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前無古人的創舉:唐山大地震紀念碑刻死難者名字要向家屬收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9-29 20: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0年,一個叫王立新的唐山人和他的河北華盈實業公司開始徵集震亡者名單,他試圖在南湖公園一角修建一個地震科普紀念園,其中央將修建九面地震紀念牆,一面牆可以細分作為2,700塊小型墓碑,可以鐫刻死亡者的姓名、生辰、死亡時間和親屬名字等信息。
  
  王的創意得到唐山市政府的許可,其後他還承諾將修建一座大型祭壇,祭壇上方安放一座巨型青銅鼎。唐山人從此有了一個祭奠震亡親人和舉行紀念活動的場所。
  
  但把震亡者的名字刻上紀念牆是需要付費的。紀念牆的正面刻一個姓名收費1000元人民幣,刻在背面則收費800元人民幣。王的公司向公眾澄清說,修建此紀念牆屬於公益性事業,交納的是工本費,公司並非要賺取什麼利潤。
  
  儘管如此,華盈實業公司的收費行為還是在唐山掀起了一場激烈爭論。
  
  《燕趙都市報》、《石家莊日報》援引市民指責說,地震數以千計的全家絕戶者因為無法繳納工本費自無留名待遇,生活困難者也無法交錢留名—這是對歷史真相的裁剪和曲解,對大部分死難者顯失公平。
  
  一位劉姓唐山市民接受《鳳凰周刊》採訪時說,在這樣一座被地震重創的城市,針對24萬同胞的紀念性建築應該由當地政府來建造,而不應該進行商業化運作,讓死難者家屬來承擔費用。他舉例說,日本廣島和平公園內的原子彈爆炸死難者紀念碑上,鐫刻了237,062名死難者的姓名,精確到個位,其中去年新刻上的就有5,142人,都是最近一年內死於核輻射引起的疾病,「這些都是政府做的」。
  
  《鳳凰周刊》記者在南湖公園內看見已有幾面紀念牆已經落成,一萬多名死者的名字已經被鐫刻,常有人來憑弔。知情人向《鳳凰周刊》透露說,唐山市府經過考量,對紀念牆項目緊急喊停,並曾私下和王溝通,願意支付一定的賠償來換取王的放棄,但被王拒絕。唐山市府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強行拆除,勢必遭遇1萬餘已刻上名字的死者家屬強烈反彈,甚至會引發一場龐大的集體訴訟。
  
  王態度強硬,說他一旦得到更多資金,將繼續修建其他的紀念牆。王稱,紀念牆項目已經得到來自唐山民間的廣泛支持。
  
  『我來紀念牆並非說明我就有多支持這種方式,只是我們需要祭拜親人,而唐山沒有這樣一個地方,商人卻從中窺見了巨大商機。』 紀念牆前祭拜的一個郝姓老人說。」
  
  .............
  
  「紀念牆的「意義」是坊間各種議論的焦點。在記者就此現場隨機採訪遊人時,大多數人認為,在這塊義地有這麼個紀念牆「很有意義」。但有人說,因為是收費鐫刻,「賺錢」是惟一目的。還有人認為如果不收錢,反倒沒人來刻,因為『現在的人喜歡比著花錢辦這事』。
  
  『我們現在刻了3000多個了,1000多是在地震中遇難的解放軍將士,有很多我們優惠甚至免費刻,真正按照正常標準全額收費的沒幾個』,華盈集團科普園公司總經理李麗這樣說。「科普紀念園收費說明」上註明:全家震亡的、震亡的市級以上先進、勞模免費;孤兒親屬、殘疾人親屬優惠200元。呂麗花鐫刻父母兩人的名字付了1200元。」
  
  (我的天,還有促銷優惠活動,faint~)
  
  「紀念牆是不能盈利的,如果有這樣的目的,接下來的所有項目都做不成」。陳一文認為,在可供參考的巴黎公社社員牆和耶魯撒冷泣牆(哭牆)建設中,投資主體主要是慈善捐助者或者基金會,而且往往有多名捐助者,「眾人拾柴火焰高」。如果由一家民營企業來獨資運作,「即使將賬目公布天下」,也是較難推動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3 14: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