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原始檔案揭開和|被殺之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5-12-13 2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匯報 12,02, 2005

  油頭滑腦、不學無術的大貪官和|的形象家喻戶曉。和|在歷史上確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乾隆年間,他做到文華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權力僅在乾隆之下。那麼,歷史上的和|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身世回顧
  
  《和|列傳》是嘉慶年間整理的原始檔案,詳細記錄了和|的身世和他的經歷。
  
  和|(1750-1799),字致齋,原名善保,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他生於乾隆十五年,父親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統。他祖上是今遼寧清原縣人,清初隨清帝入關,住在北京西直門內驢肉衚衕。
  
  和|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與弟弟和琳從小都受到較好的教育,十來歲時被選入咸安宮官學,接受儒學經典和滿、漢、蒙古文字教育。和|天資聰穎,勤奮努力,成績突出,因而得到老師吳省蘭等人的器重。
  
  乾隆三十四年,20歲的和|繼承祖上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第二年,參加順天府科舉鄉試,沒有考中舉人。不過,沒有功名的和|,後來卻因頗有才學主管了許多文化、教育事業。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歲的和坤被任命為三等侍衛(正五品),成為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仕途轉折
  
  皇帝的侍衛很多,但為什麼和|會得到乾隆的賞識?
  
  《庸庵筆記》記載:某日乾隆要外出,倉促中找不到儀仗用的黃蓋,乾隆責問:「這是誰的過錯?」眾侍衛都嚇得不敢出聲,只有和|應聲說道:「執掌此事的難辭其咎!」乾隆馬上將他升了職。
  
  另一說法是,某日乾隆在轎中背誦《論語》,忘了下文,和|順口背了出來,乾隆很是歡喜。總之,年輕的和|英俊瀟灑,又頗有才學,可能在某一偶然的機遇中引起了乾隆的注意,從此時來運轉,飛黃騰達。
  
  乾隆四十年閏十月,26歲的和|被提升為乾清門侍衛,十一月再升為御前侍衛,並授正藍旗副都統。四十一年正月,授戶部左侍郎,三月授軍機大臣,四月,授總管內務府大臣……
  
  短短半年,和|從一名普通的侍衛,進入清王朝權力的最高層,成為乾隆皇帝的親信寵臣。
  
  雲南查案
  
  《和|列傳》中記載,乾隆四十五年正月(1780年),31歲的和|接受了一項重要任務,與刑部侍郎喀寧阿一起遠赴雲南,查辦大學士、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污案。
  
  和|一到雲南,首先拘審李侍堯的管家,取得實據,迫使精明幹練的李侍堯不得不低頭認罪。和|從接受這個任務,到乾隆下御旨處治李侍堯,前後只用了兩個多月。
  
  隨後,和|又向皇帝報告說,雲南的行政管理混亂,許多州縣都出現虧空,需要徹底清理整頓,這一報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讚許。
  
  當年五月和|回京以後,又進一步向皇上表述想整頓雲南的鹽務、錢法和邊防事務的具體意見,都得到乾隆的肯定。
  
  雲南的案子和|辦得很出色,確實表現了他的才華,所以和|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升為戶部尚書。

  時隔一個月,乾隆給和|6歲的兒子賜名豐紳殷德,又將自己最寵愛的小女兒和孝公主許配給豐紳殷德,兩人於乾隆五十四年結婚。
  
  這門親事,既給和|帶來經濟上的利益,又使和|在政治上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處。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即使做錯了什麼事,也不會受到處分。
  
  乾隆四十六年,甘肅蘇四十三造反,和|受命與大學士阿桂一起督軍鎮壓。前方將帥本來快要取勝,但和|先到一步就瞎指揮,竟然轉勝為敗,致使總兵圖欽保被打死。
  
  乾隆知道情況后,命令和|馬上回京。和|回京后,不但沒有受到處分,反而兼任了兵部尚書。
  
  據史料記載,和|從繼承三等輕車都尉,直至他獲罪前後的29年中,重要的封官就有47次之多。
  
  乾隆四十一年,27歲的和|被授予軍機大臣。3年後,領班軍機大臣于敏中去世,英武殿大學士阿桂擔任領班軍機大臣。當年在軍機處任職的還有大學士王傑、尚書董誥和福長安。阿桂、王傑、董誥都討厭和|,結果就出現了五位大臣每天不在一起辦公的奇特現象。
  
  為此,御史錢灃專門上了一道奏摺,請皇上下令恢復軍機大臣在一起辦公的規定,這一奏摺矛頭指向和|,乾隆承認奏摺所反映的情況是對的,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乾隆知道阿桂與和|不和,常常讓阿桂在外領兵或查閱工程、辦理案件,軍機處的實權自然就落在和|的手中。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訪華時,就曾聽說「許多中國人私下稱和|為二皇帝」。
  
  多才多藝
  
  和|究竟是憑藉什麼功夫,討得乾隆皇帝如此歡心呢?
  
