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數學天才兒童特徵的研究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1-25 14: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

1985―1994年這八年間,我對80名數學天才兒童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他們
是我校的兩屆學生。第一屆數學天才兒童班的學生共40人,用四年時間學完了
初高中六年的全部課程,畢業后全部考入了全國重點大學。其中15人進入清華
大學,15人進入北京大學。有9人在大學讀數學系,3人讀計算機系,3人讀物理
系。

八年間, 這80名學生在北京市、全國及國際數學競賽中獲獎111人次,其
中: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1枚,銀牌1枚;全俄羅斯數學競賽金牌2枚,
銀牌1枚;

全國數學聯賽一等獎14枚,二等獎15枚,三等獎25枚;

獲北京市級數學競賽一、二、三等獎51次;

另有數學小論文多篇獲獎。

八年間,我通過對這80名數學天才兒童的培養與研究,發現他們一般具備
以下特徵:

一、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確,數學天才兒
童就是數學的「好之者」和「樂之者」。由於愛好數學,他們上數學課時,很活
躍,搶著回答問題,爭先恐後地上黑板去演算、去證明,大膽地站在講台上向同
學講解自己的數學知識和解題方法。在課下,同學間互相搞一些智力測驗,做一
些數學遊戲,並傳看一些有趣味的數學課外書。興趣和愛好是勤奮的動力,驅動
他們去演算、去證明那些常人多認為是枯燥無味的數學題。一位在高二時便參加
了第3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榮獲銀獎的女生顏華菲說:「數學本身的魅力在吸引
著我,我一頭扎進題海中,凡是能弄到的題我都要一試身手。」另一個同學談起
對數學的看法時說:「數學是神秘的殿堂,是絢麗的迷宮,在那裡遨遊其樂無窮。」
還有一位同學則說:「競賽數學簡直是一種藝術品,是人類創造思維的傑出表現,
在未來的理想社會中,參加數學競賽必將成為一種大眾化的娛樂方式。」

二、突出的自學能力

這點源於他們對數學的理解力強和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好的教師不僅能教數
學而且還能激發學生自己去學數學。在數學課上,我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自學能
力,要講的新課,我從來都是要他們自己先看。這些數學天才兒童,很容易就把
書本上的知識看懂學會,有的還能立刻進行講解,在黑板上演算、證明。由於自
學能力強,他們在課外都如饑似渴地超前學習。

―10―他們之中有人在初中時就自學了高中數學,在高中時又自學了大學階
段的一些數學課程。有一位姓錢的學生在讀小學期間就自學了初中的解方程,高
中的解析幾何、三角,大學的微積分,雖然所學的東西還談不到完整和準確,但
作為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若不是具有很強的數學自學能力,要達到這種水平
是不可想象的。

三、強烈的獨立意識

數學天才兒童一般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教學參考書,也不迷信教師。他們的
數學作業本很精彩,經常是多種思路、一題多解,有時能想出比參考書還漂亮、
簡潔的解法。一個學生在回憶當時學習的情形時寫道:「時常,我們會發現『教
參』上給的答案有不盡完善的地方,或者另有簡單的解法,我們就把自己的觀點、
思路寫在作業本上。當教師批閱時,對於我們獨到的見解及所犯的錯誤,通常都
倍加重視,有時還拿出來全班進行討論。」當與教師有不同的看法時,他們也敢
於和老師爭論。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極其寶貴的個性品質特徵,具有了這種品質,
將來在他們中間才有可能出現布魯諾、加利略那樣敢于堅持真理的科學家。

四、超常的記憶力

數學天才兒童一般對數學符號和數字有驚人的記憶力。我教過的學生中有許
多人能背π的小數點後面的幾十位、上百位的數字。許多人對古典文學作品的記
憶力很強,能背誦上百首中外詩詞散文。

有一次,我請來中國科學院數學所的吳教授給我的學生搞測試。測試結果,
15歲的女生顏華菲的成績令人難以置信。於是教授又連續出兩份試卷,評判的結
果,教授驚呆了。他不能相信這個小女孩會做出這麼漂亮的解答,因為這些試題
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已遠遠超出了所學的課程。顏華菲告訴教授,試卷上那些難題
以前都見過了!教授驚嘆道:「這個小女孩真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呀!」

五、超常的心算能力

數學天才兒童,在初中階段最突出的一大特點是心算快。老師的題目在黑板
上剛寫完,同學們的答案已經喊出來了。最突出的一個是全國華羅庚數學少年金
杯賽金牌得主徐健同學。上初中時,他解題一直都用心算,不用草稿紙,一步寫
出答案。你若讓他寫過程,他說不用,答案可以直接算出來。有的題目比較複雜,
他只給你寫出很少幾步就出答案。我為了訓練他按規範解題,上課時叫他到黑板
上把解題過程寫出來,結果他只能寫簡單的幾步,演演算法又很獨特。直到高中,我
也沒能把他的問題解決好。後來他在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得了二等獎,在全俄羅
斯數學競賽中得了金牌(一等獎),但他最終沒能獲得最高獎,他常因為解題過
程跳得太多而被扣分。徐健的情況使我想起俄國心理學家V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5 0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