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 給 溥 儀 當 御 醫

[複製鏈接]

163

主題

726

帖子

63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現代儒家 發表於 2006-2-3 19: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 給 溥 儀 當 御 醫
       
    翻開厚厚的《中國名醫列傳.當代卷》可以看到如下條目:愛新覺羅.鸚烈,滿
族,遼寧清原人,系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六子塔拜之後裔,其家族繫世襲清朝御醫…


    為了找到這位中國當代名醫,最近記者專程來到遼寧省清原縣城,幾經周折后
終於在一個普通的住宅小區中拜訪到了這位偽滿時期的末代皇帝的御醫愛新覺羅。鸚
烈。面對這位滿頭黑髮、口齒伶俐、思維敏捷的老人,記者很難相信眼前的他競已滿
82歲的高齡;長時間的交談中他精神矍鑠,豁達開朗,更很難讓人相信這位名醫曾作
為戰犯在監獄中度過29個春秋……
 
                     矢志為百姓治病,卻被迫當了御醫
       
    1916年月的一個早晨,在清原縣南八家鄉北樹林子村,村北頭的一個滿族人家小
院傳出來一陣嬰兒的啼叫,原來是一個男嬰在父母的驚喜中誕生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滿族家庭,古老的大火炕,典雅的傢具陳設,綴滿刺繡的精緻服
飾,甚至木窗上一個個大紅剪紙,都無不顯示著清太祖世裔家庭的文化情調。男主人
名叫.愛新覺羅.毓權,是努爾哈赤第六子塔拜的後裔。從清太祖第七世起,這個家族
就以高超的醫道和足以讓皇帝放心的族親身份,成為世襲御醫家族。不久,毓權給孩
子起了很動聽的名字:愛新覺羅.鸚烈。

    鸚烈一直在淘氣的玩耍中長到八歲,被父親送到村裡的私塾讀書。儘管這孩子很
貪玩,但他聰明伶俐,所學的東西往往是過目不忘,因此很討教書先生的喜歡。隨著
漸漸懂事,小鸚烈開始用起功來。作為一個皇族世裔和御醫傳世家族,父親並不想讓
自己的兒子在將來進宮做事,因為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像奴僕一樣伺候皇帝並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他十分希望兒子長大后能像自己那樣學通法律,做一個有一技之長的
庶民百姓。

    然而也許是血統的原因,小鸚烈卻對醫學有著天生的興趣和靈性。在八九歲時他
就跟著叔叔看起了《十八反》、《十九畏》、《二十八脈訣》等醫書。小鸚烈的叔叔
名叫愛新覺羅。書堂,有著祖傳的精深醫道而文明遐邇。後來,叔叔被溥儀召去做了
御醫。

    鸚烈在14歲時,到瀋陽小南關皇族學校--維城學校讀書。後來他違背父親的意願
考入了滿洲哈爾濱軍醫學校。入學時他對父親說:「將來只給百姓看病,不去侍侯別
人。」

    在哈爾濱軍醫學校時,鸚烈讀的是內科。在這四年寶貴的時間中,他如饑似渴地
系統性地學習了西醫內科理論和實踐,並自修了中醫科學。1940年,鸚烈以優異的成
績畢業。

    哈軍醫當時隸屬於偽滿軍政部,畢業生嚴格實行軍管,必須一律分配到各個軍隊
之中。這一年,愛新覺羅。鸚烈被分配到齊齊哈爾的偽滿第三軍管區當軍醫。這時,
叔叔愛新覺羅.書堂早已在偽滿宮廷內為溥儀做御醫,到了鸚烈從軍的第二年,他因
年事已高去世了。

    按著溥儀的指示,要求儘快有一個精通醫道的族內人接替書堂的差事。軍政部幾
經審察,發現第三軍管區的鸚烈是唯一的人選。



    沒過幾天,一份軍政部下發的「公事」由軍管區的最高軍官傳到鸚烈的手裡。一
看要到皇帝的身邊做醫生,鸚烈嚇得一時不敢大聲出氣,因為他知道在皇帝的身邊可
不是鬧著玩的,一旦出點差錯,弄不好就得掉腦袋。所以,他以自己年輕沒有經驗為
由,拒絕進入偽滿宮廷。

    時間一長,鸚烈又接到了一份緊急文件,這次不再是「公事」了,而是一份非同
小可的「軍令」了,內容自然是和上次的「公事」一樣,只是多了軍政部這樣的一句
話:如有違令,則軍法問處!

