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世紀珍藏系列:古琴大師管平湖《琴響天際》

[複製鏈接]

7323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ea6340 發表於 2006-8-6 07: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COLOR="Olive"] [MUSIC]http://grm.cdn.hinet.net/xuite/0/1/3/6/15201613/blog_360660/dv/7100296/7100296.mp3[/MUSIC]

 專輯:琴響天際

  藝人:管平湖

  出版: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

  製作:北京文雅之聲音像製品有限公司

  資源類型:古琴曲

  發布日期::2006-7-4 [/CENTER]

  簡介:

  管平湖(1897—1967)古琴演奏家,名平,字吉庵,仲康,號平湖,自稱門外漢。清代名畫家管念慈之子,江蘇蘇州人,出生於北京。從小隨父學習繪畫、彈琴,幼年喪父后,廣泛求藝。師從名畫家金紹城,學花卉、人物,擅長工筆,筆法秀麗新穎,不為成法所拘,為「湖社」晝會主要成員之一,後任教於北平京華美術專科學校。管先生琴藝精湛,曾得「九嶷派」楊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及「川派」秦鶴鳴等名琴家之真傳,他能博取三派之長,並從民間音樂中汲取營養,融會貫通,不斷創新,自成一家,形成近代中國琴壇上有重要地位的「管派」。

  1912年管平湖參加了著名琴家楊宗稷在北平創辦的「九嶷琴社」。1938年,與北平琴家組織了「風聲琴社」。1947年,與張伯駒、王世襄、溥雪齋、楊葆之、鄭珉中等琴家創辦了「北平琴學社」(1954年改稱「北京古琴研究會」)。曾任北京漢學專修館、國樂傳習所、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古琴教師。一九五二年應聘到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從事古琴音樂教學和發掘打譜研究工作。

  管平湖先生將畢生精力傾注於古琴事業,不僅演技精湛,聞名於世,而且琴學造詣極深,特別在發掘古譜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廣陵散》、《碣石調幽蘭》、《離騷》、《大胡笳》、《胡笳十八拍》、《秋鴻》、《飲乃》等許多著名古琴大麴,均由他率先發掘打譜,通過他的艱苦努力,使這些絕響已久的古琴曲得以重新恢復了藝術生命,對古琴工作有起潛振絕的雄偉功績。有《古琴指法考》等著作傳世。管先生不僅善於彈琴,而且精於制琴和修琴,現故宮所珍藏的唐琴「大聖遺音」、明琴「龍門風雨」,都經過管先生修整完好。

  管平湖的古琴演奏運指穩重剛健,剎有神韻,風格蒼勁古樸,剛柔相濟,先生雖逝,但有錄音資料所存,大部分為五十年代或更早期灌制,限於當時的條件,其音響效果顯然不能與現在的錄音相比。但正因如此,更使得這些流傳於世的罕有錄音彌足珍貴。聆聽管先生琴曲,正如李白詩云: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遙想先生當年風姿,令人神往。

  管平湖大師琴藝精湛,博取三派之長,自成一家,形成近代中國琴壇上有重要地位的「管派」。演奏的古琴運指穩重剛健,剎有神韻,風格蒼勁古樸,剛柔相濟。20世紀最具典藏的名家名曲發燒大碟,由管平湖大師傾情演藝。 [C]

  曲目:   

  1.流水據《天聞閣琴譜》

  2.欸乃據《天聞閣琴譜》

  3.離騷據《神奇秘譜》

  4.碣石調幽蘭據《古逸叢書》

  5.胡笳十八拍據《五知齋琴譜》

[/C][/COLOR]
工作忙碌,暫別可親。

祝朋友們一切順利、永遠幸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8 06: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