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瀘沽湖——瑪達咪女兒國遊記

[複製鏈接]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7-4-4 2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到瀘沽湖,知道的人都會脫口而出:摩梭族走婚。瀘沽湖,至今仍以她最後一個母性王國之謎吸引著神州乃至五湖四海的遊客到此地觀光探秘,這裡既有古老的神話傳說,又有沿襲幾千年的奇特的"走婚"風俗。



美麗的瀘沽湖位於雲南省寧蒗縣與四川省鹽源縣交界處,距麗江縣城280千米,距寧蒗縣城75千米,距永寧23千米。海拔約2700米,是由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摩梭人世代生活在瀘沽湖畔,他們至今仍保留著「男不婚、女不嫁、結合自願、離散自由」的母系氏族走婚制。上午9點從麗江出發坐車到瀘沽湖,一路上需要經過1000多個彎,最著名的就數十八彎了。



旅遊車在導遊的解說下繞著高山盤旋,一會兒緩緩地往上爬,一會兒又悠悠地往下走轉過三座大山,我們的導遊是一個摩梭小阿哥,學校畢業后,就出來做導遊了。一路上給我們介紹了摩梭人的走婚習俗,摩梭人的家庭構成,摩梭人的房屋結構等等。

後來還給我們教了幾首摩梭情歌,也正因為他,才讓我們在那天晚上的對歌當中大勝而歸。



經過幾個小時的顛臟公路, 好不容易,聽到小阿哥說:我們可以看到美麗的瀘沽湖了。

於是,滿車的人都喊起來,哪裡,哪裡?

瀘沽湖,一汪清澈湛藍的湖水正靜靜地躺在群山之間,安祥地等待著我們這群好奇的客人。



第一眼看到瀘沽湖就為它的美而震撼,那是一片清澈的藍,象藍寶石一樣的鑲嵌在那裡,靜靜地讓你心醉,讓你需要屏住呼吸才敢靠近它,生怕一出聲就不小心驚擾了它。

瀘沽湖,像一顆藍色的珍珠,鑲嵌在四川省鹽源縣的左所和雲南省的寧蒗彝族自治縣永寧交界的萬山叢中。從高山俯視,其狀宛如一隻展翅的飛燕。



瀘沽湖以一種純潔、古樸的美,震撼人心。這種美,在於她神奇的傳說、奇特的婚俗,和原始的狀態。那天然、奇妙、幽靜的風光,那亞洲"最後的母系部落"的未解之謎,已經成為人間難得的仙境和人們趨之探秘的勝地。

在瀘沽湖畔,瀘沽湖的民房大多為方木垛成的井乾式木楞子房,以木板當瓦,每塊長約1米,寬0.17至0.26米不等,內部結構為適應其母系原則而組成家庭特點,有火塘所在的正室,為全家的中心。旁有老人及未成年孩子住的地方;另一幢二層樓房為「客房」,上為青壯年婦女與他們的「阿注」的居室,保留著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一些特點。整個瀘沽湖狀若馬蹄,水質純凈,晨曦初露,湖水如染,一片金紅;朝陽徐徐上升,則為翠綠;待夕陽西下,又成一片墨綠。風靜時,平滑若鏡,積萬頃碧玉;微風起處,波光粼粼。湖泊周圍山巒起伏,東北方有峭拔壁玉的肖家火山;西北有狀若雄師蹲踞的格姆山。湖東,有條山樑蜿蜒而下直插湖心,似條蒼龍俯卧湖中汲飲甘泉,形成瀘沽湖上一個美麗的半島。



瀘沽湖如此寬闊的湖面卻沒有機動船。瀘沽湖的美,在於她原始的風貌。當你盡情地蕩舟在瀘沽湖中,就彷彿孩子在母親的懷抱中撒嬌,溫暖而愜意。

摩梭姑娘美麗、淳樸、大方。頭上包纏一圈青帕,青帕頂部搭上一條絲綢花布,從臉頰兩旁流瀉下來,直至胸前,微風拂來,絲巾飄逸,給人一種動感,非常有韻味。頭頂上兩串珍珠微微斜墜在額前,額頭左上方兩朵鮮艷的花朵,與大眼、高鼻、小嘴、瓜子臉和諧地組成一幅楚楚動人的少女頭像圖。摩梭姑娘上身也是著金邊大襟衣,或外套金邊褂,腰系麻布花紋腰帶或彩色絲織帶、毛織腰帶,手腕佩帶銀鐲或象牙圈、銅圈等,下裝為漂亮的百褶裙。這五彩的服裝在青山綠水的映襯下,更加鮮艷奪目。