    在此軍令之下,愛新覺羅。鸚烈已不敢再做拖延,只好趕緊收拾行李,坐火車來
到長春。

    到了長春溥儀的寶邸后,鸚烈在軍政部要人的帶領下首先見到了溥儀的弟弟溥傑。
當時溥傑是滿洲軍政部侍從武官。面對這個新來的滿清族內的年輕人,溥傑十分熱情,
他主動和鸚烈排起了輩分,兩人相差兩輩,溥傑是佔了爺爺輩。鸚烈問他:「見了皇
帝是不是要下跪?我不懂宮裡的規矩。」溥傑笑著說:「不用不用,見了皇帝請個安
就行了。」

                  伺候皇帝確有難言之苦,但獲得了「御用蒼龍丸」

    第二天,溥傑帶著鸚烈第一次拜見溥儀。出來乍到,鸚烈自然顯得十分謹小慎微。
剛見到溥儀的時候,鸚烈的兩腿直打顫,以至於後來他都無法回憶起當時向這位末代
皇帝請安的情景了。他只記得那時心裡緊張得要命。

    溥儀的面孔始終是那種冷冰冰的樣子,這對鸚烈來說自然更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威
嚴。好在這當中有溥傑為他們做調節:「這個鸚烈很象他的叔叔,醫道不錯,人有可
靠。」這時溥儀才開口對鸚烈說:「是啊,聽說你的醫道好,咱們都是一個大家族的
……」

    自從那次拜見溥儀之後,鸚烈開始對他這位末代皇帝進行每周一次的健康狀況會
診。如果遇到溥儀有個頭疼腦熱之類的毛病,鸚烈則隨時聽從宮廷侍從的召喚。

    在鸚烈的眼中,溥儀一直是個表情冷漠的皇帝,他對自己的侍從們許多時候都是
一副冷冰冰的面孔。第一次鸚烈在宮內給他診脈,都不敢坐。一則他伺候的人是個皇
帝,二則這個人還是他的爺爺輩。而讓他感受到不舒服的是,溥儀對他這位本族御醫
競也從不讓坐,而且這個古怪的皇帝從來都是話語很少。因此,鸚烈就自然想到父親
在他小時侯就不希望他將來成為御醫的事情,今天他終於身臨其境,感受到了伺候皇
帝的難言之苦。

    在長春還有一個精通醫術的皇族人,名叫溥津,從輩分上講和溥儀是同輩,也是
以為聞名遐邇的名醫,鸚烈常常和他在一起切磋醫術。有一次溥儀得了病,為了把握
起見,鸚烈就把他也請來一起給溥儀看病。可是自始至終溥儀也沒有給這個同輩的族
弟讓座。以至溥津氣得回去就是一頓臭罵:「有什麼了不起的?他當他的皇帝,我行
我的醫!」

    溥儀愛好較為廣泛,書法、繪畫以及收藏都很深入。溥儀的住所門廳上,就有他
自題的「安逸室」幾個字,平時他也將自己的字和畫送給別人,而他收藏古人的字畫
和古玩也不少,尤其是以宋明時期的居多。這些,簡直讓前來為溥儀診病的鸚烈打開
眼界。此外,在鸚烈看來,溥儀還是一個對音樂非常投入的人,他特別喜歡吹黑管,
有時還和幾個喜歡擺弄樂器的大臣一起搞合奏。每在這個時候,溥儀的脾氣也就好一
些,也讓周圍的人來觀看他們的表演,而這時鸚烈則常常在其中。

    據鸚烈介紹,溥儀是一個很有尊嚴的人物,人們很少能見到他的笑模樣,因此讓
人感到難以接近。而只有他在和別的大臣一起搞合奏的時候,大家才能看到他神采飛
揚的樣子。在這個時候,他就差人把鸚烈叫過來和大家一起聽他們奏樂。

    每一次給溥儀診病,鸚烈都是那麼盡職盡責,特別是每開一個藥方子,都是小心
翼翼,生怕一時疏忽出了不可饒恕的差錯。然而幾乎是每一次他開過藥方之後,溥儀
都要親自看一看,有的時候還做一點小的改動。鸚烈看過他的每一次改動競都有其道
理,這時他才知道,原來這個皇帝競還精通醫術!

    溥儀十分推崇中醫,要是有個頭疼腦熱,一般來說都是吃中藥。有一次,溥儀得
了傷風,鸚烈給他開了一副中藥方,溥儀看過之後在原來方子的基礎上添了兩味中藥。
吃過葯后,溥儀的病很快就好了,溥儀得意地對鸚烈說:「加了兩味中藥,受益真是
不淺啊!」

    鸚烈心裡明白,即使不加這兩味中藥,這副中藥的藥力也是足夠的,然而誰又能
敢和他爭論呢?不過,溥儀懂醫的確是真,不僅精通一些理論,而且自己也從宮廷里
掌握著一些傳世秘方……

