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制度反腐才是根本之道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06-12-21 0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叢亞平 
  
  近期陳良宇、何閩旭等大要案的暴發,使人們再一次意識到,制度設計缺漏,監督機制失靈,幹部權力過大,約束懲治太弱,是腐敗案件頻發的根本原因。只有改革監督機制,使制度架構真正形成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才能有效遏制腐敗。

   據媒體披露,我國的紀委、監察體制近期出現重大改革。以上海市為試點,全國將逐次推開一種新機制:地方紀委、監察等派駐機構今後將實行中紀委、監察部的垂直領導,當地紀委、監察將不再受同級黨委的領導與約束,由中紀委對其派駐(派出)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直接領導監督和查辦案件,全國各地將逐步推行「直管」。

  過去,紀檢監察部門受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當地黨委、政府的雙重領導,紀委幹部的升降任免、工資福利、人員編製等都歸同級黨委管轄,自然影響了監督工作的獨立性,反腐職能受到很大牽制。「歸他管,又要監督他,這可能嗎?」上海市紀委的一位幹部一語道破了以往制度設計上的漏洞。現在,對紀委、監察部門嘗試進行垂直管理,監督力度、查辦腐敗的效率將會大大提高,對官員的震懾作用也會加大。這是加強「制度反腐」邁出的一大步。這可喜的一大步透露出中央反腐敗的誠意和決心。

  過去,我們在制度設計上,把幹部「應該」追求的品德當成幹部已經具有的品德,希望掌權的人都是道德君子和清官,期望這個好官能用好手中的權力,在制度上對這些官員手中的權力缺乏嚴格的制約。對每個官員手中的權力也劃分得不清不細,操作過程缺乏透明化監督。而事實證明,反腐敗不能寄希望於任何人的自我監督和完善,必須依靠制度約束來限制人性惡的一面,必須建起一道道反腐敗柵欄。

  制度對權力的約束不完善,就會出現陳良宇、何閩旭這些中高級領導幹部腐敗的大案。因此,只有改革完善對權力的監督機制,使制度架構真正形成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才能有效遏制腐敗。

   在完善反腐制度的過程中,香港經驗是值得借鑒的。過去,香港曾經貪腐盛行,直到1974年成立香港廉政公署,這種局面才得到扭轉。為了保證治貪的有效性,廉政公署直屬香港最高行政長官,這種行之有效的最高行政首長負責制,維護了廉政公署的權威性和獨立性。不管是哪一級的官員,廉政公署都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行使調查權。由於制度得力,廉政公署成立不久,就對當時腐敗最嚴重的領域——警察系統重拳出擊,連破數案,迅速樹立了廉政公署的威信,使眾多貪官們噤若寒蟬。犯罪風險高了,貪官大幅減少。

  除了廉政公署的有力架構之外,香港反腐的成功還得益於另外幾方面制度的協同發力:

  嚴格而完備的法治制度。在香港,任何權力都不能高於法律,任何部門都處於其他部門的制約和監督下,而所有部門、任何高官,在法律面前都不得逾越。即使是最高行政長官如果有違法行為也一樣要受到嚴格追究。法治的威嚴使大多數官員不敢起貪污之心和違法之念。

  強大的輿論監督機制。無論是香港還是歐美的經驗都一再證明,成本最低、最有效力的監督利器就是輿論監督。香港在九七回歸時民眾最關心的也是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是否能繼續保持,經過幾年的驗證,香港人民放下心來,而這些有效的監督機制,使香港的廉潔指數不斷提高。

  有效的制衡機制。警、檢、法互相制約,各相關權力部門互相制約,使各方輕易不敢做違法之事,即使有錯發生了也能及時被發現,並得到糾正。另外,通過制度設計,香港政府部門的權力主要用於監管和服務,很少涉及資源分配,所有權力邊界都有嚴格的劃分和認定,權力運作的過程也完全置於陽光之下,官員很少能有機會用手中的權力為個人謀私。凡關係社會大眾的重要事情,必經議會和民眾討論才能決定,以減少官員「尋租」空間和犯錯的可能。

  充分的公民監督機制。在法治精神的長期熏陶下,香港民眾對打擊腐敗有一種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心,在廉政公署查處的案件中,多數線索來源於民眾的舉報。並且,執法的嚴肅性和反腐的 「零寬容」提高了民眾反腐舉報的積極性。民眾對官員的監督是最合理也是最有力的,在這方面我們應加強制度建設,拓寬百姓的言路,出台具體的政策對民眾積极參与反腐給予更有力的支持和回報,在官員的任免上加大群眾投票的有效性。

  相對而言,「高薪養廉」機制,在香港反腐敗鬥爭中的作用並不是主要的。1974年前,香港高官的薪金已非常高,但仍是貪官遍地。現在內地也有相當多國企高管年薪幾十萬、上百萬,但由於權力大、約束少,各利益方 「攻關」不斷,一些高管在拿高薪的同時,對各種賄賂仍來者不拒。

  總之,變革制度設計,以降低腐敗機會和腐敗利益,增大腐敗成本和腐敗風險,是構建一個國家防腐體系的基本要素。只有把這些基本要素融入反腐敗體系的各個環節中,使制度設計真正形成互相制約與多重監督的格局,才能從根源上去除產生腐敗的土壤,在防治腐敗中起到標本兼治的深遠作用。

  如果我國在反腐敗和法治建設上取得重大進展,摘除了社會肌體上的最大毒瘤,我國的經濟才會高效運行,民眾的滿意度才會大大提高,和諧社會才能真正建立,黨的威望也會更高。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沙發
徽塵 發表於 2006-12-21 08:28 | 只看該作者
要打破政治權力的壟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基督天主神 發表於 2006-12-21 16:05 | 只看該作者

我們的制度是不可能反腐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4 11: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