瀘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除奇特的婚姻和風俗外,瀘沽湖畔姑娘小伙那一身獨特的服飾更是令人矚目。瀘沽湖即是女兒國,又是歌舞的王國,一經踏上這片熱土,遊人無不為那遠遠近近、悠悠揚揚的「阿哈巴拉」所動容,無不為那如巨龍滾動的甲搓所誘惑。看吧,那遠方漂來的豬槽船,載著阿妹,向您招手,向您放喉:「呵,朋友,來了就莫走,阿妹陪您到月落西山頭」。做豬槽船出發,去湖心島上參觀里務比寺,這是一個藏傳佛教的寺院,在寺前澄黃色的轉經筒順時針轉上三圈,再圍著嘛尼堆走上三圈,為它添上一顆石子,也算是替自己和家人求了一個平安。



獅子山,屹立於瀘沽湖北面,其山勢雄偉壯觀,倚天聳立,俯視從東北伸進湖中的狹長豐島(里格島),猶如「金獺捕魚」,又如蛟龍在追逐湖中珍珠。

獅子山,摩梭語稱「格姆」,藏語稱「森格格姆」,「森格」意為獅子,「格姆」意為白色女神。摩梭人把格姆山神化,看作是女性的化身,頂禮膜拜,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五日,全民祭祀女神,作為隆重的節日,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瀘沽湖邊的獅子山,在當地也叫格姆女神山。在它的旁邊有兩座山,傳說是格姆女神的阿夏。

從前,者波村有一個叫格姆的姑娘,天上的男神看中了她,變作一股龍捲風,把她卷到天上。格姆在半空中呼叫,男神緊緊抓住不放。整個永寧壩子的人都看見了,所有人在地上大喊起來。男神慌了,失手把格姆放了。格姆落到了獅子山頭了,再也下不來了。從此她騎著一匹白馬,左手握著一棵珍珠樹,右手拿著一支短笛,永遠在山頭上巡遊,保護著永寧壩子的平安。每當狂風暴雨將致時,她就變成一朵白雲,飄在山頂,向人們報訊。因此每到七月二十五日過朝山節,人們都要載歌載舞朝拜她。



來到瀘沽湖,晚上是一定要參加摩梭族的篝火晚會的。摩梭族的男男女女都能歌善舞,高原的氣候養成了他們豪放的性格和澈亮的嗓子,他們表演的舞蹈,歡快而熱情,他們演唱的山歌,高亢而純樸。為迎合旅遊的需要,晚會還有對歌、共舞節目,在清冷的山風裡,遊客們興緻也極高,紛紛登台獻歌,圍圈而舞,篝火印紅了一張張笑臉,印紅了高原蒼青色的天空……



月亮升起來了,篝火燒起來了,抬頭望,滿天星斗;放眼看,滿湖銀光。篝火晚會一直是摩梭少男少女們相互表達愛慕之情的場合。如果小伙喜歡某一位姑娘,小伙就在跳舞時用手指輕輕摳姑娘的手掌心。要是姑娘傾情小伙,就會用手指輕輕回摳小伙的手掌心,待到舞會結束,夜深人靜之時,便相約在湖畔山坡的密林中,共吐心曲,構築愛的小巢。



摩梭男女之間的戀愛,多是一見鍾情。雙方通過暗送秋波、心靈交流、互有吸引之後,男方則送點小禮品以作信物,若被女方接受,就可以直接提出約會時間。當夜幕降臨,家人入睡后,男方就去女方那裡借宿,翌日晨,東方將露魚肚白,女方家人還在沉睡時,男方已悄悄回到自己母親家裡。這種婚戀全憑雙方的喜好,一旦雙方感情不好,只要一方提出分手,就算中止,另一方不得糾纏。若是男方,他不再去走訪,女子心中有數;若是女方,她不給他開門,男方也就悄然離去。男女雙方就再尋找自己的意中人。這種婚戀"遊戲規則",至今看來仍有其合理性和超前性。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兩個女子同時愛一個男子,或者兩個男子同時愛一個女子,怎麼辦?

