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詳細揭密:重慶大轟炸背後的密碼破解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2-23 04: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38年4月的一個上午,

山城重慶大霧瀰漫。國民黨密電組組長魏大銘看著桌上擺放的一沓密碼電報,一籌莫展。就在剛才,他又一次接到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技術研究室的通知,責
命密電組儘快對神秘電碼進行破譯。

  2月18日上午,密電組截獲了一份由潛伏在重慶的日本間諜發出的密碼電報。該電報以雜亂排列的日文字母呈現了前所未有的編碼方式。還未及密碼員反應,隨著長短聲的交錯,十幾份類似的電報出現在他們的眼前。密電組的破譯專家們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半個小時過去了,密電破譯依然毫無頭緒。這時,城市上空傳來了由遠及近的飛機轟鳴聲。尖厲的空襲警報響徹重慶上空。9架日軍的轟炸機投下十幾枚炸彈,對重慶實施了抗戰以來的第一次轟炸。

  由於事前沒有捕捉到任何關於襲擊的蛛絲馬跡,國民黨情報部門官員們大為光火。他們將目光投向了那似乎無法破譯的密碼。

  時間又過去了半年。10月4日上午,28架日軍飛機對重慶發動猛烈襲擊,平民死傷60餘人。面對咄咄逼人的日軍和無從下手的密碼,密電組陷入了困境。正在這時,國民黨駐美國華盛頓使館軍事副武官肖勃將一個關鍵人物推薦到魏大銘面前。

「密碼之父」:數字巧解氣象密報

  赫伯特·亞德利是美國軍事情報處(今日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前身)和「美國黑室」(專門負責破譯情報部門獲得的密碼信息)的創建人。他因為超強的密碼破譯能力被業內譽為「美國密碼之父」。他對日軍密碼已經研究了十幾年。11月,化名為「羅伯特·奧斯本」的亞德利在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技術研究室的邀請下,穿越重重險阻抵達重慶。國民黨軍方授予他少校軍銜,並安排30多名留日學生,組成了專門破譯神秘電碼的情報小組。

  日本人曾經為了提高發報速度,以10個字母代替10個數字進行電報編碼。亞德利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同樣僅使用了日文48個字母中的10個字母的密碼電報也屬於這一類型。他把字母轉換為數字,對已有的電報進行了初步破譯。亞德利憑藉自己的經驗斷定,這是向日軍反映重慶的雲高、能見度、風向、風速的氣象密碼電報,相同的數字如每份中均有出現的「027」代表重慶,「231」代表早6時,「248」則為正午。但是,由於缺少之前重慶的氣象資料,從第3組密碼開始,每組數字代表的具體意義無法推測出來。

  1939年1月12~15日,機會來了。亞德利小組分別在每日早6時、正午以及傍晚6時連續截獲8份密碼電報。第一、二組數字的規律和亞德利之前的推斷並無二致。大部分電報的第三組密碼為「459」,唯獨第6份為「401」。這些都各自代表什麼呢?無意間,他的目光落在「401」下方的密碼截獲日期上。這份密碼是當天中午截獲的。那時,連霧多日的重慶市區突然晴空萬里。下午,日軍派出27架轟炸機,炸死炸傷百姓 200餘人。是的,「459」代表著天氣不佳,「401」則通知敵方:可以轟炸。密碼終於解開了!

抓獲日諜:情況凸現冰山一角

  密碼雖然解開了,但亞德利想到,如果不將間諜抓住,日軍很有可能換用新的密碼來獲取我方信息。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小組3次截獲密碼電報,並通過早已準備好的測向儀,捕捉到了發報信號的具體發射源。很快,搜索人員在重慶南區抓獲了偽裝成當地人的日本間諜。此人前不久才由偵察機偷送至渝,負責向位於漢口的日本空軍基地發送氣象密碼電報。

  亞德利本想讓間諜繼續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向日本空軍基地發報,以避免日方發現間諜被俘,改換新的密碼。但不料國民黨情報部門很快秘密槍決了日本間諜,亞德利只好親自向日軍發送電報,用假情報暫時拖延敵人的轟炸。與此同時,小組截獲了大量以更為複雜難解的新密碼編寫的電報。亞德利據此判斷還有更為深藏不露的間諜埋伏在重慶城內,敵方可能會展開新一輪的攻勢。但還未等他將這一信息向上反映,5月3日上午9 時,日軍飛機從武漢直撲重慶,共投下了100多枚炸彈。第二天,20多架日機再襲重慶。抗戰歷史上悲慘的「五三」、「五四」慘案就這樣帶著重慶6000民眾的鮮血發生了。

  亞德利決心儘快抓住間諜。就在這時,一個現象引起了他的注意。國民黨在重慶市區花大力氣部署的防空部隊為什麼竟沒有打下幾架敵機?這其中必有玄機。

處決漢奸:密碼秘密終於告解

  亞德利假扮為美國來的皮貨商,通過熟人,結識了駐守在重慶的國民黨某高射炮團的一位營長。此人人送綽號「獨臂大盜」。兩人十分投機,但「獨臂大盜」對於亞德利關於為何高射炮打不中目標的尖銳問題,總是報以不置可否的一笑。

  與此同時,新的挑戰又擺在了亞德利面前。新密碼混合了數字和英文字母。通過重新的排列,他發現電報中開始出現諸如「her(她的)」「light(光線)」等具有實際意義的單詞,可是這些單詞從何而來,又有什麼意義呢?一份密碼中出現的「hesaid(他說)」引起了亞德利的思考:這樣引起對話的片語最常見的地方就是在小說中。亞德利認為這種新密碼的來源很可能是一本英文小說,如果能夠找出這本小說就能夠順藤摸瓜,找到隱藏在幕後的間諜。可是,上哪裡去找這本小說呢?

  從軍事委員會技術研究室傳回的消息讓亞德利大為振奮。調查顯示,「獨臂大盜」有時公然使用附近一個川軍步兵師的無線電台和他在上海的一個「朋友」互通密電。他很有可能是一名漢奸。亞德利把目光放在了「獨臂大盜」身上。

  亞德利利用「獨臂大盜」請客的時機,讓一位英文極好的朋友事先記下在電報中出現過的單詞,再潛入「大盜」的書房,試試能否找到包含這些單詞的英文小說。緊張的搜尋之後,在美國女作家賽珍珠那本著名小說《大地》的內頁,他找到了這些用筆畫過的單詞。

  從《大地》入手,亞德利和他的小組破譯了新的密碼。根據密碼看來,「獨臂大盜」是汪精衛安插在重慶的耳目。他曾密電日軍,告其轟炸機保持3660米的飛行高度,以避開射程僅達3050米的國民黨軍高射炮的射擊。

  密碼的秘密終於告解。「獨臂大盜」被逮捕,不久便被槍決。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日軍的轟炸行動有所收斂。

  1940年7月,亞德利回到美國。為了保密,美方沒有透露他的消息。後來,亞德利在他的回憶錄《中國黑室———諜海奇遇》中才公布了此事的詳細經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7: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