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代中國留學生學習態度大不同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6-3-8 0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烏克蘭國立技術大學是烏克蘭在校師生人數最多的大學。世界上第一架實用直升機的發明者,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和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的設計者都出自這所歐洲名校。半個多世紀來,它也為中國培養了許多人才。

  [B]與中國的不解之緣持續了本個世紀[/B]

  記者第一次走進國立技術大學是參加在這裡舉辦的2006年中國留學生春節晚會。晚會上,校領導興奮地對記者說:「在國立技術大學百年校史中,與中國的聯繫就長達半個世紀,可以說我們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校長茲古羅夫斯基告訴記者,國立技術大學的前身是基輔工學院,成立於1898年。自誕生之日起,它便與許多世界級科學家的名字緊密相連。元素周期表的發現者門捷列夫就曾擔任過學校首批畢業生考試委員會主席,校長本人也是畢業於此。

  正因為如此,新中國成立后,國立技術大學深深吸引了一批中國留學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共有300多名中國留學生在此求學。1995年,基輔工學院增設了人文社會學科,更名為國立技術大學。古老的校園又迎來了新一代中國留學生。

  [B]中國小留學生學習不認真[/B]

  和50年前滿懷報國豪情、刻苦學習的父輩們相比,現在的中國留學生並沒把全部心思用在學業上。國際留學生系主任塔季揚娜告訴記者:「我們系裡有些中國學生都來三四年了,可俄語還是既說不出,也聽不懂。」顯然,現在的中國學生並不讓老師們滿意。「他們太貪玩了。」塔邊斯卡婭老師說道。

  有一次上課時間,塔邊斯卡婭老師走進一個中國學生宿舍,發現3名中國學生正用4台筆記本電腦玩遊戲,絲毫不理會她的到來。塔邊斯卡婭老師喊道:「我是你們的系主任。」這些中國學生居然頭也不抬,答道:「我們認識您。」然後又繼續在遊戲世界里廝殺。

  塔邊斯卡婭老師給記者抱來中國學生的考勤本。記者隨手一翻,發現有的中國學生一學期竟然逃課300多個課時,期末考試自然沒能通過。

  在這些老師眼裡,中國學生還有個缺點―――愛扎堆。斯捷潘老師告訴記者:「他們總喜愛和老鄉在一起,當然學不好俄語。為提高他們的外語水平,學校特意將中國學生打亂分配到烏克蘭學生宿舍。可沒過幾天,他們就想盡辦法,又調回和自己老鄉同住。」

  齊加諾克老師則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烏克蘭不少大學是以理工科和基礎科學見長的。可多數中國學生卻偏愛選擇經濟管理、外貿商務這些聽起來時髦的文科專業。這不是舍本求末嗎?」

  [B]當年中國學生好學自律令人欽佩[/B]

  50年前的中國留學生並非如此,他們的鑽研精神給烏克蘭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克列特琴科夫教授就曾與中國學生同窗。他回憶起當年的情景,說道:「中國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自律精神令我們吃驚,那時候,白天課堂提問最多的,晚上又最後離開自習教室的,肯定是來自中國的同學。在我印象中,所有中國同學門門功課都是5分優秀,他們的宿舍永遠是最乾淨的。儘管當時學業很緊張,可他們仍堅持政治學習,定期在教室里關起門來過組織生活。」

  這批奮發圖強的中國留學生學成歸國后,很快成為了新中國工業建設的中堅力量,有的還走上了領導崗位。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原民航總局局長劉劍峰都曾在這裡度過5年的留學時光。

  [B]新的中國留學生很活躍[/B]

  儘管如今的中國學生在學業上沒有了當年父輩們的銳氣,但為學校帶來了一股強烈的東方氣息。

  學校中國學生會主席李周告訴我,學校舉辦的三屆中國留學生卡拉OK比賽,一年比一年「火暴」。第一年只有中國學生參賽;第二屆便有烏克蘭學生客串英文歌曲表演;到了第三屆,烏克蘭學生乾脆也上台演唱中文歌曲。

  學校一年一度的「最佳先生和最佳小姐比賽」中,來自中國的男女生曾榮獲「最受觀眾喜愛獎」。他們的勝出與極富中國特色的文藝表演密不可分。▲

  《環球時報》(2006年03月03日第二十三版)

  本報駐烏克蘭特派記者 譚武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6: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