    不久鸚烈按父母之約與家鄉的旗人徐晶在長春結了婚。結婚的時候溥儀的弟弟溥
傑親自去賀喜,這使他的婚禮多了不少的光彩。

    在偽滿宮廷里的生活中,鸚烈常常面對的是溥儀冷峻的面孔,這使他在這裡多了
許多陌生。然而一旦有溥傑出現,這裡的氣氛就立刻變鍀融洽了許多,鸚烈也就不那
么拘謹和小心了,因為溥傑的為人非常隨和,沒有一點架子。

    溥傑擅長書法,幾乎是每天必舞文弄墨,有時他也將鸚烈等幾個族內人請去做客。
在這些人當中,他十分看中鸚烈的醫道,更賞識他厚道的為人,因此一旦身體不適,
便將他叫來。在這些交往當中,鸚烈與溥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交情較深。這種
關係他們一直保持到溥傑逝世。

    當時溥傑是年輕的武官,儘管他身為溥儀的胞弟,但是溥儀對他卻十分嚴厲。有
一次,頑皮的溥傑一時興起,趁溥儀不在的時候將他的龍袍穿在自己身上的試了試。
沒想到後來卻被溥儀知道,溥儀大怒:「龍袍哪是隨便亂穿的!」便將溥傑一頓毒打
……事後,鸚烈和幾個族內都來看他,對他表示安慰。

    幾年的宮廷生活中,鸚烈以他精湛的醫道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即使是一向嚴厲苛
刻的溥儀也改變了以往的態度。當時不論哪位大臣得了病,比如民生部大臣熙洽、知
府大臣金卓、軍總司令吉興等溥儀都親自派鸚烈前去診治。

    偽滿好景不長,眼看著就要雲消霧散了。不少宮廷里的人都開始在日本人垮台之
際開了小差,而鸚烈卻仍然滯留在宮內,因為溥儀的精神狀態非常不好。這天,溥儀
將鸚烈叫來並對他說:「你也回老家吧……我把「御用蒼龍丸」的方子送給你,這是
隋朝流傳下來能治百病的宮廷秘方……但你要記住,這個方子只准用,不準賣!」

    鸚烈跪謝了溥儀,將這個方子接了過來。不久。他帶著妻子和孩子從長春回到遼
寧清原老家。

                       被關進撫順戰犯監獄做了29年犯人醫生

    鸚烈結束了幾年的偽滿宮廷生活,一下子落成一個平民百姓,但他不但不感到是
一種失落,相反心裡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輕鬆感。因為幾年偽滿宮廷的生活中,他飽
嘗了其中的苦楚,何況他從小就對父親說過要為百姓治病,而今天他終於可以如願以
償了。

    本來只想為平民百姓看病的鸚烈剛剛到了家裡,便有縣城裡的官人請他給家裡人
看病,面子上挨不過去,剛剛歇息的鸚烈只好奉命前往。

    這官人姓趙,是縣警察署的署長,其母患有慢性肺癆,醫生請了無數,葯也吃得
沒有邊際,可她的病卻就是不見好。鸚烈被他請到家中后仔細為老人診治半個月,終
於將她的病治好了。

    從此鸚烈在家鄉名聲大振,人們從此知道了一個滿清沒落的皇族中還有一位這樣
不凡的人物。署長要以重價將他留在自己家中,被他婉言謝絕。

    從此鸚烈開始走鄉串戶地以看病為生,他憑著自己高明的醫術給許多人都治好了
病。當時遠處都有不少慕名來向他求醫的,本溪、瀋陽甚至長春、哈爾濱、都有不少
人來找他看病。生活的大起大落使他看淡了人世間的名和利,因此他把給病人看病看
病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在看病的過程中,凡是遇到生活困難的、孤寡單身的以及出家
的,他都一律不收錢。兩年後,鸚烈就利用在這期間掙得的錢在縣城開了一個自己的
診所。一個高明的御醫開診所,這在縣城裡自然是生意不錯。不久,東北解放。

    解放后,公安機關對所有特殊身份的人都進行詳細的登記,之後就是比較詳細的
調查了,而鸚烈作為一個偽滿軍人和一個偽滿宮廷內的特殊人物,自然是在重點審查
之列……1950年4月,鸚烈被關入撫順戰犯監獄,而這一關就是漫長的29年。

    在撫順戰犯監獄,鸚烈沒有想到竟重新見到了溥儀,只是這時他已經不再是一個
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個開始接受改造的在押戰犯了。在這裡,他也看到了想念已
久的溥傑―幾年不見,他感到這哥倆蒼老了許多。同時他在這裡更看到了諸如杜聿明、
黃維等一些國民黨高級將領――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誰能想到當年這些叱吒山河的
風雲人物,今天竟會成為高牆裡的階下囚!

