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洋水師所有戰艦(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4-11 06: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B]定遠艦

鎮遠艦

致遠艦

靖遠艦

經遠艦

來遠艦

廣甲艦


超勇艦

揚威艦

濟遠艦

平遠艦

威遠艦


康濟艦

湄雲艦

鎮東艦

鎮中艦

鎮北艦

鎮西艦

福龍艇

廣乙艦

廣丙艦

當年的北洋艦隊使中國的海軍戰鬥力位居世界第8位
可惜由於清政府的腐敗
竟然被戰鬥力列世界第11位的日本艦隊擊敗……[/B][/CENTER]

124

主題

4762

帖子

113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139
沙發
cyf81287726 發表於 2006-9-7 12:5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3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9-7 13:23 | 只看該作者
看不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4
huasendg 發表於 2006-9-7 13:36 | 只看該作者
[QUOTE=sujie_alex]看不到...[/QUOTE]

請參見:

http://www.kaoshi.ws/html/2005/0317/168814.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5
mm021 發表於 2006-9-9 02:00 | 只看該作者
其中 定遠艦、鎮遠艦 為鐵甲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6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9-9 06:24 | 只看該作者

到底是誰葬送了北洋水師

  在中國,連孩子都知道,是日本的聯合艦隊打敗了北洋水師,是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造船舫,致使鄧世昌的炮彈打不響!可是,金一南的軍事隨筆《軍人生來為戰勝》告訴我們:

  就經費方面來講,清政府投入海軍的經費一點也不比當時日本投入的少!日本政府從1868年到1894年26年間每年投入海軍經費合計白銀230萬兩,相當於同期清政府對海軍經費投入的60%!

  就硬體裝備方面來講,北洋艦隊的裝甲數量和質量都超過了日本聯合艦隊。北洋艦隊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堪稱當時亞洲最令人生畏的鐵甲堡式鐵甲軍艦,在世界也處於領先水平。清朝政府正是基於這種力量對比,才毅然對日宣戰。

  因此,僅從武器裝備、經費投入等方面來看,日本聯合艦隊要戰勝中國北洋艦隊是困難的。但結果卻是,龐大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聯合艦隊卻一艘未沉!「巨額軍餉堆砌起來的一流的海軍不經一戰,原因何在?」到底是誰埋葬了北洋艦隊?金一南先生髮問了。

  一、真正的戰爭,永遠發生在戰爭開始之前!失敗往往首先從內部開始。

  清政府的專制體制及其必然帶來的政治和經濟的腐敗。從身居要位的歷屆海軍大臣,到北洋艦隊普通的一員,大家首先考慮的不是民族國家和軍隊的利益,而是個人的利害。再強大的部隊,也難以抵禦這種腐敗的侵蝕。隨著滿族中央政權的衰弱,漢族官僚李鴻章等人紛紛崛起。他們辦洋務、興局廠、練新軍,轟轟烈烈。在相當一部分滿清權貴們看來,北洋水師就是李鴻章的個人資本。因此,朝臣們為了削弱李鴻章,不惜削弱北洋海軍!限制北洋海軍就是限制李鴻章,打擊北洋海軍就是打擊李鴻章。戶部尚書翁同,以太后修圓為借口,連續兩年停止發放海軍裝備購置費,以限制李鴻章。後來恭親王失勢,李鴻章失去台柱,更加勢單力薄。他不得不與醇親王以及各位滿族朝臣和好,滿足醇親王挪用海軍經費(實際上削減海軍實力)的要求。李鴻章則欲借海軍重新獲得一片政治庇蔭,就是這樣一些人在掌握著北洋海軍的命運!1888年北洋水師成軍以後,軍費投資就越來越少。海軍只是他們各自政治角逐中的籌碼,誰還真正為海軍的發展考慮?

  金一南大聲感嘆:將如此之多的精力、財力用於內耗的民族,怎麼去迎接外敵發出的強悍挑戰!

  二、上行,下效,鼓勵狗才的體制中必然包含著排斥英才的事實。

  在這種體制中的民族國家和軍隊,縱有銅牆鐵壁,最終也會被摧毀;縱有匹夫之勇,終究無力回天。多種資料證明,北洋水師1888年成軍以後,軍風被各種習氣嚴重毒化。當時,北洋軍艦上實行「責任承包制」,公費包干,管帶負責,節餘歸己。因此,各船管帶平時把經費用在個人前途的「經營」和享樂,無暇對船隻進行保養和維修。打仗用的艦船不但不保養備戰,反而為了個人私利挪作他用。軍隊參與走私,艦船常年不作訓練,這已不是海軍的個別現象。

  由於只對上、對個別掌握著自己升遷的權勢負責,而無須對下、對民族國家負責,因此,欺上瞞下,蔚然成風。平日里演練炮靶、雷靶,惟船動而靶不動。每次演習打靶,總是預先量好碼數,設置浮標,遵標行駛,碼數已知,百發百中。不明真相者還以為自己強大無比、不可戰勝呢!

  還有一件事情令作者金一南先生無法解釋:北洋水師發展到1894年大閱海軍時,定、鎮兩艘鐵甲艦主炮的戰時用彈僅存三枚定遠一枚,鎮遠兩枚,只有練慣用彈庫藏尚豐!對此,李鴻章不是不知:「鴻章已從漢納根之議,令制巨彈,備戰鬥艦用」,但最終因為他「個人」內外交困,忙於政治周旋,因此正事一直沒有落實。

  這樣一支軍隊,這樣一種軍紀和作風,這樣地腐敗和糜爛,一旦打起仗來,如何不敗?  

