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上《中醫概論》課的體會

[複製鏈接]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odoctor 發表於 2007-1-27 1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金立鑫  |  2006年10月21日

十五年前我曾經在某中醫學院(后改名為某中醫藥大學)給外國留學生上漢語語言課。班上的學生有許多都是華裔,漢語水平還都可以。學生反映上學校指定的語言教材,太沒意思。建議我給他們用《中醫概論》作為語言教材,他們自己給我推薦了一本教材(名字就叫《中醫概論》)。我對學生說,隔行如隔山,我是語言專業的,不可能上其他學科的專業課。他們說沒關係,就是解決語言問題。那我說就試試看吧。

這一試,我就發現不對頭。等我一個學期上下來,整本書的語言問題講得差不多了,發現(在此得罪各位中醫界的人士了,抱歉!)整本《中醫概論》實在沒有什麼「專業含量」,我可以相信,任何一位中文系畢業的大學生,只要古文功底稍好一些,沒有不能上《中醫概論》的。中文系專業人士來上《中醫概論》,如果有問題,有困難,我相信這些問題和困難也是所有中醫專業人士的問題和困難。例如碰到下面的專業術語: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五行相生,陰、陽、氣虛、氣血……等等,我可以斷定,在現代社會中,無論是誰(即使是中醫大師、中醫泰斗),都不可能科學地闡釋和說明,不可能給出一個具有試驗性質的具有操作性的科學定義。這種概念肯定越講越糊塗。而這些概念又恰恰是整個中醫的基礎概念,所有的中醫學理論都是建立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上的。

我實在很吃驚,科學發展到今天,可以說,任何一門專業,即使是概論性質的課程,也不可能出現非專業人士能夠勝任其中任何一門課程的現象。如果出現這種現象,那就可以判定這個所謂的「專業」根本就不是個專業。

本不想對中醫問題發表看法,任何事物必然都要經受歷史的檢驗,大浪淘沙,世間事物無一倖免。中西醫之間的爭論完全可以在學術範圍內進行,它們之間的科學性質通過學術辯論會越來越清晰。中醫有無效用,其命運完全由市場決定。讓相信中醫有療效的人選擇中醫去,讓相信西醫的人選擇西醫。但中醫如果加入了西醫的成分或方法,則應該明確說明,不僅說明加入了什麼,還應該說明為什麼要加入。政府部門只要根據法律進行管理即可,例如對各種藥物的化學成分和其生理作用進行檢驗和測試,測試和檢驗各種藥物中是否存在毒性、其毒性和副作用是否公開,某種醫療方法在理論上是否得到解釋、是否經過了科學的實驗驗證等等。如果出了人命,毒害了百姓,政府不能不加管理,否則就是行政不作為。可是日前國家有關政府部門的某發言人不從以上基本工作要求出發,不從科學管理的基本要求出發,在沒有論證中醫在科學上的有效性的前提下,粗暴指摘反對中醫人士無知,覺得是對其人莫大的諷刺與幽默,有人說這是在耍國家流氓主義(動用公眾賦予的行政權力強詞奪理——不講理——甚至在鎮壓言論),此話不為過。鑒於這位發言人過分的態度,以及某些權威媒體的導向(例如中央電視台近來「走近科學」諸如「點穴」之類的無聊節目)寫下上面的文字。
http://www.med8th.com/humed/6/20061115wszygl.htm
正常生活的意思, 是指除了一個人的勇氣,品格,和能力之外,不需要依靠出賣自己的人格尊嚴,來達到人生的目的,尤其是不必依靠權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4: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