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位中學教師談朱F基總理的教育產業化

[複製鏈接]

162

主題

843

帖子

32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起軒 發表於 2006-3-16 06: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位中學教師談朱F基總理的教育產業化

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英國的劍橋大學等,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教育產業化」的嘗試,開闢了一些既有社會效益,也有經濟效益的研究項目,如新型材料的運用、製造業的技術革新、人工智慧的研究和發展、生物化學的廣泛應用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教育產業化」是指「教學科研成果與生產相結合,從而儘快的轉化成為生產力」的一種成功嘗試。

國際名校在推行教育產業化的進程中,絕沒有動搖學校傳播知識、追求學問的神聖地位,更不是構築其商業地位。而朱F基推行的教育產業化恰恰相反,將產業化等同於「商業化」。而教育具有的公共屬性和公益性,才應當是教育的本質屬性。 招生擴大化並不能增長國民生產總值,它只不過是把老百姓手中的錢轉移到了某些人的手裡而已。

 據資料顯示:在所有發達國家中,德國對本國和外國的大學生一律免費就讀。英國在1998年才開始試行收費辦法,在此之前一直是免收學費;法國只收取少量的註冊費;只有美國和日本實行適當收費的辦法。具體費用水平是:公立大學大約每年3000美元左右,私立大學標準較高,日本約需5-6千美元,美國的私立大學每年約需2-3萬美元。

  看來,我國的大學正是把眼光瞄準了美國和日本私立大學的收費標準,恨不得一步到位,向這個標準看齊。可是,他們忘記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區別:美、日兩國的人均GDP 是中國大陸的幾十倍,而大學學費不過是其中的5%-10%,一般的家庭都可以承受。

  在發展中國家中,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水平相近,同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就值得我們借鑒。在最著名的尼赫魯大學,每學期只需交108盧比學費和260盧比的住宿費(兩項合計只相當於人民幣70元左右)。

  再看學費與人均收入之比,更令人瞠目結舌。我國2002年城市和農村的人均收入分別為:7703元、2476元。也就是說,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的全部只夠勉強維持一個大學生一年的學費;而農村則需要3個人的純收入才供養得起一個大學生。而且必須有一個前提:全家人一年到頭不吃不喝。

  2003年聯合國人權調查員托馬謝夫斯基對我國的教育作了近半個月的考察。她表示,中國幾乎屬於世界上對公共教育投入最少的國家之一。中國每年的教育投入只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遠遠低於聯合國建議的百分之六的標準。她說,中國政府只承擔了學校開支的53%,其餘的費用則轉嫁到學生頭上。我們決應該不指望靠教育產業化來拯救中國的教育。教育是什麼?教育是對個人對社會都有益的一種帶有公益性的事業。政府應該發揮積極的作用,不應該主要由市場來解決。

從幼兒園的贊助費開始到大學畢業,一個孩子的教育費用是否和父母收入相當?我知道很多父母為了那些林林總總的費用在孩子畢業后債還沒還清,包括我在內。我就是教育產業化的受害者。我的女兒讀了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學的服裝藝術系,每年的學雜費和其他費用就兩萬多。如今才讀了兩年多,我已負債纍纍。我還是所謂的中學高級教師。我不知道今後怎麼辦?教育在中國,越來越變成一種奢侈品。我們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表現在哪裡?難道只讓有幸出身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才可以享受優質教育?只是打著「受優質的教育,可以成為白領、公務員」的旗號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巧取豪奪百姓的血汗錢?這種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改革究竟有多大好處?到底是受益人多還是受害人多?朱熔基教育產業化的畸形發展會帶來什麼影響?

9

主題

435

帖子

272

積分

禁止發言

留學助教(八級)

積分
272
沙發
太公在此 發表於 2006-3-17 06:32 | 只看該作者
要麼賺錢,要麼出國,要麼革命,要麼學學哈巴狗,鑽營,送錢,買個官座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0

主題

745

帖子

17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9
3
陳家曄 發表於 2006-3-17 07:27 | 只看該作者
買官了還不只能靠貪污才能掙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