  和|並非後人傳說的那樣不學無術。相反,他還是很有才幹的。據《和|列傳》記載,和|的記憶力驚人、聰明決斷、辦事利索、多才多藝。乾隆在《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中特別提到和|精通滿、漢、蒙古、西藏四種文字。
  
  和|另一手腕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愛做詩、書法,和|為了迎合乾隆,在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並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乾隆的書法很見功力,和|的字酷似乾隆,可能是他刻意摹仿的,乾隆後期的有些詩匾乾脆交由和|代筆。掛在北京故宮崇敬殿的御制詩匾,據考證就是由和|代筆。
  
  弄錢好手
  
  乾隆在晚年時仗著國家繁榮昌盛,生活奢華,大興土木。他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三十個行宮;他在圓明園和避暑山莊,仿造江南風景;建造娛樂場所;80歲時舉行萬壽大典。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銀子,當時國庫已枯竭,銀子從哪裡來?
  
  在這種情況下,乾隆非常需要像和|這樣的人,因為和|是一個弄錢好手。他在不大動用國庫的情況下,就想方設法滿足乾隆的需要。
  
  皇帝八十大壽,和|命外省三品以上大員都要進獻,在京各部長官要捐出工資,淮南淮北的鹽商要捐銀四百萬兩。
  
  和|還創立了議罪銀制度,就是讓有過失的官員交罰款代替處分,少則數千兩銀子,多則數萬兩、數十萬兩。這種議罪銀直接交到內務府,入了皇帝的私人腰包。許多督撫大員都受到過這種敲詐,而他們對付的辦法就是把損失層層攤派下去,最後加倍落到了老百姓頭上。
  
  大肆搜刮
  
  努爾哈赤後人昭在《嘯亭雜錄》中說,和|多方搜刮勒索,使得原來入不敷出的內務府,沒用幾年的時間就扭虧為盈。乾隆的腰包被塞得鼓鼓的,能夠隨意享樂,當然高興,對和|也就更加依賴了。
  
  和|不僅在崇文門稅關勒索商人和官員士子,而且通過各種方法搜刮大量銀兩與珍寶。和|在填滿皇帝腰包的同時,也在毫不含糊地往自己懷裡裝銀子。凡是外省進貢皇上的禮物,都要經過和|這一關,有時交一二件給皇上,其餘都落在和|的手裡。這些珠寶分別藏在許多地方,在當年和|的住宅,有一部分珠寶就藏在特製的夾牆裡。
  
  這種事情,打著效忠皇上的旗號,自然不容易被人發現,就是發現了,誰又敢說三道四呢?
  
  看來,和|是認準了這樣一條:只要討得皇帝歡心,其他什麼都好辦,哪怕是犯了什麼過失或是順便也給自己摟錢,皇帝也不會在意。那麼,和|既然已經把乾隆皇帝伺候得到了離不開他的程度,又怎麼會丟了性命呢?
  
  和|之所以能夠成為乾隆的寵臣,權傾朝野,不僅因為他給乾隆搞到了不少銀子,更因為他在官場玩弄權術也十分高明。不過,聰明反被聰明誤,所有這些,最終都未能挽救他的性命。

  和|一方面依靠乾隆掌握朝中大權,同時利用權術拉幫結派,培植親信,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
  
  和|拉攏親信軍機大臣福長安,福是乾隆孝賢皇后親侄子,其父傅恆和哥哥福康安都曾任軍機大臣等高官。此外,山東巡撫伊江阿,和|的老師吳省欽、吳省蘭等,都成了和|的親信。他的弟弟和琳,更是幾年之內就從一個內閣言官升為四川總督。
  
