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人收入不均日益嚴重?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6-2-27 07: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 華爾街日報 於 2006-01-19

        過去25年來美國經濟的一個明顯特徵就是,美國經濟的不平等性大為增強。不管你如何分析經濟數據,最後得出的結論全都是超高薪人士的收入增幅要高於其他人。

是什麼使美國經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開始出現這一特徵呢?產生這一特徵的誘發因素會長久持續下去嗎?政府能夠或者應該採取反制措施嗎?電腦技術是引發這一問題的罪魁禍首嗎?這個問題能否通過改善教育來解決?

先來看看幾個事實: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經濟學家以馬利•薩伊斯(Emmanuel Saez)分析美國國稅局的數據后得出的結論是,2002年,0.5%的美國人獲得了美國全部非投資性收入的約11%;而這類人25年前所獲收入的比例是5.25%。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勞倫斯•卡茲(Lawrence Katz)分析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后得出的結論是,2004年,掙去美國全部工資性收入90%以上的那部分人,其收入4.5倍於掙取剩餘那10%工資性收入美國人;而25年前這一倍數是3.5倍。

顯然,那些對富有者有利的因素仍然存在:雖然過去幾年中美國經濟增長強勁,勞動生產率大幅攀升,但在收入榜上居中游的普通美國人的工資卻沒有隨之上揚。錢都到哪裡去了?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羅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和伊恩•杜貝克(Ian Dew-Becker)認為,工人工資並不是企業資本支出和利潤的犧牲品。誠然,近年來工資與企業收入的比值不斷下降,但過去20年中這一比值並未顯著變化。企業的工資支出正日益向高層管理人士和高層專業人士傾斜。這兩位經濟學家總結說,過去40年中,「在實際工資和工資性收入增長率方面,只有收入居前 10%的那部分人能達到或超過美國勞動生產率的平均增長水平。」

令人吃驚的還不止這一點。

企業的首席執行長、流行歌星和球星的工資增長最快。球隊老闆和企業為什麼願意向他們支付這麼多工資?如果小馬隊(Indianapolis Colts)的四分衛佩頓•曼寧(Peyton Manning)年收入超過1,400萬美元,他就會在決賽中打得更賣力嗎?未必。超級明星們如今掙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的原因是科技進步和全球化,這使他們有了更大的表演舞台,因此聘用排名第一、第二的人比聘用排名25或30的人要有價值得多。

但能躋身這一高收入階層的美國人太少了。大約90%的全職就業人員年收入不足9萬美元。他們的情況又怎樣呢?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年收入9萬美元以上的人(按美元現價計算)與中等收入者的工資差距不斷擴大,而中等收入的人與低收入者的工資差距也不斷擴大。人們對此的普遍解釋是:電腦技術改變了美國人的工作環境,並使僱主在工資方面向高技能和高教育背景的人傾斜。

九十年代的情況就不同了。人們的收入普遍較八十年代有了改善,即使是低收入人群也不例外,美國的最低工資水平亦有提高。這時要解釋經濟不平等的原因就不那麼容易了。雖然年收入9萬美元以上的人與中等收入者的工資差距繼續擴大,但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差距卻不再擴大。

研究勞動力問題的經濟學家們在解釋這一現象時出現了意見分歧。有人認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和本世紀初仍然延續了八十年代時的經濟不平等趨勢,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學的卡茲,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大衛•卡德(David Card)等人則認為這一趨勢已經戛然而止了。

觀點不同引申出的結論也就大相徑庭。卡德和與他持同樣觀點的學者們認為,超級明星們的工資上漲最快誠然不假,但其他收入群體間經濟不平等性不斷加大的趨勢卻僅是八十年代所特有的情況,這一趨勢不會繼續加重。不必指責科技進步,它的負面影響至少不比九十年代時大。

如果他們的分析是正確的,抑制經濟不平等性進一步擴大的唯一方式就是採取一些可彌補市場缺失的措施,如上調最低工資和增加對高收入者的徵稅等(當然並不是持此觀點的學者都認為這兩種做法必取其一)。

卡茲等人則通過進一步發展了他們較早時提出的理論駁斥了這一觀點。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就業和工資方面受科技進步打擊最大的是低收入者,他們的工作很容易實現自動化或被轉移至海外。正是這種改變使那些可以藉助電腦的工作提高了生產率。但到了九十年代,那些可以藉助電腦而使自己的工作價值進一步加大的人仍然有著良好的工資和就業前景,而看門人、侍者、園丁、家庭看護和按摩師等為高收入階層服務的人也開始成為科技進步的受益者了。倒霉的是那些收入居中的人,電腦技術的日益發達以及海外同行業務能力的不斷增強使他們的就業和工資受到了威脅。

如果這批學者的看法是正確的,那解決之道就是改革美國的學校教育,以便教育出的人要麼能使自己的工資隨科技進步一道水漲船高,要麼能夠從事可以不受科技進步影響的工作,學校需要教育學生避免從事那些容易受到科技進步和業務外包打擊的工作。

30

主題

1080

帖子

34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3
沙發
larrylarry 發表於 2006-4-17 00:57 | 只看該作者
yeah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9

主題

1069

帖子

87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8
3
有希望 發表於 2006-4-17 21:55 | 只看該作者
very tru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49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4
4
塔吉克 發表於 2006-4-18 05:48 | 只看該作者
到處都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5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6-4-18 17:00 | 只看該作者
VERY TRUE,...每個人都是一個腦袋,二隻手,24小時,不相信能賺的人真有那麼能,也不相信賺不到的人,就真那麼無能,社會制度的公正公平還是要注意到這些現象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6: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