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同是北大教授,差別這麼大?

[複製鏈接]

711

主題

768

帖子

1036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4

積分
10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gshong 發表於 2006-9-21 2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4786元!北大副教授、《實話實說》前主持人阿憶在博客中公布工資單引起了網友極大的反響,昨日,北大副教授孔慶東力挺阿憶,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這絕非哭窮,只是希望公眾能夠了解事情真相。本月15日,阿憶在博客上發表的《無腦人,請你給俺指條出路,讓俺們都照著去走》引起網友極大反響,短短5天時間內點擊率近80萬,評論達3000條。(9月21日華夏時報)

    網友們將阿憶一系列哭窮的理論痛斥為「要把財富全給精英,讓勞動人民餓著」,指責阿憶是北大最無恥的副教授,顯然,這在情緒上有點過激,但它卻表達了公眾的價值取向,理解誰,同情誰,關注誰,不是哭窮哭來的,而取決於大傢伙兒心裡那桿秤。月收入4786元,再加上業餘兼職的收入,怎麼說也有個萬八千的。即便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這個水準想跟「窮」字沾上邊,讓希望工程、愛心行動向北大副教授伸出援助之手拉你一把,真有點兒搞笑的味道。

    要知道,副教授的流水賬中那些車馬費、高速費、上網費、就餐費等等具有顯著白領特徵的費用是在北京黑汗溜溜打工的民工做夢都想不到的。在北京奧運場館建設中,到處可見「汗滴工地土」的泥瓦匠,他們是在經濟和社會雙重作用下的弱勢群體,干著最苦、最累、最髒的活,很少拿到幾千元的月收入。開學了,民工學校被撤,他們還得為孩子上學的事發愁。而2008年,他們將被整建制的勸返,這意味著要重新找活干以維持家庭生計,他們為什麼不哭窮?其實,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北大副教授哭窮的目的就是想使走穴合情合理合法化,這點小技倆,隔壁的三歲小孩都會耍。

    這使我想起了同是北大教授的孟二冬。他曾花了7年時間完成了100多萬字的《登科記考補正》一書。寫這部著作,他付出了大量心血,得到的稿費卻只有3萬元。就是這3萬元,他還全部換成了著作,送給自己的老師和學生。近年來,受社會上名利浪潮的誘惑,大學里確有一部分老師忙於社會活動,到校外講課撈外快,還有一些老師熱衷於出暢銷書賺錢。憑孟二冬的學問,也有不少地方以高額報酬請他去講課,但都被他推掉了。他的愛人說,這麼多年,老孟從沒拿過一分額外的報酬。

    同是北大的教授,有的人默默無聞奉獻教育事業,蠟炬成灰淚始干,而有的人卻想著法子去掙錢,還跑到網上來哭窮,差別咋這麼大呢?(梁江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19: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