑 anti-knock, 類似於重水作為中子反應的減速劑, 好像有一部電影就是描寫二戰中盟軍特種部隊偷襲位於挪威的德國重水廠(Vemork factory -當時全球最大的重水生產及儲存設施), 這項極為重要的發明為高能高壓內燃機的開發鋪平了道路, 並主導美國汽車工業直至1970年代。1988年, 由於嚴重污染環境, 含鉛汽油被禁止使用。
1978年以後建造的房屋塗料中已不含鉛,目前室內鉛中毒主要見於舊房及老房翻修。另一個來源就是陶瓷和水晶器皿。陶瓷釉料中含鉛, 自從1971年以來, 經FDA力促國會已經通過了一系列法規, 使日用陶瓷生產的管理與監測日趨完善. 目前美國採用特殊配方和特定高溫燒結,使鉛溶出度低於FDA(藥品與食品署, 隸屬於衛生部) 標準, 百萬分之 2.5-5 PPM,
PPM-Parts Per Million, 視容量而定. 據FDA 多年來積累的檢測數據 (該機構對進口產品均嚴格抽樣檢驗),一些國家的產品嚴重超標,如義大利(藝術家和業餘愛好者小規模製作的收藏品)故FDA 國務院及國防部均推薦遊客及駐外軍人不要從國外帶回陶瓷製品(一駐歐美軍家庭因咖啡杯導致嚴重鉛中毒)。EPA 推薦:不要使用陶瓷水晶器皿盛酸性食物,如果汁等 (加州曾發生嚴重急性中毒), 而且不要用上述器皿儲存食物酒水 (酸性增加鉛溶出度)。國內有些廠家採用北京某校專利,無鉛釉料。FDA 已與中國和其它多國達成了檢驗協議。
目前很多主卧室採用各類銅製水龍頭(豪華option),請盡量不要大量用熱水.
本文參考了藥品與食品署,環保署,國家檔案館, 國家醫學圖書館及諸專業房地產網站.
http://www.cpsc.gov/ 聯邦消費品安全署網站,-含鉛日常用品警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