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崗村,扶不起來的阿斗

[複製鏈接]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7-1-22 19: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決戰 ] 於2007-01-22 15:49:02 上帖  


如今的小崗村與其說是農村改革的樣板和先鋒,不如說是當前農村普遍現實的典型寫照!

並且,作為改革派關照的重點,完全可以說小崗村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斗!重點尚且如此,那些無人關照的大多數鄉村的處境就可想而知了,此種悲劇,令人深思。

既為典型,便是門面,門面無論如何要爭取好看。為了小崗村的困境,必然有不少人為之捐助,為之補貼,為之出謀劃策,希望它能做出個不太丟臉的樣子來。但非常遺憾,小崗村這個典型愣是扶不起來,使一些人頗感無奈與恨鐵不成鋼。

其實,大可不必。莫說小崗村沒扶起來,即便扶起來也沒什麼意義

小崗村的價值在於代表性,可以代表目前的大多數鄉村。扶起來反而不好,小崗村被硬扶起來了,千千萬萬其他的村子還是得不到同樣的待遇,仍然落後。在同樣條件下發展,不扶是對的,一旦扶持反倒是弄虛作假了,這不是實事求是的作風。

小崗村的境界其實怪不得小崗村,有千千萬萬的村子與之類似。頭一個並不罪該萬死,小崗村可以實踐,但由個別實踐成為樣板,則是推廣的緣故。沒有推廣,其他村子未必分田到戶聯產承包。小崗村們當時是政策的結果,而現狀則是經濟規律的懲罰。

小崗村們違背了什麼樣的經濟規律?小農經濟,而不是社會化的大生產大聯合。小農經濟在中國搞了幾千年,本來是有效的。但問題是中國社會遇到了千古變局。從農業社會走向工商業社會,從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走向生產社會化、工業化、商品化。

農業是一種原始的產業,這種產業難度相對較小,即便有難度,也在過去數千年的發展中逐步克服了。一旦進入現代社會,由於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農業的重要性下降了,少數機械化技術可以取代大批農民,農產品的價格必然下降,而農民的數量相對固定,於是農民的收入必然下降。

農民在於現代社會,其實只有兩種出路,一種是走向城市,一種是集體化,建設新農村。

走向城市就是民工潮,外出務工可以解決一些農民問題,但農民外出的時候是散兵游勇,只能靠打工生存,收入不高,也不掌握核心技術。城市勞動力尚且過剩,農民工怎麼可能致富,如果能致富下崗工人已經去致富了。

另外一個出路是新農村,但什麼是新農村,小農經濟是新農村嗎?不是,小農經濟是老農村舊農村。老與舊,包括組織、人心、狀態、目標,組織散了,人心渙散,互相提防,互相不信任,怎麼協作?沒辦法協作就散兵游勇,沒有力量,修路、辦廠、種地、收割都不行。

農村實際上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機械化、工業化,少出人種植大批土地,而無須其他人束縛在土地上。而騰出的人可以修路,修水利,修自來水了地下管道,這現代農村的樣子做出來,還可以分配一些人搞養殖業,不要家家搞,只要少量的人成片養殖,還可以搞種植業,少量的人合理分工。就想公司內部分工一樣。還可以搞一些加工業,比如糧食加工業。糧食加工也是不什麼難事兒,為什麼要搬到城市去做呢?如果仍有精力甚至可以搞一些現代工業,附加值更高。

公司實際上就是集體,而小農經濟則是分散。分散的農民與集體化的城市對抗,農民焉能不敗?特別是撒手不管,放開競爭之後,城市實際上打壓了農村。小崗村自以為分了好,實際上卻沒有了合力與競爭力,被市場經濟和工業力量擊的潰不成軍。如果農村不能組織起來,這個狀況是無法改變的。

小崗村聰明嗎?小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得小利而失大義,寸光之見,必有遠憂,的確如此啊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0: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