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內地首富父親十年秘密助學4000人 不願曝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5-17 0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bbs.sina.com/viewthread.php?tid=7180&extra=page%3D1
新快報5月15日報道  「仲明大學生助學金」幕後老闆曝光,他是——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

這是一個被嚴密封鎖了10年的令人感動的慈善秘密。他領導的企業剛剛在香港風光上市,他讓自己25歲的女兒成為身家700億港元的新科內地首富。

「仲明大學生助學金」——一個每年捐助者拿出100萬元,由羊城晚報管理、要求被資助者簽下《道義契約》的助學金。10年了,捐助者是誰?除了極少數參與者外,約4000名受資助的學子無人知曉。10年來不斷有政府領導及身邊的好友勸說這位企業家說出自己的名字,但都沒有奏效。

如今,這位低調的捐助者站出來了。他就是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及執行董事楊國強。他站出來,是因為個別無孔不入的所謂消息人士對他的健康狀況隨意猜測並傳播,是因為身邊的朋友用「責任」二字打動了他。「國家強大需要一大批有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家。」他說。

設立「仲明助學金」

十個100萬元傳遞道義金鏈

2007年3月底,「仲明助學金」收到了一封受助者的來信:

當我寫下這幾段文字的時候,我是抱著一份沉甸甸的感恩的心去執筆為文的。感謝社會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感謝所有在我大學四年裡幫助過我的人,如今我可以昂首挺胸地向全世界宣布:我畢業了,謝謝你們。

從10年前那位神秘企業家設立「仲明助學金」開始,每年的金秋季節,數百名特困大學生都會簽下《仲明大學生助學金道義契約》。他們承諾:

一、所接受的助學金僅用於與學業有關的開支以及生活費用,絕不無端浪費,並謹守勤儉求學的原則,努力完成學業。

二、在本人完成學業進入社會後,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將向「仲明大學生助學金」管委會償還當年的助學金及比照學生貸款支付利息,以幫助其他也需要幫助的大學生。

三、在今後的日子裡,將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加入到助困的行列,奉行美好的社會道德,以報效社會……

據工作人員介紹,很多人在簽字時神情莊嚴,眼睛濕潤。2001年夏,第一批受「仲明大學生助學金」資助的大學生畢業了,一些受資助的大學生畢業后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就開始償還受助款。半個月的時間裡,管委會收到了21人償還的16450元。到10月底,管委會又收到了償還的3萬多元。

「仲明大學生助學金」管委會收到的第一筆償還款是在1999年,還款者是當時還在校的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學生趙貴軍。他返還了1200元助學金,並且付了300元的利息。西江大學(肇慶學院)數學系畢業生黃勝是「仲明大學生助學金」的首批受益者,也是畢業后第一批還款者之一。他收到第一個月800多元工資加獎金后又借了200元,給管委會寄去了1000元。

肇慶師範學院的一個大一女生非常困難,每月得到了「仲明大學生助學金」資助的300元。她把受助的300元分成5份,給另外困難的4個同學每人一份。

助困的金鏈在延伸,但延伸的又不僅僅是金錢。「這位善良的民營企業家,是個最善良最聰明的道義引路人。」有媒體這樣評述。著名專家鍾南山曾給管委會來信,對他也不知道真實身份的這位企業家表達欽佩。

繼10年前設立仲明助學金之後,他又於5年前開辦國華紀念中學,每年從全國招200名優秀初中畢業生,由楊家父女負擔所有費用直到大學甚至研究生畢業。今年,他又決定每年免費培訓貧困地區一萬名以上的退伍軍人,讓他們有專業技能及解決他們的就業。

他是個怎樣的人

讓我們在這裡鄭重地第一次說出這位從未暴露身份的捐助人的名字——楊國強。

今年4月20日,他帶領碧桂園在香港上市,每10名香港人中就有1人認購碧桂園(2007.HK)股票,楊國強25歲的二女兒楊惠妍因持有碧桂園95.2億股,頓時身價近700億港元,成為「新科中國首富」(內地)。

10年了,已經累計有約4000名大學生受過仲明助學金的資助。他們和很多熱心人多年來一直在猜測那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企業家。

「孜孜不倦的領跑者,低調的企業家,非常重親情」

陳心宇:仲明助學金主要負責人之一、羊城晚報副總編輯

公眾對這位神秘善人的所有了解都來自助學金管理機構《羊城晚報》負責人的隻言片語。仲明助學金主要負責人之一、羊城晚報副總編輯陳心宇在2006年發放儀式上說:「我在這裡還想談一談這位大家都很關心的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企業家,但是1997年我們跟他之間有過一個協議,是不能夠透露的。在過去的九年裡面,他對我們非常滿意的一點,就是關於他個人,我們沒有向外界透露過一點。」