    想到這些,鸚烈的心裡倒多了一些從容和坦然。

    不管怎麼說,鸚烈和他們的交往總是懷著一種複雜的心理,尤其是對溥儀和溥傑
兄弟倆。一次大家在放風休息的時候,鸚烈對溥儀說:「您給我的那個秘方我一直自
己保留著,著幾年也沒有捨得用……」溥儀說:「給人治病的東西就是治病的,什麼
什麼時候也不能賣錢。」不久,溥儀將自己的好多文物都交給了國家。

    據鸚烈介紹,當時戰犯監獄並不嚴厲,活動上也比較自由,生活條件也很不錯,
大家平均每月的細糧40斤,他們根本吃不了這麼多,而這個標準即使在三年困難時期
也是如此。

    戰犯們每天的事情大都是讀報、學習和討論。關於這些戰犯的情況,曾經拍過電
影和電視劇,裡面有不少勞動和殺豬的情節――鸚烈說,這些都不真實,因為政治學
習幾乎成了他們每天都必須做的事情。大家天天圍坐在一起,讀報紙上有關時事的各
式各樣的文章,然後就是大家發表各自的意見。這就是改造戰犯們的主要內容了。

    鸚烈在那裡的事情主要就是給這些戰犯們看病,做這些戰犯們的醫生。在這當中,
鸚烈和杜聿明、黃維等一些國民黨高級將領相識並建立了較為友好的關係,他們對這
位當年的御醫十分相信。他們常常在一起聊天神侃。後來蔣介石開始越來越凶地叫喊
反攻大陸,因此這些戰犯也就在這一特殊時期暫時分散關押,鸚烈就被分到黑龍江的
綏化監獄,直到兩年後才和其他戰犯陸續返回撫順戰犯監獄。

    大家仍然是老樣子,但是這裡自由的氣氛越來越濃。當時中國的邊境較為緊張,
包括援朝戰爭在內的幾次戰爭,我軍都曾徵求他們的意見,他們也都能盡心儘力地發
表自己得見解―監獄里的幹部說:「看起來這些人還是愛國的。」不久,杜聿明等人
被特赦,再後來就是溥儀和溥傑等一批人。溥傑走前對鸚烈說:「表現積極些,你出
去還能是個好醫生。」
 
                      返回家鄉開診所 為民治病償夙願
 
    一年又一年,寒來暑往――直到1979年,鸚烈才結束了他29年的監獄生活。

    這年春天,鸚烈離開了戰犯監獄回到老家清原縣,這時他的父母早已去世,妻子
也在8年前離開了人間。

    在北京的溥傑知道鸚烈出獄后,給他寫信,勉勵他要振作起來,利用自己的一技
之長,在有生之年為社會做點貢獻。

    從此,鸚烈便開始以看病為生。他憑藉自己高超的醫道和手中所掌握的一些宮廷
秘方為許多百姓治好了各種病症,同時他還開始較為系統地整理各種各樣的特效方劑,
全身心地投身於中醫中藥事業。

    在當地各個部門的支持下,鸚烈在自己的家鄉開了一個個體診所,遠近各類病症
的患者來此就診,絡繹不絕。

    鸚烈的名字在整個東北的名中醫當中,叫得還是非常的響。一些人知道他出獄之
后,當遇到一些難以治癒的病,便往往將患者薦給清原的鸚烈。在瀋陽的中國醫大的
一位教授的女兒長年患有青紫臉,且一直沒能治癒,父女倆便在別人的推薦下來到清
原找到鸚烈。鸚烈讓用服她自己的中藥方劑,外敷自己特製的中草藥,不久她的病得
以徹底清除。幾年的時間內,老人已經為好多人治好了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銀屑病、
各類腫瘤等疑難病症,而許多生活較為困難的患者他都一律免費為其治療,所以患者
感謝他的錦旗不下幾百面。

    在溥傑的熱情邀請下,鸚烈曾幾次去北京為他的妻子治病,而且每次治療的效果
都很好。為了感謝鸚烈,書法造詣頗深的溥傑為他題了一個「慈航普濟」的字幅。19
95年三月溥傑逝世時,鸚烈應邀參加了他的追悼會,並一直隨靈車將溥傑的骨灰送往
八寶山。

    幾年前,台灣中醫院院長王立寶曾專程來到遼寧,要以一百萬元的出手價,買走
鸚烈手中的曾治好許多病症的「御用蒼龍丹」。原來當年滿洲宮廷散夥時一些人去了
台灣,他們都知道鸚烈手中有一些宮廷秘方,其中包括溥儀給他的「御用蒼龍丹」。
然而鸚烈婉言謝絕了。他說:「秘方是祖國的,我哪能把它賣錢呢。」

    去年,鸚烈老人將自己手中的兩個宮廷秘方,分別捐獻給家鄉的兩個製藥廠。他
說:「我要在有生之年多做善事。讓更多的患者得以康復。」
儒家精神:自強不息[格物致知(推陳出新)厚德載物]止於至善。 儒家人格:勇敢公義[智慧開創(忠孝誠信)仁德廉儉]勤奮禮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07: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