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談如何用數碼相機和望遠鏡拍攝鳥兒寫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4-3-18 0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鳥類攝影一直是相當專業的領域,它不單可以鍛煉你的觀察能力、磨鍊你的體力,更是對你的攝影器材、攝影技術以及耐心的終極考驗。而其中的鳥類特寫攝影更是難上加難。在傳統攝影中,通常要依賴價格極其昂貴的大光圈超長焦鏡頭,除此以外別無它法。近一兩年來,隨著數碼相機的廣泛應用,一種相對便宜、而效果又相當不錯的構架出現了,就是望遠鏡加數碼相機這個價格相對要低廉得多的「黃金組合」。
     
    器材的選擇
     
    器材的選擇在鳥類特寫攝影中是重要的一環,得心應手的設備會為你獲得好作品提供良好的條件。一般來說,鳥類通常都十分警覺,難以接近。因此,要捕捉到鳥類的生動表情和自然色彩,必須有焦距足夠長的鏡頭方可。普通數碼相機的鏡頭就算是10倍的光學變焦,也只有相當於135相機的380mm左右的焦距,要進行這樣的攝影幾乎不太可能。根據我的經驗,至少要達到3000mm左右才比較合適,這就必須連接望遠鏡了。
     
    一台普通民用級數碼相機(不可卸鏡頭),固定連接在望遠鏡的目鏡後面,就變成了一個數碼超遠攝系統,通過它就可以拍到細緻入微的鳥兒特寫。舉個簡單的例子,Nikon995的焦距相當於135相機的38mm~152mm。如果和一個20倍的望遠鏡連接,用20分別乘以前面的兩個數值,就得到了該組合的合成焦距:760mm~3040mm。對於個體較小的鳥種,即使在二十米的距離,都可以成比較大的像,也才能得到真正的「特寫」。
     
    從便攜和穩定的角度考慮,望遠鏡必須選用折射式的。此外還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合適的口徑。口徑大了,望遠鏡的重量自然增加,設備的機動性差,穩定的難度都隨之增大,非常不利於拍攝。一般以60~80mm口徑為宜。
     
    2、合適的焦距和焦比。焦距短、焦比小的系統能夠縮短曝光時間,這對於鳥類攝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焦比小卻會產生更大的色差、像差,導致照片質量變壞。這就要求找到一個均衡點,在保證照片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選擇小焦比。目前比較流行的是F6左右的設計。打個比方,一個80mm直徑的物鏡,焦比要達到F6,物鏡的焦距就是6X80=480mm。配合焦距24mm的目鏡,放大倍數就是480÷24=20倍。如果你是使用望遠鏡的新手,建議你選擇更小的放大倍數,以便得到更大的視場,否則可能連鳥兒你都對不準。
    關於望遠鏡和照片質量的關係,有一點是永遠正確的――越好的望遠鏡得到的照片質量越好。
     
    而數碼相機和望遠鏡的連接,建議使用專門為連接數碼相機而生產的目鏡,這種目鏡靠數碼相機一端的鏡片較一般目鏡為大,不易產生暗角現象。
     
    至於數碼相機的選擇,建議選用至少有3X光學變焦的鏡頭。由於望遠鏡的視場很小,在液晶屏中找到小鳥不易,要先縮焦到最短焦距並找到小鳥,然後再zoom至長端進行拍攝。
     
    按傳統的攝影經驗,這麼長的組合焦距,必須有一個異常穩固的腳架,以及一個良好的雲台和快速釋放接合器。最好還有一條機械或電子快門線。
     
    注意事項
     
    從事鳥類的拍攝最好懂得一些鳥類的相關知識(比如分類和生活習性),以便找到它們,並掌握良好的拍攝時機,具體請參考鳥類相關書籍。最需要牢記的一點是:必須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盡量不要驚擾它們。
     
