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公路「百慕大」:揭密全國十大奪命地段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5-4 2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的交通事故問題非常嚴重,中國每年因道路交通傷害死亡的人數居世界首位,而且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據公安部通報的2005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分析,去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8.8億元。其中,高速公路是最兇惡的殺手,不僅事故頻出,而且情節重大,後果嚴重。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全國高速公路中偏偏就那麼幾個路段,特別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被人稱之為「奪命地段」,令許多經過該地的駕駛員毛骨悚然。「奪命地段」,是人為所致,還是冥冥天意,本期行車尚為你揭密全國十大奪命地段,哪一天經過那裡,可一定要小心了。

  

  「死亡之線」――318國道川藏線

  川藏公路含複線全長3176公里,穿越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橫跨14條江河,被中外地理學家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這條最危險的公路,從拉薩到成都長達2000多公里,當初為了修通這2000多公里路,3000千多個年輕的生命倒下了,也就是說,平均每公里要付出一個半生命。這在世界築路史上,可算是最沉重的犧牲。

    成因:1.高山反應。川藏線從四川盆地的成都開始,一路西行海拔慢慢升高,雖然有很多海拔超過4000米的大山,缺氧有可能帶來許多問題,尤其對初涉此地的司機。

    2.走川藏線泥石流塌方路段多,一般泥石流和塌方都發生在幾個路段。

  

  「恐怖的百慕大」――320國道黃花橋路段

  320國道黃花橋路段位於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境內,長度不足1公里。根據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交通事故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僅黃花橋路段發生交通事故的數量就占整個湘東轄區的11%,死亡人數更是佔總數的31.58%。黃花橋路段自1992年開通至今,不足1公里的路段,卻發生各類交通事故400餘起,死亡92人,傷443人,直接經濟損失達600餘萬元。2003年,該路被公安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列為全國29處公路危險路段之一,當地群眾更是稱其為「恐怖的百慕大」。這也是省內惟一被列為全國公路危險路段的道路。

    成因:1.車輛因超載、超速,導致車輛在彎道下坡時容易失去平衡、方向無法控制。

    2.道路設計不合理,按照國家規定,二級公路的最小彎道半徑為250米,視距為110米。而黃花橋彎道半徑僅216米,視距84米,大大低於國道二級公路設計標準。從而導致車輛行至此處時,往往因為轉彎半徑不夠,會車視距不足而引發交通事故。

  

  「死亡5公里」――八達嶺高速公路

  八達嶺高速公路是北京至張家口110國道主幹線的一部分,全長82公里,而重特大交通事故卻奇怪地只集中在一個短短的5公里路段。無論是高速路邊宣傳櫥窗上貼滿的事故案例,還是過往司機都會收到的警示卡,給這條北京惟一的山區高速公路平添了幾分恐怖的氣息。八達嶺高速公路進京方向55到50公里路段,從1998年11月開通到2003年9月,共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32起,導致62人受傷,49人死亡。短短5公里,平均每公里就死亡10個人。所以這一路段被人們稱作北京的「死亡之谷」。

    成因:1.白天北京市區限制大貨車通行,所以進京的大貨車集中在深夜行駛,因為夜間駕駛視線不清,而且長途運輸使得司機往往疲勞駕駛,這些使得發生事故的危險性大大增加。這段北京惟一的山區高速公路對於不熟悉複雜路況的外地司機來說很有可能就是「死亡陷阱」。

    2.通八達嶺高速公路有三分之一的路段是依山而建,大貨車在山區路段上一旦車速過快就很容易失去控制。因此,與一般高速公路限速每小時110公里不同,這個事故多發地段的車速被限制在大車每小時40公里,小車每小時60公里,但許多司機並沒有這麼做。

  

  「死亡之谷」――四川213國道都江堰至汶川映秀公路

  汽車一駛入國道213線,路邊「交通管理特控區」的醒目標誌就在提醒:「嚴禁超載、超速、違章超車,限速每小時40公里!」公路很窄,只有兩根車道,而且都是山路,一邊是陡峭的山,一邊是滾滾的岷江。由於該路段是進阿壩州的必經之路,車流量很大,且大卡車、大貨車居多,體積龐大的貨車在公路上急駛,每次超車都顯得緊張而危險。而且只要一輛汽車稍微出點什麼事,就很容易引起堵車。 

    成因:1.都江堰至映秀共33公里,但因為所有進阿壩州的車都要經過這段路,因此車流量很大,每天高達1萬多輛,久而久之,這裡形成了一個交通瓶頸,壓力十分大。

    2.路況差,爛車多,安全設施不全。

    3.超速駕駛。該路段車多、彎道多,道路兩旁缺乏必要的防護欄等安全設施,讓人開起來不放心。

  

  「死亡之路」――京津塘高速公路

  路段長38.5公里的京津塘高速路北京段,自1991年開通以來至去年年底,共發生交通事故4320起,傷1072人,亡219人。其中,1991年至1999年9年間,京津塘北京段共發生交通事故1981起,傷554人,亡115人,平均每年傷62人,亡13人;2000年至2003年4年間,此路段共發生交通事故1592起,傷359人,亡77人,平均每年傷89人,亡19人;2004年,僅1月至10月份,京津塘高速路北京段就已發生交通事故747起,傷159人,死亡27人。面對一起起令人觸目驚心的交通事故,面對219個被事故奪去的生命,常走京津塘高速路的司機都心有餘悸地稱這條路為「死亡之路」。 

    成因:由於設計陳舊、超負荷運轉,車流量是設計的3倍,霧多路窄無停車港灣,開通13年的京津塘高速路已經被司機戲稱為「死亡之路」。

  