按摩梭人的"遊戲規則",完全取決於女方或男方,兩個女子愛一個男子,由男方定奪;如兩個男子愛一個女子,則由女方取捨。瀘沽湖畔的男女,結合離異都比較快,並且,屬個人情感的東西,家人不能干涉和議論。當然,也有終生恩愛相伴的人,但往往是鳳毛麟角。

在摩梭人的婚戀場中也有禁區,即母系血統內部禁止走婚,實行氏族外婚制。



在摩梭社會中,注重母系血統。在他們的觀念中,只有自己血統的人最親,都不願離開母親另立門戶,兄弟姐妹永遠在一起生活。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永遠都有一團解不開的戀母情結。至今,在瀘沽湖畔,仍有百分之六十的摩梭人保留著"走婚"的習俗。

晚會是村上每戶派一個人來表演,最後收入按人頭平均分配的,(這裡完全體現了人人平等的權力,不管是騎馬,划船還是在篝火晚會上跳舞,都是每戶派一個成員參加,最後的收入由村長按人頭平均分配的),點起篝火,他們跳起舞來,圍著篝火繞圈走,舞步簡單但是輕快、有力。摩梭姑娘中有一個長的靚一點的姑娘更是引起了男遊客的極大興趣,接連不斷的閃光燈照向她,在這一刻的風光絕不亞於國際影星了,男同胞的愛美之心更是在此刻暴露無餘呀。隨著氣氛的高漲,不斷有遊人加入他們的舞步中,「一、二、三,左腳踢,一、二、三,右腳踢」,在這樣的節奏中,圈子已由一圈變成了二圈,手拉著手,歡笑已經交織在了一起。接下來是對歌,先是摩梭人和遊客團體對歌,從摩梭情歌到現在的流行歌曲他們都會唱,「小阿妹,小阿妹,隔山隔水來相會。素不相識初見面,只怕白鶴笑豬黑。阿妹,阿妹,瑪達咪,瑪達咪,瑪達咪。小阿哥,小阿哥,有緣千里來相會。河水湖水都是水,冷水燒茶慢慢熱。阿哥,阿哥,瑪達咪,瑪達咪,瑪達咪。情妹妹,情妹妹,滿山金菊你最美。你像明月當空照,我是星星緊相隨。阿妹,阿妹,瑪達咪,瑪達咪,瑪達咪。情哥哥,情哥哥,人心更比金子貴。只要情意深如海,黃鴨就會成雙對。阿哥,阿哥,瑪達咪,瑪達咪,瑪達咪。」最真摯的男女之情就被這歌聲詮釋得淋漓盡致,接下來的個人對歌更是將篝火晚會推入了高潮,遊客唱歌時,摩梭人會悄悄的饒到他的背後,等他快唱完時一齊擁上去把他拋到空中。遊客當然也不甘示弱,也會追將上去,把那唱歌的摩梭人拋在空中,篝火晚會就是在這樣的歡樂氛圍中結束的。



我們在篝火晚會結束之後,去了燒烤棚子里喝酒,吃烤全羊、吃小銀魚,烤土豆和著名的牛蛙。青稞酒,啤酒,梅子酒……那兒的阿哥阿妹,隨便一個站在你身後,就能來一首《青藏高原》這類的歌曲,即使是高音部分,他也能毫不費勁地唱上去,很自然,很輕鬆。晚會上不要扭捏,讓唱就唱,讓跳就跳,要拍照就拍照,那裡是自由的國度,太拘束反而成為異類。 摩梭人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們和隔壁桌的遊客對歌,當然輸的人是他們了。



晨風輕拂,炊煙裊裊,瀘沽湖醒了。不時,有摩梭婦女擔著水桶來到湖邊挑水。



接下來的行程是參觀摩梭族家庭,由卓瑪介紹摩梭族的文化和生活。我們圍坐在摩梭族長年不熄的火塘前面,聽漂亮的摩梭族女孩給我們介紹走婚、祖母、舅舅、阿夏、豬膘肉、成年儀式、佛教……

隨著她的語調,漸漸的,你也會覺得,有一種濃而古老的情節,在瀘沽湖纏綿的湖水中流淌……

摩梭族的男子比女子漂亮,高大黝黑健美,但是商業化氣息很濃。因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他們本身就是一種商品嘛。

入鄉就要隨俗,參觀寺院的時候不妨拜拜,看到轉經筒和嘛尼堆不妨轉上三圈走上三圈。



去家訪,往往會帶你去見家中供奉的喇嘛,喇嘛都會給你東西。千萬要注意,那東西不是白給的,要麼就不要進佛堂,要麼拿到就乖乖地付錢,切忌討價還價。不然,得罪了那邊的神佛都是不輕省的。

