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到底是誰生產了中國巨額貿易順差?

[複製鏈接]

3340

主題

4210

帖子

589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山東大漢 發表於 2006-10-25 14: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跨國公司的真實面目

  我國官方數據顯示出口有60%來自外資公司,但是到底有多大的比例是來自發達經濟體的跨國公司呢?

  在以出口金額大小為順序列出的200個最大出口公司中,前50名的出口商中僅有4家――摩托羅拉、英特爾、戴爾和偉創力(Flextronics,全球最大專業電子代工廠)是美國公司,它們占前50名出口商的份額為9%。如果我們將範圍擴大到歐洲和日本的公司,這也僅僅加上3家公司,即諾基亞、夏普和東芝。這7家也僅占前50名出口總額的14%。事實上,當我們擴展到前200家出口大戶的時候,最樂觀的估計結果也就是,美國、歐洲和日本的跨國公司佔中國出口總額僅僅是11%。

  那麼,另外50%是哪裡來的?前10名的公司名稱里暗含了一個線索。它們是鴻富錦、達豐(上海)電腦、摩托羅拉(中國)、名碩電腦(蘇州)、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英順達科技、諾基亞(中國)、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長城國際(深圳)等10家公司,這些公司中只有很少幾家公司為大家所熟知。前50家或者前200家公司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外資公司,但是大多數屬於中國台灣省、香港地區或者韓國。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這些公司來自那些經濟體――10年或者20年前還在生產和出口今天中國出口的紡織品、玩具、運動商品、機械和電子產品。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絕大多數G3(美、日、歐)的跨國公司已經放棄低端、勞動力密集型的生產利潤很長時間了。

  歐美跨國公司占出口比重很小

  然而,歐美跨國公司中的絕大多數的確在中國已經活躍很久了。單獨從美國來看,財富500強的公司,比如通用電氣、福特、花旗、美國友邦、IBM、寶潔、美林、輝瑞製藥、可口可樂等公司均在中國有大量投資和業務。

  但是,這些公司幾乎都沒有大量的出口性全球採購業務,至少不是在中國內地進出口中體現。更準確一點兒說,這些公司最終將商品和服務出售給中國消費者。

  換句話說,這就是美國、歐洲和日本跨國公司所處的位置。除了很少幾個例外,它們並沒有生產以「賣回」本國市場為主要目的的產品;香港地區和台灣省的公司佔據了更多的份額。這些出口導向型的跨國公司正在利用快速成長的中國內地市場迅速發展壯大。

  根據以上分析,應該怎樣看待沃爾瑪呢?它獨自佔據了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將近200億美元的價值總額,我們還聽說,這個數據始終被用來支持那些認為美國和其他跨國公司應該為中國巨額的貿易赤字「負責」的觀點。但是,重要的是沃爾瑪並不是在中國的超大型生產商。更準確地說,它是一個購買者,這意味著它從中國內地市場購買並不昂貴的商品,然後將這些商品以高價賣給美國市場的消費者。這生成了沃爾瑪的收入和利潤――然而,沃爾瑪的收入和利潤並沒有進入到中國商務部的商品貿易統計數據中,在討論是誰生產了中國巨額貿易盈餘的時候,購買者的身份是不應該被納入其中的。


    《市場報》 (2006-10-25 第09版)

0

主題

2918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沙發
hz0313 發表於 2006-10-25 2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