  和|對那些正直大臣,則不擇手段地排擠打擊。大學士松筠對和|不屈服,被發配到邊遠地區任職。領班軍機大臣阿桂德高望重,和|總想扳倒他。軍機大臣王傑、董誥也是和|壓制的對象。
  
  和|對付同僚的手段非常高明,討好皇上更是與眾不同。從當時朝鮮《李朝實錄》中可以看到來華朝鮮使臣的描述:和|雖貴為大學士、軍機大臣,每當皇帝吐痰時,他就馬上端個盆子去接。
  
  參劾權臣
  
  由於和|的種種惡行,總有人想彈劾他。當然,那並不是傳說中的劉墉,實際上劉墉比較圓滑,不敢仗義執言,反而是一些級別不高的官員敢於碰硬。
  
  乾隆五十一年《夏季檔》記載:御史曹錫寶本想參劾和|的家人劉全,從中打開缺口。但他做事不慎,將奏稿拿給同鄉吳省欽過目。吳省欽連夜向和|告密,曹錫寶因此事被革職留用。
  
  曹錫寶等人沒有搬動和|,反而使和|有所警惕,他決定採取釜底抽薪的辦法以絕後患。他規定:以後所有送給皇上的奏章,都必須同時送一份副本給軍機處,這樣誰去皇帝那兒告他的狀就不容易了。他還規定,御史位置空出時,只能用60歲以上的老臣擔任。和|用權力幾乎把所有通向皇帝的渠道都堵死了,這樣他以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嘉慶繼位
  
  嘉慶元年,乾隆把皇位傳給第十五子嘉親王J琰,自己當起太上皇。但遇上國家大事和重要人事任免,他都要親自過問。
  
  形勢發生變化,和|不得不採取措施防備嘉慶。他一面極力討好嘉慶,又竭盡全力限制嘉慶培植自己的親信。嘉慶即位時,他的老師朱時任廣東巡撫,上了一封表示慶賀的奏章,和|就跑到乾隆面前告了朱一狀,不過乾隆未予理睬。
  
  嘉慶元年八月,乾隆準備召朱回京,升任大學士。嘉慶向老師表示祝賀,和|又向乾隆告狀,說嘉慶籠絡人心。這次乾隆生氣了,幸虧軍機大臣董誥勸諫,乾隆才作罷。但不久,和|還是鼓動乾隆將朱從兩廣總督降為安徽巡撫。
  
  和|還將吳省蘭派到嘉慶身邊,監視嘉慶的言行。
  
  嘉慶二年,首席軍機大臣阿桂病故,和|成為首席軍機大臣。大學士王傑因看不慣和|告病退休,董誥因為母親守孝也回了老家,在軍機處和|可以呼風喚雨。
  
  這時乾隆已年老力衰,記憶力下降。和|真正成了乾隆代言人,他的專橫比往日更甚。
  
  嘉慶城府很深,他把和|的一舉一動看在眼裡,卻不露聲色。當有人說和|不好時,嘉慶反而批評說:我正要依靠他來治理國家,你們為什麼來說他的不是呢?甚至有些重大事情仍然讓和|去處理。這樣,和|終於被麻痹了。
  
    權臣垮台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89歲的乾隆壽終正寢,和|的靠山倒了。當天,嘉慶任命和|與睿親王等一起總理喪儀大事,並召朱迅速回京。
  
  正月初四,嘉慶譴責在川鎮壓白蓮教的將帥冒功請賞,並解除對這件事負主要責任的和|與福長安的軍機大臣職務,命他們晝夜在大內守靈,隔斷了他們與外界的聯繫。
  
  正月初五,官員紛紛上疏,彈劾和|弄權舞弊,犯下大罪。
  
  正月初六,嘉慶進行人事調整。
  
  正月初八,嘉慶命令上奏文件直接送給他,軍機處不得抄錄副本。
  
  正月初九,在公布乾隆遺詔的同時,嘉慶宣布革除和|、福長安職務,交由刑部,並命查抄和|家產。
  
  正月十一,嘉慶宣布和|的二十大罪狀,並要各省督撫表態。
  
  正月十五,直隸總督胡季堂首先表態,請求將和|凌遲處死。
  
  正月十八,在京大臣奏請將和|凌遲處死,將同案的福長安斬首。嘉慶表示,為了國家的面子,恩賜和|自盡。對福長安改判死緩,但要讓他親眼看著和|自盡。
  
  隨後,除了和|的親信伊江阿、吳省蘭、吳省欽等人受到處分外,其他由和|保舉或向他行賄的官員都不予追究,保證了政局穩定。
  
  富可敵國
  
  嘉慶為什麼要剷除和|?
  
