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欣弗」事件調查:層層都是傷痛

[複製鏈接]

427

主題

451

帖子

49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slk78 發表於 2006-8-9 1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和「幸福」幾乎同音的辭彙,近一段時間卻實實在在地攪亂了人們的幸福生活。

  「欣弗」,這個醫學名字叫克林黴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生產於安徽華源葯業的「欣弗」,截至8月7日,由於使用它造成的嚴重不良反應全國已出現了81例,波及了10餘個省份,其中三人不幸死亡。

  又是致命的葯!「齊二葯」的風波尚未完全停息,人們敏感的神經再次被本來是救命的藥品深深地刺痛——我們為什麼又一次被藥品冰冷地傷害?

  「欣弗」不良事件在繼續,人們的追問在繼續,我們的調查也在繼續。

  596例不良反應報告未引起重視

  

  8月3日,衛生部連夜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停用安徽華源葯業生產的克林黴素注射液,即「欣弗」。「欣弗」是繼齊齊哈爾第二製藥公司生產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現問題后,又一個被衛生部叫停的藥物。隨後,各地開始拉網式緊急追查安徽華源生物葯業有限公司今年6月1日以後生產的「欣弗」注射液,斬斷它的傳播鏈。

  7月27日,青海省首先向衛生部門報告了「欣弗」不良事件病例。就在當天,遠在東北的黑龍江,三天前因患感冒而在家中靜脈點滴注射了「欣弗」的症哈爾濱6歲女童劉思辰不幸死亡。

  之後,全國各地陸續又有10餘省份向衛生部通報了「欣弗」不良事件病例,死亡兩例。不詳的陰霾逐漸擴散,人們的不安也陡然升級。

  為什麼又是葯在惹禍?難道之前就沒有一點徵兆嗎?

  據披露,其實早在2003年12月,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曾發布信息通報,提示克林黴素注射液可引起嚴重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也可出現肝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等,提醒醫生嚴格掌握適應症,避免不合理使用。當時的報告顯示,截止到2003年第一季度,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資料庫中,有關克林黴素注射液的不良反應病例報告共596例。

  但這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甚至記者也是在對事件進行調查時才發現了這個事實。

  警鐘被麻痹的人們忽略,被衛生部門忽略,被媒體忽略,被患者忽略,或許,也被生產廠家忽略……一連串的忽略之後,悲劇突然發生。

  調查10多天仍未有結論

  記者調查發現,即便在2003年年底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有關克林黴素注射液引發不良反應的信息中,幾百起病例並沒有提及或集中顯示由於使用某一個廠家生產的藥品而集中發病。

  而這次卻是一家廠家導致了集中的傷害。人們自然把目光投向製造這次事件和悲劇的源頭——上海華源股份安徽華源葯業有限公司——致命的「欣弗」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欣弗」不良事件爆發后,國家和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各類調查組、檢查組雲集安徽華源葯業,全力對事件原因進行調查。

  可是,10多天過去,人們關心的結果卻一直沒有出來。

  據初步調查,華源葯業2006年6月以後共生產了368萬瓶「欣弗」,其中約318萬瓶已經銷往全國26個省份。經全力搜查,目前有關部門已經控制了140多萬瓶。

  記者了解到,8月7日上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派出的調查組已經進入華源葯業生產車間等關鍵場所進行了詳細的檢查。據透露,這個已經進駐工廠多日的檢查組將主要從原輔料、生產過程、成品檢驗等三個環節進行調查,採用的調查方式是三種:一是查看現場,二是調閱相關資料,包括生產、檢驗記錄,原輔料記錄等,三是對相關人員進行面對面訪談。

  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人們所關心的「藥品質量是否有問題」、「藥品到底有哪些問題」等關鍵點,檢查組尚未得出正式結論。

  據安徽省有關專家說,「欣弗」事件的原因調查還涉及到儲運是否合規、藥品的使用是否合理等生產環節之外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調查結論需要一定的時間。此外,報告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與藥品之間的關聯度確定尤其需要細緻準確,更需要時間。

  不好的消息仍在傳來

  8月7日,為指導各地科學有效地開展此起不良事件患者的救治工作,確保患者健康權益和生命安全,衛生部組織制定了《克林黴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藥物不良事件搶救治療的指導方案》,向全國公開發布。

  「這是必要的亡羊補牢,也是衛生部門在盡最大的努力挽回或搶救『欣弗』給人們造成的傷害和損失。」中央黨校研究室趙傑博士說,「但是,面對接二連三發生的藥品危機,人們還無法從現在的局勢中獲得對今後用藥的安全感。」

  從「齊二葯」事件到近日被曝光的廣東疾控中心計劃免疫藥品採購受賄大案,又到「欣弗」事件,再聯想到近年來的假藥劣葯泛濫,人們忍不住要追問:為什麼食品、藥品領域類似「欣弗事件」屢屢發生?

  據記者的調查,這次禍端的罪魁禍首——問題葯「欣弗」是具有「國家准字」批號的合法藥品,而生產廠家安徽華源葯業也堂皇是通過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證的藥品生產企業。面對「欣弗」製造的不良事件,這一切都被人們打上了一個問號:葯監部門對藥廠核發生產批文後,是否進行了行之有效的督察?在頒發認證牌之外,政府部門到底還該對藥廠生產起到怎樣的監管職能?

  不好的消息仍在傳來。媒體最新披露:8月6日,一位蘭西縣的病人劉寶芳被送到了哈醫大二院。她前一天剛剛注射了「欣弗」,立即出現了不良反應。但危險的是,這瓶「欣弗」的生產批號是06030201——意味著這是2006年3月生產的。而在北京,一名注射了克林黴素的病人也在一天之後死亡。但帶走她生命的卻是另外一個牌子——「力派」。

  面對正在調查之中的「欣弗」,記者忽然產生了一種恐懼——如果結論是「欣弗」質量基本沒有問題,那問題到底會出在哪裡?!為什麼2003年底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已經提示克林黴素注射液可引起嚴重不良反應,這種葯卻一直在廣泛使用?!

  「欣弗」最後的面紗還沒有揭開,人們只能等待,同時也期待著一種安心的幸福——有朝一日,我們面對藥品時,再也沒有不安和猶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8 02: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