    其他注意事項包括:避免穿短袖的衣褲,裸露在外面的雙手、脖子等部位應塗上防蚊油,防止昆蟲的叮咬。
     
    時間和地點的選擇:
     
    鳥類往往在清晨和傍晚比較活躍,並且容易接近,這是拍攝大好時機。但此時的鳥類動作會比較多,也很快,按快門時一定要選好時機。白天的其他時間也並不是就無鳥可拍,比如陽光燦爛的酷熱中午,鳥兒就喜歡在一些較蔭的地方歇息,此時的鳥兒通常都比較靜,動作幅度相對較小,拍到清晰圖像的概率反而比較大。
    比較適合初學者的拍攝地點是公園。樹木以不太濃密為宜。以後經驗豐富以後,再逐步擴展到野外。
     
    拍攝角度和策略
     
    拍攝角度的選擇也很重要。最好的角度是拍攝鳥兒的側面,前面和後面都不理想。至於望遠鏡的角度,盡量選擇平視和中等仰角。高高在上的鳥兒不容易出效果。另外還要注意選擇好儀器的位置,避開樹枝、樹葉的遮擋。
     
    拍攝鳥類一般有兩種策略。一是隨處走動,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拍攝機會。雖然這種方式比較耗費體力,但卻是主要方式。二是蹲點守候,遇到那種鳥兒經常歇腳的樹枝、石頭、小水潭,你就可以對準並做好所有設定,等待時機。另外也可以得到休息,恢復體力。
     
    拍攝技巧
     
    1、偽裝和接近:不能穿顏色鮮艷的服飾,器材的顏色也不要過於顯眼,記住鳥類對管狀的設備特別敏感和恐懼。接近鳥類的時候動作應該盡量輕,保持適當的距離。可以先在安全距離上尋找時機,或利用遮擋物接近,到達合適拍攝的距離后,迅速做好所有準備工作,然後再慢慢從遮擋物后移出,一陣猛拍。
     
    2、穩定:在鳥類的特寫拍攝中,組合焦距之長決定了「穩定壓倒一切」。為了穩定,必須使用強壯穩定的三腳架。
     
    3、對焦:數碼相機的自動對焦範圍有限,必須先用望遠鏡的對焦旋鈕進行粗調。粗調時無需十分準確,一旦調到合適的範圍,數碼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會完成對焦工作。對於平地上的小鳥,以及小鳥站立的樹枝前後附近枝葉較多時,對焦系統很容易失誤,應改為手動模式,只用望遠鏡的對焦旋鈕進行對焦。
     
    4、曝光組合的設定:根據拍攝時的不同情況,可以選用自動檔、光圈優先以及全手動曝光。對於Nikon995,自動檔很容易操作,也很容易設定曝光補償,對於轉瞬即逝的大好機會,應馬上設定自動程序檔拍攝。
     
    通常情況下則可以設定為光圈優先,並且將光圈設定為最大,以便得到最短的曝光時間。當快門低於1/30秒,那建議適當提高ISO值來獲得更快的快門,以 「凍結」小鳥的瞬間動作,要知道鳥類一般都有「多動症」!
     
    如果鳥兒處在一個明亮的背景,或者鳥兒本身比較黑,平均測光不夠準確,需要增加曝光,那就只好改用全手動設定或進行適當的曝光補償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最好使用快門線進行曝光。如果象我一樣沒有快門線,那就設定為自拍模式拍攝,以減少振動導致畫面模糊的機會。曝光的時候,你需要的不僅僅是技巧,還需要好運氣,最好祈禱鳥兒不要亂動,擺好pose。^o^。
     
    假如你遇到鳥兒200次,能發現它的機會大約有100次,而角度和機會不錯的也許只有20次,能架好器材對準並完成拍攝的估計就剩10次,而10次里能出一、兩張好片就相當不錯了。在某種意義上說,鳥類特寫攝影不再是普通的攝影,而是對你的勇氣、智慧和耐心的強力挑戰。

蜂鳥攝影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6: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