陳心宇:「他始終是一個孜孜不倦的領跑者,而且他所做的公益事非常多,仲明助學金只是他其中的一項。」他曾經悄悄地來到過仲明助學金髮放大會的現場,就連工作人員也不知道。他靜靜地坐在一邊,傾聽同學們的聲音。他經常回憶起他自己走過的人生之路,1997年9月份我們第一次發放仲明助學金的時候,他曾經給同學們寫過一封信,每一年我們都將這封信送給同學們,當做是仲明創立者給你們每一個人的信物。」

每一年受到資助的學生都會給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甚至連名字也不知道的他寫信,這些信都通過助學金管委會負責人單線分批轉到他的手裡。陳心宇說,他非常珍惜同學們的每一封信,繁忙工作之餘,他經常和家人一起坐在燈下閱讀大家的來信,聽聽大家的心裡話。

陳心宇給參加助學金頒發儀式的學生介紹說:在和這個家庭交往的過程中,我知道他是個非常重親情的人——很多人說,人有錢就變壞,但是在這個家庭裡面看到的那種溫情是非常令人感動的。

「更像時不時都在關懷我們的親戚」

李師耿: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學生、2005年仲明助學金獲得者

來自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的李師耿曾是2005年仲明助學金的獲得者之一。大二那年,他妹妹為了他主動輟學到廣州打工。就在他最需要的時候,他得到了「仲明助學金」的幫助。他這樣表達對他從未謀面的「仲明助學金」捐助者的心情……請允許我叫您叔叔,因為您不單單是助學金的捐助者,您更像是時不時都在關懷我們的親戚!也許只有我們面對難以負擔的學費和生活費時,我們才更懂得仲明助學金捐助者真正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世界上沒有絕對一無所有的人。一旦我們學會感恩,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擁有的東西實在不少。讓我們接住叔叔給我們的愛的火炬,並將它傳給更廣泛的人,讓它越燒越旺。」他說。

「楊老闆只做好事不留名」

崔健波:碧桂園總裁

外界都知道「楊老闆」從來沒有接受過採訪,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對下屬的一個苛刻的要求。《瞭望東方周刊》了解到,碧桂園一位負責對外的主管在上班第一天就得到老闆的指令:如果哪天報紙上出現楊國強三個字或者他的照片,就算宣傳工作沒有做好,結果這位主管大驚失色之餘,趕緊打電話——告訴他的記者朋友:拜託,千萬不要上我們老闆的照片,也不要寫他的名字。

碧桂園總裁崔健波對《瞭望東方周刊》說起過這樣一件事:他們在廣東增城花了5000萬幫當地修了一個廣場,當地政府希望以碧桂園命名這個廣場,但楊國強的態度非常明確:只做好事不留名。結果這個廣場後來被命名為「增城廣場」。

他的感恩清單

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串值得感恩的名字。目前已經是中國內地「最大老闆」的楊國強也不例外。

父親讓他尊重道義的力量

楊的感恩清單的第一個名字是他的父親。「我一直到18歲都沒有零錢用,但我現在還記得父親告訴我的一句話,他說將來你到社會上,跟朋友吃飯,家裡如果只有兩塊錢也要帶上,不要讓朋友付賬,你去付錢。」

楊說,父親對他影響最大的還是讓他尊重道義的力量。「小時候在農村,偷點吃的什麼的不算偷。你去魚塘邊,魚跳上岸你撿了拿回家不算什麼事,但我們家都不允許,很有骨氣。我最高興的是,今天我的女兒也是繼承了這種性格。」

哥哥教給他生活的信念

在楊國強的感恩清單上,另外一個佔據重要位置的人是他已經過世的哥哥楊國華。「我18歲中學畢業走上社會後種田,苦倒無所謂,問題是我喜歡思考,喜歡讀書,結果呢,生活了20年都很難,你看不到未來,你覺得以後都是這樣,這是很痛苦的事。這個時候給我信念讓我堅持下來的是哥哥。」

至今他仍然牢牢記得哥哥當時的一句話。哥哥說:「社會會變的,會變好的。」

社會果然「變」了。這一變也果然改變了他和很多人的命運。

「我的哥哥很優秀的。國華紀念中學這幾個字里的國華兩個字是他寫的,其餘的是我寫的。」楊國強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在迄今他已經捐獻約3億元的國華紀念中學里,有一塊碑上書楊國強的寄語:我不忍看天地之間仍有可塑之才因貧窮而隱失於草莽,為胸有珠璣者不因貧窮而失學,不因貧窮而失志,方有辦學事教之念。我敬愛的兄長楊國華一生勤勵睿勉,業學品性為世所景仰,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對我頗多教誨和攜助。父親「達則兼濟天下」之教誨令我終生感銘。國華紀念中學的創立,或可告慰我父兄在天之靈……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沙發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07-5-17 0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918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3
hz0313 發表於 2007-5-18 2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3 0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