  三、不敗才是奇怪的

  先看布陣。當戰場不再是操演場時,面對逼近的敵艦,北洋艦隊首先布陣就陷入混亂。丁汝昌的命令是各艦分段縱列,擺成掎角魚貫之陣。而到劉步蟾那裡竟然變成了「一字雁行陣」。而實際戰鬥時的隊形卻又變成了「單行兩翼雁行陣」。短時間內陣形如此變亂,說明了什麼?即使如此勉強的陣形也沒有維持多久,待日艦繞至背後時,清軍陣列始亂,此後即不能復成型。

  再看開戰。戰爭一開始,平日缺乏現代素質的官兵在有效射距外慌忙開炮,定遠艦劉步蟾指揮首先發炮,首炮非但未擊中目標,反而震塌前部搭於主炮上的飛橋,丁汝昌和英員泰萊皆從橋上摔下,嚴重受傷。一炮之始北洋艦隊就失去了總指揮!再勇敢的士兵,無人指揮,又有何用?這就是平日嚴陣以待、訓練有素的艦隊?

  再看戰場廝殺。激戰中落伍的日艦「比睿號」冒險從我艦群中穿過,我定遠艦在相距四百米距離上發射魚雷,未中。日本武裝商船「西京丸」經過定遠艦時,定遠向其發四炮,又有兩炮未中。戰場上只有由硬體和軟體聯合構成的實力,沒有虛假和僥倖!黃海海戰中,日艦火炮命中率高出北洋艦隊九倍以上!

  對軍人來說,很多東西僅憑戰場上的豪壯是不能獲得的。往往最為輝煌的勝利,孕育在最為瑣碎枯燥、最為清淡無味的平日訓練之中!金一南意味深長地說。

  四、軍隊平日腐敗,戰時必然要付出高昂代價。力圖隱瞞這一代價,就要藉助謊報軍情。這也是北洋海軍的一個特點。

  黃海海戰,丁汝昌跌傷,艦隊失去指揮,本因我方在有效射距外倉促開炮,震塌飛橋,奏報卻成為「日船排炮將定遠望台打壞,丁腳夾於鐵木之中,身不能動」!此戰北洋海軍損失致遠、經遠、揚威、超勇、廣甲等五艦,日艦一艘未沉。李鴻章卻電軍機處「我失四船,日沉三船」。

  一時間除參戰知情者外,上上下下多跌進自我欣慰的虛假光環之中。不能戰,以為能戰;本已敗,以為平,或以為勝!北洋報沉的日艦后又出現在圍攻威海的日艦行列中。但直至全軍覆滅那一天,我軍謊報軍情未曾中止。1895年2月,左一魚雷艇管帶王平駕艇帶頭出逃,至煙台後先謊稱丁汝昌令其率軍衝出,再謊稱威海已失。陸路援兵得訊,撤銷了對威海的增援。陸路撤援,成為威海防衛戰失敗的直接原因。

  艱難的處境最考驗軍隊。北洋海軍在威海圍困戰後期,軍紀更是蕩然無存。金一南先生寫道:

  首先部分人員不告而別。「北洋海軍醫務人員,以文官不屬於提督,臨戰先逃,洋員院長,反而服務至最後,相形之下殊為可恥」。

  其次是有組織攜船艇的大規模逃遁。1895年2月7日,日艦總攻劉公島;交戰之中,北洋海軍十艘魚雷艇及兩隻小汽船在管帶毛平、蔡廷干率領下結夥逃遁,結果「逃艇同時受我方各艦岸上之火炮,及日軍艦炮之轟擊,一艇跨觸橫檔而碎,余沿汀西竄,日艦追之。或棄艇登岸,或隨艇擱淺,為日軍所擄」。一支完整無損的魚雷艇支隊,在戰爭中毫無建樹,就這樣丟盡臉面地毀滅了。

  最後更發展到集體投降。「劉公島兵士水手聚黨噪出,鳴槍過市,聲言向提督覓生路」,眾洋員皆請降。面對這樣一個全軍崩潰的局面,萬般無奈的丁汝昌「乃令諸將候令,同時沉船,諸將不應,汝昌複議命諸艦突圍出,亦不奉命。軍士露刃挾汝昌,汝昌入艙仰藥死」。

  只敢露刃向己、不敢露刃向敵。北洋軍風至此,軍紀至此,不由不亡。親歷戰鬥全過程的洋員泰萊,對這支艦隊評論如下「如大樹然,蟲蛀入根,觀其外特一小孔耳,豈知腹已半腐」。

  到底是誰打敗了北洋水師?

  軍人生來為戰勝。不錯。但要戰勝敵人,首先必須戰勝自己!

    來源:千龍網  2004-12-07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7
mm021 發表於 2006-9-9 12:12 | 只看該作者
日本政府從1868年到1894年26年間每年投入海軍經費合計白銀230萬兩,相當於同期清政府對海軍經費投入的60%!
=============================

應該有個按年份的明細,後面投入的錢,買到的裝備新。而那時候的海軍裝備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8

帖子

9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5
8
靛藍金屬蘋果 發表於 2006-11-2 18:12 | 只看該作者

看不到了啊 文章卻好像非常有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08: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