我住的里格村是瀘沽湖最美的一個湖灣,湖邊一條小路,緊挨著小路就是摩梭人的房屋,房屋都是用當地的原木拼成的,很原始也很古樸,有一種粗獷的美,因為現代文明不斷影響著這個小村莊,每年都有很多外來的遊客走入這最後的女兒國,很多的摩梭人把自己的房屋改成客棧,下面是酒吧,上面則為住宿,也有些外地人來到這裡,喜歡這裡就留了下來,租當地人的房屋開了客棧,酒吧。每一家酒吧都放著音樂,布置也很有特色。坐在酒吧里,聽著舒緩的音樂,拿一本書閑閑的看著,偶爾抬頭看一看窗外的陽光,陽光下波光粼粼的湖水,那樣的日子離都市很遠,離壓力很遠,那樣的日子恍如置身仙境,那樣的地方恍如世外桃源。



來到這最後的女兒國,你也不由得不為它的浪漫和神秘而著迷。直到今天,摩梭人仍然完整地保留著由女性當家和女性傳宗接代的母系文化特徵,在這裡,男不娶、女不嫁,除了晚上走婚,白天男女不生活在一起,會終生分居母家只維繫情人關係,「暮合晨離」,這就是被外界俗稱的走婚,只有當有了第一個孩子后,男人會出錢請女人村裡的人吃一餐飯,這種暗地裡的情人關係才逐漸公開化,兩個走婚的男女也逐漸固定下來。也有個別例外的情況,因為在母系家族,權力都由女性掌握,有的人家男人太多,很少女人,為了男女平衡,也為了家裡有人來主持、打理,會讓一個外面的女性走婚到自己家來主持料理家裡的一切。在摩梭家庭中,孩子只認其母,不知生父,作為父親,他可以不贍養自己的子女,即使知道自己的子女,也沒有必須贍養的義務。而舅舅則擔負著男性照管下一代的任務,作為舅舅,他要照顧姐姐妹妹的子女。所以男女分手,不會帶來遺產分割、子女贍養等嚴重的社會問題,也不會引發道德衝突。而這裡的老人,由家族成員共同贍養。在這裡老人過得很開心,因為他們不會被遺棄,在這裡,小孩子過得很快樂,因為他們不會生長在問題家庭,不會生活在爭吵、冷戰中,他們是快樂的,因為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愛他們的。我想小孩子最重要是給他一個愛的環境,如果家庭之中人人相愛,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他是快樂的,如果沒有愛,即便勉強維繫的家庭,家庭成員的的冷漠、隔閡、爭吵、冷戰,即便父母都在,那樣的氛圍對小孩子來說又能有多大益處呢。



呆在瀘沽湖,我才知道為什麼很多都市人捨得放棄都市的豐厚物質生活來到這裡,因為這裡沒有束縛,沒有壓力,有的是美麗的風景,淳樸善良的人們,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很欽佩那些選擇瀘沽湖安家的外來人,欽佩他們的膽量和勇氣,他們有的來自廣州、上海,有的來自重慶、貴州,從繁華的都市他們來到了靜靜的瀘沽湖,過自己嚮往的生活,這是我們很多人的夢想,卻又有幾個人能捨得放棄。有所失才有所得,老天爺總是公平的,當他關閉了所有的門以後,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我們擁有了太多的東西才不捨得放棄,這些原本豐厚的物質條件,就像一條條的繩索緊緊地捆綁著我們,背著這樣沉重的殼前行又怎能輕鬆呢。



我喜歡瀘沽湖,這裡撥動了我心中最柔軟的的那根弦;我喜歡瀘沽湖,那種無憂無慮.自由隨性的生活狀態讓我嚮往;我喜歡瀘沽湖,這裡有尼塞的日出,清澈湛藍的瀘沽湖水,淳樸善良的摩梭人,原始的小木屋,搖蕩的豬槽船,**的摩梭舞蹈,甜美的摩梭情歌,清醇的蘇浬瑪酒,濃烈的咣噹酒,這些構成了瀘沽湖獨有的風景。

朋友,朋友,你不要走,不要走。綠水牽衣,青山低頭。瀘沽湖處處把你挽留,瀘沽湖處處把你挽留,瑪達咪。

朋友,朋友,你慢慢走,慢慢走。前路漫漫,歲月悠悠,別忘了在瀘沽湖的時候,別忘了在瀘沽湖的時候,別忘了在瀘沽湖的時候,瑪達咪,瑪達咪。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469

主題

846

帖子

620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0
沙發
booji 發表於 2007-4-6 01:38 | 只看該作者
lovely, just lovel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主題

477

帖子

22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3
3
ahhhua 發表於 2007-4-6 08:30 | 只看該作者
:lo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6

主題

2304

帖子

2800

積分

版主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800
4
劉建偉 發表於 2007-4-11 2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03: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