  「貨車殺手」――京珠高速公路粵境北段路線

  被稱為「中國最具挑戰性的高速公路項目」的京珠高速粵境北段(京珠北)是國內里程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區高速公路。作為國家級交通大動脈重要組成部分的京珠北全長109.93公里,自2003年4月建成通車后,廣州至湖南長沙僅需7個多小時,大大方便了華南交通。但由於大量貨車嚴重超載、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路段坡陡坡長等原因導致交通事故頻繁。今天3月,一起13車連環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就發生於此。

    成因:1.行駛京珠北南下廣東的大貨車90%都嚴重超載,這些車的載重量一般超出核載噸數2~4倍。有些大貨車的載重量甚至相當於一節火車車廂(60噸)的載重量,所以人們形象地稱這些大貨車是「公路火車」。這些沉重的車輛在通過京珠北長坡路段時,由於重心的作用致使慣性衝力加大,加上踩剎車過久易使剎車過熱致失靈,非常容易釀成追尾事故。

    2.高速公路穿行於粵北崇山峻岭之中,冬天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時有發生。許多超載大貨車在行駛途中為防止剎車皮發熱疲軟導致剎車失靈,司機常在輪胎上洒水降溫,造成路面濕滑。

    3.京珠北路段氣候多變,全線中部約25公里範圍內為常年霧區,80%的天數潮濕多霧。

  

  魔鬼「U」字彎――太克公路

  太原至寧武的公路,1997年改建后,更名為太佳公路,后又更名為太克公路,在這條公路的31k+700m處,有一個又急又陡的「U」字彎。對於過往的車輛,它就像百慕大黑三角一樣可怕,從1997年10月到現在,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有一輛車在這黑色「U」字彎道上發生事故。除了這些死亡事故外,平均每個星期就會有一輛車在黑色「U」字彎道上發生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

    成因:這個彎道屬於陡坡急彎,彎道徑小而縱坡度大,而且一般的彎道應該是外高里低,此處卻正好相反是里高外低,所以車輛行經此處時往往離心力大於向心力,容易造成側翻。另外,這裡是從太原到古交的最後一個彎道,經過前面的一段下山路后,司機的精神容易疲憊,注意力分散。更要命的是,一些車輛的制動裝置在到達此處時已經被前段的下坡路摩擦得很燙了,車輛制動性正在減弱,不熟悉路況的司機,突然發現這個超乎想象的大彎,再緊急踩剎車,容易出現剎車失靈,只能猛打方向。但這樣一來,方向如果打死,車輛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很容易翻倒;如果方向打不死,就可能衝下山坡,車毀人亡。

  

  「死亡地帶」――雞圖公路

  雞圖公路43.5公里處,被司機稱作「死亡地帶」。

    成因:從40.5公里至43.5公里是連續下坡,急彎、多彎、瞭望視線差,尤其是43.5公里路段的回頭曲線向左回彎達到90多度。夜間行至此段時,駛過一段急彎、陡坡後到達33公里處,眼前是一條平緩筆直的公路,路上沒有任何交通標誌,前方燈火通明,會誤以為前方就是梨樹區便加速行駛,但到44.5公里處是一個急轉彎,此時剎車、轉向已來不及,隨之造成翻車事故。據統計,凡是在這一路段發生翻車事故的車輛,100%是駕駛員第一次來雞西的外地車或超載車。此段公路設計的線形當時只適應小型車輛和中型載重車輛,達不到大型車輛安全行車的要求,隨著大型加長載重車輛的急劇增加,這裡就成了易發交通事故路段。

  

  「死亡之坡」――羅漢洞坡

  國道310線(陝西寶雞至甘肅天水)羅漢洞坡改擴建工程於1998年9月動工,自2000年10月建成通車到2003年年底,短短的15個月的時間裡,就在羅漢洞坡路段上,發生交通事故83起,死亡32人,受傷101人,直接經濟損失達204萬元。

    成因:該路段在通車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就出現「幾百處路基大面積塌陷」的情況,在該路一拐彎處,一條10多米的裂痕十分醒目,裂痕最寬處竟有20多厘米,許多路旁的護路水渠已損壞。

  

  恐怖「乙」字――308國道河北新河境內

  308國道河北新河境內572公里到573公里路段,國家級黑點,被司機形象地稱作「死亡之路」。這裡最高事故發生記錄是一天5起,一年半曾發生車禍32起。

    成因:此路段有幾個連續的急拐彎,呈「乙」字型分佈。正是這種奇特的線路致使這裡經常發生大大小小的車禍,死傷無數。也有人認為,由東向西,572km+445m處即那個急拐彎前面,有一段較長的直路,而在路的右側是一片莊稼地,如果是在夏秋之際,高大茂密的玉米稈影響司機的視線,行車途中很難看到前面的急拐彎。

272

主題

1566

帖子

52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7
沙發
yang..yang 發表於 2006-5-5 14:30 | 只看該作者
哇呀,太可怕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116

帖子

3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6
3
li0808 發表於 2006-5-7 13:50 | 只看該作者
京珠高速公路粵境北段,開著本田雅閣途經此處梅花段,車速過快,慣性大,差點沒命.將檔位急忙拉至低速檔才減了速!!!!小車如此!!大車可想而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6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9
4
lxb4685 發表於 2006-11-30 14:27 | 只看該作者
1、決不能違反公路現行規範,規範事實上已是極限最低標準,事例中有幾個是違反規範的例子,如半徑不夠、超高設反。
2、公路設計人員設計公路時一定要盡量避免採用極限標準(這些極限標準規範中往往有著嚴格的限定),採用極限標準都應論證。
3、從與時具進的角度,研究各種路段車禍多發原因,加以改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2 16: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