  有人說和|被殺是因為他太富了,所謂「和|跌倒、嘉慶吃飽」,說他的家產值白銀8億兩,是清王朝十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所以招來殺身之禍。
  
  從查抄家產的清單中可以看出,和|長期把持崇文門稅關,索賄受賄;大量兼并土地;開設當鋪銀號,放高利貸;開設煤窯、跑運輸……大量銀子進入他的私囊。
  
  巨大的財富使和|過著帝王般奢華的生活,他在北京、承德等地都建有住所。和|在北京什剎海畔建起豪宅(今恭王府),府內甚至仿乾隆寧壽宮建起楠木房,並仿皇帝建制修建垂花門等。和|還在北京海淀建有淑春園,即今北大未名湖。
  
  和|不僅享受著姬妾成群、錦衣玉食的生活,還夢想著死後像皇帝一樣風光,他在河北薊州(今薊縣)修建巨大墳墓,規格甚至超過親王,民間稱之為「和陵」。和|被抄家時,墳墓被平毀。
  
  和|被抄家時,除各處房產花園外,還抄出銀子300多萬兩、金子32000多兩;土地10多萬畝,收租房屋1000多間;各處當鋪銀號以及各種珠寶、衣物等。其總家產摺合白銀約有1000萬兩。當時,清政府一年的收入也不過七八千萬兩。
  
  殺身之禍
  
  通過和|仿皇帝建制修建房屋、陵墓等,不難看出他已不光是貪戀錢財,權欲之大已到了驚人地步。這才是他招致殺身之禍的主因。
  
  嘉慶四年,嘉慶在張誠基奏摺上批示:「朕若不除和|,天下人只知有和|,不知有朕。」
  
  其實嘉慶對查抄和|的家產是適可而止的。嘉慶四年正月,他在直隸布政使吳熊光奏摺上明確批示,「不必過於株連搜求」。甚至後來大臣薩彬圖奏稱目前抄出的不足和|家產十分之一,請求再深挖嚴追時,遭到了嘉慶的嚴厲批評。
  
  由此可見,嘉慶殺和|是因他權力太大,已經嚴重威脅到皇權,嘉慶甚至懷疑他可能會謀反。
  
  不過,嘉慶對和|的功績和才能還是肯定的。嘉慶十九年,清國史館將編好的《和|列傳》送嘉慶過目。嘉慶見記載極簡單,只記錄了和|的官階履歷,很不滿意。他批示:和|並非一無是處,他「精明敏捷」,任職30年還是做了很多事的。只是和|「貪鄙性成,怙勢營私,狂妄專擅」,才不得不加以重罰,為此嘉慶下令重新編寫。
  
  盛極而衰
  
  乾隆時期,和|也許運氣太好了,盛極而衰。嘉慶元年以後,和|的家庭接連遭到不幸。
  
  嘉慶元年七月初七,被和|視為掌上明珠的次子剛滿兩歲就夭折了,當時他正隨駕避暑山莊,聽到這不幸的消息極為傷心。
  
  兩個多月後,和|弟弟四川總督和琳又染瘴氣身亡。和氏兄弟手足情深,和琳又是他官場上的一大支柱,突然暴亡,和|格外悲痛。
  
  嘉慶二年,和|的孫子夭折。
  
  嘉慶三年,和|結髮三十年的妻子馮氏也撒手而去。和|雖妻妾成群,但與馮氏感情最為深厚。
  
  不到一年,和|本人也成了泉下之鬼。和|死後,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在河北薊州草草埋葬了和|。
  
  和|始終認為是被自己的才華給害了。和|的確是個有才的人,但他最大的才華卻是玩弄權術。他能登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靠的是緊緊傍著皇帝、討得皇帝歡心的本事,然而這種本事卻不能讓他永遠享受富貴,最終還是皇帝把他送上了斷頭台。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沙發
mahoupao 發表於 2005-12-14 09:48 | 只看該作者
「朕若不除和|,天下人只知有和|,不知有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 13: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