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血」仍在流:揭秘馬王堆女屍復原過程(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文化快遞 2006.4.14

  新成立的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研究保護中心主任、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教研室主任羅學港最近說:「我們利用X光對馬王堆女屍進行了觀察,發現30年前我們注入女屍血管內的顯影劑現在仍在流動,說明女屍的血管沒有破裂,她的『血』仍在流動。女屍的關節仍能活動,相當於現在60歲左右的正常人。」

  馬王堆一、二、三號漢墓於1972-1974年被發掘出來,共出土了3000多件帛書、帛畫、竹簡、絲織品、漆器等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屍(即辛追,馬王堆「老太太」),此外還有大量動植物標本。


  湖南省馬王堆古屍和文物研究保護中心日前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正式宣告成立。這是湖南省第一個由大學與博物館共同組建的科學研究中心。羅學港在介紹馬王堆文物的保護情況時說,湘雅醫學院自文物出土時就介入了文物保護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目前文物總體情況較好。

  他表示,出土30多年來,女屍也產生了一些細微變化,女屍的骨組織出現了脫鈣現象。骨具有一定的硬性和韌性,一旦脫鈣嚴重,它的硬度將減小,變成類似實驗室內可以隨意打結的脫鈣骨。我們推測,出現脫鈣是因為保存液中的PH值偏酸,解決的辦法是提高PH值使保存液呈中性。」 羅學港還透露:「女屍的亞細胞結構也出現了較明顯變化,但它的膠原纖維卻保存得較好,沒有太大變化。」

  隨著中國刑警學院教授趙成文用滑鼠在電腦上描完馬王堆女屍面相的最後一筆,並將製作好的女屍面相復原標準圖拷入軟盤,標誌著西漢長沙國丞相夫人面相復原標準圖正式完成。這個承載著2000多年前人類面相信息的軟盤,將通過特快專遞的方式,從位於瀋陽的中國刑警學院出發,於數日之後抵達漢代女屍的故鄉―――湖南長沙。


圖為復原的長沙國丞相夫人18歲的模擬畫像。


  此次復原的馬王堆女屍系西漢時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夫人,距今已將近2200年。據史料記載,利蒼夫人名叫辛追,死時約50歲。1972年,辛追的墓葬被發現。辛追屍體出土時,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髮尚在,指、趾紋路清晰,肌肉尚有彈性。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濕屍,出土后震驚世界。



圖為復原的長沙國丞相夫人30歲時的模擬畫像


  記者一周前在中國刑警學院刑事相貌學實驗室採訪時看到,趙成文教授為馬王堆女屍製作的4張標準圖分別描繪了辛追50歲、30歲、18歲時的面相。其中,50歲的圖片還分正面和側面2張。辛追的面相在3個年齡階段各有特點:18歲的辛追面龐紅潤,柳葉眉,杏核眼,小尖鼻,薄唇嘴,眉宇中透著一股靈氣;30歲的辛追較18歲時略顯豐滿,眉毛微微上翹,眼神中流露出一種幹練;50歲的辛追一眼看去雍容華貴,卻面帶病容,魚尾紋布滿眼角,眼袋下垂。



  
圖為復原的長沙國丞相夫人50歲(死亡之前)的側面模擬像。


趙成文教授為記者演示了面相復原的全過程。第一步是將辛追的顱骨x光片掃描進電腦,然後根據繪畫中的「三庭五眼」理論,用4橫5縱的9條直線確定五官位置和大小。然後,參考出土時為辛追屍體拍攝的照片,以及馬王堆的相關文獻資料和出土帛畫,將相關信息輸入趙成文教授自己研製的「警星cck-3型人像模擬組合系統」內,再按照人體解剖學和人類學原理,從這個系統的部件庫中尋找與辛追顱骨相匹配的五官部件。然後再運用美術、醫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進行製作。


圖為復原的長沙國丞相夫人50歲(死亡之前)的正面模擬像


  中國刑警學院法醫系主任、人類學家依偉力教授說,依照人類學基本原理復原古屍面相是科學的,趙成文教授作為中國刑事相貌學的奠基人,曾運用「顱像復原法」成功復原多具腐爛無名屍體的面相,為偵破國內多起重大刑事案件提供了重要依據。據悉,湖南省博物館將於28日馬王堆女屍出土30周年紀念日,向世界公布女屍面相標準圖。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2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