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變革外交及其發展前景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7-4 14: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07-03 今年初1月18日,美國國務卿賴斯在華盛頓喬治敦大學外交學院發表的基調演講為標誌,美國的轉型外交正式啟動,在這篇題為《轉型外交:塑造美國21世紀的外交態勢》的演講稿中,賴斯詳細闡述了美國轉型外交的時代基礎、歷史傳承、政策目標和現實措施。此後,賴斯在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就2007財政年度撥款舉行的聽證會上,提交了一篇題為《落實轉型外交》的書面證詞。至此轉型外交已經正式成為賴斯領導下的美國外交工作的指導原則,也就是說美國步入變革外交的階段。

[B]一. 略說外交轉變的動因 [/B]
按賴斯所說的理由:a.「過去350多年來,現代國家體系的基石是主權概念,它假定每個國家能夠控制和引導其領土內的威脅;假定國家治理能力的軟弱和缺失只是其國民的負擔或至多是一個國際人道主義問題,而非安全威脅。」 B.技術的進步已經摧毀了空間的隔離,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不是在「國家之間」,而是在「國家內部」。它亟需應對的一系列挑戰,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毒品走私、非法偷渡和傳染性疾病,都與一些國家內部的政權性質和治理能力相關。因此,對於美國的安全而言,某些國家的政權性質已經比國際權力的配置更重要。

這些理由雖然有些道理但不叫人信服,因為賴斯所說的寬泛的理由一直存在,但為什麼美國到2006年才想到變革他們的外交?因此有必要分析出導致美國外交轉變的動因。

1.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后,美國突然的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為了美國的需要,美國的理論家們相繼推出了不同的理論。2000年威廉·沃爾弗斯在《國際安全》雜誌上發表《單極世界的穩定性》一文,這個理論部分的沿襲金德爾伯格在70年代提出的「霸權穩定論」。照單極論的觀點認為:「單極是一個國家的能力大到不能被抗衡的一種結構。」美國在表面上是世界的唯一單極。布希總統上台後全盤的接受了單極理論的觀點,認為美國的實力已經大到不能被抗衡了,因此布希錯誤的認為美國可以『恣意妄為』了。錯誤的思路致使出現後果嚴重的連串列動:撕毀反導條約、不簽京都協議、侵略阿富汗、侵略伊拉克、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三六九等。自私沒有節制的行為導致了眾多國家的反感:德法反對侵略伊拉克、拉丁美洲出現左翼傾向、歐佩克不聽使喚、俄羅斯公開敵對、歐盟譴責黑獄事件出現自主的苗頭、……等等。外交的系列挫敗促使美國反思政策。

2. 胡作非為的軍事行動導致美國的經濟捉衾見肘。海灣戰爭與伊拉克戰爭是難以類比的,海灣戰爭是阻止侵略得道多助,經濟上獲得很多的贊助和支持,美國基本不花什麼費用,消耗掉的只是差不多要報廢的軍火。而伊拉克戰爭則是明顯的侵略戰爭,遭受激烈的反對,而且很多的費用開支要美國獨立承擔。一天50億美元的開支讓美國很難受,而實際的得利是在石油和軍火方面,這些利益被資本利益集團所獲取,費用則是全美國來負擔。每年五千多億美元的軍事開支是美國財政赤字巨大的主要原因。

3. 軍事、外交、經濟方面的挫折和困境使得美國反思他們自己的政策。低成本大效益的外交行動範例成為美國外交變革的方向;假借「正義」而獲取國家利益也是美國改變的方向。

[B]二. 外交轉變的特點 [/B]
轉型外交的提出有很大的賴斯特色。賴斯發跡於蘇東劇變,因此賴斯不會忘卻她的成功經驗,在美國反思自己政策制訂新的外交策略時,賴斯回把自己的成功加以引用。具體特點如下:

1. 重新強調「民主」、「自由」、「人權」,美國一直以來都以此借口獲利。伊拉克戰爭讓美國吃盡苦頭,也讓美國明白乾什麼事必須「師出有名」。這可以說是美國已經知道不顧一切的行動沒好結果,存在著放棄或否定「單極論」的意思。也就是說此次變革保留了傳統上的對美國有利的內容,從這點上可以看出來美國以後會減少大規模軍事行動,而側重與利用外交壓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2. 冷戰思維 極力製造敵手,什麼「中國威脅論」、朝鮮核問題、伊朗核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為了瞞騙美國民眾達到國家工具為資本利益集團服務的目的。如果不這樣則那麼大的軍費開支不會獲得民眾的支持。還有通過冷戰思維製造緊張局勢,由此引發潛在對手做出錯誤判斷。原蘇聯就是被軍備競賽的巨大壓力壓垮的。

3. 側重於搞陰謀詭計 賴斯在搞垮蘇聯和摧毀俄羅斯方面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因此熱衷於推廣自己的成功經驗。利用外交人員、情報組織、其他的經濟組織、非政府組織在內部搗亂,結合適當的美國政府壓力導致敵手崩潰,用小的成本達成大的效益是賴斯主導下轉型外交的主要特點。

[B]三. 轉型外交的前景 [/B]
賴斯領導下的轉型外交是在遭受挫折和失敗后實行的,純粹是在壓力底下作為。這樣的行動少了自我反省和檢討的成分,難免有投機取巧的意願,因此前景並不看好。理由如下:

1. 現在是網路時代,信息交流便利,什麼事情都難以長久的保持隱秘性。像拖垮蘇聯的什麼「星球大戰」計劃在現在是難以成功的。如美國假裝要包圍中國,與印度簽核合作協議;布希到訪蒙古;日美安保協議;加強與印尼、越南、菲律賓等的聯繫等等。但我們只要明白美國與以上各國的國家利益點上有很大的不同,難以統一,我們就根本不用擔心這樣的包圍。

2. 美國雖然在中亞和東歐有幾個成功的「顏色革命」例子,但這些國家的發展情況並沒有什麼大的好轉,有的只是更加的混亂。而且美國搞陰謀的模式也讓世人熟知了,因此要在實施同類的餓計劃並不容易。在烏孜別克和菲律賓美國就遭遇失敗。

3. 美國的外交政策都立足於自己的利益很少為別人的利益考慮,再加上美國經常的不擇手段的來達到目的,難免出現目標短期化的現象,這樣總體上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賴斯式的「多變、搞陰謀、冷戰思維」的操作模式就難以持久。

[B]四. 美國轉型外交對我國的影響 [/B]
美國的轉型外交一手由賴斯主導,中國也是被美國認為是他們潛在的最大對手,因此美國會把中國作為主要的限制和削弱對象。基於美國對付蘇聯的成功經驗,美國會繼續沿用他們對付蘇聯的方法來對付中國。因此我們要注意幾方面的情況:

1. 美國的代理人 美國在對付蘇聯和俄羅斯時多培養代理人,利用美國的學術優勢給這些代理人學術榮譽,讓這些代理人說話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代理人說的是似而非的言論實際上是擾亂秩序、製造社會矛盾、破壞社會穩定,目的是幫美國。這是我們急需注意的問題。

2. 非政府組織,美國經常的借用非政府組織研討某些問題,進而把矛頭指向所在國政府的執政,引發大規模的對政府不滿情緒。這些組織通常獲得美國方面的金錢資助,也會獲得美國外交人員的專業指導。

3. 利用美國的金融和經濟實力優勢擾亂其他國家的金融和經濟秩序,從中獲利並破壞所在國的金融和經濟。98俄羅斯金融風暴就是明顯的例子。為了實施計劃美國會先要求所在國在金融和經濟管理方面放寬限制,隨後美國的各種基金組織進入該國,經過一段時間他們認為時機成熟時就會同時發動攻擊。俄羅斯98年經濟崩潰就是同時遭到股市、銀行、房地產等資產項目方面的拋售攻擊。

因此面對美國的轉型外交我們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不要以為美國現在與中國的關係不錯就放鬆了警惕。美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他們損人利己的行為本性,只有認清這一點才能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我估計賴斯式的轉型外交難以維持長久,因為搞陰謀詭計是難以持久的。而賴斯現在的各種作為明顯的顯露出熱衷於搞陰謀詭計跡象。「以智治國,國之賊也」,美國這樣的外交政策還會吃苦頭的。

辛一山
《聯合早報網》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7 03: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